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59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内真水龙骨类鳞片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李春香 , 马俊业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3
    [摘要](483) [HTML](0) [PDF 5.64 M](1784)
    摘要:
    在白垩纪中期(~100 Ma)缅甸琥珀中首次报道了蕨类植物鳞片化石。该鳞片化石为基部着生, 鳞片细胞壁均存在不同程度加厚, 为筛孔状鳞片类型。根据最新的现代蕨类植物系统发育树, 结合鳞片的演化趋势及鳞片化石的形态解剖特点分析, 认为该鳞片化石来自真水龙骨类。这一发现表明真水龙骨类在白垩纪中期就已经出现了多样性分化。
    2  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陆生腹足类化石的新发现
    俞婷婷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5
    [摘要](635) [HTML](0) [PDF 1000.48 K](1685)
    摘要:
    腹足类化石在地层中丰富且常见, 但在琥珀中保存较少。文中描述了产自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的陆生腹足类化石2属2种: Euthema naggsi Yu, Wang and Pan, 2018, Truncatellina dilatatus sp. nov.。这些陆生腹足类新材料的发现, 提高了缅甸琥珀中陆生腹足类物种多样性, 并进一步印证了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森林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环境。
    3  缅甸克钦琥珀白垩纪石蝇(襀翅目: 襀科)新属种记述
    陈志腾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7
    [摘要](497) [HTML](0) [PDF 4.51 M](2710)
    摘要:
    文中简述了襀翅目缅甸琥珀研究概况, 并基于一件保存较好的雌虫标本, 报道了襀翅目襀科新属种Burperla de-colorata gen. et sp. nov.。该化石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体较长, 体色浅, 触须与触角较长, RP脉末端接近翅端部, 下殖板宽大、圆形, 后缘中部突出。这些形态特征显著区别于襀科的其它化石及现生类群。
    4  缅甸北部克钦白垩纪中期琥珀中的蜡蝉化石一新属新种: Ayaimatum trilobatum gen. et sp. nov.(半翅目: 蜡蝉总科: 拟蛛蜡蝉科)
    江 湉 ,SZWEDO Jacek ),宋志顺, 陈 军 ,李玉玲,姜 慧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9
    [摘要](578) [HTML](0) [PDF 3.84 M](2699)
    摘要:
    根据缅甸北部克钦地区产出的白垩纪中期琥珀中保存的蜡蝉, 建立了1新属1新种——三瓣残缺蜡蝉(Ayaimatum trilobatum gen. et sp. nov.), 该新属新种属于白垩纪的拟蛛蜡蝉科(Mimarachnidae)。本文对拟蛛蜡蝉科的属种记录进行了综述, 同时探讨了这一灭绝科属种的多样性和形态分异。
    5  缅甸北部白垩纪中期克钦琥珀华翅蝉科(昆虫纲, 半翅目)新材料
    陈 军 ,郑 燕 ,魏广金 ,王孝理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10
    [摘要](476) [HTML](0) [PDF 6.81 M](1728)
    摘要:
    根据产自缅甸北部白垩纪中期克钦琥珀中的一块昆虫化石标本, 建立了1新种——克钦雅翅蝉(Ornatiala kachinen-sis sp. nov.), 归于华翅蝉科(Sinoalidae Wang and Szwedo, 2012)。根据新化石材料, 对雅翅蝉属的鉴别特征进行了修订。此外, 利用支序分类学分析手段对新种的生物系统学地位进行了确定, 并对华翅蝉前翅色型、翅脉变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新材料的发现进一步证实克钦琥珀生物群中的华翅蝉生物多样性程度较高, 为优势昆虫类群。
    6  膜翅目广腰亚目化石及其在缅甸琥珀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郑 燕 ,张 琦 ,陈 军 ,张海春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12
    [摘要](303) [HTML](0) [PDF 541.82 K](1616)
    摘要:
    白垩纪缅甸琥珀昆虫化石研究是当前古昆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广腰亚目是膜翅目中的一个重要类群, 其研究不仅为探讨膜翅目起源、早期演化、系统发育、不同地质时期古地理、古生态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证据, 而且可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重要材料。文中综述缅甸琥珀的研究简史及研究现状, 阐述广腰亚目在印痕化石与缅甸琥珀中的特点、分布情况及该亚目在印痕化石与缅甸琥珀间的研究差异, 进而探讨膜翅目广腰亚目化石当前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前景, 并期望广大研究者增加对缅甸琥珀广腰亚目类群的关注和研究。
    7  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小型花蚤一新种(鞘翅目: 花蚤科) 及对花蚤科的分类学修订
