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9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3次学术年会在江苏常州举行
    边鼓
    2005(3). DOI: 1 CSTR:
    [摘要](246)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9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3次学术年会于2005年4月23-25日在江苏常州举行,本次大会是近25年来我国古生物学界最大的一次古生物学工作者的聚会,来自中国科学院、高校、国土资源、石油、煤炭、化工、海洋、博物馆和出版系统的近30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代表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星学、吴新智、戎嘉余、殷鸿福、金玉、陈旭,还有很多在读研究生和年轻古生物工作者。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和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的还有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徐耀新、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王…
    2  "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研究"被批准为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项目
    王永栋
    2005(3). DOI: 1 CSTR:
    [摘要](260)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在2005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科联召开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现称为“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科技委员会第三十三次全体会议上,批准了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沙金庚研究员领衔申请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506项目“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全球对比与重大地质事件”,这是今年国际地科联批准的15个项目中唯一一项由中国学者担任首席负责人(Leader)的IGCP项目。这一IGCP项目的其他几位共同负责人(Co leaders)由法国的NicolMorton教授(国际侏罗系分会主席)、英国的BillWimbleden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PaulOlsen教授、阿根廷的Alberto…
    3  《古生物学报》征稿简则
    2005(3). DOI: 1 CSTR:
    [摘要](171)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4  湖北宜昌地区晚奥陶世三叶虫动物群及分带序列
    周志强 周志毅 袁文伟
    2005(3):327-357. DOI: 1 CSTR:
    [摘要](343)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从湖北宜昌黄花场和普溪河桥宝塔组剖面获得的新材料,极大地丰富了华南晚奥陶世三叶虫动物群内容,包括22属、1亚属、31种之多。新材料保存完美,很大程度上完整了有关三叶虫的形态特征。RemopleuridesamphitryonoidesLu,1975一种由于新发现了活动颊、唇瓣、胸部及尾部,证明它确实是Remopleurides的成员,排除了对该种归属的怀疑。文中建立了1新属和2新种:Pentacopygepuxiheensisgen.etsp.nov.,Lamproscutellum?limbatumsp.nov.。同时,以桨肋虫类为基础在宝塔组Nankinolithus带之下进一步划分出4个三叶虫带,从下到上依次为Pentacopygepuxiheensis间隔带,Hexacopygeyichangensis间隔带,Remopleuridesamphitryonoides延限带(普溪河段,卡拉道克中期),和Dislobosaspisguizhouensis延限带(临湘段下部,卡拉道克晚期)。
    5  陕西凤县熊家山界河街组早石炭世牙形刺动物群
    王平 王成源
    2005(3):358-375. DOI: 1 CSTR:
    [摘要](234)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首次描述并图示了位于华北地台和华南地台之间的秦岭山脉中的早石炭世杜内阶上部的牙形刺。这一牙形刺动物群与欧洲杜内阶的牙形刺动物群非常相似。文中描述了两个新种:Pseudopolygnathusnodosussp.nov.和Pseudopolygnathusparamultistriatussp.nov.
