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61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早期原附栉虫类三叶虫在唐山地区的发现及其一些属种的修订*
    高健,袁金良,王平丽
    2022, 61(1):1-19. DOI: DOI:10.19800/j.cnki.aps.2020020 CSTR:
    [摘要](371) [HTML](0) [PDF 5.94 M](1853)
    摘要:
    本文对产于云南曲靖龙王庙剖面和贵州丹寨南皋三湾及曾经报道过的湄潭等地剖面中含有早期原附栉虫类三叶虫的一些模式标本和属种原产地的地模标本进行了重新采集和厘定研究, 并首次研究报道了来自华北地台区河北唐山馒头组中的早期原附栉虫类三叶虫。通过对个体发育中异速发育特征进行的简要分析, 提出了用鞍前区与头鞍长度的相对比例大小和肋沟和间肋沟向尾边缘延伸的情况来区分 KuetsingocephalusDanzhaiaspis 两属, 总结了二者的系统分类与鉴别特征, 确认这两个属的可靠分类地位和生物地理古分布, 并再次证实了 Kuetsingocephalus kuetsingensis 这个以往被认为只产在扬子浅水地台区的分子也能扩散到深水斜坡相区。根据华北的新材料建立了原附栉虫类 1 新属和 3 新种: Qizuoshania tangshanensis gen. et sp. nov., Danzhaiaspis intermedius sp. nov., Kuetsingocephalus fengrunensis sp. nov., 显示以往仅在扬子地台区的 Danzhaiaspis, Kuetsingocephalus 也见于华北地台区。说明在没有掘头虫类三叶虫的情况下, 由于早期原附栉虫类分布广、演化快, 其在华北地台区和扬子地台区的寒武纪第二统和苗岭统界线划分问题上的重要性。
    2  豫西P–Tr之交的微生物成因构造与后生动物扰动构造的耦合变化及生态学意义*
    郑伟,吴盼盼,许欣,邢智峰,齐永安,刘云龙,李婉颖
    2022, 61(1):20-35.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08 CSTR:
    [摘要](282) [HTML](0) [PDF 8.79 M](1769)
    摘要:
    豫西登封、济源、宜阳、荥阳和巩义等地发育一套连续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陆相地层孙家沟组、刘家沟组和和尚沟组, 保存着有环境和生物信息的微生物成因构造以及后生动物扰动构造, 对二者的深入研究对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陆相微生物与环境以及早三叠世的生物复苏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区 5 个剖面保存了丰富的微生物成因构造和后生动物扰动构造, 其中微生物成因构造有 3 大类、25 小类, 后生动物扰动构造有 6 属 13 种。 这些构造在地层自下而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微生物成因构造自孙家沟组中上部出现到刘家沟组顶部消失; 后生动物扰动构造自刘家沟组上部出现, 到和尚沟组上部逐渐增多, 至中三叠世油房庄组基本达到灾变事件前的生物水平; 二者仅在刘家沟组共生。本研究表明研究区微生物成因构造和后生动物扰动构造在整体上具有负相关性与耦合变化关系。
    3  贵州兴义中三叠世拉丁期兴义动物群粪化石*
    常曦元,孙作玉,鲁昊,季承,周敏,江大勇
    2022, 61(1):36-50.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11 CSTR:
    [摘要](283) [HTML](0) [PDF 5.32 M](1676)
    摘要:
    粪化石是重要的遗迹化石, 其内含物信息可为讨论生物行为、生理、相互关系、古环境等提供重要证据, 进而对恢复和重建地质历史时期的生态系统等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报道了贵州省兴义市泥麦古剖面中三叠世拉丁期兴义动物群化石层第 35 自然层的 7 种不同形态的粪化石。通过观察粪化石的内含物情况, 发现其主要由贵州龙骨骼和鱼鳞组成, 极少含有无脊椎动物碎片, 表明粪化石来源于非壳食性的肉食性动物。依据粪化石的尺寸、缺少螺旋结构及相对较小的内含物碎片等信息, 排除动物源是无脊椎动物、大型肉食性鱼类及大型鱼龙类的可能。结合兴义动物群下部化石组合海生爬行类实体化石的信息, 进一步推断所研究粪化石的动物源应为非鱼龙的海生爬行动物, 很可能是幻龙类、鸥龙类或海龙类。本文报道的 7 种形态的粪化石显示该下部化石层中的海生爬行动物之间至少存在 1 级营养等级的差异, 这为恢复和重建中三叠世拉丁期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依据。另外微生物的参与及泥质含量较高的厌氧环境使得该层的粪化石保存完好。
    4  滇西巍山地区上三叠统诺利阶三合洞组牙形石年代及沉积相分析*
    吴强旺,杜怡星,金鑫,时志强
    2022, 61(1):51-64.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06 CSTR:
    [摘要](285) [HTML](0) [PDF 7.82 M](1877)
    摘要:
