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59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黔南独山地区泥盆系法门阶–石炭系杜内阶革老河组 和汤粑沟组长身贝类新认知
    聂 婷 郭 文 张宇波 孙元林
    2020, 59(4).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44
    [摘要](430) [HTML](0) [PDF 45.04 M](1871)
    摘要:
    本文描述了在黔南独山县其林寨剖面和黎家寨剖面上泥盆统革老河组和下石炭统汤粑沟组中发现的长身贝类化石共8属10种(含未定种)。其中, 在革老河组中发现有3属4种: Productella? sp.、Yanguania dushanensis、Xinshaoproductus xinshaoensis和X. quadrata; 汤粑沟组中有8属9种: Productella? sp.、Hunanoproductus hunanensis、Spinocarinifera qilinzhaiensis sp. nov.、Yanguania dushanensis、Y.? sp.、Xinshaoproductus xinshaoensis、Tomiproductus sp.、Ozora? sp.和Ericiatia kiangsuensis。总体而言, 革老河组和汤粑沟组中的长身贝类在组成上主要以Productoidea超科中Productidae科的分子为主, Productellidae科和Echinoconchoidea超科中Sentosiidae科的分子各有1种。本文记述的Hunanoproductus和Xinshaoproductus系在黔南地区首次发现, 并且Xinshaoproductus在黔南地区的首现层位低于湘中地区。常见于欧亚地区的中泥盆统吉维特阶至上泥盆统弗拉斯阶及湘中地区上泥盆统的Productella属, 在黔南地区上延到了下石炭统的汤耙沟组中, 为该属最晚的化石记录。Spinocarinifera和Tomiproductus是欧亚、北美、西澳和北非等地杜内阶或杜内阶-维宪阶中的常见分子, 汤粑沟组中发现的S. qilinzhaiensis sp. nov.则是目前已知该属在华南地区的代表。该种以近方圆形的轮廓、铰合线短、耳翼小、放射状壳线连续但微弱为特征, 区别于该属的其他种。而Tomiproductus在华南地区见于湘中刘家塘组的上部和下扬子地区的金陵组。Ozora属于美国密苏里地区维宪阶下部的代表分子, 亦见于墨西哥南部的下石炭统。如果鉴定无误, 黔南地区的发现则有可能代表了该属最早的化石记录。革老河组的长身贝类组成属种单调, 以Yanguania、Xinshaoproductus属等地方性分子为特征; 随着杜内期的海侵, 汤耙沟组中的长身贝类组成与湘中地区的更为相近, 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 既继承了革老河组中的地方性分子, 同时在属级分类单元中也出现了一些在欧美、澳大利亚等地区的类型, 如Spinocarinifera、Tomiproductus和Ozora属。反映了从杜内期开始的海侵, 使华南地区的腕足动物群与欧美地区同时期的腕足动物群之间开始发生较为密切的生物地理区系联系。
    2  西秦岭甘南地区二叠纪–三叠纪遗迹化石 及其古环境意义
    党志英 张立军
    2020, 59(4).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21
    [摘要](308) [HTML](0) [PDF 7.98 M](1635)
    摘要:
    西秦岭甘南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半深海–深海相地层中赋存丰富的遗迹化石, 出现了居住迹、觅食迹、停歇迹和牧食迹4大类, 14属, 包括: Arenicolites、Chondrites、Dictyodora、Diplichnites、Diplopodichnus、Helminthopsis、Laevicyclus、Lockeia、Nereites、Palaeophycus、?Phycodes、Planolites、Protovirgularia、Scolicia。二叠纪乐平统毛毛隆组主要包括Protovirgularia组合、Dictyodora–Helminthopsis组合和Diplichnites–Palaeophycus组合, 上述3个遗迹化石组合主要由牧食迹和觅食迹组成, 结合沉积相标志, 指示了斜坡相沉积环境。早三叠世山尕岭群识出现了Diplopodichnus–Planolites组合, 结合相应岩性及沉积相标志, 反映了斜坡–盆地的深海沉积环境。中三叠世古浪堤组出现了Laevicyclus组合和丰富多样的沉积构造, 指示了浊积扇的内扇环境。
    3  宽网叶肢介属重要分类特征的发现
    李 罡
    2020, 59(4).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43
    [摘要](304) [HTML](0) [PDF 20.42 M](2674)
    摘要:
    通过扫描电镜重新研究了产自俄罗斯维特奴河流域下三叠统维特奴宽网叶肢介(Loxomegaglypta wetlugiana Novo-jilov, 1958)的正模标本。扫描电镜成像揭示了光学照相无法分辨的重要分类学新特征, 其中包括: 生长带饰有圆形、角状或椭圆形小筛坑状装饰(直径15–25 μm), 筛坑被不同形状的隆起包围。均匀分布的针孔(直径4–6 μm)不但出现在筛坑里, 而且布满了筛坑周围的隆起。这种装饰与该属建立时描述的多角状大网格装饰区别较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修订了宽网叶肢介属生长带的装饰特征。
    4  西藏纳木错西岸班戈县新吉乡早白垩世的石珊瑚
    王永胜 孙继彬 王 彦 郑春子 岳宗元 廖卫华
    2020, 59(4).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38
    [摘要](502) [HTML](0) [PDF 35.71 M](1878)
    摘要:
    西藏纳木错西岸班戈县新吉乡的早白垩世地层发育, 珊瑚化石丰富, 经过鉴定、描述、研究, 计有白垩纪石珊瑚10属10种(其中有3新种), 它们是Axosmilia sp., Cyathophora? sp., Eohydnophora baingoinensis sp. nov., Epistrepto-phyllum cf. diatritum Wu, Hydnophora styriaca (Michelin), Ironella giseldonensis Starostina and Krasnov in Krasnov and Starostina, Placophyllia baingoinensis sp. nov., Protethmos cf. discus Liao and Xia, Protochocyathus ? sp., Stylina namcoensis sp. nov.。上述石珊瑚属在欧亚大陆的侏罗、白垩纪地层中都有广泛分布。其中, Cyathophora ? sp. 与申扎县果芒错下白垩统所产出的Cyathophora gomangcoensis Liao and Xia比较相似, 只是个体直径要稍微小一些; Hydnophora styriaca与欧洲上白垩统的模式种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只是我们的标本每个脊塍上有较多的隔片; 新种Eohydnophora baingoinensis与日本早白垩世的Eohydnophora tosaensis Yabe and Eguchi的主要区别只是其脊塍和隔片都比较细薄; Protochocyathus? sp.的外壁比匈牙利下白垩统的Protochocyathus valanginicus Kolosvary的外壁薄。总之, 西藏班戈县新吉乡的早白垩世石珊瑚群与西藏申扎、日本、俄罗斯、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等地同期的石珊瑚有许多相似之处, 完全可以进行对比。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我国西藏地区地层层序的建立和详细对比以及对早白垩世石珊瑚群的动物地理亲缘关系的了解提供重要依据。
    5  水稻扇型植硅体野生–驯化特征研究进展
    郇秀佳 吕厚远 王 灿 张健平
    2020, 59(4).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25
    [摘要](375) [HTML](0) [PDF 2.17 M](1580)
    摘要:
    近年来, 植硅体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考古学领域, 为世界农业起源、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关键证据, 其中在稻作农业起源和传播的研究中, 水稻扇型植硅体对于发现、鉴定水稻遗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农业起源的关键, 是找到地质考古记录中的植物遗存, 并准确鉴定野生–驯化特征, 本文介绍了水稻扇型植硅体鉴定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研究的历史, 重点阐述了现代野生稻生长区、驯化水稻田、旱稻田表土中水稻扇型植硅体鱼鳞状纹饰研究的新进展, 明确了野生、驯化水稻扇型植硅体研究中关于个体鉴定、选择和鱼鳞状纹饰计数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野生和驯化水稻扇型植硅体纹饰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和机制。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与讨论, 能够使植硅体分析方法在作物起源和传播的研究中得到更准确、更广泛的应用。
    6  化石植物中文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黄 璞 傅 强 董 重 孟美岑 王姿晰 贾林波 刘 乐 秦 敏 史 骁
    2020, 59(4).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39
    [摘要](334) [HTML](0) [PDF 472.45 K](1557)
    摘要:
    化石植物的中文名, 即化石植物学名的中文译名, 在古植物学、植物演化生物学专业领域和科学普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长期以来对化石植物中文名重视程度不够且拟订时缺乏统一的标准, 导致各种文本中化石植物的中文名比较混乱, 不利于古植物学知识的传播及科学普及。本文通过统计中文古植物学综合性文献和教材中的化石植物中文名, 梳理出化石植物中文名拟订方面出现的一些包括同物异中文名、中文名重名、音译拗口和存在生僻字的使用等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应尽快制定出一套规范统一的化石植物中文名拟定方案, 编写和出版化石植物拉汉词典及相应网络查询系统等, 从而统一和规范化石植物的中文名, 同时也可为化石动物中文名的拟订方案提供相关参考。
    7  海龙的起源和演化
    孙媛媛 崔 杰 刘 俊
    2020, 59(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34
    [摘要](785) [HTML](0) [PDF 1.66 M](2474)
    摘要:
    海龙是三叠纪起源不明的一类海生爬行动物, 与鳍龙和鱼龙共同构成了当时海洋生态系统的三大主要捕食者类群。海龙的研究对从高级捕食者的角度理解二叠–三叠生物大绝灭之后生态系统的复苏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海龙的研究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近些年来由于分支系统学等新方法的应用而得到了新的认识。本文从海龙的起源, 物种多样性, 谱系发育重建, 生物地理分布四个方面概述了学界的研究进展。在目前的研究基础上指出, 在时代更早的地层中进行更深入的野外工作, 对华南海龙属种的系统厘定, 以及海龙骨组织学研究的开展, 是未来海龙研究的主要方向。
    8  微生物岩稀土元素恢复古海洋环境的研究综述
    陈宇轩 刘建波
    2020, 59(4).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32
