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国孢粉学发展历程回顾
    宋之琛
    2009(2). DOI: 1 CSTR:
    [摘要](320)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在中国孢粉学会(后对内称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成立三十周年前夕,回顾我国孢粉学事业的发展及历届孢粉会议的往事,历历在目,十分怀念.
    2  中国孢粉学会成立的前前后后——回忆与展望
    欧阳舒
    2009(2). DOI: 1 CSTR:
    [摘要](282)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中国孢粉学会成立30周年了.本届理事长王伟铭研究员约我写点东西,谈谈学会对推动我国孢粉学发展的作用,盛情难却,何况乘此机会我还可以感谢两位先生.但本人自1996年第五届郑州会议以后,已淡出学会活动,所以也只能主要就的1-5届(1979-1996)期间和此前经历的有关情况,写点简短回忆,也许对希望了解学会成立前后历史的青年学者有点用处.必须说明,这既不是正规的学会史(如中国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已做出的那样),也不涉及对我们学会众多会员的学术业绩的任何评价.
    3  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疑源类生物地层序列
    尹崇玉 刘鹏举 陈寿铭 唐烽 高林志 王自强
    2009(2). DOI: 1 CSTR:
    [摘要](374)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自下而上可分4个岩性段:第1段为1.5-5m具帐篷和板裂构造的"盖帽白云岩";第2段是90-120m白云质灰岩夹黑色页岩,富含燧石结核;第3段为40-70m的白云岩夹燧石层和燧石结核;第4段10-20m为黑色碳质页岩夹碳酸盐岩透镜体.根据对该区九龙湾、王丰岗、田家园子、九曲脑、晓峰河、樟村坪等多条陡山沱组剖面的重新调查,确认第2和第3段分别含有不同的疑源类组合,二者被之间出现的δ13C负漂移(EN2)所分隔.下组合以Tianzhushania和高分异的具刺疑源类出现为特征.上组合与下组合的区别是:(1)Tianzhushania绝迹;(2)出现大量表面光滑,介于90-150μm的球状膜壳;(3)高分异的具刺疑源类既包括下伏上延的种类,又含有首次出现的新类型;(4)还出现可能为单细胞原生动物的微化石;(5)管状化石震旦圆圆茎(Sinocyclocylicus guizhouensis)首现.
    4  渤海青东凹陷垦利构造新生代微体古生物群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毕力刚 李建平 齐玉民 王香婷 杨纪磊
    2009(2). DOI: 1 CSTR:
    [摘要](334)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本研究先后共选取采自渤海湾盆地垦利构造带的221块样品进行系统古生物分析,其中孢粉藻类样品130块(岩屑),介形类、轮藻、腹足类样品90块(岩屑),钙质超微样品1块,揭示了不同时期沉积序列的生物演化规律及其环境指示意义.深入剖析这些生储油层位的微体古生物群组合,进而揭示了区域古环境特征,对于开展区域地层对比,指导油气勘探和生烃潜力评价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  西藏日喀则恰布林剖面大竹卡组孢粉组合及其时代和古环境、古地理意义
    李建国 郭震宇 张一勇
    2009(2). DOI: 1 CSTR:
    [摘要](356)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西藏日喀则沿雅鲁藏布江分布的大竹卡组为一套杂色的砂砾岩沉积.与新生代印度-劳亚板块的碰撞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具有密切的联系.迄今为止,其中尚未有可靠的化石发现用于指示时代.当前研究根据从大竹卡组中的一些粉、细砂岩中获得的较丰富的孢粉化石,首次探讨其沉积时期的古植物区系和陆地生态环境特征.孢粉组合以榆科和胡桃科具孔类和壳斗科三(拟孔)沟类被子植物花粉占优势,也见有较多的蕨类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两气囊花粉,其时代可能是渐新世-早中新世.孢粉组合反映大竹卡组沉积期间恰布林一带的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揭示印度、劳亚大陆碰撞早期的热带-南亚热带低山丘陵环境.植物区系横向对比表明,恰布林自始新世末以来向北位移了大约500km.
