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56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湖北秭归三叶虫Ushbaspishubeiensis新材料及其研究意义*
    林天瑞
    2017, 56(3):265-270.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3.001 CSTR:
    [摘要](16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文中通过对Ushbaspis hubeiensis (Lin,1978)新材料的研究,对该种三叶虫躯体构造特征做了重要补充,使人们对它有更全面的认识,也将为今后进一步对乌什巴盾壳虫类(ushbaspid)三叶虫的分类、系统演化的研究以及对寒武纪第二世生物地层划分,提供一些重要依据。文中还就张文堂等(1980)将采自贵州湄潭的 Kepin-gaspis sp.标本鉴定为 Metaredlichioides constrictus Qian and Yao,1974提出质疑。
    2  贵州剑河寒武系杷榔组Occacaris的发现和意义*
    文荣琴,彭进,刘帅,梁博焱
    2017, 56(3):271-281.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3.002 CSTR:
    [摘要](15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寒武纪海洋中的双瓣壳节肢动物耙肢虾 Occacaris Hou,1999曾被报导出现在云南澄江生物群和贵州凯里生物群中,延续了一个相对短的地质时间。本文报道了在贵州省剑河县辣子寨村杷榔组中上部发现的 Occa-caris。杷榔组的 Occacaris以壳背缘和前腹边缘呈大角度相交为特征,不同于澄江生物群和凯里生物群发现的背缘和前腹边缘交角均小于90°角的 O.oviformis Hou,1999 和 O.magnus (Yao,2009),应为一新种,命名为 O.lazizhaiensis sp.nov.。O.lazizhaiensis sp.nov.在贵州杷榔组的发现表明起源于云南寒武纪早期扬子地台浅水区的 Occacaris,在寒武纪早中期开始向贵州较深水区的杷榔组迁移,延续进入时代较晚的凯里组,为适应生态环境的改变,出现了体构上较大的差异。杷榔组 Occacaris的发现增加了Occacaris 分类学、生态学、古地理分布和演化发育的新信息。
    3  贵州寒武系杷榔组杷榔化石库埋藏学初步研究———以剑河辣子寨剖面为例*
    刘帅,文荣琴,彭进,梁博焱,王秋军
    2017, 56(3):282-300.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3.003 CSTR:
    [摘要](17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贵州剑河辣子寨村辣子寨剖面杷榔组的杷榔动物群是近期发现的一个化石丰度较高且较复杂多样的动物群。该产地的化石库含有两个化石富集的层位,即下化石层和上化石层。通过对两个化石富集层的岩石结构、构造、沉积特征、生物类群组成及化石丰度和保存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表明,下化石层与上化石层内化石组合和埋藏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下化石层类群组成多样、化石丰度较高,以掘头虫类三叶虫、三叶形虫 Naraoia、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Isoxys、Tuzoia及古蠕虫、海绵等为主,且化石主要保存在事件沉积层内,保存质量较好,为外陆棚沉积环境下大量生物个体发生原位快速沉积埋藏作用形成。而上化石层内化石以具硬壳的三叶虫为主,有较大的埋藏量,少量或碎片状的 Naraoia,Isoxys,且这类化石数量少,主要在背景层中保存,可能为静水沉积时,沉积界面积累了大量生物遗体并暴露于基底表面一定时间后,再被沉积物逐渐堆积掩埋而形成,为生物遗壳的原位或近原位埋藏。
    4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清虚洞组”Tuzoia*
    陈婉怡,赵元龙,杨兴莲,文荣琴
    2017, 56(3):301-311.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3.004 CSTR:
    [摘要](19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吐卓虫 Tuzoia是一个形态丰富的属,广泛分布在北美、中国、澳大利亚和捷克的寒武系第二、三统中。文中报道了采自贵州剑河八郎“清虚洞组”的吐卓虫的2种:即 Tuzoia jianheensis sp.nov.与 T.bispinosa Yuan and Zhao,1999。新种的主要特征为中后刺、后腹刺细长,腹部边缘发育有锯齿状边缘刺,壳面网纹细密,不同于 Tuzoia的其他种,有较强地域性。新种化石数量占优,占总数三分之二。T.bispinisa 背缘发育有三角形或近三角形背刺,前后铰突发育,壳面的网纹以不规则六边形为主,网眼大。T.jianheensis sp.nov.与上覆凯里组的 T.bispinosa对比研究,得出 Tuzoia的壳长有变短的趋势。
    5  豫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Schaubcylindrichnusheberti及其生态学特征*
