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Available online:2024-01-05, DOI: 10.19800/j.cnki.aps.2023013
    [PDF 5.70 M] (7829)
    摘要:
    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周边石炭系广泛出露,其中上石炭统发育海相火山-沉积序列,包括西准噶尔地区的哈拉阿拉特组、阿腊德依克赛组,东准噶尔地区的石钱滩组以及盆地南部的祁家沟组、奥尔吐组等。本文研究在上述各地层的灰岩层或夹层、碎屑岩中获得的四射珊瑚9属17种和床板珊瑚2属3种,对石钱滩组中的3个新种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古生物学描述。上述珊瑚化石的地质时代主要为巴什基尔期至莫斯科期。在珊瑚动物群的组成上,哈拉阿拉特组中新发现Caninophyllum属分子,结合盆地东、西部共同产出的床板珊瑚Cystodendropora属分子,说明整个准噶尔盆地周边的动物群面貌大致类似,而西准噶尔地区的化石丰度、分异度显著低于盆地东部和东南部。综合前人资料,目前在准噶尔盆地周边发现的珊瑚化石有约一半为地方性分子。本文认为研究区珊瑚化石的分布和组成特征与晚石炭世准噶尔洋走向封闭或半封闭的演化趋势密切相关。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PDF 40.22 M] (22644)
      摘要:
      本研究记述粤西云开地区中奥陶统东冲组一种奇异的翼形类(双壳类)化石, 建立了郁南蛤超科(新超科) Yunannioidea superfam. nov., 郁南蛤科(新科) Yunanniidae fam. nov., 郁南蛤属(新属) Yunannia gen. nov.及 2 新种: 干坑郁南蛤(新属新种) Yunannia gankengensis gen. et sp. nov.和云开郁南蛤(新属新种) Yunannia yunkaiensis gen. et sp. nov.。讨论了它们的内部构造特征及分类位置。
      [PDF 12.61 M] (21519)
      摘要:
      湖北钟祥下奥陶统弗洛阶岩性以灰黑色页岩为主,夹粉砂岩及灰岩透镜体, 化石丰度和分异度高。通过系统的化石采集和鉴定, 于钟祥温峡口剖面识别出笔石7属31种, 大体上为扬子地台区的常见属种。自下而上分为Didymograptellus bifidus带、Corymbograptus deflexus带和Azygograptus suecicus带。该序列与宜昌?南漳地区一致, 但在笔石动物群组成面貌上差异较大,可能与钟祥地区在早奥陶世位于扬子台地边缘, 富集的营养物质和低氧的环境更利于笔石动物群的繁盛和笔石化石的保存有关。
      摘要:
      人类探索认识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先后经历了神创论、渐变论和爆发式演化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越来越接近真理的重要科学认识。寒武纪大爆发本质上是动物门类的大爆发, 同时伴随着属种多样性的增长、体型增大、生物矿化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大变革。寒武纪大爆发是多因素制衡的自然历史过程, 任何单因素的内、外因驱动假说都不足以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的复杂过程。分子遗传基础和宜居环境分别是寒武纪大爆发的内在和外在必要条件, 但不是必要充分条件。因此, 寒武纪大爆发, 与其他所有生命演化事件一样, 必须通过生态作用实现。寒武纪大爆发是在氧气和其他资源不太受限、环境多变、生态荒芜的外在条件下, 基因发育调控系统预先高配的内在条件下, 发生的动物门类大爆发。在埃迪卡拉纪晚期, 多细胞的文德生物与动物采取了不同的体型发育策略和演化途径, 共享海底两千万年后, 文德生物灭绝。此后, 动物在寒武纪最初的两千万年间快速分异演化, 产生了大量演化结局各不相同的动物门类, 生态适应策略同步分化, 形成了以动物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 踏上显生宙的演化征程。目前对寒武纪大爆发的探索和研究存在着偏向性或局限性, 主要关注动物门类演化和生存环境氧化还原条件, 没有将海洋生态系统作为统一整体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工作。未来探索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广泛全面的研究工作, 揭示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