    6  中国新近纪孢粉植物群的区域定位与环境响应
    王伟铭 舒军武 邓涛
    2009(2). DOI: 1 CSTR:
    [摘要](376)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中国新近纪孢粉植物群的变迁,与当时全球性和区域性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休戚相关,结果导致现代植物群分布格局的逐渐形成.鉴于新近纪环境变化的错综复杂性,不同地区间的表现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对比孢粉植物群和探讨植物群变化规律时,需要考虑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本文在综述新近纪全球性海洋和气候事件,以及区域性构造和环境变化的同时,结合新近纪地层建阶工作的研究进展,对中国新近纪孢粉植物群的区域定位提出讨论,进而探索孢粉植物群的一些综合性变化规律,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在新近纪前期,尤其在中新世气候最适宜期,中国东部地区的孢粉植物群已经受到逐渐盛行的夏季风的影响.随着青藏高原的逐渐隆起,以及全球性气候变冷的加剧,冬季风开始明显增强,导致草原型干旱性植被在内蒙古地区的形成.其影响在我国华北等地上新世孢粉植物群中反映尤为明显.青藏高原的抬升,直接导致高原孢粉植物区的形成;而横断山脉地区的孢粉植物群由于区内地形、气候复杂析拥有多种生境,加上垂直幅度大,上升运动的连续和持久,保留了许多源于不同植物区系的成份,成为一个独立的孢粉植物区.
    7  鹤庆深钻孢粉记录揭示的气候变化与西南季风演化
    肖霞云 沈吉 王苏民 肖海丰 童国榜
    2009(2). DOI: 1 CSTR:
    [摘要](338)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本文在鹤庆深钻孢粉分析的基础上,把各孢粉类型划分成不同的孢粉生态组,结合孢粉多样性指数,系统重建云南鹤庆地区2.78 Ma以来的占气候演化所经历的8个大的阶段,与西南季风在滇西北地区8次大的变化相对应:即在2.729-2.608Ma和0.118Ma-11.83ka BP期间,气候整体湿润,冬、夏季降水的季节性较强,反映西南季风相对较强盛;1.447-0.342Ma期间,气候整体逐渐变湿,冷暖、干湿变化幅度逐渐变大,气候组合特征逐渐变复杂,反映西南季风逐渐增强,其波动幅度也逐渐变大,并于0.991-0.342Ma期间达到最强盛,其波动幅度也最大;而在2.780-2.729Ma、2.608-1.447Ma和0.342-0.118Ma期间,气候普遍相对温暖干旱,西南季风相对较弱.
    8  新疆巴里坤湖8.8cal.kaBP以来植被演替的花粉记录
    陶士臣 安成邦 陈发虎 唐领余 吕雁斌 郑同明
    2009(2). DOI: 1 CSTR:
    [摘要](451) [HTML](0) [PDF 0.00 Byte](17)
    摘要:
    本文利用新疆东部巴里坤盆地内巴里坤湖的地层孢粉记录,结合14C定年,重建了该地区8.8cal.kaBP以来植被的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在8.8-8.0cal.kaBP、8.0-4.3cal.kaBP、4.3-3.8cal.kaBP、3.8-0.6cal.kaBP以及0.6cal kaBP至今,植被分别经历了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荒漠、荒漠草原/草原再到荒漠的演化过程.研究区中全新世以来的这种植被变化模式与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其它研究记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9  西藏普若岗日冰帽15世纪以来植被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
    唐领余 杨保 李春海 邵亚军 陶士臣
    2009(2). DOI: 1 CSTR:
    [摘要](306)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本文提供西藏普若岗日冰芯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证实普若岗日冰帽15世纪以来植被主要经历由寒冷干旱荒漠草原向寒冷潮湿的草甸草原和温暖干旱草原发展的演替过程.在大约550年来植被与生态环境变化中,明显出现AD1500-1515年(7 500-7 300cm)、ADl565-1575年(7 200-7 000cm)以及AD1635-1640年(6 300-6 200cm)期间是当地土壤和空气较为湿润的时期,发育草甸草原植被.在AD1770-1800年(4 700-4 200cm)、AD1815-1825年(4 000-3 800cm)、AD1850-1865(3 400-3 200cm)以及ADl 980年(500cm)以后是气温升高时期,气候温暖干燥,干旱草原植被逐渐扩大.冰芯记录的草原和草甸植被中主要植物花粉的百分含量与高原中部历年夏季温度呈正相关,推算最近150年内在19世纪70、9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曾出现高于现今当地气温约1.9℃的高温期,而在19世纪60、80年代和20世纪初,20世纪50和60-70年代是相对寒冷的时期.过去100年中20世纪晚期的渐暖现象尤其明显,与整个青藏高原年平均温度显著相关,也与青藏高原记录的冰川缩小较一致.
