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茅口期■类动物的灭绝过程——灭绝选择性与物种个体大小关系的验证
    杨湘宁 刘家润 施贵军 周建平
    2001(4). DOI: 1
    [摘要](247)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对茅口期类动物群灭绝过程的分析揭示 ,若将类物种按壳体大小分为两类 ,从动物群物种分异度、物种净增速率的变化来看 ,大个体 (壳长 >6mm)物种与小个体 (壳长≤ 6mm)物种的灭绝过程并无明显的区别。根据壳壁等特征 ,茅口期类可分为南京类、希瓦格类、费伯克类和新希瓦格类 4个主要类群 ,各主要类群及其壳体大小不同的物种灭绝过程有明显的差异。在灭绝事件早期 ,各类群及其壳体大小不同的两类物种所受的影响有所不同。在早期的灭绝中 ,南京类、新希瓦格类、希瓦格类中壳长 >6mm和费伯克类中壳长≤ 6mm的物种显著减少 ,而希瓦格类中壳长≤ 6mm以及费伯克类中壳长 >6mm的物种则未受明显的影响。在茅口期晚期 ,由于灭绝压力的增大 ,除南京类外 ,所有类群及其物种无论个体大小均受到重创 ,导致类动物群物种分异度陡然下降研究结果证明 ,在灭绝强度较小时 ,类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如壳体大小、壳壁特征对物种的存活率有一定影响 ,而在集群灭绝的高峰期间 ,这些特征则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2  晚二叠世■类Gallowayinella的旋壁超微构造及其时代
    周建平 张遴信
    2001(4). DOI: 1
    [摘要](217)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电子显微镜研究显示 ,Gallowayinella旋壁的透明层与Fusulinella型 (四层式旋壁 )的透明层在晶粒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而与Palaeofusulina旋壁的超微构造特征一致。Gallowayinella属的分类位置应归于古纺锤亚科 (PalaeofusulininaeM .-Maclay ,196 3) ,时限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早期至长兴期早期。G .meitienensis一种不能作为我国长兴阶下部的一个带化石
    3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1次学术年会在西安举行
    2001(4). DOI: 1
    [摘要](189)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 2 1次学术年会于 2 0 0 1年 5月 19日至 2 2日在西安市举行 ,来自地矿、石油、煤炭、化工、海洋、科研、教学、出版部门和博物馆系统近的 2 0 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1)选举产生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 ;(2 )讨论通过修改后的《中国古生物学会章程》 ;(3)召开八届一次理事会议、常务理事会议 ,确定八届理事会任期目标 ;(4 )开展学术交流 ;(5 )召开教学讨论会 ;(6 )颁发第四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和表彰学会活动积极分子等。会议开幕前夕 ,七届七次常务理事…
    4  山东济宁煤田东区太原组■类动物群
    蒋汉朝 王明镇 张锡麒 李增学
    2001(4). DOI: 1
    [摘要](298)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通过对山东济宁煤田东区太原组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 ,共鉴定出类化石 15属 10 8种。根据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的变化规律 ,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带三个亚带 :Pseudoschwagerina带 ,3)Boultoniawillsi Schwagerinacervicalis亚带 ,2 )Pseudofusulinasphaeroidea Schwagerinaneolata亚带 ,1)Rugosofusulinacom plicata Quasifusulinalongissima亚带。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 ,本区太原组类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 ,本区石炭 二叠系应置于太原组第十一层灰岩之底
    5  深切缅怀中国古植物学奠基者—敬爱的斯行健教授
    李星学
    2001(4):419-423. DOI: 1
    [摘要](208) [HTML](0) [PDF 0.00 Byte](17)
    摘要:
    今年是我们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 5 0周年 ,也是前所长、我敬爱的导师斯行健先生诞辰 10 0周年。联合举行纪念活动 ,是很有意义的。岁月匆匆 ,流年似水。回顾自 194 4年在重庆北碚师从先生研习古植物学 ,到他 196 4年病逝于南京的 2 0年间 ,我追随左右 ,在学习与工作上受到先生的谆谆教诲和亲切关怀是难以尽述的。有这样的好老师与领导 ,真是三生有幸 ,终生难忘。值此盛会 ,我谨表达对他特别深切的怀念和无限景仰的心情。1 身世简历 -早期学习 -初露锋芒斯行健 ,号天石 ,190 1年 3月 11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斯宅村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他…
    6  云南西冲组的一种细小植物—兼论华南中泥盆世晚期植物组合
    王怿 Christopher M.Berry
    2001(4):424-432. DOI: 1
    [摘要](335) [HTML](0) [PDF 0.00 Byte](12)
    摘要:
    研究我国云南中泥盆世晚期西冲组的一种细小植物Psilophyton striatum sp.nov.,它具有二歧分叉光滑轴和生殖枝,生殖枝由三次等二歧分叉枝系和族生孢子囊组成,枝系末端对生两对直立孢子囊,根据对已有材料的分析,宜将华南中泥盆世晚期植物组合改名为Lepidodendropsis arborescense-Minarodendron cathaysiense Eocladoxylon minutum(LME)组合,它以石松类植物为主,共生有“真蕨植物”和三枝蕨类,分为小形树状植物和地面植物两个生态系统,同时,与世界上同期植物群进行了对比。
    7  木兰科的化石记录
    张光富
