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2007(4). DOI: 1 CSTR:
    [摘要](103)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2  我国古植物命名中若干值得重视的问题——兼述维也纳法规中有关的规定
    周志炎
    2007(4):387-393. DOI: 1 CSTR:
    [摘要](265)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根据2006年发表的新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的有关规则和条款,讨论我国古植物命名中一些值得重视的和存在的问题,着重在分类单元名称的合格发表、模式指定以及拉丁属、种名称构成和性别等几个方面.文中也介绍了新法规中对古植物形态分类单元(morphotaxa)定义的改变和相关规则的更动情况,以及有关在学位论文和电子版文档中发表分类单元名称等新规则.文后附有古植物命名的一些重要规则生效的日期和相关说明.
    3  第十届国际刺丝胞与多孔类化石学术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
    廖卫率 王向东
    2007(4):393. DOI: 1 CSTR:
    [摘要](277)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第十届国际刺丝胞与多孔类化石学术会议(X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ossil cnidaria and Porifera)于2007年8月12-1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举行.参加会议的除东道国俄罗斯的代表外,还有来自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爱沙尼亚、波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中国、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24个国家的100多位代表.
    4  "二叠纪末真菌事件"质疑——兼论二叠-三叠纪过渡孢粉植物群
    欧阳舒 朱怀诚
    2007(4):394-410. DOI: 1 CSTR:
    [摘要](342)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作为二叠纪末植物集群灭绝的重要证据,目前国际上流行着"二叠纪末真菌事件"的说法,甚至将其作为划代的一个时间界面,但无论是植物属性、分布时代、是否真的是一个"事件",都很成问题。所谓腐生"真菌"属Reduviasporonites实际上很可能是藻类(绿藻?),而且在前寒武纪已经存在,所谓高峰事件在区域岩石地层对比上也许有一定意义,但在年代地层上无全球对比价值。南阿尔卑斯、以色列、东格陵兰(海相)和南非(陆相)的P/T过渡剖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不太适宜用于探讨二叠纪末植物的集群灭绝问题。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Hind-eodus parvus带之上早三叠世青龙组与新疆大龙口陆相的锅底坑组上部-韭菜圆组下部的P/T过渡孢粉组合代表分子惊人地相似,而锅底坑组-韭菜圆组-烧房沟组更是至今在北半球甚至全球广泛分布的、不同程度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植物群中,发现孢粉最丰富多彩、连续性最强者,也是二叠纪末陆生植物95%以上的种皆灭绝的主张者难以克服的障碍,即使将富产水龙兽的韭菜园组全部划归二叠纪,仍然如此。
    5  阴山山脉东段花粉通量及其与表土花粉比较研究
    曹现勇 田芳 许清海 李月丛 张振卿 贾红娟 张丽艳 王学丽
    2007(4):411-419. DOI: 1 CSTR:
    [摘要](365)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阴山山脉东段蛮汉山和大青山山顶草甸、桦木林、虎榛子灌丛、人工油松林及杂草草原5个植被类型花粉通量与表土花粉对比研究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及同一植被类型不同样点花粉通量和花粉浓度差异明显,捕捉器样品花粉源区面积小于表土样品,能较好地反映样品点周围植被组成,但受虫媒植物和局地植物花粉影响,与表土样品花粉组合差异明显;表土样品中松属、桦属、蒿属及藜科花粉含量多高于捕捉器样品,表明这些花粉不仅易于传播,而且在表土中具有较强的保存能力;禾本科花粉具低代表性,花粉保存能力较低.地层花粉分析中应引起注意.
    6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在山东召开
    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处
    2007(4):419-419. DOI: 1 CSTR:
    [摘要](279)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于2007年9月14-17日在山东平邑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石油、煤炭、地质矿产、博物馆和出版等系统共计60个单位的近240多位专家和同行,汇聚在风景优美的革命老区蒙山,参加第24届学术年会.这是继2005年4月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3届学术年会(常州)及2006年6月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北京)之后,我国古生物学界的又一次盛大聚会.