    6  南海北部大陆架琼东南盆地西南部新近纪沟鞭藻类
    何承全 祝幼华 麦文
    2005(3):376-395. DOI: 1 CSTR:
    [摘要](370)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首次报道的低纬度晚第三纪(新近纪)丰富多样的海相沟鞭藻类,产自南海北部大陆架琼东南盆地西南部的两钻孔(主要是Ya2112井,少量为Ya2111井),经鉴定达40余种。文中仅对其中的31种4亚种进行了照相和对15种2亚种和1新种(Impletosphaeridiumcapillaresp.nov.)在我国进行了首次描述;在新近系建立2个沟鞭藻组合:即Hystrichosphaeropsisobscura组合(下部)和ReticulatosphaeraactinocoronataPolysphaeridiumzoharyi组合(上部),并讨论了它们的组合特征及其地质时代,认为其下部的组合时代为中新世,上部的组合时代为上新世。
    7  中国湘南早侏罗世双壳类壳体内的遗迹化石--兼论遗迹化石属Talpina Hagenow, 1840
    FrankSTILLER
    2005(3):396-411. DOI: 1 CSTR:
    [摘要](439)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论文描述的双壳类壳体内的钻孔遗迹组合发现于湖南省东南部宜章县下坪附近的心田门组上部(早侏罗世,早辛涅缪尔期)浅海沉积地层中。这个遗迹化石群中,帚虫类动物制造的钻孔Talpinahunanensisichnosp.nov.(新遗迹化石种)明显地占据了大部分,偶尔共生的其它钻孔包括:Rogerellaichnosp.(蔓足亚纲尖胸类的遗迹)、Calcideletrixichnosp.(可能是藻类的遗迹)、藻或菌造的遗迹(暂定为"Mycelites"ichnosp.)、以及一种可能被海绵动物制造的未定钻孔。生物侵蚀者侵害了海底上较大的双壳类壳体。钻孔保存为天然印模(石核),它们是文石质壳体溶解后留下的空间中的充填物。此外,文中还讨论了遗迹化石属TalpinaHagenow,1840,尤其讨论了有关遗迹种颇为复杂的鉴别问题,同时校正了该遗迹属的属征。
    8  记中国南方广东省南雄盆地晚白垩世一新的窃蛋龙类化石
    吕君昌 张宝堃
    2005(3):412-422. DOI: 1 CSTR:
    [摘要](332) [HTML](0) [PDF 0.00 Byte](19)
    摘要:
    文中记述的窃蛋龙类一新属新种:遗忘始兴龙Shixinggia oblita gen.et sp.nov.是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于1995年采自中国广东省南雄盆地的始兴县。它具有以下特征:相对短的肠骨前突,肠骨高度与长度之比率大,并且肠骨的前突及后突的腹边缘均高于髋臼的背边缘。遗忘始兴龙还显示另一特征为股骨近端转子嵴内表面具有一大的气孔,胫骨近端也有类似的相对小的孔,而这些孔在其他已知的窃蛋龙类中均没有报道。这是继2003年报道的黄氏河源龙之后,中国南方第二个新的窃蛋龙类化石。
    9  辽宁西部早三叠世苏铁植物一新属--Mediocycas gen. nov.及其演化意义
    李楠 傅晓平 张武 郑少林 曹雨
    2005(3):423-434. DOI: 1 CSTR:
    [摘要](317)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报道苏铁植物大孢子叶化石一新属———中间苏铁属(Mediocycasgen.nov.)。标本采集于辽宁省西部,喀左县杨树沟煤矿后山的早三叠世红砬组。这些标本以前曾被处理为疑问化石(Problematicum)。因当时资料不足,所以没有确定属种名称。但鉴于这些化石在苏铁类早期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故对它们作了重新研究。文中除了以喀左中间苏铁(Mediocycaskazuoensisgen.etsp.nov.)为典型种进行描述以外,还对新属、种在苏铁类起源与演化方面的意义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10  藏南柳区砾岩中古植物化石组合及其特征
    方爱民 阎臻 刘小汉 陶君容 李继亮 潘裕生
    2005(3):435-445. DOI: 1 CSTR:
    [摘要](298)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柳区砾岩是在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之后伴随造山带的后期演化所形成的一套具有重要大地构造意义的山前磨拉石建造,它对确定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时间的上限、探讨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等最近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在该套磨拉石的上部层位再次找到了一批植物化石,经研究鉴定约有10余种,隶属7科9属。相比前人发现,这些植物化石多是新出现的科属种,而且大多数是已经灭绝的类型,与现生种的关系较远,因此它们的发现为西藏及喜马拉雅地区的古生物及古气候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是对这一地区生物化石的重要增补。文中报道这些植物化石组合及其区系特征,探讨这些化石植物组合所反映的古气候条件,并对一些主要的植物化石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11  节肢动物头区起源和演化机制分析
    王修强 陈均远 杨永华
    2005(3):446-453. DOI: 1 CSTR:
    [摘要](367)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帽天山页岩动物群研究表明节肢动物头区化过程包括复合型头区形成和口后附肢特异化两个独立事件。其中复合型头区形成经历了原头、原复合头和真复合头3个演化阶段。节肢动物原头只有口前两个相互独立的体节,后来通过躯干体节向前端归并形成具有3个或3个以上口后头区体节的复合型头区;但头区腹部口后附肢特异化事件显然滞后于背部体节的愈合,头区口后附肢形态特异化事件是在复合型头区形成之后,节肢动物所面临的又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文中尝试结合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分析节肢动物头区化过程的分子机制。认为原躯干前端体节发育机制的改变和Hox基因的头/躯干分区表达导致节肢动物复合型头区的发生;而头区口后特异性附肢出现与Hox基因表达区域及其功能的体节特异化事件有关。