    2001(4):433-442. DOI: 1
    [摘要](484)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通过整理和分析木兰科植物的化石记录发现:不论是植物大化石还是花粉,迄今为止在白垩纪以前地层中尚无可靠的记录,自白垩纪以来,木兰科的许多种广泛发生于北半球,如亚洲,欧洲及北美等地,但非洲和大洋洲至今尚未发现木兰科的化石记录。该科最早的化石记录为中国东北延吉地区早白垩世大拉子组的喙柱始木兰Archimagnolia rostrato-stylose Tao et Zhang. 根据现有化石记录,并结合木兰科现代植物的地理分布,推测:1)木兰科的起源时间不迟于早白垩世Aptian-Albian期;2)木兰科起源地点可能是东亚,后来经过欧洲进入北美,再从北美迁移到达南美洲;3)在地质历史时期,木兰属的出现比鹅掌楸属早,从而支持根据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得出的木兰属较鹅掌楸属原始的结论。
    8  论我国二叠纪华夏植物群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的应用
    王军 沈光隆 等
    2001(4):443-449. DOI: 1
    [摘要](311)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已被初步证明能够运用于古生物地理学研究,但由于地质古生物学资源的局限性,目前运用这一理论对地史生物群进行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检验。文章总结了对我国二叠纪华夏植物群进行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偿试性研究的各项成果,指出开展此项研究所需的地质古生物学基础和目前存在的一些缺陷,此外,还展望了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运用于地质古生物学的前景。
    9  吉林安图县早白垩世屯田营组孢粉组合
    黎文本
    2001(4):450-456. DOI: 1
    [摘要](236)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吉林省安县明月镇屯田营组上部的孢粉化石组合以含大量松柏类各种两气囊花粉,伴以少量Schizaeoisportes,Fix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等属孢子为特征,组合面貌与辽西义县组下部尖山沟层的组合一致,时代属早白垩世贝利亚斯期,整个屯田营组只相当于义县组的下部,缺乏与义县组上部相当的地层。
    10  江苏句容白垩纪葛村组花粉一新属及其地史分布
    周山富 王伟铭
    2001(4):457-462. DOI: 1
    [摘要](305)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建立并描述新属葛村粉(Gecunpollis gen.nov)及其3新种和1比较种,新属以球形,远极具大口,口上益有薄膜为特征,产于苏南句容地句11井葛村组下部上段至中上部,其可能属于一种已灭的裸子植物花粉,分布时代为晚Barremian晚期至Aptian期,葛村组以往被归属为Aptian期至Albian期,句11井下部出现棒纹粉带表明,完整的葛村组应为晚Barremian期至Albian期。
    11  茅口期Ting类动物的灭绝过程—灭绝选择性与物种个体大小关系的验证
    杨湘宁 周建平 等
    2001(4):463-470. DOI: 1
    [摘要](266)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对茅口期Ting类动物群灭绝过程的分析揭示,若将Ting类物种按壳体大小分为两类,从动物群物种分异度,物种净增速率的变化来看,大个体(壳长>6mm)物种与小个体(壳长≤6mm)物种的灭绝过程并无明显的区别,根据壳壁等特征,茅口期Ting类可分为南京Ting类,希瓦格Ting类,费伯克Ting类和新希瓦格Ting类4个主要类群,各主要类群及其壳体大小不同的物种灭绝过程有明显的差异,在灭绝事件早期,各类群及其壳体大小不同的两类物种所受的影响有所不同,在早期的灭绝中,南京Ting类,新希瓦格Ting类,希瓦格Ting类中壳长>6mm和费伯克Ting类中壳长≤6mm 的物种显著减少,而希瓦格Ting类中壳长≤6mm以及费伯克Ting类中壳长>6mm的物种则未受明显的影响,在茅口期晚期,由于灭绝压力的增大,除南京Ting类外,所有类群及其物种无论个体大小均受到重创,导致Ting类动物群物种分异度陡然下降。研究结果证明,在灭绝强度较小时,Ting类动物的生物学特征,如壳体大小,壳壁特征对物种的存活率有一定影响,而在集群灭绝的高峰期间,这些特征则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12  试论二叠纪牙形石古地理分区、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梅仕龙 Charles M.Henderson
    2001(4):471-485. DOI: 1
    [摘要](379)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阐述二叠纪6个时期牙形石的分布及其古地理分区的划分和演变,探讨牙形石古地区分区的主控因素及其与古气候演变的关系,应用上述古地理分区模式恢复科迪勒拉山脉有关地体牙形石群落的古地理。
    13  我国寒武系底部含磷岩系中的棘灰状化石
    钱逸 何廷贵 等
    2001(4):486-496. DOI: 1
    [摘要](325)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重点介绍产于我国扬子地台下寒武统底部含磷岩系中的部分具棘,带刺类化石的分布情况和埋藏特征,对它们的分类位置和亲缘关系也作初步探讨,认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后生动物类群的硬件构造,文中描述了该类化石3属4种,其中1新属1新种-Paradoxiconus typicalis gen.et sp.nov。
    14  疑源类Tianzhushania在贵州瓮安震旦纪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的发现
    尹崇玉 高林志 等
    2001(4):497-504. DOI: 1
    [摘要](405)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首次报道贵州瓮安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的大型具刺凝源类Tianzhushania spinosa及其新种Tianzhushania tuberifera sp.nov.前者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与湖北峡尔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隧石结核中发现的典型Tianzhushania spinosa 标本(硅化)完全相同,但多数未遭受重力挤压呈球形保存。新种特征明显,也呈球形保存,但内层表面具有明显瘤突,瘤突顶端向外延伸出单一或多条管状制,另外还探讨大型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nia属的特征,已定种的地理分布,地层意义和亲缘关系。
