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征稿简则
编委会
出版伦理指南
联系我们
版权许可声明
English
1999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广西马平灰岩腕足动物群的时代问题--兼评"Fauna of the Maping Limestone of Kwangsi and Kweichow"
廖卓庭
1999(3).
DOI:
1
[摘要]
(
18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rabau(1936)记述的马平动物群中所有的腕足类化石标本并不是产于真正的马平(灰岩)组,而是产自有关地区下石炭统最上部的罗城组和上石炭统下部的黄龙组下部,时代为Serpoukhovian-Bashkilian期,而不是Uralian期
导出
收藏
2
类Protriticites旋壁构造的扫描电镜研究
孙历
,
杨湘宁
,
施贵军
1999(3).
DOI:
1
[摘要]
(
16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5
)
摘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类Protriticites的旋壁构造,重点研究了透明层、蜂巢层的超微构造特征,并分别与Fusulinela和Triticites旋壁中的类似构造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rotriticites内部壳圈的透明层与Fusulinela相似,但整体发育状况较差;与以Triticites为代表的典型的蜂巢层相比,组成Protriticites外部壳圈旋壁蜂巢构造的方解石晶体在形状、定向及排列方式上具有较原始的特征,代表了类Fusulinela→Protriticites→Montiparus→Triticites演化系列中旋壁蜂巢层的原始状态。Protriticites的原始蜂巢层构成了随后类希瓦格科旋壁蜂巢层进一步发育、演化的基础
导出
收藏
3
论华夏孢粉植物群特征
欧阳舒
,
侯静鹏
1999(3):261-281.
DOI:
1
[摘要]
(
24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
)
摘要:
根据我国已发表的晚古生代,尤其是石炭-二叠纪的孢粉资料,讨论了华夏植物群的孢粉特征及其渊源,认为至迟从中晚泥盆世开始,主要由于远洋地理隔离导至的植物分化,已与关系较密切的欧洲北美物群出相当的差异,出现了不少地方色彩成分,早石炭世这种差别所减弱,晚石炭世,特别是二叠纪,作为同属赤道或热带-亚热带植物群一部分的华夏植物群才与欧美植物群分异出来,显示出与欧美区的种种不同特征,初步总结了华夏孢粉植物群的组
导出
收藏
4
新元古代奇异叠层石和凝块石中可疑的动物活动证据
曹瑞骥
1999(3):291-304.
DOI:
1
[摘要]
(
19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5
)
摘要:
在湖北保康马桥地区,新元古代神农架群石家冲组产出一套奇异的叠层石,凝块石和叠层石-凝块石联合体。其中叠层石具类似于食草和钻孔动物破坏的疤痕,通过对上述构造形态和特征分析,这些构造可能与后生动物的活动有关,但也不排除它们是非生物成因的可能。这些后生动物似乎已显示高度发育的行为。当前的资料表明,在凝块石构造与食草和钻孔动物生态效应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紧密的联系,在生物进化史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似乎仅是一
导出
收藏
5
广西马平灰岩腕足动物群的时代问题:兼评“Fauna of the Maping Limestone
廖卓庭
1999(3):305-306.
DOI:
1
[摘要]
(
15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Grabau(1936)记述的马平动物群中所有的腕足类化石标本并不是产物真正的马平(灰岩)组,而是产自有关地区下石炭统景最上部的罗城组和上石炭统下部的黄龙组下部,时代为Serpoukhovian-Bashkilian期,而不是Uralian期。
导出
收藏
6
塔里木盆地北部东河塘组孢子化石
朱怀诚
1999(3):327-345.
DOI:
1
[摘要]
(
20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5
)
摘要:
描述了塔里木盆地北部草2井东河塘组5990-6022m井段的孢子化石11属13新种1新联合:Raistrickiaretiformissp.nov.R.platyaphiasp.novDibolisporitesbulbiformissp.nov,Hystricosporitestriangulussp.nov.Fouveosporitesdistinctussp.nov,Stenozonotri
导出
收藏
7
西藏南部色龙二叠纪腕足动物携螺贝类一新属:Gruntea gen.nov.
