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56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北京永定河谷中新元古界雾迷山组叠层石生长控制因素探讨*
    黄敏,苏德辰,蒋子堃,刘本培,陆晨明,赵彦旭,孙爱萍,褚智慧
    2017, 56(2):129-139.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2.001 CSTR:
    [摘要](304) [HTML](0) [PDF 1.32 M](1594)
    摘要:
    北京永定河谷庄户洼剖面中新元古界雾迷山组产出大量叠层石。本文对其形态进行分析测量,获得叠层石优势生长方向的雷达图,结合雾迷山组时期古板块方位、波痕构造所指示古水流方向及当时的构造应力方向等信息进行分析,对叠层石形态生长控制因素进行综合探讨。分析表明,因雾迷山组形成时期华北板块位于赤道附近,永定河谷庄户洼剖面雾迷山组叠层石形态不受阳光控制,控制其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古水流。另外,构造应力活跃所引起的古地震频发导致了软沉积物向深海滑塌也影响了叠层石的生长形态,硅质填充物在后期破坏了叠层石的形态。对叠层石形态生长控制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可帮助理解叠层石形态生长机理和古环境,具有重要的地球生态学意义。
    2  贵州中部埃迪卡拉系—寒武系留茶坡组的颤藻化石*
    刘晖,聂晓芹,董琳
    2017, 56(2):140-153.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2.002 CSTR:
    [摘要](235) [HTML](0) [PDF 1.14 M](1573)
    摘要:
    在我国贵州省麻江县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的留茶坡组硅质岩中,发现了丰富的丝状蓝藻化石。通过观察岩石薄片共鉴定出蓝藻门颤藻科的 6 个种,包括 Calyptothrix perfecta,Calyptothrix major,Megathrix longus,Obruchevellasp.,Palaeolyngbya barghoorniana,以及Palaeolyngbyasp.。此外,还发现一种未定名的丝状微体化石,经观察与对比,认为该丝状化石形态接近于现代鞘丝藻 Lyngbya,由于其胶鞘具有独特的规则环纹,可能为鞘丝藻属的一个新种,在本组硅质岩中为首次发现。该发现丰富了留茶坡组的微体生物化石资料,为埃迪卡拉纪—早寒武世的生物演化提供新的化石材料。
    3  豫西寒武系微生物岩中的葛万菌化石及其微观结构*
    齐永安,张喜洋,代明月,王敏
    2017, 56(2):154-167.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2.003 CSTR:
    [摘要](264) [HTML](0) [PDF 1.97 M](1474)
    摘要:
    葛万菌(Girvanella)是由一个相互串联着的细胞列和外部包绕的多糖质黏性胶鞘组成的蓝细菌化石,是豫西寒武系微生物岩中最常见的钙化微生物。葛万菌丝状体在不同的微生物岩中具有不同的排列方式。潮间带环境中的叠层石其葛万菌主要发育在暗色纹层中,丝状体呈规则的水平状分布。在低能的鲕粒滩滩间或滩后洼地环境中形成的核形石形态及圈层结构均不规则,葛万菌丝状体在其核心和暗色纹层中整体表现为不规则的密集缠绕状;高能鲕粒滩环境中的核形石形态浑圆,圈层结构规则,葛万菌丝状体在核形石暗色纹层中多沿切线方向分布。凝块石形成于台地鲕粒滩滩间局限海环境中,葛万菌丝状体相互交织成不规则团块状发育在凝块中。巨鲕形成于台地鲕粒滩滩间海环境,葛万菌丝状体在内圈层呈密集缠绕状分布,在外圈层则沿切线方向展布。虽然葛万菌群的排列方式在不同微生物岩中有所不同,但是单个葛万菌丝状体的特征相似。在偏光显微镜下,葛万菌丝状体呈略弯曲的无分枝、不分节、细长管状,相互缠绕叠覆;单管由深灰色的管壁(胶鞘)和中间明亮的管芯(细胞列)组成。在电子显微镜下,葛万菌的管壁由直径1—2μm 沿径向放射排列的粒状或短柱状方解石组成,为葛万菌光合作用诱导产生的生物矿物;管芯直径10—20μm,长度50—200μm 不等,由圆柱状方解石组成,为成岩期重结晶所致。根据葛万菌的显微结构,结合现代管状蓝细菌的特征,葛万菌由短杆状细胞而非球状细胞组成,其结构应为由短杆状细胞组成的细胞列、细胞壁和细胞外的胶鞘(EPS)。
    4  论我国寒武纪第二世UshbaspisPokrovskaya,1965———应用聚类分析探讨Ushbaspis种的分类*
    林天瑞
    2017, 56(2):168-175.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2.004 CSTR:
    [摘要](216) [HTML](0) [PDF 512.17 K](1524)
    摘要:
    应用聚类分析探讨我国原 Metaredlichioides Chien and Yao,1974属中 13个种和产于哈萨克斯坦的Ushbaspis 属的模式种———Ushbaspis granulata Pokrovskaya,1965 的分类。将我国原 Metaredlichioides属中 13个种归并和修订为4个种:Ushbaspis constricta(Chien and Yao),U.hubeiensis(Lin),U.meiziwanensis(Yin)和U.shiqianensis(Yin)。并对 Metaredlichioides与Ushbaspis 两个属的模式种进行定量分析,所取得的结论与张文堂(Chang et al.,1997)以定性分析提出 Metaredlichioides是Ushbaspis 的晚出异名的意见完全一致。
    5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清虚洞组”海绵化石初步研究*
    王圆,杨兴莲,赵元龙,段晓林
    2017, 56(2):176-188.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2.005 CSTR:
    [摘要](237) [HTML](0) [PDF 1.34 M](1564)
    摘要:
    贵州剑河八郎“清虚洞组”为深水陆棚过渡相沉积,在其上部的剑河生物群中发现海绵动物化石,共6属6种,包括次圆柱形细丝海绵Leptomitus teretiusculus Chen,Hou and Lu,1989,小细丝海绵未定种 Leptomitella sp.,密集鬃毛状海绵 Saetaspongia densa Mehl and Reitner in Steiner et al.,1993,小斗篷海绵未定种 Choiaella sp.,斗篷海绵未定种Choiasp.以及疑问原始海绵?Protospongiasp.,占整个生物群组成的6.98%,多为寒武纪第二世常见属种。本文主要描述前4属4种海绵动物。根据目前所采集到的海绵动物高度来看,多处于0—15cm 范围内,其中0—5cm 的海绵较多,5—15cm 的海绵主要为 Choiaellasp.。与皖南寒武系荷塘组和澄江生物群的海绵化石相比,“清虚洞组”的海绵动物总体个体较小,这种分层性可能与它们所处的环境背景和生态复杂性有关。
    6  湘中泥盆系弗拉阶顶部腕足动物种群统计及其古生态学意义*
    吕丹,马学平
    2017, 56(2):189-200.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2.006 CSTR:
    [摘要](212) [HTML](0) [PDF 980.97 K](1543)
    摘要:
    基于大量不同生长阶段的标本,本文绘制华南湘中蒋家桥剖面 C1-0和佘田桥剖面 S-Y-4两个样品共10种小型腕足动物的种群结构和生存曲线,结果显示,C1-0动物群内没有一种腕足类的大小-频率分布呈典型的正常钟型分布模式,仅Thomasaria?baii,Thomasaria?liangi,Xiangia liaoi,Cyrtinaella?houi及Gypidula xui的直方图有些类似钟型分布,而 Qidongia tani,Athyris supervittata 及Levipugnax?liui的直方图则呈明显的右斜型*** 分布。各种群生存曲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凹型,这可能与它们生活在泥质软基底的环境有关。Tho-masaria?baii为浅凹型,Levipugnax?liui,Xiangia liaoi,Gypidula xui,Qidongia tani 及Cyrtinaella?houi为中凹型,Athyris supervittata 及Thomasaria?liangi呈深凹型;依次反映的是更高的幼年期死亡率,之后死亡率持续降低的特点,而上述大小-频率分布和生存曲线型式的差异则可能反映了不同种类对环境条件适应程度的差异,例如不同的壳形可能导致的应对软基底及取食效率的区别。对蒋家桥剖面Iowatrypapseudobodini 和佘田桥剖面Hunanotoechia tieni块体采样及手捡采样两种不同方法的结果对比表明,采样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腕足动物种群的大小-频率分布及生存曲线。为了获得最接近真实情况的生存曲线,工作中应尽量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
    7  贵州罗甸干田坳晚二叠世生物礁基本特征研究*
    刘冬洋,喻美艺,Daniel J Lehrmann
    2017, 56(2):201-213.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2.007 CSTR:
    [摘要](217) [HTML](0) [PDF 1.62 M](1533)
    摘要:
    通过综合岩相和生物群落特征对贵州罗甸干田坳晚二叠世生物礁进行分析,将研究区划分出三期造礁旋回。对造礁海绵在三个造礁阶段,以及礁前砾屑岩的成分面积进行统计,计算出各阶段的造礁成分组成状况,还原当时的造礁群落。共鉴定出纤维海绵纲3科4属,房室海绵纲9科10属和硬海绵纲2科2属。数据表明自始至终纤维海绵纲的小领针海绵属都为造礁群落里的优势生物,其中 S1阶段房室海绵纲的多囊腔海绵属种、叠瓦腔海绵属种和泡腔海绵属种为造礁主体;S2阶段小领针海绵和一纤维海绵未知属种为造礁主体,S3阶段房室海绵的多囊腔海绵占造礁主导地位。统计表明造礁海绵群团的分异度由 S1至 S3期降低明显。同时着重对本礁点主体的S2阶段骨架礁岩各个部分的结构特征进行细致分析,尤其是 RFC的形成历史进行探讨,碳氧同位素测试得到的数据表明 S2阶段古水温经历了高达16℃左右的波动,而 RFC 形成时的古水温为37.86℃,它是一种高温海水的反映;最后通过与南盘江盆地同期的紫云礁和茅口期的广西隆林礁进行对比,揭示它们的成礁模式和演化的异同。
