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61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国晚古生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新进展——纪念廖卓庭研究员
    祁玉平,要乐,王秋来,陈中强,王向东
    2022, 61(3):330-342. DOI: 10.19800/j.cnki.aps.2022301 CSTR:
    [摘要](292) [HTML](0) [PDF 3.25 M](1557)
    摘要:
    中国晚古生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廖卓庭研究员将他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地层古生物事业。在他近60年的职业生涯中, 足迹遍及神州大地, 研究涉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生物地理学、生物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及古生物地层学在油气和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等领域。他主要从事石炭–二叠纪腕足动物的研究, 建立了22个新属和172个新种; 为华南乃至全国的石炭–二叠纪腕足动物生物地层格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也为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腕足动物化石材料。他长期工作在艰苦的新疆及周边地区, 范围涵盖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脉以及准噶尔、三塘湖、吐哈和塔里木盆地, 和同事们一起建立了新疆石炭–二叠系综合地层框架, 为新疆的油气和其他沉积矿产资源的勘探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专辑收录了代表中国泥盆纪至三叠纪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研究论文13篇, 以纪念廖卓庭研究员为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后腕足动物的复苏过程:多样性、壳饰演化与古生物地理区系
    陈中强,郭镇
    2022, 61(3):343-357.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14 CSTR:
    [摘要](352) [HTML](0) [PDF 6.78 M](1381)
    摘要:
    腕足动物是古生代海洋中最重要的底栖生物类群之一, 然而该门类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中遭受巨大的打击, 在中、新生代海洋中被严重地边缘化。为了评价大灭绝对腕足类宏演化过程的影响, 本文聚焦于大灭绝后的复苏过程, 从多样性、壳饰演化、古地理区系三个方面分析全球腕足动物的复苏过程与模式。多样性统计表明, 腕足类的属级分异度大灭绝后大幅降低, 在安尼期快速上升, 并在诺利期达到三叠纪最高水平。相较于晚三叠世的新生分子, 多数早三叠世的新生属种消亡更快, 多为短延限分子。早三叠世至早侏罗世腕足类各个目的壳饰演化趋势迥异, 说明并非受同一因素控制; 壳饰的发育程度与被捕食压力并没有必然联系。相反, 不同腕足目自身的演化历史对壳饰变化具有更显著的影响。网络分析发现腕足类的古生物地理分区性在大灭绝后显著下降, 至奥伦尼克期才再次出现分异现象。中三叠世各地出现大量土著分子, 使腕足类古生物地理分异性更加明显, 甚至可能超过了大灭绝前的水平。
    3  南京龙潭正盘山剖面二叠系孤峰组与栖霞组之交牙形类化石再研究
    袁东勋,沈树忠
    2022, 61(3):358-370.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20 CSTR:
    [摘要](258) [HTML](0) [PDF 8.58 M](1621)
    摘要:
    全球二叠系瓜德鲁普统(中二叠统)底界以牙形类Jinogondolella nankingensis的首现为标志, “金钉子”层型被定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瓜德鲁普山国家公园的Stratotype Canyon剖面。然而, J. nankingensis的模式标本和标准产地以及国际年代地层表中瓜德鲁普统底界的高精度绝对年龄均来自南京龙潭正盘山剖面孤峰组的底部。因此, 正盘山剖面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瓜德鲁普统底界的对比标准, 然而该剖面孤峰组和栖霞组上部的牙形类化石序列至今没有系统研究。本文基于新获得的牙形类化石和前人已经描述的标本, 在该剖面栖霞组顶部至孤峰组中部共识别出5属9种, 并将此段地层划分为了3个牙形类化石带, 由下至上依次为: 栖霞组顶部的Sweetognathus subsymmetricus–Pseudosweetognathus costatus组合带, 孤峰组中下部的Jinogondolella nankingensis带和J. cf. aserrata带。新的牙形类生物地层研究结果表明正盘山剖面瓜德鲁普统罗德阶底界应位于孤峰组底部, 孤峰组下部属于罗德阶, 中部属于沃德阶, 罗德阶与沃德阶的界线位置由于硅质岩中较难处理出牙形类化石而不清楚, 推测沃德阶底界可能比当前识别出的J. cf. aserrata带底界更低。临近层位产出的放射虫、菊石和腕足类可以和牙形类化石带进行对比, 并提供辅助对比依据。
