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新近系谢家阶层型剖面的孢粉植物群及其意义
    王伟铭 邓涛
    2009(1). DOI: 1 CSTR:
    [摘要](371)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在中国新近系建阶研究中,文章作者对中新统最下部的一个阶谢家阶层型剖面开展了古地磁、孢粉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工作。文中是在磁性地层学的时间标尺上,着重讨论孢粉植物群的变化规律。谢家阶层型剖面中发现的孢粉组合特征,总体上与我国中新世早期的孢粉植物群变化规律相一致。但裸子植物花粉,尤其是云杉(Picea)花粉的含量在两个含孢粉丰富的样品中,由下到上明显增加,反映出研究区早中新世气候具有趋冷特征,与同期深海氧同位素变化规律可相对比。而耐旱植物,尤其是藜科(Chenopodiaceae)和蒺藜科(Zygophyllaceae)白刺属(Nitraria)花粉的含量明显降低,反映谢家期后期孢粉组合所指示的湿度具有较明显的增加,推测与东亚季风在新近纪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此外,蒿属(Artemisia)花粉在样品中时有见到,与其在我国新近纪地层中的分布规律相一致,与车头沟剖面古地磁的测量结果相吻合。
    2  川南甘洛黔北仁怀地区晚奥陶世和早志留世四射珊瑚新资料及其地质意义
    何心一 唐兰 陈建强
    2009(1). DOI: 1 CSTR:
    [摘要](307) [HTML](0) [PDF 0.00 Byte](15)
    摘要:
    报道首次在川南甘洛田坝地区晚奥陶世晚期Hirnantian期观音桥层中发现四射珊瑚Borelasma,Crassilasma和Streptelasma等属,这一珊瑚群可与黔北毕节、仁怀地区同期的四射珊瑚群对比,进一步表明扬子区晚奥陶世晚期的四射珊瑚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同期的珊瑚群关系密切。首次报道川南甘洛田坝早志留世的四射珊瑚Brachyelasma,Crassilasma和Entelophyllum3属,这一属群可与上扬子区重庆綦江早志留世石牛栏组或滇东北大关地区早志留世Telychian期早期嘶风崖组四射珊瑚群对比。文中还报道黔北仁怀石场晚奥陶世观音桥层2个四射珊瑚新种,即Brachyelasma concavitabulatum sp.nov.和Crassilasma obliquitabulatum sp.nov.。
    3  吉林大阳岔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剖面冶里组海绿石化海绵骨针化石
    李国祥 赵鑫
    2009(1). DOI: 1 CSTR:
    [摘要](353)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大阳岔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剖面的界线附近地层(冶里组下部)中富含海绵骨针化石,其中部分骨针化石以次生海绿石化方式保存。海绵骨针的海绿石化与骨针的原始成分蛋白石有关,蛋白石不稳定,常脱水后在成岩过程中转变为石英;在寒武纪-奥陶纪过渡时期,此地的沉积速率较小,沉积了一套海绿石凝缩层,在局部弱碱性环境中,蛋白石质的海绵骨针易于溶解,且被海绿石所替代,蛋白石的溶解与海绿石的晶出替代近为同步,致使骨针形态完好保存。海绿石化海绵骨针共有4种类型:单轴骨针,四射二轴骨针(或十字骨针),五射三轴骨针及六射三轴骨针;其中四射二轴骨针丰度相对较高。单轴骨针可能为普通海绵纲的骨针,其余骨针都为六射海绵纲的特征骨针。
    4  烟叶大羽羊齿Gigantopteris nicotianaef olia Schenk的时空分布和相关地层的对比
    刘陆军 姚兆奇
    2009(1). DOI: 1 CSTR:
    [摘要](346)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烟叶大羽羊齿Gigantopteris nicotianae f olia Schenk是地质和古生物工作者熟知的植物化石。由于Halle(1927)曾将单网羊齿的种误归并于这一种内,致使它一度成为广见于华夏古植物区二叠纪陆相地层的植物化石。后来的研究表明(Guand Zhi,1974;姚兆奇,1983;Glasspool et al.,2004),除了河南平顶山的可疑标本外(Sze,1954),此种可作为华南冷坞期的标志性植物。最新资料证实(杨关秀等,2006),产自河南禹州和临汝上石盒子组(云盖山组)的标本完全显示了G.nicotianaefolia的特征,说明了这个种在华北的存在,从而扩大了这种植物的分布区。根据烟叶大羽羊齿的时空分布规律,文章认为河南的上石盒子组完全可与江苏龙潭组和江西乐平组老山段下亚段的含煤层位对比,时代应属瓜德鲁普世冷坞期(Capitanian)。文中较详细阐述将河南上石盒子组的时代定为冷坞期而不是晚二叠世早期(吴家坪期)的观点,并引证磁性地层方面证据,支持这一结论。
    5  浙江全新世拉氏大眼蟹化石
    沈炎彬
    2009(1). DOI: 1 CSTR:
    [摘要](393)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文中报道的拉氏大眼蟹化石(Macrophthalmus latereillei),产自浙江瑞安上望地区海滨泥鎏,为新近纪全新世的化石遗体。从沉积环境分析,进而证实这是一类穴居于海滨沿岸沙泥滩的类型。它为我国稀有的蟹类化石增加了新的记录。为探讨与周缘地区蟹类动物群的关系提供了线索。
    6  多毛纲环节动物软背鳞虫的电镜观察与描述及其与Wiwaxia骨片微结构的比较
    张晓川 姚锦仙 肖书海
    2009(1). DOI: 1 CSTR:
    [摘要](361)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通过对现生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叶须虫目(Phyllodocidae)鳞沙蚕亚目动物(Aphroditiformia)软背鳞虫(Lepidonotus helotypus Grube,1877)的鳞片、刚毛等疣足附属物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其与Wiwaxia骨片的比较研究,探讨Wiwaxia的系统分类位置。研究结果表明,软背鳞虫的刚毛与Wiwaxia骨片具有以下相似性:1)两者表面均具有浅纵纹;2)均向身体背中线方向倾斜或弯曲;3)着生方式均以刚毛囊或类似根状基的结构插入软组织。此外,文中首次对鳞片上的锥形突起与Wiwaxia骨片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和探讨。结果显示,Wiwaxia骨片与鳞沙蚕刚毛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在形态上仍存在显著差异(如二者的排列方式不同,Wiwaxia骨片上不存在鳞沙蚕刚毛的覆瓦状结构等)。
    7  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双刺吐卓虫(Tuzoia bispinosa)个体发育的研究
    姚路 彭进 傅晓平 赵元龙
    2009(1). DOI: 1 CSTR:
    [摘要](502)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是凯里生物群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吐卓虫属(Tuzoia)最为常见,化石标本达200多件。吐卓虫常见于全球早、中寒武世地层,地理分布广泛,在地层对比和古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数理统计和对比研究的方法,详细检测130多块双刺吐卓虫(Tuzoia bispinosa Yuan and Zhao,1999)化石标本,发现明显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3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文中探讨双刺吐卓虫的个体发育,确认先前建立的凯里生物群中Tuzoia的2个种:Tuzoia bispinosa和T.magna,应为Tuzoia bispinosa一种。
    8  基于叶缘分析法定量重建中国始新世植物群的年均温
    苏涛 星耀武 杨青松 周浙昆
    2009(1). DOI: 1 CSTR:
    [摘要](356)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全球气候在始新世总体上经历了由极热逐渐转冷的过程。植物叶片化石作为地质时期的产物,可以用来反映陆地古气候的这一变化历史。文中采用叶缘分析法首次定量重建中国始新世6个植物群的古年均温。分析结果显示,热鲁植物群(年均温17.3±3.7℃)、依兰植物群A段(年均温18.2±2.9℃)和柳区植物群(年均温22.7±2.3℃)反映了早始新世至中始新世早期气温较高。依兰植物群B段(年均温10.1±3.4℃)、石脑植物群(年均温10.1±3.4℃)、抚顺植物群(年均温5.0±1.4℃)和白鹿塬植物群(年均温9.2±3.1℃)则反映了中始新世后期至晚始新世气温明显下降的过程。植物群的古年均温推测值与植物群物种组合代表的气候类型吻合。研究表明,始新世时期中国与全球的气候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即早始新世至中始新世早期气温较高,中始新世后期至到晚始新世气温明显降低。
    9  苏皖北部新元古代宏体碳质化石(英文)
    钱迈平 姜杨 余明刚
    2009(1). DOI: 1 CSTR:
    [摘要](463) [HTML](0) [PDF 0.00 Byte](23)
    摘要:
    相对于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体化石而言,宏体碳质化石是肉眼可见、个体大小达毫米一厘米级、具一定几何形状、在地层中呈压扁状保存的独特生物碳化遗留物。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元古代海相泥岩或页岩地层中分布较广,地质年代范围从古元古代到寒武纪,尤其在新元古代更显优势。宏体碳质化石通常呈微米级厚,大小范围从略小于1到大于100mm。的片状黑一褐色薄膜。它们形态各异,变化范围从光滑、起皱、扭曲或具环纹的圆形、椭圆形、香肠形到不规则的角形等个体。大多无清晰稳定的表面装饰或内部构造,难以进一步分类。在许多标本中,原生的压实作用引起的折皱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其是具有柔软的外壁包裹着活性流体物质的海洋生物。 苏皖北部新元古界富产宏体碳质化石,它们主要分布于安徽寿州、凤阳、宿州、灵璧,江苏铜山及山东苍山等地,均保存于细腻的粘土含量较高的页岩或泥岩中,化石保存完好程度与岩性的细腻程度成正比。分布较广且数量较多的是Chuaria,其次为Tawuia,而表面具细密横纹的宏体碳质化石仅见于淮南少数地点的刘老碑组、九里桥组,以及淮北少数地点的史家组、金山寨组和沟后组。它们曾被分类命名多达52个形态属种。然而,后来的研究发现,其中大多是同物异名、不符合国际命名规范及分类地位有问题者(Sunand Zhou,1986;Hofmann,1994;钱迈平等,2000,2008;Dongeta1.,2008)。经清理甄别归纳后,也许只有4个形态属种有效。它们分别是:1)Chuaria circularis Walcott,1899,圆一短椭圆形及因埋藏状况呈现的各种变形,长宽比〈2。表面无稳定装饰,呈光滑或常在边缘及其附近有环向或斜切向皱纹;2)Tawuia dalensis Hofmannet Aitken,1979,长椭圆一香肠形及因埋藏状况呈现的各种变形,长宽比≥2。表面无稳定装饰,呈光滑或不定向皱纹;3)Tyrasotaenia podolica Gnilovskaya,1971,不分枝的窄长带形,常扭曲纠缠;4)Sinosabellidietes huainanensis Zheng,1980,长椭圆一带形及因埋藏状况呈现的各种变形,长宽比≥2,表面具规则的细密横向条纹或褶皱,端部浑圆,一端具圆盘形固着器。 不同生长阶段和埋藏状态保存的Sinosabellidites huainanensis曾经被描述、命名为多达13个蠕虫类后生动物形态属种(郑文武,1980;汪贵翔,1982;邢裕盛,1984;邢裕盛等,1985),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大小和形态更加接近绿藻类的蠕环藻(Neomeris annulata),无论哪一种埋藏状态保存(压扁、折叠、断裂或破碎)都呈现其除了一薄膜层外,未见有任何动物的结构特征,而且所有的埋藏层位也未见有动物扰动痕迹,如钻孔、潜穴、爬迹和虫管等。因此,将Sinosabellidites huainanensis归人后生动物是有很大疑问的,它们更有可能属于后生植物。 对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化石生物群的研究显示:1)该区宏体碳质化石以结构简单的Chuaria,Tawuia为主,并出现少量具细密横纹的类型;2)表面具细密横纹的宏体碳质化石形态上更接近后生植物——绿藻类的蠕环藻(Neomerisannulata),而不是蠕虫;3)这些后物体都是简单的柔软薄皮囊状或带状体,未见有分枝构造;4)生物群多样化程度并不像过去认为的那么高;5)生物群所在环境为滨海浅海。 由此可见,这套化石生物群虽然数量较丰富,但种类却较单调。加上异常发育的叠层石礁,这种情况与华北古陆东部的辽南地区新元古代化石生物群十分相似。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华南古陆新元古代南沱冰碛岩之上的:衣新元古代震旦系陡山沱组的化石生物群,则不但数量丰富而且种类明显多样化,通常以各种较复杂的具分枝或成束构造的宏体碳质化石为特征,碳酸盐岩虽发育但叠层石已明显衰萎。 由此反映,新元古代冰碛岩也许是很好的区域对比的标志层,它的上下可能包含了因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导致早期地球生命演化也经历重大转折的地质记录。
    10  礁滩分类以及在岩芯中的识别
    张园园 王建坡 马俊业 姚小刚 王媛媛 李启剑 李越
    2009(1). DOI: 1 CSTR:
    [摘要](428)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百余年来涉及生物礁滩的有关论著,从对具体例证的剖析到时空模式的综述,催生着各种分类方案的出台。生物礁滩纵横展布上显示生态环境的相变,礁一滩灰岩具有非均一性,其岩石学特征能指示其生态群落类型。在岩芯中能识别出与各类礁一滩在成因上密切相关的岩性段时,勾勒礁滩体生态单元序列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行的。
    11  辽西中侏罗统海房沟组叩甲(鞘翅目:叩甲科)化石-新属
    董发兵 黄迪颖
    2009(1). DOI: 1 CSTR:
    [摘要](421)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文章描述产自辽宁省北票市姜家沟中侏罗统海房沟组的叩甲化石1新属1新种,Sinolithomerus dolini gen.etsp.nov.,归入原槽缝叩甲亚科(Protagrypninae)。叩甲科化石最早发现于早侏罗世,侏罗纪是叩甲昆虫演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侏罗世至晚侏罗世早期产生明显的辐射演化。晚侏罗世以前叩甲化石目前很少报道,而笔者最近几年在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统九龙山组发现了大量叩甲化石。因此,海房沟组叩甲化石的发现,对叩甲早期多样性、古地理分布以及地层对比提供了依据。
    12  塔中隆起上奥陶统凯迪阶良里塔格组生物群及其古生态特征
    杨海军 王建坡 黄智斌 姚小刚 张园园 马俊业 李越
