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粤西云开地区中奥陶世翼形类(双壳类)一新超科——郁南蛤超科Yunannioideasuperfam. nov.
    张仁杰,牛志军,李出安,王志宏,宋芳,何垚砚,杨文强,林小明
    2021, 60(3):357-375.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26
    [摘要](762) [HTML](0) [PDF 40.22 M](18921)
    摘要:
    本研究记述粤西云开地区中奥陶统东冲组一种奇异的翼形类(双壳类)化石, 建立了郁南蛤超科(新超科) Yunannioidea superfam. nov., 郁南蛤科(新科) Yunanniidae fam. nov., 郁南蛤属(新属) Yunannia gen. nov.及 2 新种: 干坑郁南蛤(新属新种) Yunannia gankengensis gen. et sp. nov.和云开郁南蛤(新属新种) Yunannia yunkaiensis gen. et sp. nov.。讨论了它们的内部构造特征及分类位置。
    2  扬子北缘钟祥地区奥陶系弗洛阶笔石动物群研究
    刘 浩 曾庆銮 邓 新 金鑫镖 徐大良 张维峰 彭练红
    2020, 59(3).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29
    [摘要](495) [HTML](0) [PDF 12.61 M](17786)
    摘要:
    湖北钟祥下奥陶统弗洛阶岩性以灰黑色页岩为主,夹粉砂岩及灰岩透镜体, 化石丰度和分异度高。通过系统的化石采集和鉴定, 于钟祥温峡口剖面识别出笔石7属31种, 大体上为扬子地台区的常见属种。自下而上分为Didymograptellus bifidus带、Corymbograptus deflexus带和Azygograptus suecicus带。该序列与宜昌?南漳地区一致, 但在笔石动物群组成面貌上差异较大,可能与钟祥地区在早奥陶世位于扬子台地边缘, 富集的营养物质和低氧的环境更利于笔石动物群的繁盛和笔石化石的保存有关。
    3  【特约论文】寒武纪大爆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张兴亮
    2021, 60(1).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15
    [摘要](2502) [HTML](0) [PDF 1004.32 K](7750)
    摘要:
    人类探索认识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先后经历了神创论、渐变论和爆发式演化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越来越接近真理的重要科学认识。寒武纪大爆发本质上是动物门类的大爆发, 同时伴随着属种多样性的增长、体型增大、生物矿化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大变革。寒武纪大爆发是多因素制衡的自然历史过程, 任何单因素的内、外因驱动假说都不足以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的复杂过程。分子遗传基础和宜居环境分别是寒武纪大爆发的内在和外在必要条件, 但不是必要充分条件。因此, 寒武纪大爆发, 与其他所有生命演化事件一样, 必须通过生态作用实现。寒武纪大爆发是在氧气和其他资源不太受限、环境多变、生态荒芜的外在条件下, 基因发育调控系统预先高配的内在条件下, 发生的动物门类大爆发。在埃迪卡拉纪晚期, 多细胞的文德生物与动物采取了不同的体型发育策略和演化途径, 共享海底两千万年后, 文德生物灭绝。此后, 动物在寒武纪最初的两千万年间快速分异演化, 产生了大量演化结局各不相同的动物门类, 生态适应策略同步分化, 形成了以动物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 踏上显生宙的演化征程。目前对寒武纪大爆发的探索和研究存在着偏向性或局限性, 主要关注动物门类演化和生存环境氧化还原条件, 没有将海洋生态系统作为统一整体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工作。未来探索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广泛全面的研究工作, 揭示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
    4  青藏高原杨属化石概述
    史恭乐,艾可可,宋博文,张克信
    2019, 58(3):415-423.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3.014
    [摘要](651) [HTML](4) [PDF 21.00 M](7621)
    摘要:
    杨属是北半球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乔木属。文中概述了青藏高原古近纪和新近纪的杨属化石记录,并根据最新的地层学和年代学数据,对化石的时代进行厘定。化石记录显示杨属在青藏高原最早出现于始新世最晚期。在渐新世和中新世杨属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和北部都有较多的化石,但在高原中部尚未见记录。青藏高原具有杨属的化石植物群大多数都是温带落叶阔叶的河岸植被,进一步证实杨属在其演化历史早期就偏好温带近河岸的环境。青藏高原北部的早渐新世植物群中杨属多样性较高,并占据显著优势,表明这一地区在杨属早期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5  论Mufushania三叶虫分类
