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58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中受创伤的中间型始莱德利基三叶虫(Eoredlichia intermedia)
    程美蓉,韩 健,欧 强,张志飞,郭 进,张兴亮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01
    [摘要](749) [HTML](0) [PDF 124.26 M](2843)
    摘要:
    三叶虫是寒武纪海洋中的常见动物,其受伤愈合现象的化石记录可以反映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竞争关系。中国华南寒武纪早期澄江化石生物群因保存软躯体构造化石而成为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古海洋生态群落的绝佳窗口,然而,澄江生物群中三叶虫的受伤愈合现象的化石至今还未见报道。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Eoredlichia intermedia Lu,1940)是澄江生物群的常见物种,也是我国寒武系第二个三叶虫化石带的标准带化石。在两千余枚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标本中,我们发现了两枚成体标本的头甲侧边缘、颊刺和胸甲肋节保存了不同程度的残缺。据此推测,Eoredlichia intermedia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曾受到碎壳型捕食动物的攻击或其它伤害而形成的伤口。伤口部位边缘加厚且光滑,显示了明显的愈合痕迹。这些特征表明始莱德利基虫在受到非致死的伤害后,具备自身修复损伤的能力。这是迄今所知最为古老的,也是在澄江生物群中首次发现的三叶虫受伤并且愈合的标本,反映了寒武纪第三期底栖生态系统中碎壳型捕食者和三叶虫猎物之间的军备竞赛生态关系。
    2  论Mufushania三叶虫分类
    林天瑞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02
    [摘要](666) [HTML](0) [PDF 10.70 M](3602)
    摘要:
    通过对我国己经正式发表的Mufushania三叶虫的18个种模式标本的头盖特征进行Q型聚类分析,并结合传统定性分析后,提出其中Mufushania shalangensis Zhang and Zhou in Zhang et al. ,1980,M. angustilimbata Zhang and Zhou in Zhang et al., 1980,和 M. kailiensis (Yuan in Yuan et al., 2002(= Elrathiella kailiensis Zhou in Lu et al.,1974)等3种应从Mufushania属中删除,对余下15个种,通过修订,转移和归并为2个种:M. nankingensis Lin,1965和M. bella(Yuan in Yuan et al.,2002)。该文将对研究我国寒武纪第二世晚期褶颊虫类三叶虫系统演化、生物地理分区以及华北与华南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依据。
    3  豫西寒武系苗岭统张夏组Thalassinoides bacae中莓状黄铁矿的成因及其生态学意义
    李凯楠,王 敏,齐永安,杨文涛,仲聪聪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03
    [摘要](405) [HTML](0) [PDF 81.40 M](1904)
    摘要:
    豫西寒武系苗岭统张夏组薄层微晶灰岩中发育了大量的Thalassinoides bacae遗迹化石,利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镜观察,并结合能谱分析,对Thalassinoides bacae遗迹化石的元素分布及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衬壁与围岩的元素特征相似,晕圈的Fe、Mg富集;在填充物与衬壁的边界处Fe的含量高,且有大量的莓状黄铁矿(微晶呈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立方体、球体和不规则形)、黄铁矿的自形单晶及其铁的氧化物。认为晕圈构造是受到铁白云石流体的影响而形成的成岩晕;莓状黄铁矿的特征表明其为生物成因,为Thalassinoides bacae的耕作行为习性提供了重要依据,表明造迹生物在潜穴衬壁的边缘培植微生物以提供食物来应对食物贫乏,这是早期生物行为习性进化及后生动物向不同环境辐射的重要标志。
    4  贵州松桃黄莲寒武系都匀阶杷榔组三叶虫地层划分及意义
    伍孟银,赵元龙,杨兴莲,陈争鹏,杨光福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04
    [摘要](396) [HTML](0) [PDF 34.79 M](1861)
    摘要:
    贵州松桃县黄莲村西的黄莲剖面杷榔组厚417.8 m,主要由深灰色钙质泥岩组成,岩性与湘西、黔东杷榔组基本相似,除底部38 m未见三叶虫外,以上均含有三叶虫,由下而上可分为2个三叶虫带,下为Oryctocarella duyunensis带(38—83 m),化石较少;上为Arthricocephlus chauveaui带(83 m以上)。除Arthricocephlus chauveaui外,还含有A. xinzhaiheensis,Oryctocarella duyunensis,?O. sibirica,O. balangensis,Duyunaspis duyunensis,Changaspis elongata及Redlichia (Pteroredlichia) murakamii。与剑河交榜潜在的寒武系第4阶国际层型剖面下部2个三叶虫带Oryctocarella duyunensis带及Arthricocephlus chauveaui带完全相同,也可和格陵兰北部Freachen land及Peary land等地 Henson Gletscher 组对比。黄莲剖面是潜在的寒武系第4阶国际层型剖面剑河交榜杷榔组剖面的良好补充剖面。
    5  川西汉源-荥经地区下奥陶统大乘寺组的笔石
    张 娣.),余 谦.),冯心涛.) 王晓飞.) 赵安坤.) 雷子慧.) 周业鑫.)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05
    [摘要](284) [HTML](0) [PDF 22.70 M](1806)
    摘要:
    对川西汉源-荥经地区CYD2井下奥陶统弗洛阶大乘寺组的笔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altograptus deflexus笔石带在这一覆盖区发育良好。CYD2井的该带笔石动物群共含2属5种。根据下垂对笔石类的始端发育型式,修正前人对波罗的笔石属(Baltograptus)和巅峰笔石属(Corymbograptus)内一些种的归属,并对CYD2井的上述5种笔石进行描述。可能受制于钻心标本的限制,该地区的Baltograptus deflexus带笔石动物群分异度较低。川西汉源-荥经-峨眉山地区的大乘寺组与上覆二叠系梁山组呈假整合接触,表明该地区长期遭受沉积间断和剥蚀作用,B. deflexus带的确定,指示了这一长期剥蚀作用的最大深度。
    6  湖南益阳早、中奥陶世的叶笔石属(Phyllograptus)
    李丽霞.) 冯洪真) 王文卉)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06
    [摘要](349) [HTML](0) [PDF 18.92 M](1763)
    摘要:
    报道湖南益阳早、中奥陶世的叶笔石1属5种,包括Phyllograptus anna Hall,1865,Phyllograptus anna longus Ruedemann,1947,Phyllograptus anna ultimus Ruedemann,1904,Phyllograptus claviger Monsen,1937,Phyllograptus claviger acuminatus(Chen and Xia,1979)。研究表明,该属主要产出于弗洛晚期至大坪中期,在早—中奥陶世笔石多样性演变事件第一阶段的后期(Corymbograptus deflexus带),叶笔石所代表的上攀伸展类型就已萌芽,且在第二阶段(Pseudophyllograptus angustifolius elongatus带—Isograptus victoriae divergens带)于均分笔石动物群中占据优势地位,对该动物群内部类群的演替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验证了笔石动物群自身的演替对于其多样性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7  山西省兴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五5亚段遗迹化石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刘梦瑶) 史云鹤) 董国栋) 王彦卿) 张 鑫) 苏中堂) 张立军)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07
    [摘要](273) [HTML](0) [PDF 24.43 M](1845)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关家崖剖面奥陶系马家沟组五5亚段地层中保存大量无脊椎动物遗迹化石,可识别出居住迹、牧食迹、觅食迹三大类,共8个遗迹属、15个遗迹种,分别是Arenicolites isp.,Cylindricum isp.,Helminthopsis abeli,Helminthopsis isp. 1,Helminthopsis isp. 2,Lorenzinia isp.,Planolites isp.,Planolites beverleyensis,Planolites montanus,Teichichnus rectus,Thalassinoides isp.1,Thalassinoides isp.2,Thalassinoides isp.3,Thalassinoides isp.4。根据遗迹化石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可划分3个遗迹组合:1)Helminthopsis–Planolites组合,该组合以觅食迹为主,部分为居住迹,出现在潮间带和潮下带;2)Thalassinoides–Teichichnus组合,该组合遗迹化石种类较单一,主要为觅食迹,分布于潮间带和潮上带;3)Thalassinoides–Helminthopsis组合,该组合出现在潮间带。基于遗迹化石组合的分布特点,提出山西省兴县奥陶系马家沟组五5亚段的沉积环境模式。
    8  中国Waagenophyllum(Waagenophyllum)种的分支分析
    王小娟 林 巍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08
    [摘要](385) [HTML](0) [PDF 14.86 M](1778)