石光荣
,
沈树忠
1999(3):346-352.
DOI:
1
[摘要]
(
31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5
)
摘要:
根据西藏南部色龙西山剖面色龙组新材料建立了二叠纪腕足动物一新属Grunteagen.nov,并对模式种Grunteagrunti(shiandShen)作进一步的讨论和重新描述。
导出
收藏
8
山西阳泉地区早二叠世早期腕足动物群
范炳恒
,
竺维彬
,
何锡鳞
1999(3):353-353.
DOI:
1
[摘要]
(
36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山西阳泉矿区晚石炭世晚期至早二叠世早期太原组相当发育,其中早二叠世早期腕足动物化石非常丰富,共计48属125种,分属于31科,通过对腕足动物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该地区早二叠世早期3个腕足动物组合,自下而上是:(1)Derbyiashanxiensis-Chonetinel-laflemingi组合;(2)Alexaniagratiodentalis-Notothyrisnucleolus组合(
导出
收藏
9
我国东北全新世花粉分布图及其分析
任国玉
1999(3):365-385.
DOI:
1
[摘要]
(
28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6
)
摘要:
根据65个地点化石花粉分析资料,编制了我国东北全新世每隔每千年时间片断的花粉百分值图和花粉等时线图,并进行初步分析,花粉图展示了东北地区植被演化的主要特征。桦树在全新世初期遍布从三江平原到辽东半岛南端的东北东部地区,在森林中占据色对优势地位,榆属和栎属等阔叶乔枯木要在早全新世的大部分时间内是东部森林中的主要种类;在大约5kaBP以后,松属在东北现在的森林地区开始增加,云,冷杉属也表现出较明显扩大,
导出
收藏
10
笔石Pseudisograptus的最小平均生命期
陈旭
,
樊隽轩
,
韩乃仁
1999(3):386-386.
DOI:
1
[摘要]
(
17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5
)
摘要:
根据浙赣三山地区完好保存的Pseudisograptus笔石体胎管和胞管纺锤层(增生层)的立体标本,参照观生翼鳃类杆壁虫和头盘虫类的生长速率,推算此类笔石的最小平均生命期。同时拓要介绍了笔石个体石生态学及与之有关的原理和方法。
导出
收藏
11
(竹蜓)类Protriticites旋壁构造的扫描电镜研究
孙历
,
杨湘宁
,
施贵军
1999(3):394-402.
DOI:
1
[摘要]
(
18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Ting类Protriticites的旋壁构造,重点研究了透明层,蜂巢层的超微构造特征,并分别与Fusulinella和Triticites旋壁中的类似构造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rotriticites内部壳圈的透明层与Fusulinella相似,但整体发育状况较差,并以Triticites为代表的典型的蜂巢层相比,组成Protriticites外部壳圈旋壁峰巢构造的方解石
导出
收藏
12
一个值得注意的修订--评"中国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双壳类"
沙金庚
1999(3):402-406.
DOI:
1
[摘要]
(
23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4
)
摘要:
1997年,顾知微、李子舜、于希汉(Gu et al.,1997)发表了英文专著"中国黑龙江省东部早白恶世双壳类"("Lower Cretaceous bivalves from the easter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他们将前人记述为侏罗纪的黑龙江省东部龙爪沟和鸡西群的双壳类修改为早白恶世分子,并将长期被认为属中-晚侏罗世,或晚侏罗世-早白恶世早期的热河群的时代确定为早白恶世.这一重要的修订,非常值得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注意.
导出
收藏
13
广西马平灰岩腕足动物群的时代问题
——兼评“Fauna of the Maping Limestoneof Kwangsi and Kweichow”
1999(3):543-410.
DOI:
1
[摘要]
(
19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5
)
摘要: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