    林天瑞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02
    [摘要](703) [HTML](0) [PDF 10.70 M](7491)
    摘要:
    通过对我国己经正式发表的Mufushania三叶虫的18个种模式标本的头盖特征进行Q型聚类分析,并结合传统定性分析后,提出其中Mufushania shalangensis Zhang and Zhou in Zhang et al. ,1980,M. angustilimbata Zhang and Zhou in Zhang et al., 1980,和 M. kailiensis (Yuan in Yuan et al., 2002(= Elrathiella kailiensis Zhou in Lu et al.,1974)等3种应从Mufushania属中删除,对余下15个种,通过修订,转移和归并为2个种:M. nankingensis Lin,1965和M. bella(Yuan in Yuan et al.,2002)。该文将对研究我国寒武纪第二世晚期褶颊虫类三叶虫系统演化、生物地理分区以及华北与华南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依据。
    6  天山哈密翼龙化石围岩风化机理初步分析
    李 颖 罗武干 杨益民 汪筱林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09
    [摘要](482) [HTML](0) [PDF 16.78 M](7031)
    摘要:
    哈密翼龙及其3D蛋与胚胎化石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然而,这些化石在离开原始埋藏环境之后,就会出现粉化剥落等严重自然风化现象。本文拟利用XRF等多种方法对代表性化石的赋存围岩样品进行分析检测,以探讨其风化破碎机理。分析表明,化石围岩为含泥砾的砂岩,含有蒙脱石等黏土类矿物,胶结物为钙质和盐类,且围岩中含有大量的Cl-、NO3-、Na+和Mg2+等可溶盐。因此,本文指出围岩产生风化的主要机制是当湿度发生变化时,盐胶结溶解,同时围岩中的可溶盐溶解重结晶产生的巨大结晶压力,以及蒙脱石等矿物吸水膨胀产生巨大的挤压力,促使围岩在巨大内部应力等综合作用下逐渐粉化脱落,最终导致围岩彻底破碎。基于以上认识,也给出了化石的保护建议。
    7  桂东仁义剖面吉维特阶上部的牙形石及腕足动物*
    杨润宇,袁志伟,彭展,韩淑朋,殷保安,沈冰,孙元林
    2021, 60(3):376-400.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36
    [摘要](508) [HTML](0) [PDF 52.16 M](6942)
    摘要:
    本文报道了在桂东仁义剖面中上泥盆统巴漆组中一段八十余米厚地层中发现的牙形石 3 属 10 种(包括亚种) 和腕足动物 16 属 17 种(包括属种未定类型)。根据牙形石的组合分布, 识别出 Schmidtognathus hermanni 带、 Polygnathus cristatus 带和 Klapperina disparilis 带上亚带, 表明研究层段属于中泥盆统吉维特阶上部。该段地层顶底各有 1 层腕足化石富集层, 代表了该剖面上 2 个不同的腕足动物化石组合。下化石层位于 S. hermanni 带内, 主要由 Leiorhynchus kwangsiensis 组成, 属种组成单一, 其发现确认了 Leiorhynchus 在华南中泥盆统中的存在。上化石层位于 K. disparilis 带上亚带内, 腕足动物属种组成众多, 至少有 15 属, 是目前已知在华南地区单个剖面上发现的吉维特阶上部腕足化石种类最多的化石层。在动物群组成上, 以小嘴贝类分子占优, 石燕贝类和无洞贝类次之, 兼有其他类群, 但缺乏无窗贝类。在标本数量上, 以 Gypidula、Coeloterorhynchus 和 Spinatrypina 等分子占优。
    8  西藏拉萨地块中部扎布耶茶卡一带中二叠世䗴类动物群及其古生物地理意义
    琚 琦,张以春,乔 枫,徐海鹏
    2019, 58(3):324-341.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3.007
    [摘要](792) [HTML](4) [PDF 12.07 M](6894)
    摘要:
    对拉萨地块中部扎布耶茶卡北岸的两个剖面开展?类动物群系统古生物学及古生物地理研究。鉴定出?类 6 属 16 种,包括Yangchienia tobleri Thompson,Yangchienia haydeni Thompson,Chusenella brevipola (Chen),C. schwagerinaeformis Sheng,C. cf. brevis (Chen),C. sp.,Nankinella rarivoluta Wang,Sheng and Zhang,N. complanata Wang,Sheng and Zhang,Kahlerina tenuitheca Wang,Sheng and Zhang,K. pachytheca Kochansky-Devidé and Ramov?,Verbeekina americana Thompson, Wheeler and Danner,V. tenuispira Sheng,Neoschwagerina cheni Sheng,N. colaniae Ozawa,N. craticulifera (Schwager),N. brevis Thompson,Wheeler and Danner。基于Kahlerina属的出现及Neoschwagerina属的厚壁壳体以及第二旋向副隔壁发育较弱的形态特征,判断其时代为二叠纪瓜德鲁普世(Guadalupian)沃德期(Wordian)。该?类动物群面貌可与拉萨地块的狮泉河地区、措勤夏东地区、申扎地区、林周地区等对比。拉萨地块从中二叠世开始普遍出现暖水?类动物群,这与印度板块北缘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中、晚二叠世时期均以冷水的腕足生物群为主所反映的水体性质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地区在晚三叠世之前仍然连在一起的可能性并不大,拉萨地块可能在瓜德鲁普世沃德期以前已经脱离冈瓦纳大陆。
    9  世界各地琥珀中的脊椎动物包裹体
    丑春永,邢立达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4
    [摘要](1153) [HTML](0) [PDF 2.29 M](3636)
    摘要:
    琥珀是一种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的天然树脂化石, 亦是一种有机宝石。琥珀在全球范围分布较广, 尤其在欧洲的波罗的海、中美洲的多米尼加-墨西哥、亚洲的缅甸等区域有着大量的发现。全球各地琥珀中, 昆虫包裹体最为常见, 脊椎动物包裹体数量较少。但相对保存于沉积岩中的传统脊椎动物化石来说, 保存于琥珀中的脊椎动物包裹体可以额外提供生物体的软组织、原始死亡状态、生存环境等信息, 且可以保存比传统骨骼化石更直观、立体、精细的生物形态学信息, 为研究生物演化、恢复古环境、古生态和古行为学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文中主要总结了来自全球各琥珀产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各种脊椎动物包裹体, 包括了非鸟恐龙、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等, 以及它们背后隐藏的演化信息,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做了初步的展望。
    10  中国的琥珀研究新进展——序 言
    王 博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2
    [摘要](455) [HTML](0) [PDF 380.18 K](3536)
    摘要:
    文中简述了中国的琥珀研究历史, 并简要介绍了本专辑的内容。本专辑呈现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克钦琥珀内含物研究的部分新进展, 包括了来自14个研究单位的26位作者的13篇论文, 涵盖了植物、脊椎动物、腹足类和昆虫等类群。
    11  燕辽地区土城子组古生物组合与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代地层
    万晓樵,孙立新,李 玮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1
    [摘要](584) [HTML](0) [PDF 4.04 M](3532)
    摘要:
    土城子组是一套广泛发育于燕辽地区的陆相红色碎屑沉积岩系, 为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J/K)界线研究的典型。由于陆相化石记录的不完备, 以及生物地层划分与同位素年代学的矛盾, 使该地层时代归属不定。该组所含生物门类比较丰富, 但化石层位较少, 可以识别出叶肢介、介形类、孢粉等化石组合, 但是前人对其时代意见不一。国内外学者在土城子组及其上下地层获得大量同位素测年资料, 指示该组年龄处于156—139 Ma之间, 属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因此J/K界线就划定在土城子组内部。尽管传统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积淀正被日渐积累的年代地层学数据引发各种挑战, 但毋庸置疑的是, 年代地层单元和地质历史的划分必然需要有可供区域对比的标志, 生物演化始终是地球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在土城子组生物地层研究精度尚待提高之时, 本文尝试提出一粗略的J/K界线划分方案, 以晚侏罗世叶肢介Pseudograpta-Monilestheria-Sinograpta (P-M-S)组合、介形类Cetacellasubstriata-Mantelliana alta-Darwinula bapanxiaensis (C-M-D)组合与早白垩世叶肢介Yanshanoleptestheria-Pingquania-Lingyuanella (Y-P-L) 组合、介形类Djungarica yangshulingensis-Mantelliana reniformis-Stenestroemia yangshulingensis (D-M-S)组合为界线划分依据。近期孢粉的研究结果显示, J/K界线可以Cicatricosisporites-Lygodioisporites-Jiaohepollis组合的出现为标志。根据化石组合发育特征分析, J/K界线位置大致在土城子组2段与3段之间, 年龄为~145 Ma。建议将北票巴图营乡剖面作为对比标准。由此提出下白垩统底部“巴图营阶”的工作模型, 为中国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的建阶工作提供参照。