    7  腕足动物数据库及定量古生物地理学研究——以全球二叠纪Roadian-Wordian期为例
    谢俊芳 张华 沈树忠
    2007(4):420-429. DOI: 1 CSTR:
    [摘要](256)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随着古生物原始资料的不断积累,通过建立数据库对化石资料进行搜集和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丰富的原始数据,使我们进行古生物地理研究,特别是大尺度定量古生物地理研究成为可能。文章从化石数据库的建立开始,详细地介绍一种古生物地理学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二叠纪Roadian-Wordian期全球381个腕足动物属分布数据的聚类分析,区分出4个腕足动物生物域(北方域、冈瓦纳域、泛大洋域、古赤道域)和9个生物区[东北欧区(Northeast European)、维尔科累马区(Verkolyma)、格兰丁区(Grandian)、华夏区(Cathaysian)、基墨里区(Cim-merian)]、中蒙日区(Sino-Mongolian-Japanese)、泛大洋区(Panthalassan)、西澳区(Westralian)和澳纽区(Aus-trazean),这4个域和9个区的生物地理区系特征与它们当时的古地理位置基本吻合。同时,多维尺度分析表明,与纬度相关的温度梯度是控制腕足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古地理屏障和洋流可能在腕足动物空间分布模式的形成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8  湖北宜昌奥陶纪特马豆克期晚期-桑比期早期牙形刺多样性初探
    王志浩 吴荣昌
    2007(4):430-440. DOI: 1 CSTR:
    [摘要](294)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根据前人发表的和作者现有资料,对宜昌地区奥陶系南津关组至庙坡组(Tremadocian-early Sandbian)所报道的牙形刺属种进行厘定,并根据牙形刺带进行统计分析,初步编制出牙形刺属种的地层延限图。研究表明,牙形刺在奥陶纪的宏演化经历了3次较为明显的辐射事件,分别发生在早奥陶世晚期,Darri wilian期中期和中、晚奥陶世之交,并都与局部环境的变化有关。
    9  河南泌阳凹陷古近纪核桃园组遗迹化石组合及其环境意义——兼论深水湖泊遗迹相特征
    齐永安 曾光艳 胡斌 张国成 龚一鸣
    2007(4):441-452. DOI: 1 CSTR:
    [摘要](343) [HTML](0) [PDF 0.00 Byte](12)
    摘要: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古近纪核桃园组湖泊沉积中发育大量遗迹化石,含5个遗迹组合,形成于从滨湖到深湖的不同沉积环境中。Taenidiumserpentinum遗迹组合反映稍有覆水并周期性暴露的低能滨湖环境;Skolithos linearis遗迹组合代表湖泊中上临滨环境;Planolites montanus遗迹组合与低能浅湖环境有关;Skolithos verticalis遗迹组合形成于浅湖的远源风暴沉积中;Semirotundichnus dongyingensis遗迹组合发育在贫氧的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中。
    10  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滨浅湖沉积中的遗迹化石
    施振生 杨威 郭长敏 谢增业 金惠 朱秋影 刘满仓
    2007(4):453-463. DOI: 1 CSTR:
    [摘要](341)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滨浅湖沉积中产有丰富的动物遗迹化石,识别为3大类6属8种,包括Sko-lithos linearis,S.verticalis,Ophiomorpha nodosa,Planolites beverleyensis,P.montanus,Palaeophycus tubularis,Taenidiumsatanassi和Cochlichnus anguineus,另外,逃逸构造也很发育。这些遗迹化石主要是无脊椎动物的居住迹、进食迹和觅食迹,大多为全浮痕和上浮痕保存。根据遗迹化石的组合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可识别出3个遗迹组合:1)Skolithos linearis遗迹组合,主要由长的垂直或高角度倾斜的悬食居住潜穴构成,反映高能的砂质滨湖环境;2)Cochlichnus-Planolites遗迹组合,主要由进食迹和牧食迹组成,形成于低能的滨湖沼泽环境;3)Skolithos-Planol-ites遗迹组合,以居住潜穴和进食潜穴为主,遗迹化石的丰度较高,代表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浅湖环境。根据生物扰动的分布及扰动强度,浅湖中可识别出两类扰动类型,即1)砂泥边界扰动,扰动主要发育于砂泥交界处,代表了浅湖下部环境;2)薄砂层扰动,扰动主要发育于薄砂层中,主要出现于浅湖中下部沉积中。
    11  速足目主要类群系统发育的分子证据
    张克云 徐明旭 杨寿运 孙捷 杨群
    2007(4):464-472. DOI: 1 CSTR:
    [摘要](384)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文章基于速足目现生主要类群18S rDNA、28S rDNA和COI基因序列,采用贝叶斯法、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尝试构建速足目的分子系统树;结合形态特征和化石记录,主要对速足目各超科级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速足目现生超科Bairdiacea、Darwinulacea、Cypridacea和Cytheracea均为单系群,支持形态学上关于上述4个超科的的界定;3种基因均支持形态学上Darwinulacea和Cypridace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的观点。18S rDNA序列分析在较显著水平上支持Darwinulacea和Bairdiacea为姐妹群,Darwinulacea可能从Bairdia-cea中的一支演化而来;Bairdiacea和Darwinulacea组成的分支是Cypridacea的姐妹群,支持将三者合并为Bairdio-copina亚目的观点;Cytheracea是Cypridacea(Darwinulacea Bairdiacea)的姐妹群,可提升为Cytheracopina亚目。
    12  网角海绵目(Dictyoceratida)谱系发育与形态发生分析
    马俊业 杨群
    2007(4):473-480. DOI: 1 CSTR:
    [摘要](317)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采用形态和分子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网角海绵目谱系发育和骨骼形态发生问题。根据11个普通海绵种的18S rRNA序列,结合11个形态与结构特征以及生化和细胞学性状,对网角海绵目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网角海绵目及角骨海绵科为单系类群,具有宽口型领细胞室的掘海绵科属于网角海绵目。表型数据显示,网角海绵目内的4个科(Dysideidae,Thorectidae,Irciniidae,Spongiidae)为单系类群。网角海绵目的单系性表明具有等级分化特征的海绵质骨架纤维为同源特征,而领细胞室类型的分化,即宽口型和二咽型领细胞室的分化,是在网角海绵内部类群分化的同时发生的。结合角海绵类及相关类群的化石记录和文中关于网角海绵谱系发育分析推测,早期网角海绵可能主要通过胶原纤维粘附外源碎屑颗粒来支撑内部骨架系统;网角海绵的演化向两个方向发展:①合成多种海绵质纤维取代外源物形成骨架系统(网角海绵和指角海绵);②合成硅质骨针取代外源颗粒构成海绵骨架(现代所有具有骨针的普通海绵)。