      [PDF 21.00 M] (11331)
      摘要:
      杨属是北半球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乔木属。文中概述了青藏高原古近纪和新近纪的杨属化石记录,并根据最新的地层学和年代学数据,对化石的时代进行厘定。化石记录显示杨属在青藏高原最早出现于始新世最晚期。在渐新世和中新世杨属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和北部都有较多的化石,但在高原中部尚未见记录。青藏高原具有杨属的化石植物群大多数都是温带落叶阔叶的河岸植被,进一步证实杨属在其演化历史早期就偏好温带近河岸的环境。青藏高原北部的早渐新世植物群中杨属多样性较高,并占据显著优势,表明这一地区在杨属早期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PDF 10.70 M] (11216)
      摘要:
      通过对我国己经正式发表的Mufushania三叶虫的18个种模式标本的头盖特征进行Q型聚类分析,并结合传统定性分析后,提出其中Mufushania shalangensis Zhang and Zhou in Zhang et al. ,1980,M. angustilimbata Zhang and Zhou in Zhang et al., 1980,和 M. kailiensis (Yuan in Yuan et al., 2002(= Elrathiella kailiensis Zhou in Lu et al.,1974)等3种应从Mufushania属中删除,对余下15个种,通过修订,转移和归并为2个种:M. nankingensis Lin,1965和M. bella(Yuan in Yuan et al.,2002)。该文将对研究我国寒武纪第二世晚期褶颊虫类三叶虫系统演化、生物地理分区以及华北与华南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依据。
      [PDF 16.78 M] (10759)
      摘要:
      哈密翼龙及其3D蛋与胚胎化石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然而,这些化石在离开原始埋藏环境之后,就会出现粉化剥落等严重自然风化现象。本文拟利用XRF等多种方法对代表性化石的赋存围岩样品进行分析检测,以探讨其风化破碎机理。分析表明,化石围岩为含泥砾的砂岩,含有蒙脱石等黏土类矿物,胶结物为钙质和盐类,且围岩中含有大量的Cl-、NO3-、Na+和Mg2+等可溶盐。因此,本文指出围岩产生风化的主要机制是当湿度发生变化时,盐胶结溶解,同时围岩中的可溶盐溶解重结晶产生的巨大结晶压力,以及蒙脱石等矿物吸水膨胀产生巨大的挤压力,促使围岩在巨大内部应力等综合作用下逐渐粉化脱落,最终导致围岩彻底破碎。基于以上认识,也给出了化石的保护建议。
      [PDF 52.16 M] (10664)
      摘要:
      本文报道了在桂东仁义剖面中上泥盆统巴漆组中一段八十余米厚地层中发现的牙形石 3 属 10 种(包括亚种) 和腕足动物 16 属 17 种(包括属种未定类型)。根据牙形石的组合分布, 识别出 Schmidtognathus hermanni 带、 Polygnathus cristatus 带和 Klapperina disparilis 带上亚带, 表明研究层段属于中泥盆统吉维特阶上部。该段地层顶底各有 1 层腕足化石富集层, 代表了该剖面上 2 个不同的腕足动物化石组合。下化石层位于 S. hermanni 带内, 主要由 Leiorhynchus kwangsiensis 组成, 属种组成单一, 其发现确认了 Leiorhynchus 在华南中泥盆统中的存在。上化石层位于 K. disparilis 带上亚带内, 腕足动物属种组成众多, 至少有 15 属, 是目前已知在华南地区单个剖面上发现的吉维特阶上部腕足化石种类最多的化石层。在动物群组成上, 以小嘴贝类分子占优, 石燕贝类和无洞贝类次之, 兼有其他类群, 但缺乏无窗贝类。在标本数量上, 以 Gypidula、Coeloterorhynchus 和 Spinatrypina 等分子占优。
      [PDF 12.07 M] (10617)
      摘要:
      对拉萨地块中部扎布耶茶卡北岸的两个剖面开展?类动物群系统古生物学及古生物地理研究。鉴定出?类 6 属 16 种,包括Yangchienia tobleri Thompson,Yangchienia haydeni Thompson,Chusenella brevipola (Chen),C. schwagerinaeformis Sheng,C. cf. brevis (Chen),C. sp.,Nankinella rarivoluta Wang,Sheng and Zhang,N. complanata Wang,Sheng and Zhang,Kahlerina tenuitheca Wang,Sheng and Zhang,K. pachytheca Kochansky-Devidé and Ramov?,Verbeekina americana Thompson, Wheeler and Danner,V. tenuispira Sheng,Neoschwagerina cheni Sheng,N. colaniae Ozawa,N. craticulifera (Schwager),N. brevis Thompson,Wheeler and Danner。基于Kahlerina属的出现及Neoschwagerina属的厚壁壳体以及第二旋向副隔壁发育较弱的形态特征,判断其时代为二叠纪瓜德鲁普世(Guadalupian)沃德期(Wordian)。该?类动物群面貌可与拉萨地块的狮泉河地区、措勤夏东地区、申扎地区、林周地区等对比。拉萨地块从中二叠世开始普遍出现暖水?类动物群,这与印度板块北缘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中、晚二叠世时期均以冷水的腕足生物群为主所反映的水体性质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地区在晚三叠世之前仍然连在一起的可能性并不大,拉萨地块可能在瓜德鲁普世沃德期以前已经脱离冈瓦纳大陆。
      [PDF 6.31 M] (5050)
      摘要:
      寒武纪展示了生物演化和生态创新最为关键的一段历史, 在此期间发生了后生动物快速的辐射性演化事件, 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近四十年来, 基于寒武纪特异埋藏生物群的大量研究为解密寒武纪大爆发具体过程、主要动物类群起源与生态演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贵州素有古生物王国之称, 在寒武系地层中不仅保存了大量解剖学细节精美的化石资源, 也在多个地区产出时间连续的生物组合演化序列, 在探讨动物起源与演化、全球地层对比及群落古生态学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近年来, 以小壳动物群、牛蹄塘生物群、杷榔生物群、剑河生物群、凯里生物群等多个生物群在贵州的发现提供了早期后生生物的新信息, 加密了中国乃至全球早期后生生物特异埋藏化石群的演化链, 为全面揭示寒武纪生物群落面貌、早期多门类后生动物的辐射演化和海洋生物群落演替提供了独特的意义, 最终为深入解读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与发生机制提供重要实证。本文简要总结了贵州地区在该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 结合全球研究进展, 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摘要:
      寒武纪大爆发时期, 以动物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已初步构建完成。腕足动物作为这一时期海生底栖群落的重要代表, 建立了复杂的多层次生态分层(Tiering)结构。华南寒武纪一些特异埋藏化石群中出现大量单属种腕足动物壳体富集保存的现象, 对当时海洋底质的硬化改造以及生态系统的复杂化发挥了重要意义。黔东剑河革东地区苗板坡、金银山和承多三个剖面的凯里生物群(寒武纪乌溜期)中普遍产出腕足动物化石密集层, 其中以舌形贝型亚门(Linguliformea)的伯瑞堂古圆货贝(Palaeobolus bretonensis)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此外, 密集层中还有较多的古盘虫类三叶虫、少量蠕形动物、软体动物和始海百合等底栖生物共同保存。研究显示, 凯里生物群中腕足动物密集层内的化石保存较好, 几乎全部平行于层面保存, 壳体大小不一, 无明显定向性, 判断为生物成因的原地埋藏群落。化石层面和岩石光面显示, 除了微弱的水平层理, 密集层未见其他强水动力的沉积构造和生物扰动痕迹, 指示凯里生物群中以腕足动物为主导的生物群落可能在安静的水体环境中被沉积事件原地掩埋, 未遭受流体侵蚀或搬运作用。通过建立生态结构理论模型和对比分析, 显示凯里生物群中腕足动物主导的古群落在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空间利用率方面都要高于滇东寒武纪第四期的关山生物群。同时, P. bretonensis壳体上固着有始海百合动物, 可能反映密集层中复杂的底栖群落关系, 表明寒武纪乌溜期大量繁盛的带壳腕足动物为泥质软基底上的底栖生物提供了更多生态空间。