    [摘要](346) [HTML](0) [PDF 1.48 M](1795)
    摘要:
    沉积岩中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对于解释古海水稀土元素来源和海水地球化学演化有重要意义。海洋无机成因和生物成因的矿物在保存古海水稀土元素信息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由于微生物岩是由微生物的诱导矿化作用形成的, 早期研究认为它是能够记录古海水稀土元素信号最可靠的地质载体之一。但最新研究发现, 成岩作用和陆源碎屑输入也能够引起微生物岩稀土元素组成的变化, 由此可能导致古环境解释出现错误。然而, 非海水控制因素对微生物岩稀土元素组成的影响还不清楚, 也缺乏系统的研究, 这使得微生物岩稀土元素指示古环境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如何从微生物岩中提取真实可靠的古海水稀土元素信号是研究的主题之一, 这对于解决古海水稀土元素随时间演化的问题,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9  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迁移学习的 牙形刺图像识别
    柳天滋 陈 昕 李 想 樊 茹 刘逸鹏 李焕菁
    2020, 59(4).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42
    [摘要](381) [HTML](0) [PDF 5.94 M](1871)
    摘要:
    为了探索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牙形刺图像智能识别效果, 研究选取奥陶纪8种牙形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体视显微镜采集牙形刺图像1188幅, 收集整理公开发表文献的牙形刺图像778幅, 将图像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对训练集图像进行旋转、翻转、滤波增强处理, 解决了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基于ResNet-18、ResNet-34、ResNet-50、ResNet-101、ResNet-152五种残差神经网络模型, 采用迁移学习方法, 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取模型参数, 五种模型测试Top-1准确率分别为85.37%、85.85%、83.90%、81.95%、80.00%, Top-2准确率分别为94.63%、94.63%、94.15%、93.17%、93.66%, 模型对牙形刺图像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 ResNet-34识别准确率最高, 说明对于特征简单的牙形刺属种, 增加网络深度并不一定能提升准确率, 而确定合适深度的模型则不仅可以提高识别准确率, 还可以节约计算资源。通过ResNet-34模型的迁移学习训练和重新训练效果对比可以看出, 迁移学习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准确率, 而且可以较快获取模型参数, 因而可作为小样本古生物化石图像识别的重要方法。研究还发现, 体视显微镜下牙形刺图像的识别准确率高于扫描电镜下图像识别准确率, 化石完整性和相似性、照相角度以及数据集的大小是影响图像识别准确率的主要原因。
    10  《古生物学报》召开2020年编委会会议
    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处
    2020, 59(4).
    [摘要](279) [HTML](0) [PDF 200.75 K](1464)
    摘要:
    2020年10月17日, 中国古生物学会十二届三次理事会在甘肃和政召开。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古生物学报》主编王永栋向理事会报告了《古生物学报》2019–2020年工作进展, 介绍了一年多来在编委会换届、学报改版、出版专辑、网络投审稿、网络首发、多媒体传播、编辑规范及青年编辑队伍等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理事会期间, 同时召开了《古生物学报》2020年编委会会议, 新一届《古生物学报》编委会成员、主编和副主编以及编辑部成员等20余人参加会议。
    11  封面化石: 始刺柄珊瑚Eohydnophora; 西藏班戈县; 早白垩世
    廖卫华和梁昆提供照片
    2020, 59(4).
    [摘要](354) [HTML](0) [PDF 9.90 M](601)
    摘要:
    12  贵州八郎寒武系“清虚洞组”三叶虫Nangaops danzhaiensis Zhou in Lu et al., 1974的蜕壳研究
    许留恩 赵元龙 陈争鹏 赵小云
    2020, 59(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23
    [摘要](275) [HTML](0) [PDF 6.30 M](1615)
    摘要:
    产于贵州剑河县八郎松山剖面“清虚洞组”的褶颊虫类三叶虫丹寨南皋盾甲虫Nangaops danzhaiensis (Zhou in Lu et al., 1974)化石标本共36块, 通过对化石的详细观察将其保存状态分为3种: 32块为完整保存的状态, 身体各部分没有发生移位; 3块标本头部均没有活动颊保存; 1块标本头部没有活动颊保存, 第4–11节的胸节左右位置出现活动颊, 与胸节重叠, 于背甲之下。活动颊的颊刺朝向头盖方向, 明显经过180°的翻转。根据化石保存状态判断后4块为蜕壳标本, 推测蜕壳过程如下: 面线开裂, 海水进入体内, 活动颊和腹边缘板向下翻转, 新虫体爬出, 留下老壳。三叶虫蜕壳是原地埋藏的证明, 本文描述的Nangaops danzhaiensis 的蜕壳现象, 为剑河生物群是原地埋藏为主提供了新证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