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晚奥陶世生物大灭绝后第一个腕足动物群:来自滇东北镇雄奥陶系顶部硅化腕足类的证据*
    戎嘉余,黄冰
    2023, 62(1):1-29.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36 CSTR:
    [摘要](254) [HTML](0) [PDF 15.25 M](1165)
    摘要:
    首次记载云南镇雄奥陶系顶部尾坝层(赫南特晚期)硅化腕足类, 命名其为幼始准携螺贝群落 (Eospirigerina putilla Community) 。将它与贵州毕节、仁怀观音桥层的德姆贝-褶窗贝群落 (Dalmanella–Plectothyrella Community) [赫南特早中期赫南特贝动物群(Hirnantia Fauna)碳酸盐相浅水代表]比较表明, 两者面貌差异显著。确认尾坝层腕足类化石群与中国黔北、赣东北和浙西, 以及美国、加拿大、瑞典、挪威、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赫南特晚期至鲁丹期的化石同属于晚奥陶世大灭绝后第一个动物群, 即埃吉伍德-华夏动物群(Edgewood–Cathay Fauna)。它与Hirnantia动物群在组成、多样性、优势度、生态分异、生物地理及共生生物等区别很大。大灭绝第一幕发生后, 显生宙历时最短、源自高纬海域、适应冷凉水环境的“机会主义者”——赫南特贝动物群“如鱼得水”, 广布全球, 却在第二幕降临后, 整体灭绝, 成为两幕之间海洋底栖生物群演化的一个鲜明标志。此后, 诞生了埃吉伍德-华夏动物群, 它以世界性、延限历程长的减缩型(含复活型)属种占优势, 新生属很少, 体现了大灭绝后幸存动物群的基本特征。华南产该动物群的地层经常超覆在凯迪期地层之上, 这是赫南特期海平面先大幅骤降、再快速上升的产物, 也是浙赣边区缺失典型Hirnantia动物群的主因。上述两大动物群的更迭发生在赫南特中晚期之交, 而不在奥陶-志留纪交界之时。本文还简论两幕灭绝间的动物群演变、产埃吉伍德-华夏动物群的地层对比、赫南特期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
    2  华北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舌螺动物化石群*
    李洛阳,潘兵,贠浩
    2023, 62(1):30-65.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17 CSTR:
    [摘要](163) [HTML](0) [PDF 235.60 M](1054)
    摘要:
    软舌螺动物是华北板块寒武系小壳化石基本组成之一, 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华北地区的重要见证者。本文系统描述了华北板块南缘-西南缘(河南-陕西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舌螺化石9属14种及1未定种。 包括直管螺类6属9种: Conotheca australiensis、Cupitheca holocyclata、Cupitheca costellata、Cupitheca? decollata、 Tegminites hymenodes、Triplicatella disdoma、Triplicatella xinjia、Protomicrocornus triplicensis和Longxiantheca mira; 软舌螺类3属5种及1未定种: Microcornus eximius、Microcornus petilus、 Parkula cf. esmeraldina、Parkula bounites、 Parakorilithes mammillatusParakorilithes sp.。基于大量保存的精美聚合标本, 本文准确重建了锥壳和口盖在软舌螺不同属种中的配置。此外, 新材料显示华北辛集组软舌螺超过一半的属种钙质锥壳内侧发育隔板。其中, ConothecaLongxiantheca隔板能有效加固和进一步封闭锥壳壳顶; CupithecaMicrocornus沿隔板具断壳现象; ParakorilithesProtomicrocornus分别发育特殊的单隔板和多隔板, 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软体组织深入锥壳内部。笔者认为软舌螺通过口盖具齿、隔板加固、锥壳断壳等方式能有效增强锥壳-口盖闭合性和钙质外骨骼对海底环境的适应性, 以及通过具触手营养器官进行滤食-腐食-掘食等不同方式生活。这些生存策略和适应性演化特征可能是软舌螺动物快速辐射并繁盛于寒武纪海洋的重要原因。
    3  贵州剑河寒武系凯里组脊状单臂螺(Haplophrentis carinatus)埋藏特征及与始海百合共生关系探讨*
    刘雄,赵元龙,杨兴莲,陈争鹏,陈圣光,罗雪
    2023, 62(1):66-77.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60 CSTR:
    [摘要](93) [HTML](0) [PDF 10.99 M](1067)
    摘要:
    贵州剑河寒武系凯里组软舌螺化石丰富、埋藏形式多样, 其中以脊状单臂螺Haplophrentis carinatus化石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过去有关学者对凯里组单臂螺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石分类学方面, 对脊状单臂螺埋藏特征及与其他生物共生关系缺乏深入探讨。本文对324块脊状单臂螺化石标本进行系统研究对比后发现, 凯里组脊状单臂螺口盖化石埋藏形式有四类: 口盖单独保存、口盖以内模或外模化石形式保存、口盖与锥壳完全绞合保存、口盖与锥壳不完全绞合保存; 附肢保存较少; 锥壳多以内模化石形式保存; 脊状单臂螺内模化石与印痕化石上普遍出现类似软体保存形成的三分叉结构, 这类三分叉结构属于后期埋藏因素造成的次生结构。文中还对脊状单臂螺与始海百合共生关系进行探讨, 并将二者共生关系归为偏害共生。
    4  贵州剑河寒武系苗岭统凯里组太阳女神螺类几何形态学研究*
    罗雪,赵元龙,陈圣光,陈争鹏,杨兴莲