    4  中国石炭纪牙形类研究进展
    胡科毅,祁玉平,王秋来,王志浩,王向东
    2022, 61(3):371-396.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15 CSTR:
    [摘要](227) [HTML](0) [PDF 20.56 M](1893)
    摘要:
    本文系统整理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石炭纪牙形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基于中国材料建立的石炭纪牙形类分类单元进行了厘定, 其中5个属/亚属中只有2个是有效名称; 99个种中有效种48个, 无效种7个, 尚有44 个种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中国石炭系4个地层大区10个地层区的牙形类生物地层序列进行了讨论和厘定。华南区包含完整的石炭系的43个牙形类生物带, 其它地层区包括准噶尔区10个、羌塘区8个、塔里木区8个、祁连–贺兰山区8个、内蒙古–吉林区6个、华北区3个、滇西区6个、藏南区5个、以及冈底斯区2个。石炭系尚有4个阶即谢尔普霍夫阶、莫斯科阶、卡西莫夫阶和格舍尔阶未确立全球界线层型。牙形类是最具潜力的界线标志。中国贵州罗甸纳庆剖面是这4个阶的候选层型剖面。该剖面产丰富的牙形类化石, 包括各阶潜在的界线标志化石, 而且近年来在它们的演化谱系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5  亚轮生奇异蕨(Adoketophyton subverticillatum)在贵州都匀泥盆系蟒山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黄璞,汪瑶,张小乐
    2022, 61(3):397-406.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57 CSTR:
    [摘要](233) [HTML](0) [PDF 8.31 M](1571)
    摘要:
    Adoketophyton subverticillatum (Li et Cai) Li et Edwards (亚轮生奇异蕨)是云南早泥盆世坡松冲植物群中颇具代表性的、研究较为详细的一种植物, 目前对其整体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都有较深入的认识。本文通过系列针修法, 将采自贵州都匀包阳剖面蟒山群下段的一块植物化石新材料归入A. subverticillatum。基于目前对 Adoketophyton时空分布的认识, 认为该属可作为早泥盆世植物群的代表分子, 并据此推断蟒山群下段的时代应为早泥盆世。Adoketophyton subverticillatum在都匀的发现, 表明贵州都匀蟒山群中的植物与云南坡松冲植物群在属、种一级上存在扩散与交流现象。Adoketophyton以及其他相关植物的研究表明, 在高大气CO2浓度的早泥盆世, 叶性结构如孢子叶、苞片、枝叶复合体等已广泛分布于华南板块。
    6  微型腕足动物Lambdarina在广西隆安下石炭统的发现——兼论Lambdarinoidea超科的演化历史
    郭文,聂婷,郄文昆,陆刚,黄祥林,孙元林
    2022, 61(3):407-417.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16 CSTR:
    [摘要](116) [HTML](0) [PDF 10.78 M](1545)
    摘要:
    本文报导了来自广西隆安石炭系杜内阶上部的一种微型小嘴贝类Lambdarinoidea超科的腕足动物, 即 Lambdarina cf. sinensis。基于新发现标本和前人记述的lambdarinoids类腕足动物化石记录, 本文讨论了这类腕足动物的迁移扩散演化历史, 认为这一类群的早期分子在法门期出现于欧洲中部, 于早石炭世杜内期在古特提斯洋东部的华南板块经历了多样性快速辐射, 而后在杜内期晚期至维宪期迁移扩散至古特提斯洋西部的欧洲地区和冈瓦纳大陆东北缘的澳大利亚, 并在壳体轮廓和隆槽等特征上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演化分支。根据所有已报导的lambdarinoids化石记录可以推断, lambdarinoids喜居于低纬度温暖的静水环境。
    7  古盘虫类有孔虫起源及其壳壁发育证据
    盛青怡