    8  山东莱阳晚白垩世鸭嘴龙动物群化石特异埋藏初步研究
    张嘉良,王强,蒋顺兴,程心,李宁,张鑫俊,裘锐,汪筱林
    2017, 56(2):214-224.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2.008 CSTR:
    [摘要](266) [HTML](0) [PDF 842.70 K](1537)
    摘要:
    近年来对位于莱阳棘鼻青岛龙发现地点(1号化石地点)以东新发现的2号化石地点进行大规模发掘,已发现5个化石富集层,赋存的化石均以鸭嘴龙科为主,一部分个体可能代表栉龙亚科的成员,而另一部分个体归于赖氏龙亚科的棘鼻青岛龙。这些鸭嘴龙化石从个体大小上分别代表成年、亚成年和幼年晚期个体。化石富集层以灰绿色和褐红色含砂砾泥岩沉积为主,具有典型的泥石流沉积特征和骨骼埋藏特征,并具有两种主要的死亡和埋藏模式,即恐龙群体活着时遭遇泥石流被吞没集群死亡后,肢体在短距离搬运中被撕裂并迅速沉积掩埋,骨骼分散但完整,同一个体的骨骼相距不远;恐龙正常或经泥石流导致其非正常死亡后,部分遗体未被掩埋,经暴露软组织腐烂,被后续发生的泥石流卷入并二次搬运,最终埋藏,表现为分散但较完整的骨骼与破碎呈砾石磨圆状的骨骼共生保存。这些富集层的化石及其埋藏特征反映了生活在河湖边的鸭嘴龙动物群,在鸭嘴龙幼年晚期刚刚加入成年鸭嘴龙动物群后,被卷入突发的洪水泥石流导致其集群死亡并快速埋藏的事件。
    9  湖南株洲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的初步研究
    韩凤禄,邢海,童潜明,Corwin Sullivan,徐星,武瑞,胡能勇,童光辉
    2017, 56(2):225-237.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2.009 CSTR:
    [摘要](249) [HTML](0) [PDF 1.08 M](1549)
    摘要:
    我国南方上白垩统产丰富的恐龙蛋化石,但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本文对湖南株洲天元区新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详细研究。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化石点恐龙种类丰富,可能包括至少两种蜥脚类、三种兽脚类和一种鸭嘴龙类。其中部分蜥脚类材料可能归属于梁龙超科,填补了该类群在东亚上白垩统的空白记录;一个蜥脚类坐骨则显示泰坦巨龙类的典型特征。兽脚类材料可能来自于小型的虚骨龙类、暴龙科和鲨齿龙科。前两者为晚白垩世的常见类群,而鲨齿龙科的化石记录在上白垩统非常少见。本文为鲨齿龙科可能在东亚一直延伸至晚白垩世提供了新的证据。该地区多门类恐龙化石的发现表明我国南方恐龙的种类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而且可能是梁龙类和鲨齿龙类的最后栖息地。株洲恐龙动物群的发现对于了解亚洲特别是中国恐龙的生物地理区系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10  南海北部MD12-3429站位海水古生产力和溶解氧含量特征*
    李鹤,黄宝琦,王娜
    2017, 56(2):238-248. DOI: 10.19800/j.cnki.aps.2017.02.010 CSTR:
    [摘要](276) [HTML](0) [PDF 778.09 K](1508)
    摘要:
    南海北部陆坡较高的沉积速率,为研究亚轨道尺度的气候变化提供了绝佳的材料。本次研究对南海北部 MD12-3429站位(20°08.52′N,115°49.84′E,水深903m)0—35.21m 沉积物中的底栖有孔虫属种进行统计,运用沉积物粗组分、底栖有孔虫丰度、特定环境下的底栖有孔虫属种含量(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Uvigernia,Bu-limina,Chilostomella oolina 和Globobulimina pacifica)及底栖有孔虫堆积速率(BFAR)等指标综合研究 MIS7期(约24.3万年)以来的南海北部初级生产力和中层水海水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该站位自 MIS7期以来表层海水的营养总体呈现间冰期高、冰期低的特点,而底层水的溶解氧含量在间冰期低、冰期高,这可能受到东亚季风冬季风带来营养元素的影响。该站位水深903m,处于南海中层过渡带,本次研究的结果反映了南海北部中层水 MIS7期以来营养与溶解氧含量特征。
    11  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2017, 56(2):249-264. CSTR:
    [摘要](145) [HTML](0) [PDF 1.36 M](384)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