    包 童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13
    [摘要](495) [HTML](0) [PDF 1.78 M](1721)
    摘要:
    根据产自缅甸北部白垩纪中期克钦琥珀中的一块小型花蚤化石标本, 建立1新种——小多刺花蚤(Multispinus parvus sp. nov.), 归于花蚤科(Mordellidae)。同时, 对缅甸琥珀中已发现的花蚤和泛花蚤进行了重新观察和研究, 重点分析了其形态学特征并认真考虑了相关分类学依据, 将短尾花蚤科(Apotomouridae)修订为花蚤科之下的短尾花蚤亚科(Mordellidae: Apotomourinae)。短尾花蚤中普遍存在的臀锥完全不发育, 不可作为区分于花蚤科的衍征。白垩纪中期琥珀中发现的花蚤化石类群体型均小, 这也许与白垩纪中期生态环境和栖息地被子植物花朵形态有关。
    8  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昆虫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张青青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15
    [摘要](481) [HTML](0) [PDF 2.71 M](1979)
    摘要:
    缅甸琥珀生物群产自距今约98.8 Ma的白垩纪中期, 该生物群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很高的琥珀生物群之一, 为了解白垩纪中期生物多样性和古生态提供了重要窗口。文中以近年来缅甸琥珀地层学、琥珀生物学研究为依据, 总结缅甸琥珀形成环境, 并对缅甸琥珀揭示的昆虫与植物的协同演化、昆虫的捕食、社会性证据、寄生、求偶和结构色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以期较全面地综述缅甸琥珀的古环境和昆虫行为生态学特征。
    9  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 9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
    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处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16
    [摘要](248) [HTML](0) [PDF 250.24 K](656)
    摘要:
    2019年11月18—19日,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会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大会期间,开展了中国古生物学会90周年华诞纪念系列活动,包括纪念大会开幕式、纪念短片和系列图书发布、书刊展览展示、颁发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特邀国内外专家学术报告、天演之夜欢迎会等,同时,在会议期间还成立了亚洲古生物学协会。
    10  白垩纪甲虫研究揭示其生物系统分类学的转变(鞘翅目: 原鞘亚目)
    JARZEMBOWSKI Edmund A ,郑大燃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14
    [摘要](260) [HTML](0) [PDF 8.29 M](1750)
    摘要:
    文中首次报道了缅甸琥珀中的长扁甲Mallecupes qingqingae Jarzembowski, Wang and Zheng, 2017的阳茎化石, 并讨论了该器官的古昆虫学和现生昆虫学意义。甲虫在现生生物中的多样性最高, 而它们的生殖器则在甲虫系统分类中的应用已经超过百年历史。这些小而精美的器官通常很难保存在化石里, 但文中特异保存在中生代琥珀中的生殖器则为原鞘亚目甲虫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11  白垩纪缅甸琥珀双翅螳蛉科一新属新种(昆虫纲: 脉翅目)
    李鸿宇,刘星月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11
    [摘要](476) [HTML](0) [PDF 5.72 M](1786)
    摘要:
    基于三枚晚白垩世Cenomanian期早期缅甸琥珀化石标本, 记述了脉翅目双翅螳蛉科Dipteromantispidae一新属新种: 卓德曲双翅螳蛉Kurtodipteromantispa zhuodei gen. et sp. nov.。新种与格氏棒翅螳蛉Halteriomantispa grimaldii Liu et al., 2016相似, 但以下特征区别于后者: 1)前翅无色斑; 2)前翅ScP端部在scp-ra横脉处具明显弯折, 不平滑; 3)前翅RP至少具1末端分叉的分支; 4)雌外生殖器肛上板与第9背板融合, 第9生殖基节近半圆形, 末端无近三角形突起。此外, 描述并讨论了新属雌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
    12  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蜚蠊目昆虫一新种(蜚蠊目: 自由蜚蠊科)
    陈 涛 ,许春鹏 ,陈 雷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8
    [摘要](603) [HTML](0) [PDF 2.86 M](1962)
    摘要:
    文中根据产自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的一块蜚蠊标本, 建立一新种Stavba vrsanskyi sp. nov., 归入自由蜚蠊科(Liberiblattinidae)。新种与Stavba babkaeva Vr?anská and Vr?ansky, 2019不同之处在于其头部近三角形, 前翅R脉简单且无二级分支, M脉分支较少。新材料的发现进一步增加了白垩纪缅甸琥珀中蜚蠊的生物多样性。