    12  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生物群中海绵新材料
    杨兴莲 赵元龙 朱茂炎
    2005(3):454-463. DOI: 1 CSTR:
    [摘要](333)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描述了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生物群中海绵化石1新属(Zunyispongiagen.nov.),2新种(Zunyispongiatriangulariagen.etsp.nov.,Choiafanensis.sp.nov.),通过对其形态功能的分析和讨论证实了寒武纪早期海绵动物的骨骼是由细小骨针向粗大骨针演变,骨架结构从不稳定型向稳定型发展。
    13  精确重建古大气CO2浓度的气孔方法
    解三平 阎德飞 韦利杰 丛培允 孙柏年
    2005(3):464-471. DOI: 1 CSTR:
    [摘要](467)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气CO2浓度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维护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精确重建古大气CO2浓度的变化尤为重要。在众多研究古大气CO2浓度的方法中,化石植物叶片气孔方法已被证明是一种比较精确和理想的方法。文章介绍了气孔方法恢复古大气CO2浓度的概念、方法以及最新应用,用气孔比率法恢复了中国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的大气CO2浓度变化。其趋势为:从早侏罗世普林斯巴赫期一中侏罗世阿林期一巴柔期,大气CO2浓度先是下降,而后持续上升,整个时期的大气CO2浓度在1000—1500ppmv之间,这种趋势与Bernet的碳平衡模型基本一致,并指出恢复的古大气CO2浓度低于碳平衡模型值可能是由于海拔引起的。最后提出了几个方面的研究前景。
    14  样品预处理对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影响
    王金权
    2005(3):472-477. DOI: 1 CSTR:
    [摘要](271)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文中主要阐述样品预处理方法不同对于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并直接关系到由此而得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分析样品采自扬子地台震旦纪蓝田组剖面,并对相同岩石样品采取两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得到的两套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值。这种分析差主要是来源于分析样品中残存的碳酸盐。因此,在对全岩分析样品实施有机碳同位素测定之前,务必将分析样品中无机碳除尽。此外,针对目前应用于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
    15  此三台非彼三台--纠正一则化石产地之误
    廖卓庭 刘陆军 李洁
    2005(3):478-482. DOI: 1 CSTR:
    [摘要](337)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1956年斯行健教授在《古生物学报》载文记述一些保存良好的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rhombicumDawson)化石,文中称标本系地质部西北地质局631队第7分队提供,采自新疆吉木萨尔县三台镇。自那以后近50年的地质调查表明:包括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在内的整个博格达山,从未发现此类植物化石和上泥盆统。由此存在对斯行健教授描记标本真实产地的疑问,和对三台镇附近到底有否上泥盆统的质疑,这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对东天山地区的地质填图、层序建立、古生物群分区以及地质构造解释等实际和理论问题的解决带来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上述问题长期未能澄清。作者通过多年实地调查考察,结合资料考据结果认定:L.rhombicum化石的原始产地应是西天山北麓赛里木湖边的三台附近,而不是东天山北麓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在三台镇地区也根本不存在含该化石的上泥盆统。
    16  评介T.P.琼斯和N.P.罗合编的《化石植物和孢粉的现代技术》
    刘陆军 姚兆奇
    2005(3):483-483. DOI: 1 CSTR:
    [摘要](245)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国际上对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使地质勘探,特别是石油勘探事业迅猛发展,这刺激了孢粉分析技术的改进和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尤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显微技术的创新(特别是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共聚焦显微技术)、地球化学(特别是生物地球化学)手段的革新、化石植物中基因物质的提取以及计算机数据分析的应用,使古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面貌。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