    杨文涛,李凯楠,王敏,齐永安,李妲,常玉光
    2017, 56(3):312-321.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3.005 CSTR:
    [摘要](16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豫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上部保存有大量发育厚壁的遗迹化石。通过野外多剖面多角度观察,结合室内遗迹化石特征统计、宏观—微观结构的分析,发现该遗迹化石的纵切面形态多为I/J形和宽扁 U 形,且多呈簇状或束状的集群分布,具有厚的衬壁,被深色晕圈所围绕。单个潜穴结构由分界清晰的三部分组成:深灰色亮晶方解石组成的填充物、浅灰白色灰泥质衬壁、深灰色微晶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的晕圈。根据这些特征将其定名为Schaubcylindrichnus heberti,并对其进行形态功能分析,认为 S.heberti体现了造迹生物复杂的行为习性:两种摄食方式(建造潜穴时的食沉积物以及居住时的漏斗进食),主动避免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建造厚的衬壁),以及快速生长的生存策略(不断废弃旧管、建造新管)。在寒武系张夏组灰岩中发育大量且属种单一的 Schaubcylindrich-nus,说明寒武纪生物的行为习性已有显著进化,生物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6  新疆库鲁克塔格上奥陶统杂土坡组叶月贝动物群的发现*
    张雨晨,詹仁斌,王怿,唐鹏
    2017, 56(3):322-330.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3.006 CSTR:
    [摘要](169)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叶月贝腕足动物群是晚奥陶世海洋较深水底域中一个重要的底栖壳相动物群。文中首次报道了在新疆东南部库鲁克塔格地区却尔却克山上奥陶统杂土坡组发现的叶月贝动物群,包括腕足动物5属5种(含两个未定种),分别为:Apatobolus cf.plicatus,Lingulellasp.,Foliomena xinjiangensis,Kassinella (Kassinella)cf.tch-ingisensis和Eoplectodonta sp.。壳相化石与笔石共同产出,保存在深灰色泥岩中,推测大致相当于 BA5甚至稍深的底域环境。在同一条剖面上,叶月贝动物群曾报道于层位稍高的银屏山组[上奥陶统凯迪阶(Katian)上部],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分类学和古生态学的联系。叶月贝腕足动物群在塔里木板块的持续发育为深入开展这一古板块的古地理重建提供了依据。
    7  湘西中-上奥陶统大田坝组喇叭角石科鹦鹉螺动物群及其个体发育*
    方翔,陈挺恩,张允白,李文杰,张元动
    2017, 56(3):331-346.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3.007 CSTR:
    [摘要](18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中-晚奥陶世是鹦鹉螺类演化历史上的一个多样性爆发时期,其中喇叭角石科鹦鹉螺是该时期全球广布的重要类群。文中对产自湘西地区多个中-上奥陶统剖面的喇叭角石科鹦鹉螺进行了系统古生物学研究,特别对产自其中3个奥陶纪地层剖面的鹦鹉螺类进行了详细参数测量和形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分类学研究,共描述了鹦鹉螺类2属6种(含1新种),包括Lituites lii Yü,Lituites ningkiangense Lai,Lituites anhuiense Qi,Litu-ites evolutus Fang,Chen and Zhang(sp.nov.),Cyclolituites hubeiensis Liu and Xu,Cyclolituites lynnensis (Kjer-ulf)。为了探讨Lituites的个体发育规律,文中在详细测量、统计了多块保存完整的标本的相关数据之后,采用了个体发育研究中的纵向分析方法,对Lituites的壳体扩大率和旋卷壳体部分的松紧程度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结果表明Lituites的发育阶段可以分为幼年期、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幼年期主要对应旋卷壳体阶段,发育速度较缓慢;快速生长期为直壳阶段,生长速度较快;成熟期对应近住室部分的最后1—2个气室,具有隔壁变厚、气室变密等特征,指示个体完全成熟。
    8  云南曲靖中泥盆统西冲组Colpodexylonvariabile(石松纲)新材料*
    马嘉欣,徐洪河
    2017, 56(3):347-356.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3.008 CSTR:
    [摘要](20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文中运用古植物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对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玉光村中泥盆统上部(Givetian阶)西冲组的压型化石进行了形态学研究。根据化石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和具体的度量数据,确定了原始鳞木类石松植物Colpodexylon variabile 在西冲组中的发现,并由此对该植物的种征进行了修订。此前,Colpodexylon variabile 仅在沾益县史家坡剖面的西冲组被报道,其化石产地与本文的化石产地平面距离相距不足 1km。Colpodexylon variabile 茎轴较宽,茎轴表面叶基呈假轮状疏松排列,叶基纺锤形,长宽比1.2—1.8,叶末端分叉,具有三枚位于同一平面的裂片,其中的中央裂片最狭长,两枚侧裂片较小。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卵圆形的孢子囊着生在孢子叶的近轴面上。Colpodexylon属的各个种在全球中—晚泥盆世地层中广泛分布,形态特征变化较大,其可能并不是一个自然类群。
    9  内蒙古乌达早二叠世火山凝灰岩植物群中长星叶Asterophylliteslongifolius(Sternberg)Brongniart的形态复原与生态习性探讨*
    刘莉,万明礼,王军
    2017, 56(3):357-373.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3.009 CSTR:
    [摘要](17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基于内蒙古乌达煤田下二叠统太原组内火山凝灰岩层中保存的大量标本,对长星叶 Asterophyllites longifolius (Sternberg)Brongniart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进行探讨。这是该种作为成煤植物首次发现于华夏植物地理区。该种的主要特征是:至少三级分枝系统,末三级枝顶部不等二歧分叉形成末二级分枝,末二级枝节部生长末级枝。末级枝节部轮生叶;叶线形或披针形,宽与长度的比值最小可达1∶100,边缘直,两侧平行轮生于末级枝节部,每轮叶约30枚,具中脉;相邻的叶轮之间相互叠覆;与之连生的繁殖器官为 Palaeostachya 型。基于野外现场埋藏学样方统计确认该植物在成煤沼泽内局部具有较高的丰度,与一些草本蕨类和种子蕨类组成了成煤沼泽植物群落的下层植被。长星叶是石炭纪—二叠纪华夏植物群与欧美植物群的共同分子之一,在华夏植物区分布时间更长(从早石炭世末期至晚二叠世);它们于宾夕法尼亚亚纪晚期在泛大陆西部以及中部逐渐消失,可能与当时低纬度地区激烈动荡的气候条件有关。
    10  Pinnayunnanensis(Chen,1976)在藏南聂拉木土隆剖面的首次发现及其壳质的初步研究*
    胡亮,牟林,泮燕红
    2017, 56(3):374-385.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3.010 CSTR:
    [摘要](19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喜马拉雅地区一直是包括古生物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研究的热门地区。三叠纪喜马拉雅地区沉积了大套连续完整的特提斯海相地层。文中系统描述了新采集自西藏喜马拉雅北坡聂拉木县土隆剖面的 Pinna yun-nanensis化石。这是 Pinna化石在该剖面的首次报道。通过对土隆剖面采集的菊石与标准菊石带对比,确定该化石的时代为诺利期(Norian)。另外,运用扫描电镜观察,对 Pinna 化石的壳质进行了埋藏学研究。化石的壳壁柱状层轮廓保存完整,珠母层文石全部重结晶。
    11  黔西南地区三叠系法郎组竹杆坡段中的康尼克贝类及三叠纪康尼克贝类的分布*
    郭文,孙元林,江大勇,孙作玉
    2017, 56(3):386-406.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3.011 CSTR:
    [摘要](269) [HTML](0) [PDF 0.00 Byte](1)
    摘要:
    文中描述了采自贵州省兴义市乌沙镇泥麦古剖面和安顺市关岭县麻洼剖面三叠系法郎组竹杆坡段的康尼克贝类腕足动物:Koninckella guizhouensis,Koninckella zhenfengensis和Koninckina sp.。结合牙形石、菊石生物地层及同位素测年等证据,对黔西南地区法郎组竹杆坡段的时代进行了详细讨论,认为其下部属拉丁阶(Ladi-nian),上部属卡尼阶(Carnian),在此基础上对黔西南地区报道的康尼克贝类的层位进行了讨论。综合全球已报导的三叠纪康尼克贝类化石记录可知,该类群于中三叠世起源于中国黔西南地区,在晚三叠世逐渐繁盛并向特提斯洋西部的欧洲地区和特提斯洋中部的西藏地区进行迁移扩散。受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影响,康尼克贝类的多样性在瑞替期(Rhaetian)显著降低,直至早侏罗世辛涅缪尔期(Sinemurian)才再度复苏。
    12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召开十届一次学术年会暨理事会议
    李建国
    2017, 56(3):407-408. CSTR:
    [摘要](166) [HTML](0) [PDF 281.49 K](322)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