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东秦岭北坡中元古代晚期微体生物群--一个早期生命的新窗口
    尹磊明 袁训来 边立曾 胡杰
    2004(1):1-13. DOI: 1 CSTR:
    [摘要](359)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山西南部永济地区位于东秦岭北坡,在该地区出露良好未变质的中一新元古代地层。在水幽剖面的中元古界汝阳群北大尖组中保存类型多样的微体化石,包括具刺疑源类(Shuiyousphaeridium(Du)Yan,emend.Yin,1997;Tappania Yin,1997),球形、舟形疑源类和多种带状、管状藻类化石。其大的膜壳,突起附属物,脱囊开口,以及同平面不规则分枝丝体等都显示了真核原生物的形态特征。线形和螺旋形微细管体和网状结构物首次见于部分带状丝体和膜状碎片,推测这些管状物是底栖藻类为适应干旱缺水环境而发育的输导或加固支撑的结构物。当前,以具刺疑源类Tappania为特征的相似微体化石组合相继在印度、澳大利亚南部中元古代地层中发现,揭示了约10亿年前真核生物的阶段性发展和海洋原生物生态系统状况。
    2  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的牙形刺
    李志宏 王志浩 汪啸风 陈孝红 王传尚 祁玉平
    2004(1):14-31. DOI: 1 CSTR:
    [摘要](393)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重点描述宜昌黄花场剖面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的重要牙形剌共3属、5种和2新种Bergstroemognathus sp.nov.,Baltoniodus tetrachotomus Liand Wang sp.nov.,并对Oepikodus evae带和Baltoniodus triangularis带分子的首现位置及带的含义进行厘定。作者还在此剖面大湾组下段发现北美中大陆区暖水型牙形刺Tripodus laevis和Protoprioniodus aranda,并确定Tripodus laevis的首现位置在Baltoniodus triangularis带底界之上0.3m处。Tripodus laevis的首次出现曾提议为中奥陶统的底界的标志(见陈旭等,2000),在宜昌黄花场剖面上Tritodus laevis的首现位置接近Baltoniodus triangularis带底界,对确定中/下奥陶统界线很重要。由于在黄花场剖面可识别出Baltoniodus crassulus-B.gladiatus-B.triangularis演化谱系,作者建议以B.triangularis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奥陶统的底界,宜昌黄花场剖面为中/下奥陶统界线的层型剖面。同时,文中将本区的牙形刺带与世界其它地区作了对比。
    3  峡东地区寒武纪三叶虫Palaeolenus的新材料
    林天瑞 彭善池
    2004(1):32-42. DOI: 1 CSTR:
    [摘要](360)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对采自峡东地区宜昌、秭归等地的Palaeolenus Mansuy,1912的新材料的形态、保存状态、挤压变形以及个体发育等方面的研究,提出Megapalaeolenus Chang,1966的模式种Palaeolenus deprati Mansuy。1912是Palaeolenus Mansuy的模式种Palaeolenus douvillei Mansuy,1912的晚出异名,属名Mega palaeolenus Chang和种名Palaeolenus deprati Mansuy均应予以废弃。文中还对原归于Palaeolenus和Megapalaeolenus的种作较大的归并和修订。
    4  上扬子区奥陶纪三叶虫属Hexacopyge的新材料
    周志强 周志毅 袁文伟
    2004(1):43-52. DOI: 1 CSTR:
    [摘要](286)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描述上扬子区鄂西和湘西中及晚奥陶世桨肋虫类三叶虫Hexacopyge的5个种,包括2新种,即H.turbiniformis和H.yichangensis;讨论Hexacopyge的定义及其与相关属的关系。Hexacopyge在区内分布广、演化快,显示了在区域地层划分对比方面的潜力。
    5  皖南寒武纪三叶虫Cheiruroides primigenius 的个体发育
    朱学剑 彭善池
    2004(1):53-62. DOI: 1 CSTR:
    [摘要](245)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描述采自皖南东至庞汪剖面黄柏岭组黄绿色页岩中的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Cheiruroides primigenius标本的形态特征和各器官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该种最显著的变化是头鞍沟形态的改变和面线后支的逐渐后伸。