    2022, 61(3):418-426.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77 CSTR:
    [摘要](142) [HTML](0) [PDF 2.01 M](1390)
    摘要:
    古盘虫类有孔虫是维宪早期到谢尔普霍夫早期最有用的生物地层标志微体化石之一, 广泛分布于正常浅海底栖环境。古盘虫超科里的平古盘虫亚科从早维宪中期开始出现, 具有最原始的壳壁结构。它将古盘虫类与其祖先假砂盘虫类联系起来。平古盘虫亚科壳壁主要是黑色微粒状。透明放射层局限在脐部或延伸覆盖到内部壳圈的壳缘。平古盘虫从何而来? 即古盘虫类的祖先问题, 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研究华南马栏边剖面石磴子组连续演化的LapparentidiscusViseidiscus, 证实了Lapparentidiscus是古盘虫类的祖先, 早期演化序列为 Lapparentidiscus talasicus–Viseidiscus eospirillinoides–Viseidiscus monstratus, 古盘虫类的透明放射层是以替代而非填充的形式出现的, 透明放射层逐渐替代黑色微粒层, 并从脐部逐步扩展到壳缘。
    8  贵州雅水早石炭世维宪晚期的造礁四射珊瑚
    王慧,要乐,林巍,王秋来
    2022, 61(3):427-438.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41 CSTR:
    [摘要](163) [HTML](0) [PDF 9.02 M](1564)
    摘要:
    伴随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之交的Kellwasser和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的Hangenberg生物灭绝事件, 泥盆纪的主要造礁动物层孔海绵消失、珊瑚多样性急剧减少, 之后的早石炭世是造礁珊瑚的关键复苏期。贵州雅水剖面下石炭统维宪阶上司组发育了丰富的原位珊瑚层, 即层状珊瑚礁, 依据有孔虫化石确定珊瑚层的时代为维宪晚期。上司组珊瑚层主要由丛状复体四射珊瑚组成, 多样性低, 可识别出2属2种: Siphonodendron pauciradiale 和Stylostrotion pentalaxoidea。其中, S. pauciradiale广泛分布于西欧和北非地区维宪晚期的珊瑚礁中, 而S. pentalaxoidea分布局限, 目前仅见于华南板块。雅水剖面维宪晚期全球广布的造礁珊瑚S. pauciradiale的出现, 指示华南地区珊瑚礁的复苏演化过程与全球具有一致性。
    9  安徽巢湖地区石炭系和州组的四射珊瑚
    林巍,要乐,黄兴
    2022, 61(3):439-457.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48 CSTR:
    [摘要](190) [HTML](0) [PDF 26.54 M](1752)
    摘要:
    石炭纪密西西比亚纪是四射珊瑚相对繁盛的时期。维宪晚期至谢尔普霍夫期, 受晚古生代大冰期和海西运动的影响, 西欧等不少地区的海相沉积发生相变, 四射珊瑚记录稀少。华南在此时仍广泛发育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 含有丰富的四射珊瑚化石记录。通过对安徽省巢湖地区和州组四射珊瑚的研究, 共鉴定出11属15个种, 其中包含2比较种1、亲近种和3未定种。珊瑚动物群面貌具有典型华南大塘晚期四射珊瑚的特征, 属于Aulina rotiformis带(原Yuanophyllum带上部), 年代为谢尔普霍夫期。和州组的四射珊瑚组合可与湘中梓门桥组上部 Yuanophyllum带的Neoclisiophyllum yengtzeense–Koninckophyllum stellatum亚带和Lophophyllum lophyphylloidea亚带对比 , 也可与黔西赵家山组的 Palaeosmillia murchisoni murchisoni 组合带和 Lithostrotion decipiens–Dibunophyllum bipartitum组合带对比。根据珊瑚动物群的组成、生长形态、共生关系和围岩的岩性特征, 可判断动物群生活在相对浑浊、局限、富营养化的近岸浅海环境中。
    10  华南贵州宾夕法尼亚亚纪牙形类Neognathodus动物群:演化及地层对比意义
    王秋来,祁玉平
    2022, 61(3):458-471.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47 CSTR:
    [摘要](100) [HTML](0) [PDF 14.68 M](1588)
    摘要:
    以华南斜坡相的罗甸纳庆剖面为代表, 我国石炭纪宾夕法尼亚亚纪早–中期地层建立起了基于多个属种的牙形类分带, 并可与全球其它地区同期地层进行广泛对比。Neognathodus属是这一时期一类常见的浅水相牙形类分子, 在北美、东欧等地的浅水相地层中被广泛用作地层划分对比标志。该属分子在我国北方地区浅水相地层中是重要的带化石分子, 而在华南斜坡相剖面中占比非常低。结合现有的生物地层框架, 本文厘清了华南贵州罗甸附近3条斜坡相剖面中Neognathodus属分子的延限, 尝试利用牙形类P1分子齿台的对称特征将其演化过程归纳为五个阶段, 并提出阶段4中对称分子(如: N. bothrops, N. colombiensis, N. nataliae等)的再次出现可作为全球莫斯科阶底界的辅助对比标志。
