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幕府山(竹/蜓)(Mufushanella)在西藏申扎地区中二叠统的发现
    CHENG Li-Ren~
    2005(1). DOI: 1 CSTR:
    [摘要](245)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Mufushanella是陈旭教授 1964年创立的,以侧坡内凹、外部壳圈具列孔区别于Nankinella。该属成立与否曾有多人讨论过,争论焦点在于建属时所谓列孔是否与隔壁孔一样,有待进一步证实。采自西藏申扎地区的标本证实了确实是列孔。而且在外部壳圈两列孔之间发育有类似拟旋脊状暗色物质聚集,可能是拟旋脊的“雏形”。并建立新种Mufushanellanankinellaeformissp.nov.
    2  西藏北部安多地区中侏罗统(巴通阶-卡洛夫阶)菊石
    阴家润
    2005(1):1-16. DOI: 1 CSTR:
    [摘要](248)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最近从藏北安多地区中侏罗统发现较丰富的菊石类化石,巴通期的菊石有OxyceritesoppeliElmi,Ho moeoplanulitescf. homoeomorphus(Buckman),H. cf. acuticosta(Roemer), Choffatiacf. vicentiMangold, Siemiradzkiacf. matisconensis(Lissajous), Proceritessp., Neuquenicerascf. yokoyamaiKobayashiandFukada和Indosphinctessp.。卡洛夫期的菊石有Oxyceritescf. subcotarius(Oppel), Macrocephalites? sp., Homoeoplanulitescf. furculus(Neumayr),Indospinctes(Elatmites) cf. reveliMangold和Reineckeitessp.。其中Indosphinctes,Indospinctes(Elatmites),Neu queniceras,Siemiradzkia和Procerites等属(或亚属)在西藏北部地区为首次报道。安多地区中—晚巴通期和早卡洛夫期菊石动物群凸现较强的地方性色彩; 晚巴通期ORBIS菊石带和早卡洛夫期KOENIGI菊石带是藏北地区菊石动物群扩散的重要时期。
    3  蒙古南部新金斯特地区下泥盆统洛霍考夫阶察甘安布拉格组牙形刺的新记录
    王成源 KarstenWEDDIGE WilliZIEGLER ChMINJIN
    2005(1):17-24. DOI: 1 CSTR:
    [摘要](251)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蒙古南部新金斯特地区萨克黑尔剖面察甘安布拉格组上部发现的牙形刺, 包括Caudicriodusneowos chmidtisp. nov., Caudicriodussp. A, Kimognathussp., “Ozarkodina”planilingua, Pandorinellinaoptima, Ozarkodinaexcavata, 清楚地表明察甘安布拉格组上部应当归到中洛霍考夫阶(泥盆系)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归到中-上志留统。海相温洛克统和罗德洛统地层在蒙古南部是否存在还需要寻找证据。文章描写了一个新种Caudicriodusneowos chmidtisp. nov.和一个未定种Caudicriodussp. A。
    4  蒙古东南部早白垩世新水井组的甲壳类化石
    袁凤钿 陈丕基
    2005(1):25-35. DOI: 1 CSTR:
    [摘要](307)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蒙古人民共和国早白垩世介形类和叶肢介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文中介绍了一个新的化石产地———蒙古东南部新水井地区和若干属种,主要是介形类和叶肢介,并依据这些年来在中国境内的多处发现,进行了相应地层对比及沉积环境的讨论。
    5  中国国椴粉属Tiliaepollenites花粉的植物关系及其意义
    宋之琛 王伟铭 黄翡
    2005(1):36-43. DOI: 1 CSTR:
    [摘要](263)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文章分析了我国所发现的椴粉属花粉特征,并与现代相关植物花粉进行了对比,发现本属不单与椴树科(Tiliaceae)而且与梧桐科(Sterculiaceae)的某些属种有关系,从而在讨论孢粉植物群的性质及其气候等方面的问题时有了可靠的对比资料,使孢粉学的植物学意义更加可信。
    6  重庆城口大塘口下奥陶统红花园组和湄潭组下部的几丁虫
    陈孝红 张淼
    2005(1):44-56. DOI: 1 CSTR:
    [摘要](252)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文中图示和描述了重庆城口大塘口奥陶系红花园组和湄潭组下部营盘段的几丁虫计 6属, 17种。其中包括 7个未定种和 3个新种 (Conochitinadatangkouensissp. nov., C. wengxigouensissp. nov., Rhabdochitinachenk ouensesp. nov. )。讨论了几丁虫的地理和地层分布特点及其与笔石生物带的关系,阐明了红花园组和湄潭组下部营盘段不同笔石带(A. filiformis, D. bifidus和A. suecicus笔石带)中几丁虫的组合特征,并与国外同期地层几丁虫组合进行了对比。
    7  寒武纪早期疑难生物类群阿纳巴管(Anabarites)亲缘性的探讨
    陈均远 彭晴晴
    2005(1):57-65. DOI: 1 CSTR:
    [摘要](279)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阿纳巴管为生活于寒武纪早期、具三射对称管栖疑难生物。文中通过对采自陕西南部宁强下寒武统宽川铺组阿纳巴管壳体SEM和岩石薄片的观察,并以对称性和矿物组成作为线索对阿纳巴管的系统学位置和生物属性开展了探索。通过对称性对比研究和骨骼矿物组成的研究,将阿纳巴管解释为珊瑚虫纲古老干支类群的化石代表,为现生六射珊瑚的祖先类群。根据阿纳巴管个体发育过程对称性的演变所提供的线索进一步认为以六射及其倍数对称为特征的现代六射珊瑚可能经过三射对称中间阶段,起源于圆形辐射对称的祖先。阿纳巴管为由圆形经三射向六射转变这一中间阶段的化石代表。此外,还对阿纳巴管的成岩模式以及生活方式开展了探索性研究。