    10  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孢粉指示
    刘鸿雁 李宜垠
    2009(2). DOI: 1 CSTR:
    [摘要](353)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中国半干旱区是季风气候影响的边缘地区,气候波动性明显,文明的演化表现为农牧业交替,而当前的土地利用则表现为农牧交错.用孢粉学证据复原这一地区复杂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历史的前提是区分不同孢粉类群的指示意义,并提出在景观和区域尺度上复原植被演化历史的模式.本文通过中国半干旱区不同地点沉积剖面的对比分析,结合表土花粉和现代植被地理研究,从孢粉来源的角度对以上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桦属、蔷薇科、石竹科和白刺属的花粉最能反映降水量和湿度变化;云杉和冷杉属花粉是温度变化的良好指示体;藜科、蒿属、菊科等的花粉含量与气候和人类活动均有密切的关系;禾本科植物的峰值,在低人为干扰和高人为干扰的情况下都有出现,其花粉含量较多地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车前属植物主要出现在低湿地点,低的车前属花粉含量(5%以内)在半干旱区对气候干湿变化的指示意义更明显;高的榛属花粉含量(10%以上)更多地指示森林破坏之后的灌丛化.2)藜科植物常在干涸湖泊周边形成盐化草甸,可以导致沉积物中藜科花粉含量的富集.3)地形条件导致了森林-草原交错带林草植被的镶嵌分布,森林一般分布在陡阴坡,由于温度升高导致蒸发加强,区域气候变暖湿可能使得阴坡更湿而阳坡更旱,从而出现更喜湿的乔木与更耐旱的草本植物共存.
    11  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带花粉通量及垂直散布年际对比
    张丽艳 许清海 李月丛 王学丽 曹现勇 田芳
    2009(2). DOI: 1 CSTR:
    [摘要](337)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一号样地2005和2006年气象塔不同高度捕捉器样品花粉分析对比表明:连续两年花粉组成都足以乔木花粉为主,但存在差异,06年乔木花粉百分比较高,灌木、草本较低,同时06年花粉通量也较高,可能与05年花期降水较多,温度较低,花粉产量低有关.连续两年花粉通量在垂直高度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特别是主要乔木花粉类型(白蜡属、桦、栎、松属花粉).这一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表土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森林表土样品中的草本、低矮灌木花粉类型,应主要来自样品点附近的植物;样品中的乔木、较高灌丛花粉类型,可能来自样品点附近或更大范围植物;区域性植物对花粉组合也有一定影响.