    12  海龙的起源和演化
    孙媛媛 崔 杰 刘 俊
    2020, 59(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34
    [摘要](834) [HTML](0) [PDF 1.66 M](3498)
    摘要:
    海龙是三叠纪起源不明的一类海生爬行动物, 与鳍龙和鱼龙共同构成了当时海洋生态系统的三大主要捕食者类群。海龙的研究对从高级捕食者的角度理解二叠–三叠生物大绝灭之后生态系统的复苏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海龙的研究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近些年来由于分支系统学等新方法的应用而得到了新的认识。本文从海龙的起源, 物种多样性, 谱系发育重建, 生物地理分布四个方面概述了学界的研究进展。在目前的研究基础上指出, 在时代更早的地层中进行更深入的野外工作, 对华南海龙属种的系统厘定, 以及海龙骨组织学研究的开展, 是未来海龙研究的主要方向。
    13  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中受创伤的中间型始莱德利基三叶虫(Eoredlichia intermedia)
    程美蓉,韩 健,欧 强,张志飞,郭 进,张兴亮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01
    [摘要](817) [HTML](0) [PDF 124.26 M](3482)
    摘要:
    三叶虫是寒武纪海洋中的常见动物,其受伤愈合现象的化石记录可以反映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竞争关系。中国华南寒武纪早期澄江化石生物群因保存软躯体构造化石而成为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古海洋生态群落的绝佳窗口,然而,澄江生物群中三叶虫的受伤愈合现象的化石至今还未见报道。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Eoredlichia intermedia Lu,1940)是澄江生物群的常见物种,也是我国寒武系第二个三叶虫化石带的标准带化石。在两千余枚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标本中,我们发现了两枚成体标本的头甲侧边缘、颊刺和胸甲肋节保存了不同程度的残缺。据此推测,Eoredlichia intermedia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曾受到碎壳型捕食动物的攻击或其它伤害而形成的伤口。伤口部位边缘加厚且光滑,显示了明显的愈合痕迹。这些特征表明始莱德利基虫在受到非致死的伤害后,具备自身修复损伤的能力。这是迄今所知最为古老的,也是在澄江生物群中首次发现的三叶虫受伤并且愈合的标本,反映了寒武纪第三期底栖生态系统中碎壳型捕食者和三叶虫猎物之间的军备竞赛生态关系。
    14  缅甸克钦琥珀白垩纪石蝇(襀翅目: 襀科)新属种记述
    陈志腾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7
    [摘要](535) [HTML](0) [PDF 4.51 M](3179)
    摘要:
    文中简述了襀翅目缅甸琥珀研究概况, 并基于一件保存较好的雌虫标本, 报道了襀翅目襀科新属种Burperla de-colorata gen. et sp. nov.。该化石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体较长, 体色浅, 触须与触角较长, RP脉末端接近翅端部, 下殖板宽大、圆形, 后缘中部突出。这些形态特征显著区别于襀科的其它化石及现生类群。
    15  缅甸北部克钦白垩纪中期琥珀中的蜡蝉化石一新属新种: Ayaimatum trilobatum gen. et sp. nov.(半翅目: 蜡蝉总科: 拟蛛蜡蝉科)
    江 湉 ,SZWEDO Jacek ),宋志顺, 陈 军 ,李玉玲,姜 慧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9
    [摘要](634) [HTML](0) [PDF 3.84 M](3116)
    摘要:
    根据缅甸北部克钦地区产出的白垩纪中期琥珀中保存的蜡蝉, 建立了1新属1新种——三瓣残缺蜡蝉(Ayaimatum trilobatum gen. et sp. nov.), 该新属新种属于白垩纪的拟蛛蜡蝉科(Mimarachnidae)。本文对拟蛛蜡蝉科的属种记录进行了综述, 同时探讨了这一灭绝科属种的多样性和形态分异。
    16  西藏聂拉木晚奥陶世的介形类
    宋俊俊 郭 文 郄文昆 张以春 黄家园 王玉珏
    2019, 58(3):296-310.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3.005