    8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南部地区晚白垩世青元岗组介形类
    黄清华 陈世平 叶得泉 党毅敏 王立群
    2005(1):66-73. DOI: 1 CSTR:
    [摘要](342)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南部探井青元岗组红色碎屑岩中发现较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即下段的Ahanicypris obesa-Talicypridea triangulata组合和上段的Chinocypridea augusta-Talicypridea qingyuangangensis组合,这些介形类化石地方性色彩强烈,表现为以具冠状壳喙类型的Ahanicypris,Talicypridea,Chinocypridea和网纹发育的Harbinia等属繁盛为特征,反映了中国东北地区晚白垩世晚期介形类动物群面貌。根据介形类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可以与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四方台组的介形类动物群对比,时代为晚白垩世Maastrichtian期。
    9  幕府山蜓(Mufushanella)在西藏申扎地区中二叠统的发现
    程立人 张予杰 张以春 吴水忠
    2005(1):74-78. DOI: 1 CSTR:
    [摘要](226)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Mufushanella是陈旭教授1964年创立的,以侧坡内凹、外部壳圈具列孔区别于Nankinella。该属成立与否曾有多人讨论过,争论焦点在于建属时所谓列孔是否与隔壁孔一样,有待进一步证实。采自西藏申扎地区的标本证实了确实是列孔。而且在外部壳圈两列孔之间发育有类似拟旋脊状暗色物质聚集,可能是拟旋脊的“雏形”。并建立新种Mufushanella nankinellaeformis sp.nov.
    10  青海化隆早白垩世河口群一种掌鳞杉科(松柏类)植物化石表皮角质层的扫描电镜观察
    杨小菊
    2005(1):79-86. DOI: 1 CSTR:
    [摘要](280) [HTML](0) [PDF 0.00 Byte](19)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对原鉴定为cf. FrenelopsishoheneggeriSchenk的青海化隆早白垩世河口群的标本重新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研究,并与我国已知的有关的掌鳞杉科化石以及Frenelopsishoheneggeri的波兰 (模式产地 )标本做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青海标本的表皮构造与Frenelopsishoheneggeri完全不同,而与Pseudofrenelopsispapillosa基本一致。
    11  江苏镇江莲花洞中、晚更新世人类化石地点的新材料
    房迎三 何未艾 沈冠军 朱玲
    2005(1):87-95. DOI: 1 CSTR:
    [摘要](241)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2001年对镇江莲花洞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从洞内首次获7件石制品和一批哺乳动物化石。5件石核和2件刮削器分别用石英和火成岩制成,初步判断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或稍早,文化面貌似与上世纪末在苏南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早、中期文化略有不同。根据对第2、3堆积层间的新生碳酸盐岩并参考动物化石的铀系年代测定,主要含化石的第2层年代应在~100-300ka之间,相当于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早期。由地层堆积、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等埋藏情况分析,莲花洞不是人类的长期居址,很可能只是一处临时停留地。
    12  山东省东北部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滨浅湖沉积中的遗迹群落
    施振生 胡斌 张新培
    2005(1):96-105. DOI: 1 CSTR:
    [摘要](359)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滨浅湖沉积中产有十分丰富的动物遗迹化石,共鉴定出遗迹属 10个,未定属 1个,其中遗迹种 7个,未定种 4个。遗迹化石包括Beaconitesantarcticus, Beaconitescapronus, Planolitesmontanus, Macaronichnussegregatis, Taenidiumbarretti, Cochlichnusanguineus, Gordiasp., Skolithossp., Ophiomorphanodosa, Sagittichnussp.和Favreinasp.。这一遗迹化石群落主要是无脊椎动物的进食迹、觅食迹、居住迹和停息迹,其中大部分呈全浮痕保存,少数呈上浮痕保存,并形成于经常干旱和周期性泛滥的滨浅湖沉积环境中。该群落可识别出两个遗迹化石组合,即 1)Beaconites Taenidium组合,它主要产自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滨浅湖沉积环境;2)Sko lithos Ophiomorpha组合,它代表了丰水期水体能量相对较高的滨湖沉积环境。
    13  山东省青州地区寒武-奥陶系界线研究的新进展