    滇西兰坪–思茅地块晚三叠世诺利期(Norian)发育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三合洞组)。对巍山三合洞剖面进行了实测与采样, 分离了三合洞组碳酸盐岩中的牙形石, 经鉴定其种属为 Epigondolella vialovi, Epigondolella uniformisEpigondolella aff. triangularis, 时代为早诺利期(Lacian亚期)。通过野外剖面及室内显微薄片观察, 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剖面三合洞组碳酸盐岩的微相类型和沉积环境进行研究, 将巍山三合洞剖面三合洞组沉积归纳为 9 种微相, 并根据微相特征结合野外宏观特征, 将三合洞剖面划分为 3 种沉积相类型, 即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和台地边缘礁相。在剖面不同层位的碳酸盐岩中发现的热液矿物石榴子石及发黑的牙形石化石(CAI 指数约为 5), 表明该区曾遭受热液作用的影响, 可能与三合洞组沉积后大陆边缘裂谷下陷或板块拼合引起的热卤水上涌有关。
    5  北羌塘盆地中南部侏罗纪布曲组古生物特征与沉积环境*
    白培荣,熊兴国,蒋开源,马德胜,曾禹人,陈启飞,李月森,吴滔
    2022, 61(1):65-87.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46 CSTR:
    [摘要](211) [HTML](0) [PDF 28.51 M](1752)
    摘要:
    本文通过对北羌塘盆地北坳陷中南部胜利河、东湖及毛毛山等地区侏罗纪布曲组6条剖面及其中丰富的腕足类、双壳类等古生物资料和岩石组合特征的研究, 将布曲组地质时代划为中侏罗世巴通期(Bathonian)至早卡洛夫期(Callovian), 还可能跨入早巴柔期(Bajocian)。通过本文研究和区域对比, 认为布曲组的沉积时代在北羌塘盆地存在穿时性。依据岩石组合特征, 布曲组沉积充填物三分性明显, 下部和上部为一套以微晶结构、粒泥结构为主的低能碳酸盐岩, 中部为一套以高能的亮晶粒屑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结合古生物生态习性, 布曲组沉积环境总体为近岸浅水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碳酸盐岩沉积体系, 构成多个沉积旋回。这一基础资料对下一步分析北羌塘盆地坳陷中南部布曲组岩相古地理提供了支撑。
    6  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与其他生物群的对比分析*
    刘璠,武瑞,韩凤禄
    2022, 61(1):88-106.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27 CSTR:
    [摘要](590) [HTML](0) [PDF 2.22 M](2297)
    摘要:
    燕辽生物群已发现脊椎动物 54 属 58 种, 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等, 但其脊椎动物多样性及其成因机制还未有详细研究。本文对该生物群脊椎动物进行统计分析, 并与同时代的其他生物群脊椎动物类型进行对比, 这为认识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其成因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早期代表道虎沟生物群与晚期代表玲珑塔生物群虽存在时代上的传承关系, 但生物组合特征明显不同。对比燕辽生物群与相近时代的新疆五彩湾动物群和四川大山铺恐龙动物群, 脊椎动物组合特征差异显著。燕辽生物群恐龙类群主要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 还包括一些小型鸟臀类恐龙。另外还具有非常丰富的翼龙和哺乳动物。脊椎动物生态多样性高, 适应飞行、树栖、水生、穴居等多种生活方式, 但是脊椎动物的类型与同时代的相近地区明显不同。翼龙、恐龙和哺乳动物等类群都展现出独特的生物组合特征。有证据表明该时期东亚地区与其他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地理隔离, 结合陆生脊椎动物组合特征推测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与外界可能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
    7  粪化石在古生态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殷亚飞,罗茂,黄金元
    2022, 61(1):107-122.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31 CSTR:
    [摘要](370) [HTML](0) [PDF 10.26 M](2070)
    摘要:
    粪化石(coprolite)是石化的动物粪便, 而广义上粪化石(bromalite)是石化的动物消化物、排泄物和排出物的总称。作为一类重要遗迹化石, 粪化石蕴含了大量实体化石难以提供的生物学信息, 为古生态学研究提供以下依据: 1)粪化石作为媒介帮助理解远古动物的行为习性、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食谱特征以及古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 2)粪化石中保存的古寄生虫线索能有效地解读古生物寄生关系和某些常见肠道寄生虫的起源问题; 3)新生代以来古人类粪化石证据可以直接解开早期古人类的食谱、疾病特征及其迁移路径; 4)中、 新生代以来的粪化石中保存的植物残留信息(孢粉化石和植硅体)是重建古植被面貌、恢复古气候和探索早期动植物关系的重要依据。本文回顾了粪化石研究历史, 并针对粪化石在上述古生态各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综述, 认为粪化石可有效解读古生态。文章最后对粪化石的最新研究技术方法(如 CT 扫描技术)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8  古气候定量重建—共存似然估计正态分布法的新认识*
    向明星,苗运法,王雪莲