    [摘要](578) [HTML](4) [PDF 24.33 M](2972)
    摘要:
    文中首次报道西藏聂拉木地区亚来水厂剖面上奥陶统甲曲组介形类16属30种,介形类以古足介目类和圆足介目类为主,少量速足介目类。根据该剖面介形类时代特征,可以推断甲曲组应属于晚奥陶世早期,大致为Sandbian期—Katian期。该介形类生态组合为艾菲尔生态型,指示甲曲组在沉积时为近岸浅水环境。晚奥陶世喜马拉雅地层区与华南扬子区及塔里木介形类面貌相似,应属于相同的生物地理分区。
    17  宽网叶肢介属重要分类特征的发现
    李 罡
    2020, 59(4).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43
    [摘要](324) [HTML](0) [PDF 20.42 M](2941)
    摘要:
    通过扫描电镜重新研究了产自俄罗斯维特奴河流域下三叠统维特奴宽网叶肢介(Loxomegaglypta wetlugiana Novo-jilov, 1958)的正模标本。扫描电镜成像揭示了光学照相无法分辨的重要分类学新特征, 其中包括: 生长带饰有圆形、角状或椭圆形小筛坑状装饰(直径15–25 μm), 筛坑被不同形状的隆起包围。均匀分布的针孔(直径4–6 μm)不但出现在筛坑里, 而且布满了筛坑周围的隆起。这种装饰与该属建立时描述的多角状大网格装饰区别较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修订了宽网叶肢介属生长带的装饰特征。
    18  川西高原红土坡中新统马拉墩组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刘耕武,李建国
    2019, 58(3):402-41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3.013
    [摘要](437) [HTML](4) [PDF 35.06 M](2902)
    摘要:
    文中研究报道产自川西松潘县红土坡的中新统马拉墩组孢子花粉植物群。迄今为止,人们关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新近纪古植被的所知甚少。红土坡马拉墩组孢粉组合的总体特征是榆科(Ulmaceae)、桦木科(Betulaceae)以及松科(Pinaceae)花粉比较丰富,蕨类孢子稀少。被子植物花粉在整个组合中含量最高,占孢粉总数的52.4%—84.4%;其次是裸子植物花粉,占13.8%—44.1%;蕨类孢子仅占1.2%—5.1%。被子植物中以榆科和桦木科花粉最多。榆科花粉可达孢粉总数的14.7%—28.8%,其中绝大多数是榆属(Ulmus),其他可能包括少许榉属(Zelkova)。桦木科花粉含量也很高,达12.6%—25.7%,主要为桦木属(Betula)和桤木属(Alnus)。此外,杨柳科(Salixaceae)、山毛榉科(Fagaceae)以及胡桃科(Juglandaceae)也有一定含量。这样的孢粉组合代表了以落叶阔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与此组成相同或相近的森林在我国现代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植被中很难见到。根据和同期与红土坡纬度相当地区的孢粉组合的对比,推测在早中新世当地的海拔高度已经超过1000 m,甚至达到2000 m左右,也即已经接近或仅略低于当地现今的高度。
    19  弱硅化腕足类化石酸处理方法的改进
    张红勇 张雨晨
    2020, 59(3).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01
    [摘要](500) [HTML](0) [PDF 5.43 M](2801)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获取灰岩中弱硅化腕足类化石的酸处理方法。以四川省布拖县浪珠乡万吨山剖面上奥陶统铁足菲克组近顶部的生屑灰岩为实验对象, 通过准备样品、悬吊样品、配酸解液、酸解样品等实验流程, 配合遮盖液(如二乙酸纤维素丙酮溶液)的使用, 可获得保存精美的、弱硅化的腕足类实体化石, 且该化石保存有主突起、铰齿和匙形台等重要的细小结构。相较于传统方法, 该方法可获取硅化程度更低的壳相化石。该方法为灰岩中其他多门类弱硅化保存的化石之酸解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参考。
    20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苏州会议
    章森桂
    2019, 58(3):281-292.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3.003
    [摘要](550) [HTML](4) [PDF 55.19 M](2727)
    摘要:
    40年前于1979年,在苏州召开的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次学术年会盛况空前,在中国古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古生物学研究步入发展的新阶段,优秀成果大量涌现、学术交流频繁;此后的数年里学会活动空前活跃、会员人数大幅增加,从此学会活动正规化;中国古生物学界重新回到国际大家庭,对外交流频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