    摘要:
    9  天山哈密翼龙化石围岩风化机理初步分析
    李 颖 罗武干 杨益民 汪筱林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09
    [摘要](459) [HTML](0) [PDF 16.78 M](3191)
    摘要:
    哈密翼龙及其3D蛋与胚胎化石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然而,这些化石在离开原始埋藏环境之后,就会出现粉化剥落等严重自然风化现象。本文拟利用XRF等多种方法对代表性化石的赋存围岩样品进行分析检测,以探讨其风化破碎机理。分析表明,化石围岩为含泥砾的砂岩,含有蒙脱石等黏土类矿物,胶结物为钙质和盐类,且围岩中含有大量的Cl-、NO3-、Na+和Mg2+等可溶盐。因此,本文指出围岩产生风化的主要机制是当湿度发生变化时,盐胶结溶解,同时围岩中的可溶盐溶解重结晶产生的巨大结晶压力,以及蒙脱石等矿物吸水膨胀产生巨大的挤压力,促使围岩在巨大内部应力等综合作用下逐渐粉化脱落,最终导致围岩彻底破碎。基于以上认识,也给出了化石的保护建议。
    10  苏铁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和古生态学意义
    梁水清.) 苏 涛) 胡瑾瑾) 李 楠)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10
    [摘要](417) [HTML](0) [PDF 20.65 M](1848)
    摘要:
    苏铁属(Cycas)作为一类古老的裸子植物,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历史,因此,深入研究其形态特征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望为古环境重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分析西双版纳和深圳两地植物园栽培环境下27种苏铁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气孔参数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气孔参数与系统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1)苏铁属内叶表皮特征保守稳定,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依据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特征划分了四种叶表皮类型,可为苏铁现生植物或化石的鉴定提供参考。(2)四种叶表皮类型指示了不同的原生生境特征,对古环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3)同一环境下,气孔参数在属内的种间差异显著,其次,气孔指数在属内变化与系统发育有关,除气孔指数具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外,其余气孔参数均无显著系统发育信号。本研究结果表明气孔参数法重建古大气CO2浓度时,需尽可能利用亲缘关系相近、叶表皮和生境皆相似的代理种,并明确气孔参数与大气CO2分压的相关关系在种间的异同,从而提高该方法的有效性。
    11  基于大样本数据的中国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特征研究
    唐先干.) 谢金水) 陈大洲) 刘光荣)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11
    [摘要](392) [HTML](0) [PDF 10.18 M](1731)
    摘要:
    水稻扇型植硅体在水稻起源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野生稻和栽培稻扇型植硅体的区分存在不确定性,限制了扇型植硅体在早期稻作研究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植硅体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扇型植硅体长宽大小趋势是,普通野生稻大于栽培稻,粳稻大于籼稻;普通野生稻B/A显著大于栽培稻,粳稻B/A又显著小于籼稻。水稻扇型植硅体的长(VL)与宽(HL)呈现正相关的规律,扇型植硅体主要分布在VL<41 μm和HL<39 μm与VL>41 μm和HL>39 μm的区间内;在遗址水稻鉴定中,如发掘的扇型植硅体中多数B/A小于等于1.20就有很大可能是粳稻;如B/A大于1.2,可再根据扇型植硅体的大小区分野生稻和籼稻,多数植硅体在VL<41 μm和HL<39 μm的区间内则可能是籼稻,在VL>41 μm和HL>39 μm的区间内则可能是普通野生稻。
    12  怀念恩师陈丕基研究员
    李 罡
    2019, 58(4). DOI: 10.19800/j.cnki.aps.2019.04.012
    [摘要](302) [HTML](0) [PDF 12.00 M](762)
    摘要:
    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家陈丕基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7月9日凌晨4:30在西安逝世,享年83岁。噩耗传来,学界百余同仁通过传真、电子邮件和微信形式纷纷传来唁电,沉痛哀悼先生仙逝。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