    2022, 61(1):123-135.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56 CSTR:
    [摘要](323) [HTML](0) [PDF 7.07 M](1788)
    摘要:
    利用植物估计气候是定量重建过去气候参数的主要途径之一。共存似然估计正态分布法(P-CRACLE)是一种基于生物分类学的气候定量重建方法, 它利用全球范围内的植物分布数据来获取植物的耐受区间, 并假定植物分布的气候变量沿正态分布, 以此计算植物组合最有可能共存的气候区间。该方法基于全球现代植物样地较好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但在获取植物分布数据以及气候数据的处理方面仍存在不足。为更深层次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 本文挑选了 26 个研究点, 基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设施(GBIF)数据库获取植物的全球分布资料, 并使用两种分辨率(0.5 弧分、2.5 弧分)的气象网格数据(WorldClim 2.1)获取分布点的气候参数, 引入传统的相互气候范围方法(MCR)与 P-CRACLE 同时计算研究点的气候共存区间。结果显示, 使用不同分辨率气象网格数据的结果无明显差别, MCR 和 P-CRACLE 获取年平均温度的平均分辨率分别为 8.3 ℃、1.7 ℃, 年平均降水的平均分辨率为 1120 mm、280 mm, P-CRACLE 获取的气候区间分辨率远比 MCR 更精确。随后, 基于每一种植物分类群的气候参数到达研究点气候观测值的百分位, 选取百分位 10%–90%的植物分类群再次进行 P-CRACLE 的共存分析, 并对比了前人的共存结果, 重建的准确性显著提高, 这为未来提高古气候定量重建的准确性提供了方向。本研究认为, 利用 P-CRACLE 进行新生代以来的古气候定量重建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9  节肢动物肠道及腹神经索的降解实验*
    马英越,盛毅迪,王德琦,刘建妮
    2022, 61(1):136-150.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37 CSTR:
    [摘要](221) [HTML](0) [PDF 10.35 M](2103)
    摘要:
    节肢动物的内部器官组织, 如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精细结构在寒武纪化石中的保存特征对探索早期生命和地球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其原始形态与保存机理被广泛讨论, 说明此类型软躯体组织的保存行为还需多方面的实验和理论探索。实验埋藏学作为埋藏学的分支, 为解释生物化石化过程中解剖结构的变化及相应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实验技术手段。本文以节肢动物南美白对虾的肠道和腹神经索为材料, 在不同温度及组合条件下进行埋藏学实验, 以观察此类生物软组织的降解过程。实验结果显示, 肠道和腹神经索在不同温度下的降解趋势相似, 但降解速率不同: 肠道和腹神经索在 25 ℃条件下的降解速率和降解程度明显大于其在 10 ℃条件。同一温度条件下, 肠道与腹神经索的降解程度存在早期差异; 10 ℃条件下, 反应产生的微生物膜形态及规模有所不同, 肠道-腹神经索组合产生的微生物膜规模远大于肠道、腹神经索的单独处理组, 且难以辨认。由此可见, 温度是影响肠道和腹神经索降解速度和程度的重要因素。此外, 微生物在生物内部器官组织降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生化作用。生物器官组织的降解过程, 以及不同条件下微生物膜的形成对化石的形态特征尤其是内部精细结构的保存解释具有重要影响。
    10  内蒙古鄂托克早白垩世恐龙足迹化石8号点风化机理研究*
    韩向娜,赵文华,李辰元,华格格根,张笠夫,王丽霞,李阳,汪筱林
    2022, 61(1):151-164. DOI: 10.19800/j.cnki.aps.2021044 CSTR:
    [摘要](368) [HTML](0) [PDF 21.37 M](1846)
    摘要:
    内蒙古鄂托克旗查布地区是罕见的恐龙足迹等遗迹化石分布区,分布着大量白垩纪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足迹化石在野外遭受着不同程度的风化破坏, 为此在足迹密集的核心区 8 号点建立了野外地质遗迹博物馆保护原址。跟踪观察后发现室内足迹化石的风化程度相较于露天保存更加严重, 尤其在馆内靠近四周围墙的区域, 足痕表面酥粉破碎, 有的足迹甚至完全消失。为研究 8 号点足迹化石的风化原因, 本文对 8 号点馆内外赋存于同一层位的岩石进行取样, 使用偏光显微镜(PM)、X 射线衍射(XRD)、压汞(MIP)、离子色谱(IC)、拉曼光谱(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 (SEM-EDS)等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室内岩石的孔隙率更高, 孔径更大, 可溶盐含量是室外上层的 2 倍, 室外下层的约 11 倍, 种类以 NaCl 和 Na2SO4 为主。模拟实验显示, 相比冻融作用, Na2SO4 更具有破坏性。由此认为导致鄂托克遗迹博物馆内恐龙足迹化石风化的机理是由地下水和降雨形成的地表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尤以 Na2SO4 为主的可溶盐产生强烈的水盐活动。同时, 之前用作加固的硝基清漆保护效果不明显, 并尝试提出保护性建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