    12  基于遥感数据对中国表土花粉进行植被覆盖度定量估算的研究
    郑卓 郑艳伟 黄康有 魏金辉 许清海 吕厚远 罗运利 罗传秀 Celia Beaudouin
    2009(2). DOI: 1 CSTR:
    [摘要](344)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利用现代类比法将表土花粉数据定量转换为植被覆盖度的方法,以及该方法在中国复杂地貌和气候环境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可信度.陆地植被覆盖使用了卫星遥感MODIS 500×500m分辨率的栅格数据,覆盖度分类为乔木、草地和裸地三种.使用的表土花粉数据共1 127个样点,其地理分布基本能够覆盖中国的各种植被类型.用于现代类比法定量计算的化粉变量类型共64个.研究结果表明,计算获得的每个样点的植被覆盖度与MODIS实际观测值具有很好的对应性,基于花粉的覆盖度估算值与遥感实际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很高,其中裸地达到0.99,乔木达到0.97,草地为0.95.从空间分布看,利用花粉定量转换的植被覆盖样点可以清楚地识别从裸地向草地和乔木的变化区间,并且与植被分布的实际情况吻合.本研究证明,基于中国表土花粉数据对植被覆盖度的定量恢复足可行的.此外,研究发现乔木覆盖度较高的对应特征花粉较多,主要是松属、栲属、栎属(含青冈栎)、桦属、桤木属、杨梅属、冷杉属,云杉属等,而草地的对应特征花粉类型有莎草科、禾本科、蒿属、蔷薇科、豆科等,裸地主要为麻黄属和藜科等.
    13  光学显微镜下松柏类和菊科花粉的分类、鉴定要点及生态意义
    马玉贞 蒙红卫 桑艳礼 孙爱芝 伍婧 王维
    2009(2). DOI: 1 CSTR:
    [摘要](459)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本文对地层中广泛分布的松柏类和菊科花粉进行初步分类,讨论各类型(属)的鉴定特征及生态意义.以气囊的有无、外壁结构和纹饰、气囊的形态和纹饰、本体与气囊过渡点的特征、帽与帽缘纹理等为鉴定要点,对杉型、柏科型、刺柏型、红豆杉型、落叶松属、铁杉属、罗汉松属、云杉属、雪松属、冷杉属、油杉属和松属(双束松型和单束松型)13个类型的松柏类植物花粉逐步分类.通过总结前人研究和统计分析,讨论落叶松属、铁杉属、罗汉松属、云杉属、雪松属、冷杉属、油杉属和松属,特别是双束松型和单束松型花粉的生态环境指代意义.依据花粉的大小、外壁表面纹饰、外壁光切面中基柱层的结构和发育程度,初步拟将菊科花粉划分为6个类型,即菊苣-蒲公英型、紫菀型、春黄菊型、风毛菊型、蓝刺头型和蒿属,并通过对6个花粉类型植物母体生态环境的归纳总结和统计分析,讨论它们的生态环境指代意义.
    14  海桑属6种植物花粉形态兼化石花粉指南
    毛礼米 李妮娅 王东 陈建海 钟才荣
    2009(2). DOI: 1 CSTR:
    [摘要](506)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利用光镜(LM)和电镜(SEM)观察和研究海桑属6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详细描述海桑属(Sonneratia L.f.)花粉形态学特征并建立种间检索表.根据观察和分析结果,将6种植物花粉分为四种类型,即A类型(Sonneratia alba,S.×hainanensis,s.×gulngai)、B类型(S.caseolaris)、C类型(S.ovata)和D类型(S.apetala).进而讨论海桑属花粉形态特征对化石花粉的鉴别指南,以及在古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
    15  安徽省皖南山区植物的花粉形态和生态因子
    周忠泽
    2009(2). DOI: 1 CSTR:
    [摘要](268)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安徽省皖南山区广德柏垫和东至利安5月份开花的37科66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对这些植物的生态因子,包括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和生境进行归纳.进而根据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分布的植物花粉类型,寻取一定花粉类型综合特征与气候和环境之间可能的联系,为地层孢粉研究提供现代孢粉学依据.
    16  中国孢粉学发展的契机与抉择(兼论文集后记)
    王伟铭
    2009(2). DOI: 1 CSTR:
    [摘要](378)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回顾中国孢粉学的发展历程,认为孢粉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是与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和知识创新工程的先后实施所带来的契机紧密相联系.呼吁中国孢粉工作者能正面抉择,不断创新,共同促成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学科间的联合.简要介绍论文集内容,除本文外,含回顾性文章2篇、地层孢粉论文8篇、表土花粉的陆地植被覆盖度模拟和孢粉通量论文各1篇、现代花粉形态论文3篇.
    17  《古生物学报》征稿简则
    2009(2). DOI: 1 CSTR:
    [摘要](272)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