    2023, 62(1):78-97.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51 CSTR:
    [摘要](161) [HTML](0) [PDF 26.32 M](909)
    摘要:
    太阳女神螺类(helcionellids)是寒武纪常见的一类软体动物, 广布全球, 多见于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中, 而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中却少有报道。贵州剑河凯里生物群是典型的特异埋藏化石库, 产有700余件太阳女神螺类标本, 这在世界各地同时期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中是很少见的。本文对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凯里组太阳女神螺类化石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 采用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典型变量分析进行量化分析。几何形态测量学 (Geometric morphometrics)是用界标点或轮廓线等来描绘生物的形态或者标记特征部位及器官, 将生物形态特征归纳为数据变化的定量学方法, 其中的典型变量分析(Canonical Variate Analysis)是多变量分析中进行判别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 可以用于多组数据之间的判别。CVA判别结果显示: 利用壳体侧视轮廓线判别Dorispira属中三个种的正确率为92%, 验证了Dorispira accordinonata、D. taijiangensisD. cf. pearylandica化石种分类合理性。 本文研究表明即使壳体形态较为相似的类群, 也可以较为准确地使用CVA量化其中的差别, 从而为几何形态测量学应用于系统古生物分类提供定量化的参考。
    5  新疆轮南油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生物类群和古生态地层学*
    张园园,王冠,张云峰,李越
    2023, 62(1):98-112.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62 CSTR:
    [摘要](130) [HTML](0) [PDF 9.13 M](910)
    摘要:
    南疆塔里木板块北部轮南油田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期显示大致由东向西加深的陆表海缓坡地貌, 19口钻井岩芯灰岩中可鉴定出钙质微生物Renalcis、Girvanella、Wetheredella、Garwoodia、Phacelophyton yushanensis、Hedstroemia?Halysis; 钙藻类Vermiporella、Dasyporella、PlexavariaSolenopora; 后生动物类型含海绵、珊瑚、苔藓虫、三叶虫、腕足动物、棘皮动物、腹足类、介形类等。不同钻井之间的古生态地层单元对比显示生物礁和灰泥丘主要发育于轮南油田西部井区, 而东部井区则多为台内碎屑滩相沉积; 海底地貌差异, 特别是向西水深加大可视为控制轮南油田良里塔格组生态组合展布的主要因素。
    6  贵阳花溪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中Phycosiphon形态结构分析及其古环境意义*
    韩继明,时国,杨廷禄,李子傲,许梦园
    2023, 62(1):113-125.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19 CSTR:
    [摘要](98) [HTML](0) [PDF 6.45 M](819)
    摘要:
    贵阳花溪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二段Phycosiphon数量丰富、保存完整, 为研究其行为习性提供了良好材料。 对61个样品中的267个“U”型叶片的宽、高和边缘管直径统计分析表明, “U”型叶片宽、高比一般在0.5–0.6之间, 边缘管直径和叶片高之比在0.12–0.18之间, 据此推测Phycosiphon造迹生物大小与叶片大小存在一定的关系。对 Phycosiphon造迹生物行为习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认为叶片的凹曲方向可以指示造迹生物的觅食方向。 Phycosiphon基本形态由“U”型觅食迹和线形爬行迹构成, “U”型觅食迹和线形爬行迹可以构成鹿角状、团状、不规则状以及链状四种组合类型。鹿角状和团状多形成于浊流事件之前, 指示低能静水环境; 不规则状一般形成于浊流事件之后, 指示沉积速率较快和相对高能的水体环境; 链状在这两种环境中都有发育, 体现了Phycosiphon 造迹生物随机性觅食的特点。Phycosiphon发育特征表明研究区在早三叠世处于浅海碳酸盐台地前缘斜坡地带, 浊流频发, 但整体处于贫氧、低能的环境。
    7  侏罗纪道虎沟生物群瘦魔蜂属(Leptephialtites Rasnitsyn,1975)一新种(昆虫纲:膜翅目:魔蜂科)*
    丁明,张海春
    2023, 62(1):126-133.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54 CSTR:
    [摘要](127) [HTML](0) [PDF 1.30 M](819)
    摘要:
    瘦魔蜂属(Leptephialtites Rasnitsyn, 1975)是哈萨克斯坦晚侏罗世卡拉套生物群中魔蜂科魔蜂亚科的一个分异度比较高的类群, 也曾报道于我国内蒙古宁城地区中-晚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 但没有描述和图示。本文对产自宁城道虎沟村中-上侏罗统道虎沟化石层的一块雌蜂标本进行了描述, 将其归入瘦魔蜂属并建立了一新种: 张氏瘦魔蜂(Leptephialtites zhangi Ding and Zhang, sp. nov.)。该新种区别于卡拉套生物群中瘦魔蜂属的所有种: 前翅1-Rs脉长为其与翅痣基部距离之半(后者1-Rs脉不长于其与翅痣基部的距离), 横脉1r-rs完整(后者1r-rs残存或完全消失); 腹部纺锤状, 最宽处在其中部(后者腹部最宽处位于其端半部)。本文还提供了瘦魔蜂属所有已知种的检索表。另外, 瘦魔蜂属仅存在于卡拉套生物群和道虎沟生物群, 证实了这两个生物群具有密切的关系。