    15  胶州湾表层沉积颗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的分布模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钟石兰 汪亚平 等
    2001(4):505-513. DOI: 1
    [摘要](282)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对胶州湾和邻近海域表层沉积中颗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的分布进行初步研究,并提出胶州湾内这个种的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在胶州湾和邻近海域表层沉积颗石藻组合占绝对优势,几个从属种类Braarodosphaera bigelowill,Syracosphaera histrica,S.lamina和Acantholithus sp.等,在一些样品中稀少,在胶州湾,依据Gephyrocapsa oceanica丰度的变化,自岸向海可以划分三个分布带:向岸常见带,浅水丰富带和深水富集带,这一分布模式与海湾水下地貌有密切的关系,在湾外的近岸海域,该种的分布呈现出与湾内相似的特征。
    16  山东济宁煤田东区太原组Ting类动物群
    蒋汉朝 王明镇 等
    2001(4):514-522. DOI: 1
    [摘要](255) [HTML](0) [PDF 0.00 Byte](12)
    摘要:
    通过对山东济宁煤田东区太原组Ting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Ting类化石15属108种。根据Ting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的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一个Ting带三个亚带:Pseudoschwagerina带,3)Boultoniawillsi-Schwagerina cervicalis亚带,2)Pseudofusulina sphaeroidea-Schwagerina neolata亚带,1)Rugosofusulina complicata-Quasifusulina longissima 亚带。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本区太原组Ting类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本区石炭-二叠系应置于太原组第十一层灰岩之底。
    17  晚二叠世Ting类Gallowayinella的旋壁超微构造及其时代
    周建平 张遴信
    2001(4):523-528. DOI: 1
    [摘要](197)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电子显微镜研究显示,Gallowayinella旋壁的透明层与Fusulinella型(四层式旋壁)的透明层在晶粒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而与Palaeofusulina旋壁的超微构造特征一致。Gallowayinella属的分类位置应归于古纺锤Ting亚科(Palaeofusulininae M.-Maclay,1963),时限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早期至长兴期早期。G.meitienensis一种不能作为我国长兴阶下部的一个带化石。
    18  中国蛇绿岩带形成时代研究中的两个误区
    王玉净 舒良树
    2001(4):529-532. DOI: 1
    [摘要](377)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对中国蛇绿岩带形成时代的研究曾出现两个误区,第一个区发生在70年代以前,大多数地质学家主要依据混杂堆积中灰岩块体中生物化石来确定蛇绿岩带的形成时代,由于这些大化石所形成的时代一般都要比蛇绿岩带的形成时间早,它不能代表板块碰撞的真正时间,第二误区发生在70年代之后,广大地质工作者普遍利用放射虫来确定蛇绿岩带的形成时代,但是,在蛇绿岩带中有时出现两套放射虫硅质岩,一套属于外来移置体,与洋壳无关;另一套位于枕状玄武岩上,真正代表洋壳的残余,在以往发表的地质文献中,大多数作者都没有把放射虫硅质岩在蛇绿岩中的位置阐述清楚,因此,他们提供的时代证据依然是存疑的。
    19  化石氨基酸在第四纪古生态和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以吉林长白山孤山屯和江苏太湖全新世沉积物中氨基酸为例
    王金权
    2001(4):533-542. DOI: 1
    [摘要](284)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稳定性碳同位素和^14C测年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使第四纪研究迅速地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然而,氨基酸应用于第四纪古生态和古气候的研究在国内仍少有人知,在国际期刊上也不多见。近年来,作者开展了长白山孤山屯和太湖全新世沉积物的氨基酸和有机碳同位素分布与古生态,古气候意义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化石氨基酸同样可为第四纪的生态环境和古气候的研究提供信息,并为全球性对比提供证据。
    20  Nilsonia undulata sensu Stockmans et Mathieu,1939的订正—Nilsonia stockmansii nom.nov.
    刘陆军 姚兆奇
    2001(4):543-545. DOI: 1
    [摘要](267)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Nilssonia undulata Stockmans et Mathieu,1939是Nilssonia undulata Harris,1932的晚出异物同名,为此,作者为Nilssonia undulata sensu Stockmans et Mathieu建立了一个新名称。据《植物命名国际规范》,属名的原始拼缀Nilsonia应优先于后来拼缀Nilssonia,因之,新名称拼缀为Nilsonia stockmansii nom.nov.。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