      摘要: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见证了地球—生命系统不同圈层的重大变革, 是复杂多细胞生物演化的重要转折期。华南是开展相关研究的主要区域之一, 但前人工作主要集中在化石材料丰富的浅水台地相区, 深水区生物组成面貌尚未得到充分认识。本研究对斜坡相区贵州交榜剖面的留茶坡组进行了详细研究, 通过酸蚀和薄片观察发现了丰富的化石材料, 包括: 海绵骨针、软舌螺、可能的原牙形类(? Protohertzina sp.)和织金钉类(? Zhijinites sp.)、球形疑源类、Megathrix longus, 及不同类型的多细胞藻类, 亲缘关系未定的Poratusiramus sp.、球形化石和形态多样的丝状、片状化石等。该化石组合属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 其中的骨骼化石以海绵骨针为主。化石组合中既有与浅水区共有分子, 也有深水区特有类群, 丰富了斜坡相区的化石记录, 具有潜在的地层对比和演化意义。
      [PDF 5.57 M] (4998)
      摘要:
      吐卓虫(Tuzoia)是寒武纪出现且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中的一类具双瓣壳节肢动物, 其软躯体性状不完备, 并不能直观判断吐卓虫是否是一种擅长游泳的生物, 因此其生态位长期存在争议。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可以基于保存较好的生物骨骼化石, 直观、量化地分析深时生物运动模式, 为还原古生态提供了依据。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了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中的两种吐卓虫(T. retifera, T. canadensis)在底栖和远洋环境下的多种运动状态, 对比分析了两种吐卓虫运动流体性能、垂向灵活性的差异。流体模拟结果表明, 相同速度下T. retifera相比T. canadensis受到更小的阻力和更大的浮力。所以T. retifera具有更高游泳速度的潜力, 同时垂向移动能力更好。计算结果暗示T. canadensis营底栖游泳生活, 而T. retifera的栖息范围可以更广, 营远洋游泳生活。这表明可能早在寒武纪乌溜期吐卓虫属级分类单元内就出现了生态位的分化。
      摘要:
      磷酸盐化保存是软躯体化石特异埋藏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微生物在软躯体磷酸盐化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人通过埋藏学实验发现, 微生物会在动物胚胎等软躯体组织内部快速滋生, 充填生物体内部空间, 以微生物假形的方式复制了生物体的原始形态。但化石的磷酸盐化过程是否与埋藏学实验模拟的过程一致, 目前仍有争议。本次研究在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生物群中发现了一类网格状微体化石。此类化石的保存状态可以根据其中丝状微生物滋生的程度分为三种类型, 它们展示了生物从死亡到微生物侵入、滋生, 最后被磷酸盐化的全过程。这些标本显示, 微生物假形在生物软组织磷酸盐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并不是化石磷酸盐化的必由之路, 尤其是当生物体具有矿化硬骨骼或者几丁质软骨骼等抗腐性较强的结构时。此类标本多以不完整保存的残片为主, 正反两面结构一致, 具有典型列状排列的近圆形与哑铃形网孔。由于化石结构简单, 生物学性状较少, 因此它们的亲缘关系尚不明确, 是一类需要继续研究的疑难化石。
      [PDF 4.88 M] (4992)
      摘要:
      作为磷酸盐化特异埋藏微体化石库, 寒武纪宽川铺生物群保存了大量软躯体动物胚胎和成体、藻类和多门类小壳化石, 为理解寒武纪大爆发初期的生物圈提供了重要的埋藏窗口。但前人的研究主要聚焦以橄榄蛋(Olivooides)为代表的刺细胞动物和以始祖动吻虫(Eokinorhynchus)等蠕虫为代表的蜕皮动物化石, 对化石库中大量疑难类群的探索尚有不足。本文报道了宽川铺生物群中一类新发现的疑难化石装饰玲珑球Linglongsphaera ornata n. gen. n. sp.。装饰玲珑球整体呈球状, 直径在544—1088 μm之间, 表面具瘤状突起装饰, 内部由平均直径24 μm的细胞组成。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装饰玲珑球发育有8到180余个数量不等的腔室, 单个腔室的体积随着腔室数量的增长先增加而后减小, 分布的位置也从周缘直至布满整个内部, 最终腔室总体积占个体总体积的36%左右后保持稳定。根据现有证据, 笔者推测装饰玲珑球可能代表了一类已经灭绝的具有多细胞发育阶段的真核生物, 可能与某些多细胞藻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但具体的系统分类位置仍然不明。该研究为理解宽川铺生物群化石组合面貌和寒武纪大爆发初期生物圈的组成提供了新的线索。
      摘要:
      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保存了海洋生物群落最原始的生态结构, 为群落生态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贵州寒武纪斜坡相区的杷榔动物群(第4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但定量生态学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对贵州麻江地区杷榔动物群的新产地平定剖面进行化石采集和分类统计, 并运用多元数理统计方法开展定量化分析。鉴定出腕足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节肢动物、软舌螺动物、古虫动物、开腔骨动物和曳鳃动物8个化石门类, 计31属33种, 划分出12种生态类型。其中, 腕足动物具有最高的个体丰度(占比61.5%), 节肢动物物种分异度最高(占比60%), 群落以底栖固着生态类型为主, 游泳捕食为辅。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寒武纪海洋群落具有空间异质性, 且节肢动物在影响群落组成和生态空间利用上起决定性作用。随水体深度增加, 海洋生态群落中的表栖类群出现明显扩张, 也体现了环境对群落面貌的塑造作用。
      [PDF 8.68 M] (4987)
      摘要:
      钉形类(nail-shaped)骨片化石是华南寒武纪早期地层中常见的一类具矿化骨骼的小壳化石。本文系统研究了贵州织金戈仲伍剖面寒武系戈仲伍组的钉形类骨片化石, 发现织金地区钉形类化石主要以织金钉类和疑似的寒武钉类为主, 共4属9种。相较于前人研究, 本文新发现了织金钉类: Zhijinites tumourifomisZ. lubricusZ. clavus, 和疑似的寒武钉类: ?Deiradoclavus sp.、?Cambroclavus sp.。排除埋藏学假象后, 分析了钉形类不同化石属种保存方式及形态结构, 发现Zhijinites的多数种都存在盘体顶面凹陷结构, 并且Zhijinites部分种的锥体内壁有收缩现象或具有十字交错纤维结构, 这些发现能较好地揭示出Zhijinites各形态种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钉形化石时空分布特点发现, 目前钉形类骨片化石最早在织金地区有化石记录, 之后在扬子地台内部辐射扩散, 并几乎同时辐射扩散至邻近陆块。此外, 本文讨论的疑似寒武钉类化石时代可下延至寒武纪幸运期, 可能是目前该类化石在全球的最早记录, 为探索寒武钉类化石的系统演化和地层学意义提供了新信息。
      摘要:
      链状心网虫(Cardiodictyon catenulum)是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较为常见的叶足动物, 其躯干骨板的形态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项研究显示该叶足动物的躯干具有一纵列马鞍状骨板, 每个体节具有单一的骨板, 每个骨板从背部延伸至躯干两侧。因此该叶足动物的骨板与其余具有成对或环状分布的躯干骨板的叶足动物存在显著的区别。骨板中央存在一个圆锥形凸起, 骨板边缘显著增厚且呈锯齿状。链状心网虫的躯干骨板边缘增厚和鞍点的凸起提升了整体的刚性; 锯齿状边缘也指示了更优的保护及防御功能。本项研究还发现链状心网虫骨板表面具有显微筛状结构, 筛孔被充填并保存为众多等距离分布的黄铁矿化瘤突, 与微网虫、怪诞虫及爪网虫躯干骨板的显微网状结构类似, 可能为纤细乳突的出口。本文认为: 寒武纪叶足动物的躯干骨板普遍具有显微筛状结构; 这些骨板除了保护与防御, 可能还有感觉的功能。每个躯干体节对应骨板为寒武纪叶足动物的独有衍征, 可能为背骨板的早期形态, 也可能由成对骨板愈合而来。