    2009(1). DOI: 1 CSTR:
    [摘要](410)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塔中隆起区的良里塔格组含菌藻类微生物岩、植物类的钙藻、原生动物中的有孔虫、后生动物中的海绵、珊瑚、苔藓虫、介形类、三叶虫、腹足类、腕足动物、棘皮动物等化石门类。根据其生物成分的埋葬学特征,分为原地或近源成分占优势的群落和远源异地成分占优势的组合,群落和组合的类型展布受水深、水动力、坡折带地貌等因素控制。
    13  南京牛头岗遗址植硅体分析及环境考古意义
    刘林敬 萧家仪 华国荣 王光明 郝立贞 仝秀芳 徐时强
    2009(1). DOI: 1 CSTR:
    [摘要](377)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牛头岗遗址是江苏南京较大的古文化遗址,遗址文化层中植硅体组合揭示在新石器晚期(约3500Cal.aBP前),南京地区气候偏暖偏湿;商代(约3500—3000Cal.aBP),气候温暖湿润;西周早期(约3000Cal.aBP后),气候又偏暖偏湿。明显的气候波动与全新世中晚期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对比。相邻何颖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哺乳动物遗存,与牛头岗植硅体组合反映的植被与生态比较一致。新石器晚期至西周时期的气候与环境适宜古代先民的繁衍与生存,南京及滁河流域古文化内涵丰富。
    14  国际植硅体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for Phytolith Nomenclature 1.0)的介绍与讨论
    李泉 吕厚远 王伟铭
    2009(1). DOI: 1 CSTR:
    [摘要](389)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随着植硅体分析的广泛应用,植硅体命名规范化已经成:勾趋势。文章对国际植硅体命名法规中植硅体类型划分、命名和描述的方法与术语进行介绍,提供部分中文对应译名,并对该法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为我国植硅体命名规范化提供参考。
    15  《古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
    2009(1). DOI: 1 CSTR:
    [摘要](266)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16  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双刺吐卓虫(Tuzoia bispinose)个体发育的研究
    姚路 彭进 傅晓平 赵元龙
    2009(1). DOI: 1 CSTR:
    [摘要](501)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是凯里生物群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吐卓虫属(Tuzoia)最为常见,化石标本达200多件.吐卓虫常见于全球早、中寒武世地层,地理分布广泛,在地层对比和古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数理统计和对比研究的方法,详细检测130多块双刺吐卓虫(Tuzoia bispinosa Yuan and Zhao,1999)化石标本,发现明显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3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文中探讨双刺吐卓虫的个体发育,确认先前建立的凯里生物群中Tuzoia的2个种:Tuzoia bispinose和T.magna,应为Tuzoia bispinose一种.
    17  《古生物学报》征稿简则
    2009(1). DOI: 1 CSTR:
    [摘要](293)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18  辽西中侏罗统海房沟组叩甲(鞘翅目:叩甲科)化石一新属
    董发兵 黄迪颖
    2009(1). DOI: 1 CSTR:
    [摘要](277)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文章描述产自辽宁省北票市姜家沟中侏罗统海房沟组的叩甲化石1新属1新种,Sinolithomerus dolini gen.et sp.nov.,归入原槽缝叩甲亚科(Protagrypninae)。叩甲科化石最早发现于早侏罗世,侏罗纪是叩甲昆虫演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侏罗世至晚侏罗世早期产生明显的辐射演化。晚侏罗世以前叩甲化石目前很少报道,而笔者最近几年在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统九龙山组发现了大量叩甲化石。因此,海房沟组叩甲化石的发现,对叩甲早期多样性、古地理分布以及地层对比提供了依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