    武桂春 姚建新 纪占胜 刘书才
    2005(1):106-116. DOI: 1 CSTR:
    [摘要](281)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首次报道了山东省青州地区尧王山剖面的寒武 奥陶系界线地层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该剖面的炒米店组灰岩建立了 9个牙形石带,其中下奥陶统为 3个带,上寒武统凤山阶为 6个带;并与国内外研究较详细的寒武 奥陶系界线地层进行了对比。在该剖面首次发现了界线牙形石分子Iapetognathusfluctivagus,这也是在整个华北地区的首次报道,这一发现为山东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寒武 奥陶系的界线划分提供了新的标尺。
    14  华夏植物群概述
    曲利军
    2005(1):117-124. DOI: 1 CSTR:
    [摘要](253)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作为晚古生代全球四大著名植物群之一的华夏植物群 (CathaysiaFlora),一直是国内外古植物学家研究的焦点。100多年来,有关华夏植物群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文章在总结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择要对华夏植物群的分布、组成、起源、演替、绝灭以及与同期其他植物群的比较等作一综述。
    15  利用背散射电子(BSE)研究奥陶纪部分笔石的始端发育和分枝方式
    张元动 骆天天 茅永强
    2005(1):125-137. DOI: 1 CSTR:
    [摘要](239)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背散射电子成像 (BackscatteredElectronImaging,简称BSE),是依托扫描电镜的一种电子成像技术,它的成像原理和特点非常适合用来研究那些表皮尚存的各类笔石标本,是二次电子成像 (SEM)无法替代的。文中简要介绍了这一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利用它对我国早奥陶世和中奥陶世部分笔石的始端发育和分枝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当前BSE图象显示了许多以往其他途径无法观察到的笔石微细结构,特别是笔石复杂的始端发育特征,结果验证了Psigraptusjacksoni的二分岔式和Rhabdinoporaflabelliformisparabola的四分岔式原始分枝的观点,显示它们都具有最原始的等称笔石式(isograptid type)始端发育型式。此外,BSE图象还显示,底栖固着的树形笔石Airograp tusfurciferus的胞管排列和分枝方式与奥陶纪最早期的漂浮笔石非常相似,表明二者可能存在祖 裔演化关系,或者至少是原始性状上的相似性。
    16  孢粉相:原理及方法
    李建国 DavidJBatten
    2005(1):138-156. DOI: 1 CSTR:
    [摘要](313)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介绍并评论孢粉相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孢粉相从提出至今已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现已基本成熟。尽管如此,它对大多数孢粉学家(包括中国学者)来说仍然是陌生的。文中论述了进行成功的孢粉相研究的基础:孢粉有机质分类、术语及研究方法,包括采样、实验技术、数据采集和相识别的数学方法、古环境解释及能源潜力评价等方面。与传统的只注重孢型的孢粉学相比,孢粉相强调对样品中的所有沉积有机质进行总体评价,从而可以帮助人们从沉积物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更清晰地重建和描绘盆地沉积图景并评价目的地层的能源潜力。有机地球化学和煤岩学的一些研究内容和方向与孢粉相研究非常相似,文中对它们相关的研究也作了简评。它们对孢粉相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机质分类和术语上,一些孢粉相研究者完全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或煤岩学的。但是,这些学科在研究目的、实验技术及数据采集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孢粉有机质及其分类不一定对等于特定的干酪根型或煤岩显微组分,同时一个孢粉相也不一定等同于一个干酪根组合或有机质相。因此,孢粉相应该有独立的沉积有机质分类方案和术语系统。但是,研究方法和分类等方面的不同,并不会妨碍孢粉相获得与有机地化、煤岩学研究相似的结果。如果能够将孢粉相数据与其它方法的数据结合起来解
    17  新建襄垣栉羊齿(新名)Pecopteris xiangyuanensis nom.nov.替代晚出同名舌形栉羊齿Pecopteris lingulata Liu,1987
    刘陆军 曲利军
    2005(1):157-158. DOI: 1 CSTR:
    [摘要](322) [HTML](0) [PDF 0.00 Byte](14)
    摘要:
    最近,在与姚兆奇教授一起研究有关栉羊齿类植物的过程中,发现在发表《晋东南地区含煤地层和古生物群》(1987)时,由于付印仓卒,不及仔细参阅相关文献,以致未及时发现书中山西组的一种植物化石舌形栉羊齿PecopterislingulataLiu, 1987(赵修祜等, 1987, 82-83、126页,图版 13
    18  《生物的灭绝与复苏—来自华南古生代的证据》目录
    2005(1):i001-i001. DOI: 1 CSTR:
    [摘要](182)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19  《古生物学报》征稿简则
    2005(1):i002-i002. DOI: 1 CSTR:
    [摘要](196)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