    6  湘西晚寒武世多节类三叶虫新种及Erixanium属首次发现
    段冶
    2004(1):63-71. DOI: 1 CSTR:
    [摘要](264)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文中描记3个多节类三叶虫新种:Hardyoides damaensissp.nov.,Meringaspis damaensis sp.nov.,and Rhyssometopus(Rostrifinis)nitidus.sp.nov.,均产自湘西凤凰花桥组中部。同时描记首次在江南斜坡带中发现的Erixanium一属的保留命名种Erixanium cf.E.sentum.Erixanium是全球性分布的多节类三叶虫,其发现对湘西地区生物地层的精确划分和全球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7  晚古生代瓢叶目植物的古生态学探讨
    王军 吴秀元
    2004(1):72-85. DOI: 1 CSTR:
    [摘要](225)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对已知瓢叶目植物生态信息较为全面的观察分析表明,华夏植物群中瓢叶目植物的生态条件与欧美植物群较为相似。很可能,瓢叶目植物在欧美植物区和华夏植物区均可发育于水分充足的低地植物群和排水条件较好的高地植物群。对华夏植物群中某些低地群落的植物古生态样方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一般情况下,瓢叶目植物的属种数量与植物群落中其它类群数量相比所占份额较少(分异度不高),而它的个别种的数量则在群落中占据的比重较大,甚至占据优势地位(丰度较高)。从群落结构来看,瓢叶目植物所在的群落往往具有较好的分层结构。瓢叶目和某些楔叶纲、真蕨和种子蕨纲植物共同构成群落的林下层植被。群落的中、高层通常是石松纲和科达纲,楔叶纲中Calamites及某些树蕨和种子蕨。
    8  海南岛早志留世晚期腕足类Xinanospirifer的发现--兼论南好组
    曾庆銮 李志宏 谢才富 傅太安 张淼
    2004(1):86-93. DOI: 1 CSTR:
    [摘要](416) [HTML](0) [PDF 0.00 Byte](12)
    摘要:
    海南岛保亭县毛感乡南兵至南好公路边南好组以往被确认为下石炭统岩关阶,并认为与其下的上志留统足赛岭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著者最近在该剖面南好组中发现兰多维列世特里奇期晚期(Late Telychian)Xinonospirifer腕足动物群和三叶虫Latiproetus cf.latilimbatus,证明久归于下石炭统岩关阶南好组的地质时代应改归于早志留世(Llandoverian);海南岛地区在早志留世明显属于扬子地台区的范畴;从地质时间上还暗示南好组与其下伏的足赛岭组不可能存在角度不整合接触;南好组必须废弃。
    9  遗迹化石Chondrites的指相意义和阶层分布
    龚一鸣
    2004(1):93-102. DOI: 1 CSTR:
    [摘要](350)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介绍和评述Chondrites的基本特征和流行的成因解释 ,记述最近发现于美国犹他州中西部北美下 中奥陶统之交层型剖面上的Chondrites遗迹组构的不寻常特征和属性 :细小的Chondrites被所有与之共生的遗迹化石交切 ,形成于水与沉积物界面附近缺氧的早期软底质中 ,Chondrites是形成最早和最浅的遗迹阶层。流行的遗迹相和遗迹阶层模式的不足是 :前者在操作上 ,简单地将遗迹化石及其组合处理为同沉积或准同沉积的物理沉积构造 ,忽略了造迹活动的多阶段和多阶层的特点 ;后者的资料基础仅依据中生代以来的地层记录 ,对重大生物 环境事件和造迹生物生态习性演化对遗迹阶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注重不够。指出Chondrites的阶层分布和对古氧相的示踪在古生代与中生代有重要差别
    10  遗迹化石Chondritess的指相意义和阶层分布
    龚一鸣
    2004(1):94-102. DOI: 1 CSTR:
    [摘要](190)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介绍和评述Chondrites的基本特征和流行的成因解释,记述最近发现于美国犹他州中西部北美下一中奥陶统之交层型剖面上的Chondrites遗迹组构的不寻常特征和属性:细小的Chondrites被所有与之共生的遗迹化石交切,形成于水与沉积物界面附近缺氧的早期软底质中,Chondrites是形成最早和最浅的遗迹阶层。流行的遗迹相和遗迹阶层模式的不足是:前者在操作上,简单地将遗迹化石及其组合处理为同沉积或准同沉积的物理沉积构造,忽略了造迹活动的多阶段和多阶层的特点;后者的资料基础仅依据中生代以来的地层记录,对重大生物一环境事件和造迹生物生态习性演化对遗迹阶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注重不够。指出Chondrites的阶层分布和对古氧相的示踪在古生代与中生代有重要差别。