    13  Yangtzedonta是双壳类吗?
    方宗杰
    2007(4):481-485. DOI: 1 CSTR:
    [摘要](425)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对Yangtzedonta pri mitivaYu模式标本(标本登记号:84430)的化石保存类型进行讨论,确认这应当是一枚单壳瓣实体标本,而非内模标本,由此判断,余汶(1985;Yu,2005)所描述的肌痕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谓的"片状齿突"(余汶,1985)或"片状脊"(Yu,2005)很可能是外来的附加物,并非壳体的组成部分。无论如何,84430标本现有的形态证据尚不足于将它与双壳类联系在一起。
    14  侏罗纪的施迈斯内果(Schmeissneria)是不是被子植物?
    王鑫 段淑英 耿宝印 崔金钟 杨永
    2007(4):486-490. DOI: 1 CSTR:
    [摘要](295) [HTML](0) [PDF 0.00 Byte](24)
    摘要:
    中华施迈斯内果在辽西的发现为被子植物的历史添上了重要的一笔。施迈斯内果是一个具有近170年研究历史的植物化石属。新近发现的中华施迈斯内果中发现了以前没被认识到的新特征(未成熟的雌性器官的中央结构有一个纵向的隔壁和封闭的顶端)。新的特征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该化石的系统位置。王鑫等人通过仔细分析被子植物的定义、结合新的化石特征认为施迈斯内果代表了一个具有被子植物特征的新类群。按照现有的被子植物定义,施迈斯内果可以归入被子植物。这样一来,被子植物的历史就会被前推到早侏罗世。当然也不排除未来被子植物的定义改变后为施迈斯内果建立一个与被子植物平行的种子植物新类群的可能性。文章简要地介绍了施迈斯内果的由来、特征以及王鑫等人如何判定其为被子植物的逻辑思维过程,以便大家论评。
    15  我国寒武纪崮山期的两个晚出同名三叶虫属及其替代名称
    杨显峰 彭善池
    2007(4):491-492. DOI: 1 CSTR:
    [摘要](339)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我国寒武纪崮山期两个德氏虫科三叶虫属Drepanura和Pionaspis的名称已分别被先于它们命名的其他动物所占用,成为晚出同名,应予废弃。其替代名称分别为Neodrepanura和Kiyakius。
    16  均时作用——一个常见但不易识别的埋葬学现象
    泮燕红 沙金庚
    2007(4):493-502. DOI: 1 CSTR:
    [摘要](303)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生物化石群落在埋葬过程中普遍经历了均时作用的过程。正是这种作用导致了同一生态环境域,但不同时期生物组合相混合的结果。因此,这种化石群落可能为一个连续演化群落的不同阶段的混合体,也可能是环境连续演化过程中不同生态群落的混合组合,这样的化石组合所记录的古生物学信息非常复杂。因此,对化石累积过程中的均时作用的清晰了解,将非常有助于古生物群落的分类学、居群动力学、埋葬学、古生态学、演化古生物学,甚至地层学研究精度的提高。文章根据前人的研究,扼要介绍和讨论均时作用的概念、过程、程度、效应和判别,及受均时作用影响的化石组合的分类。
    17  更正
    2007(4):502-502. DOI: 1 CSTR:
    [摘要](234)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18  古生物学报 第46卷 2007年总目次
    2007(4):503-506. DOI: 1 CSTR:
    [摘要](246)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第1期湖南锡矿山剖面晚泥盆世底栖介形类及其大灭绝…………………………………………………………王尚启马学平(1)新疆巴里坤三塘湖志留纪三叶虫……………………………………………………………………………张文堂孙晓文(33)黄土高原西部4万多年以来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
    19  《古生物学报》征稿简则
    2007(4):F0003-F0003. DOI: 1 CSTR:
    [摘要](234)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20  《古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
    2007(4):F0004-F0004. DOI: 1 CSTR:
    [摘要](176)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