      [PDF 9.82 M] (4982)
      摘要:
      三叶虫是古生代海洋中最引人注目的节肢动物之一, 其外骨骼具有极高的多样性。相较于易于保存的矿化外骨骼, 三叶虫的软躯体构造往往难以在化石记录中保存, 这增加了三叶虫内部构造解剖和演化的研究难度。寒武纪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化石群中独特的保存条件使得三叶虫精细的软躯体构造得以保存, 为解析三叶虫内部构造提供了材料。本文描述了来自云南昆明呈贡下庄剖面寒武系第二统第三阶红井哨组泥岩中产出的云南马龙头虫(Malongocephalus yunnanensis Zhang and Lin in Zhang et al., 1980)的软躯体构造。标本展示了M. yunnanensis的触角至少有13个肢节, 触角后附肢具有板片状的外肢。消化道分化为前肠、中肠和后肠, 头部见三对消化腺。这是莱德利基虫目(Redlichiida)小阿贝得虫科(Abadiellidae)中软躯体构造的首次报道, 丰富了寒武纪早期三叶虫的解剖学信息。本研究比较分析了莱德利基虫目的触角相对长度差异, 对三叶虫的消化系统构造进行了讨论。
      摘要:
      有壳变形虫(testate amoebae)的演化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新元古代早期, 以该时期北美、华北、挪威以及澳洲等多个地区浅海相碳酸盐岩、页岩中发现的瓶状微体化石(vase-shaped microfossils)为标志。此前认为, 显生宙的有壳变形虫最早出现在早泥盆世。长期以来, 早古生代的地层中未发现这类原生生物的明确化石证据。本研究通过对岩石样品进行常规孢粉酸泡分析处理和切磨岩石薄片, 获取原位保存的化石标本的技术方法, 从贵州东部剑河县交榜剖面出露的寒武系杷榔组(第2统第4阶)中获得数枚有壳变形虫(testate amoebae)化石标本。基于标本的显微形态特征, 并结合激光拉曼光谱等研究, 对原先记述为疑源类的Plagasphaera balangensisP. sp. A两形态种进行重新认识和描述。由于它们在结构和形态上与一些现生的鳞壳虫目(Euglyphida)有壳变形虫极为相似, 因此将先前定为疑源类的Plagasphaera balangensisP. sp. A两形态属、种名, 分别修订为Palaeoassulina balangensis gen. et sp. nov.和?Palaeoassulina sp. A。该发现不仅将显生宙有壳变形虫的原有化石记录从晚古生代泥盆纪向前延伸至寒武纪早期, 还为调查研究有壳变形虫的系统演化提供关键的生物化石证据。
      [PDF 7.84 M] (4978)
      摘要:
      三叶虫Fuchouia长期被作为贵州寒武系甲劳组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的重要依据,但关于FuchouiaParafuchouia的系统分类位置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 ParafuchouiaFuchouia的亚属、ParafuchouiaFuchouia的晚出异名以及Parafuchouia可提升为一个单独的属。本文根据在剑河八郎甲劳组采集的Fuchouia [过去被报道为ParafuchouiaFuchouia (Parafuchouia)]标本和前人报道的FuchouiaParafuchouia标本, 基于线性测量的几何形态测量方法, 对ParafuchouiaFuchouia的头部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显示ParafuchouiaFuchouia的晚出异名, 其区别于Fuchouia的特征可作为种间差异的判定依据。这样, 剑河甲劳组可能是目前全球Fuchouia的最低产出层位之一。尽管Fuchouia在中国、朝鲜、印度—喜马拉雅、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地广泛分布, 但已报道的产出层位多从鼓山阶Ptychagnostus atavus带至古丈阶Lejopyge laevigata带, 延限跨度较大, 很难用Fuchouia这一属级单位来进行生物地层对比。因此贵州寒武系甲劳组目前已建立的Fuchouia生物地层带还需进一步商榷, 需具体到种一级别或另选其他对比分子才能与寒武系华南斜坡相区或华北台地相区进行更好的同期地层对比。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