    11  寒武纪大附肢节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机制分析
    王修强 陈均远
    2004(1):103-107. DOI: 1 CSTR:
    [摘要](410)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在节肢动物早期演化阶段,前附肢的演化是提高动物感觉和捕食能力的重要事件。化石和发育生物学实验结果表明节肢动物前附肢(即口前附肢)的原型为短棒形触角,在此基础上分别演化为长鞭形触角和腿肢形大附肢;大附肢与螯肢形态相似,为同源构造,因此寒武纪大附肢类群可能是现生螯肢类的干支类群。文中结合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分析节肢动物演化早期大附肢产生可能的分子进化机制。认为腿肢形大附肢的发生可能与Hox基因或其它未知发育调控因子参与触角或者附肢原型的发育有关,从而改变原有前附肢发育中Dll基因、dac基因和hth基因间特异的相互作用,导致前附肢获得腿肢特异性发育程序。
    12  黑龙江省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松花江粗强壳叶肢介的扫描电镜特征
    李罡 黄清华 陈春瑞 金学新
    2004(1):108-111. DOI: 1 CSTR:
    [摘要](264)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通过对松花江粗强壳叶肢介(Cratostracus songhuajiangensis)的正模标本进行扫描电镜研究,发现原来没有描述的生长线下缘锯齿状构造,进而重新厘定该种的特征描述。
    13  黑龙江省东部七虎林组中阿普第期的两属异齿类双壳类化石
    姜宝玉 蔡华伟
    2004(1):112-117. DOI: 1 CSTR:
    [摘要](399)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在龙爪沟群七虎林组中识别出多个时代分布仅限于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的双壳类化石属,其中,Vectianella Casey和Pseudaphrodina Casey的时代分布仅限于早白垩世阿普第期,这两个属的发现对于七虎林组和龙爪沟群时代的确定有重要意义。文中系统描述这两属化石,并简要探讨七虎林组的时代。
    14  新疆南天山中泥盆世泡沫轴珊瑚属(Aphraxonia)一新种
    张宇波 孙元林 刘建波 韩宝福
    2004(1):118-123. DOI: 1 CSTR:
    [摘要](253)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描述泡沫轴珊瑚属一新种——Aphraxonia wuqiaensis sp.nov,标本产于沿新疆南天山地区乌恰县托帕-吐乐尕特山口公路边的中泥盆统托格买提组。泡沫珊瑚属过去仅在土耳其Anatolia地区和我国湖南株州地区发现,目前在新疆中泥盆统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该属的化石种资料,同时也表明在中晚泥盆世南天山地区可能与土耳其Anatolia地区和华南地区存在密切的生物地理区联系。通过与该属已知2个种特征和产出时代的对比,看出从中泥盆世Givetian期到晚泥盆世,可能存在从A.zhuzhouensis→A.wuqiaensis sp.nov→A.taurensis的演化谱系和由华南→新疆南天山→土耳其的迁移路线。其演化趋势体现为:1)一级隔壁数目逐渐减少;2)隔壁由中部加厚→边缘加厚;3)主、对隔壁分离,对隔壁伸过中心形成轴端微膨胀板状中轴→轴端膨胀明显的板状中轴→主、对隔壁在中心交汇形成轴端膨胀中轴;4)一级隔壁不达中轴→与中轴相交。
    15  湖北利川水杉阴沉木的发现及意义
    杨建明 杨星宇 梁慧
    2004(1):124-131. DOI: 1 CSTR:
    [摘要](282)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湖北省利川市水杉坝近年发现的阴沉木,有不同时期沉积的茎干、树蔸和树桩,直径最大可达2.32m。根据对6个材料样品的初步比较解剖及扫描电镜图像分析,证明阴沉木为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1948)。这一发现为树轮年代学的研究及水杉年表的建立提供了材料,为进一步了解水杉的历史演化及华中地区环境变迁创造了条件。
    16  贵州独山泥盆纪弗拉期-法门期生物灭绝后的生物遗迹
    王约
    2004(1):132-141. DOI: 1 CSTR:
    [摘要](398)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黔南独山地区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后,遗迹化石的出现早于其它化石。描述产于独山地区晚泥盆世法门期早期的遗迹化石,并分析其生态习性,它们在地层中的产出呈现出习性构造逐渐复杂、潜穴管逐渐“粗化”、由层面线性向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发展,反映造迹生物有机体的逐渐变大和完善、生活和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觅食效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环境适应方式的多样性增大的演化历程。