    13  缅甸北部克钦琥珀中的蜻蜓目化石
    郑大燃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6
    [摘要](366) [HTML](0) [PDF 2.53 M](1702)
    摘要:
    近五年, 缅甸北部白垩纪中期克钦琥珀中相继发现了数百枚蜻蜓目化石, 包含现生蜻蜓目三个亚目类群, 目前已发表16科29属35种, 在所有已知琥珀记录中数量和多样性最高。克钦琥珀中的蜻蜓目以均翅亚目(豆娘)为主, 以Burmahemiphlebia zhangi最为常见, 不少现生豆娘的化石记录也首次在克钦琥珀中发现, 包括Perilestidae, Platycnemididae和Platystictidae等。此外, 克钦琥珀中发现了一些中生代沉积岩中常见的蜻蜓目类群, 如Araripegomphidae, Gomphaeschnidae和Stenophlebiidae等, 指示克钦琥珀的时代可能为早白垩世晚期。这些发现为探讨蜻蜓目部分类群的起源、演化和揭示生物古地理提供了有力证据。
    14  世界各地琥珀中的脊椎动物包裹体
    丑春永,邢立达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4
    [摘要](1104) [HTML](0) [PDF 2.29 M](2762)
    摘要:
    琥珀是一种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的天然树脂化石, 亦是一种有机宝石。琥珀在全球范围分布较广, 尤其在欧洲的波罗的海、中美洲的多米尼加-墨西哥、亚洲的缅甸等区域有着大量的发现。全球各地琥珀中, 昆虫包裹体最为常见, 脊椎动物包裹体数量较少。但相对保存于沉积岩中的传统脊椎动物化石来说, 保存于琥珀中的脊椎动物包裹体可以额外提供生物体的软组织、原始死亡状态、生存环境等信息, 且可以保存比传统骨骼化石更直观、立体、精细的生物形态学信息, 为研究生物演化、恢复古环境、古生态和古行为学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文中主要总结了来自全球各琥珀产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各种脊椎动物包裹体, 包括了非鸟恐龙、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等, 以及它们背后隐藏的演化信息,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做了初步的展望。
    15  燕辽地区土城子组古生物组合与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代地层
    万晓樵,孙立新,李 玮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1
    [摘要](529) [HTML](0) [PDF 4.04 M](2824)
    摘要:
    土城子组是一套广泛发育于燕辽地区的陆相红色碎屑沉积岩系, 为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J/K)界线研究的典型。由于陆相化石记录的不完备, 以及生物地层划分与同位素年代学的矛盾, 使该地层时代归属不定。该组所含生物门类比较丰富, 但化石层位较少, 可以识别出叶肢介、介形类、孢粉等化石组合, 但是前人对其时代意见不一。国内外学者在土城子组及其上下地层获得大量同位素测年资料, 指示该组年龄处于156—139 Ma之间, 属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因此J/K界线就划定在土城子组内部。尽管传统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积淀正被日渐积累的年代地层学数据引发各种挑战, 但毋庸置疑的是, 年代地层单元和地质历史的划分必然需要有可供区域对比的标志, 生物演化始终是地球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在土城子组生物地层研究精度尚待提高之时, 本文尝试提出一粗略的J/K界线划分方案, 以晚侏罗世叶肢介Pseudograpta-Monilestheria-Sinograpta (P-M-S)组合、介形类Cetacellasubstriata-Mantelliana alta-Darwinula bapanxiaensis (C-M-D)组合与早白垩世叶肢介Yanshanoleptestheria-Pingquania-Lingyuanella (Y-P-L) 组合、介形类Djungarica yangshulingensis-Mantelliana reniformis-Stenestroemia yangshulingensis (D-M-S)组合为界线划分依据。近期孢粉的研究结果显示, J/K界线可以Cicatricosisporites-Lygodioisporites-Jiaohepollis组合的出现为标志。根据化石组合发育特征分析, J/K界线位置大致在土城子组2段与3段之间, 年龄为~145 Ma。建议将北票巴图营乡剖面作为对比标准。由此提出下白垩统底部“巴图营阶”的工作模型, 为中国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的建阶工作提供参照。
    16  中国的琥珀研究新进展——序 言
    王 博
    2020, 59(1). DOI: 10.19800/j.cnki.aps.2020.01.002
    [摘要](407) [HTML](0) [PDF 380.18 K](2627)
    摘要:
    文中简述了中国的琥珀研究历史, 并简要介绍了本专辑的内容。本专辑呈现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克钦琥珀内含物研究的部分新进展, 包括了来自14个研究单位的26位作者的13篇论文, 涵盖了植物、脊椎动物、腹足类和昆虫等类群。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