    8  重庆巫山玉米洞遗址中–晚更新世鹿科动物化石*
    陈少坤,庞丽波,吴雁,胡鑫,魏光飚
    2023, 62(1):134-146.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22 CSTR:
    [摘要](220) [HTML](0) [PDF 37.56 M](929)
    摘要:
    重庆市巫山县庙宇盆地的玉米洞是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 出土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 其中的鹿科动物化石计有3属3种, 且均有保存状态较好的角化石, 为华南中–晚更新世鹿科化石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大赤麂Muntiacus muntjak margae以角的尺寸较大为显著特征, 在玉米洞中仅见于中更新世晚期地层中; 黑鹿Rusa unicolor的角粗壮、纹饰深, 眉枝长且与主枝的夹角为锐角, 二者是华南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常见成员。葛氏斑鹿Cervus (Sika) grayi的角相对纤细、表面纹饰弱、主枝与眉枝夹角为钝角, 是在西南地区的首次确切报道。R. unicolor化石标本在玉米洞遗址多数地层可见, 而C. (S.) grayi则仅见于代表冰期气候的少数层位中, 显示了玉米洞遗址堆积形成时期的古环境波动。
    9  Halkieria系统进化及其化石分类学研究进展*
    何阳剑,庞艳春,张梦韶,胡强,梁思雨,林丽
    2023, 62(1):147-168.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73 CSTR:
    [摘要](153) [HTML](0) [PDF 1.68 M](1014)
    摘要:
    Halkieria是寒武纪一类躯体上披有骨质鳞片的疑难后生动物, 前后各有一个大壳板, 两侧对称, 其钙质骨片在软躯体上排列形成几条规律的纵向带。半个世纪以来, 学术界对Halkieria生物系统确切位置的讨论以及 Halkieriidae不同属种亲缘关系的探索从未停止。本文总结了Halkieria化石在骨片属种分类、古地理和地层分布、 生物系统分类学的研究进展, 对当前的生物系统分类归纳出以下几种观点: 1) Halkieria为腕足动物的祖先, 并与托莫特壳类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2) HalkieriaWiwaxia等骨片化石具有单源性, 组成一种新的分类单元 Halwaxiidae, 属于软体动物干群或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干群; 3) Halkieria为软体动物有刺亚门干群, 与无板纲、多板纲更为亲近; 4) Halkieria为环节动物的祖先。目前, 虽然多数人根据Halkieria与现生多板纲的骨片排列一致将Halkieria归属软体动物有刺亚门的干群, 但近年来世界各地新化石材料的陆续发现及壳体发育研究使得 Halkieria的系统分类位置出现新的争议。通过对化石分类学的系统厘定和生物分类研究进展的总结梳理, 本文进一步讨论了Halkieria对小壳化石的分类、骨片系重建及冠轮动物各门类的起源和谱系演化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并提出当前Halkieria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重点。
    10  安徽早三叠世巢湖动物群的研究进展:生物面貌、地层分布和古生态学意义*
    熊志凤,季承
    2023, 62(1):169-182.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12 CSTR:
    [摘要](408) [HTML](0) [PDF 7.99 M](1186)
    摘要:
    巢湖动物群主要分布在安徽巢湖及邻近地区下三叠统奥伦尼克阶南陵湖组中上段地层中, 以保存大量完整且精美的巢湖龙化石为特点, 伴生有鳍龙类、鱼龙形类、鱼类及多门类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巢湖动物群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近年来基于巢湖动物群中大量新材料的系统研究为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发生之后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的快速复苏过程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梳理了巢湖动物群的地质背景、研究简史、生物组合特征、地层分布与时代特征、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取得的进展, 并就其群落生态组成进行初步探讨。这项工作对建设巢湖动物群相关国家地质公园、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旅游开发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11  2022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及成果简介
    2023, 62(1):183-206. CSTR:
    [摘要](115) [HTML](0) [PDF 9.92 M](595)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