    17  广西象州中泥盆世晚期的海星
    韩乃仁 张家志 张轼
    2004(1):142-146. DOI: 1 CSTR:
    [摘要](310)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在广西象州中泥盆统东岗岭组壳相含泥质石灰岩中发现一个海星口面化石,定名为Devonaster guangxiensis sp.nov。该种中盘较大,腕长且直,下缘板发育,口角板肥大,略尖,与美国标本Devonaster eucharis(Hall)相比,有一定的区别。海星化石与东岗岭组常见化石Actinopteria(双壳类)和Atrypa(腕足类)伴生。
    18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水通道与储层探新
    吴贤涛 任来义
    2004(1):147-154. DOI: 1 CSTR:
    [摘要](265)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文中列举了海相生物实体化石、海相痕迹化石、海相生物碎屑、以及海相自生矿物等实据后,认为在辽河至长江问的“第二沉降带”这一南北向区间,在孔店组-沙河街组沉积期,存在一条类似于北美的白垩纪海路(Cretaceous seaway)那样的海水通道,通道内海水水体浅,且停留时间短,只在高位期出现。此时海域,宽120~340km,可从下辽河延伸到江汉盆地。就储层沉积环境而言,此时古构造台地区,可形成点礁或碳酸盐岩滩坝。到低位期,海水即离开“第二沉降带”,转而成为星罗棋布的湖泊和下切河流,并随之出现与湖泊相关特别是与下切谷相关的储层。
    19  浅析数码技术在处理古生物标本图像中的应用
    郝增明
    2004(1):155-157. DOI: 1 CSTR:
    [摘要](223)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文章简要介绍了利用数码技术处理古生物标本图像的意义,对将古生物标本(或纸质照片)转化为数字化图像的主要设备及其使用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古生物数字图像的主要处理技术和加工软件。
    20  第9届国际刺丝胞与多孔类化石学术讨论会在奥地利格拉茨举行
    廖卫华 王向东
    2004(1):158-158. DOI: 1 CSTR:
    [摘要](209)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第9届国际刺丝胞与多孔类化石学术讨论会(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ssil Cnidaria and Porifera)于2003年8月3日-7日在奥地利格拉茨举行。参加会议的除东道主奥地利的代表之外,还有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西班牙、韩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德国、瑞典、意大利、英国、比利时、法国、阿联酋、乌克兰、捷克、爱沙尼亚、荷兰、瑞士、塔吉
    21  生物多样性与古生物的发育演化--德国古生物学会第73届年会侧记
    王永栋
    2004(1):159-159. DOI: 1 CSTR:
    [摘要](233)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德国古生物学会第73届年会于2003年9月29日-10月3日在德国中部的美茵茨大学举行。来自德国各大学、研究所、博物馆、联邦州地质与环境、国土资源部门,以及英国、法国、瑞士、瑞典、荷兰、奥地利等国家的280余位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和地质学家聚集一堂,共同就生物多样性和古 生物演化为主题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讨。
    22  《中国古植物学(大化石)文献目录》简介
    吴向午
    2004(1):160-160. DOI: 1 CSTR:
    [摘要](189)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中国古植物学(大化石)文献目录(1865—2000)》一书近期将由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集体劳动的成果。由周志炎、吴向午、吴秀元、赵修祜、邓龙华、冷琴、张小弘等悉心编写完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我国绝大多数古植物学专家、学者的积极支持和帮助,约有50多位同行(包括国际友人)热情提供他们的论著目录或查实和澄清有关疑难问题。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