    11  中国安徽巢湖瓜德鲁普世二叠异蝎蛉科新类群的发现(昆虫纲,长翅目)
    连信能,蔡晨阳,黄迪颖
    2022, 61(3):472-478.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29 CSTR:
    [摘要](218) [HTML](0) [PDF 13.69 M](1650)
    摘要:
    二叠异蝎蛉科是二叠纪长翅目的代表性类群, 也是长翅目的基干类群。二叠纪是长翅目昆虫的繁盛期, 但中国该时期长翅目昆虫化石记录非常稀少, 目前仅报道了1种。本文根据发现于中国安徽省巢湖市瓜德鲁普统银屏组的一枚标本, 建立了1新属1新种––––廖氏巢湖异蝎蛉(Chaohuchorista liaoi gen. et sp. nov.)。该新属的鉴定特征为翅细长, Rs1和Rs2合并为1条脉, Rs4具2分支, M具5分支, M2具2分支。该新发现增加了中国二叠纪长翅目的多样性。
    12  青海达哈煤矿上二叠统大羽羊齿植物的发现
    孙伟,陈明,宋春彦,谢尚克,李学仁,周卫明
    2022, 61(3):479-493.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61 CSTR:
    [摘要](150) [HTML](0) [PDF 5.76 M](1557)
    摘要:
    青藏高原存在着二叠纪华夏与冈瓦纳植物群的部分界限。本文报道中国青海省沱沱河地区乌丽煤矿邻近区达哈煤矿一处新的晚二叠世大羽羊齿化石产地, 描述产于泥岩层中的大羽羊齿叶片化石 4 属 5 种。其中 Gigantopteris cf. dictyophylloides、Filigigantopteris asymmetrica F. dahaia 等具双重网脉大羽羊齿植物的发现, 进一步明确当前化石产地为华夏植物地理区的属性, 同时为该类型植物向西迁移至中东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桥梁证据。此外, 当前大羽羊齿叶片化石大小悬殊, 且未发现长叶柄、钩或刺状结构, 推测这几类大羽羊齿植物可能不具备攀援的生长习性。
    13  西藏晚二叠世四射珊瑚Ipciphyllum naoticum的鳞板特征兼论喷口构造的分类意义
    王小娟
    2022, 61(3):494-505. DOI: 10.19800/j.cnki.aps.2022009 CSTR:
    [摘要](128) [HTML](0) [PDF 22.50 M](1569)
    摘要:
    Ipciphyllum是中国中晚二叠世地层中最常见的块状复体四射珊瑚, Ipciphyllum naoticum是该属中唯一发育喷口构造的种。通过对采自西藏札达姜叶玛剖面上二叠统姜叶玛组的Ipciphyllum naoticum进行连续切片, 研究其鳞板特征, 发现横切面上鳞板形态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变化明显, 包括喷口(庙宇状)鳞板、弧形板片状鳞板和偶现的侧鳞板等, 表明同一种内鳞板的形态多变, 以某一特殊形态的鳞板作为种一级甚至更高级的分类标准值得商榷。结合前人对喷口鳞板的发育可能与相对高能的水环境有关, 分类意义不应超过种级的研究结论等, 建议废除以喷口鳞板(构造)作为重要分类特征的Protonaoticophylidae科和Protonaoticophylinae亚目。
    14  华南假希瓦格䗴种级分类单元的定量厘定
    王娟,王玥
    2022, 61(3):506-522.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28 CSTR:
    [摘要](152) [HTML](0) [PDF 4.70 M](1448)
    摘要:
    本文对华南报道的假希瓦格?Pseudoschwagerina的48个种进行了分类厘定。通过搜集已发表属种的测量数据, 并重新度量部分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的馆藏标本, 使用Past软件对这些种进行了判别分析。 通过定性及定量研究, 将其分为两个大类、9个小类。第一大类特征为壳长, 纺锤形–长纺锤形, 轴率多大于2.0, 隔壁褶皱较强; 第二大类特征为壳短, 近球形-粗纺锤形, 轴率多在2.0以下, 隔壁褶皱微弱–较强。进一步根据个体大小和幼壳特征的变化可以看出, 壳体较短的种往往具有粗纺锤形至亚球形的幼壳, 且幼壳包卷的圈数少, 仅1.5–2圈;而壳体较长的种通常具有长纺锤形–纺锤形的幼壳, 幼壳包卷圈数相对较多, 常有2–4圈。结合初房大小、幼壳特征和壳长, 第一大类和第二大类又可以细分为9个小类。
    15  爱我所爱,奋斗一生——纪念我的父亲廖卓庭
    2022, 61(3):523-524. CSTR:
    [摘要](136) [HTML](0) [PDF 453.38 K](502)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