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论我国新元古代微体浮游植物化石及其生物地层意义
    尹磊明
    1999(2):133-143. DOI: 1 CSTR:
    [摘要](286)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由于我国南,北方新元古代构造复杂,地层不整合,古生物的不同和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差别,两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的对比长期未能解决。近年来,对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区,如安徽淮南,东秦岭北坡等一些新元古代地层典型剖面的详细研究,新的和更加充实的古生物证据,同位素年龄,碳稳定同位素等资料表明,研究地区的中,晚元古代地层与扬子地台震旦系或燕山地区青白口系都不能对比。基于已发表的微体植物化石资料,概要总结我国新元古代生
    2  论燕海扇和异海扇
    方宗杰
    1999(2):147-154. DOI: 1 CSTR:
    [摘要](278)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燕海扇(Aviculopecten)由McCoy(1851)创立,是燕海扇科和燕海扇超科的模式属,故地位十分重要.它是石炭-二叠纪海扇类中最为常见的属名之一.由于它的模式种Aviculopecten planoradiatus McCoy只有左壳,而右壳和铰部构造的特征不明,在实际应用中,其含义被不适当地扩大,从而导致在燕海扇类研究中的混乱.1986年,笔者在大英博物馆发现4块燕海扇模式种Aviculopecten planoradiatus的右壳标本,其中包括一块双壳铰合在一起的标本,另有2块标本显示了铰合构造.这些标本的发现为系统修订燕海扇属的属征创造了条件.最近,Newell和Boyd(1995)根据Pecten flexuosus (McCoy,1844,p.93,pl.18,fig.1)和Aviculopecten americanus Newell et Boyd(1995,p.60,Fig.44)的特征,推测燕海扇属的特征为两壳相等或几乎相等,这一推测显然与燕海扇模式种的特征不符,因此,他们对燕海扇和燕海扇科所作的定义不能成立.我们认为,对任何属征的修订都应基于对模式标本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之上,应避免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修订.燕海扇属的主要特征是左壳膨凸,右壳近平;两壳壳饰相同,均由简单的射褶组成,插入仅见于个体发育的早期.与之相似的属有Deltopecten和Hayasakapecten.这次发现的2块右壳标本在壳顶下显示了三角形弹体窝的存在,表明它和Deltopecten属确实不同.Hayasakapecten和Aviculopecten的区别在于双壳近等,同心饰在脊间沟下伸为刺;Newell和Boyd(1995)定义的"燕海扇"似应归入Hayasakapecten属的范畴.Newell (1938)修订燕海扇属时所依据的北美石炭纪标本和燕海扇属的模式种差异甚大,不宜继续归在燕海扇属内,本文将它们归入异海扇属(Heteropecten).异海扇的左壳特征和埃赛海扇属(Etheripecten)颇为相近,但埃赛海扇左壳的首级射饰特强,脊间沟颇宽,其中插入多条细弱得多的次级射饰,次级射饰间的级间差异不甚明显.异海扇左壳的射饰虽然也是间生式,但其各级射脊依次插入,强度依次顺序减弱,据此不难区分.这两个属右壳间的差别比较明显,埃赛海扇为间生式,而异海扇是分叉式.
    3  中国古生代中期拖鞋形珊瑚研究的进展
    廖卫华
    1999(2):155-167. DOI: 1 CSTR:
    [摘要](192)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古生代中期的志留纪和泥盆纪地层中出现了一类奇特的拖鞋形珊瑚,如Calceola,Rhizophyllum等,过去由于形状特殊往往被误认为是牡蛎,固有蛤或腕足类,这类珊瑚平躺在浅海软底或局部含碎石块的海底,平躺的一面呈扁平状,朝上的一面则呈上凸形,平时打开各自的萼盖伸出触手拨动水流捕食微生物,一遇强敌或泥沙浊流便迅速将萼盖紧闭,保护自己的软体免受伤害,Rhizophyllum的地质历程主要是志留纪,
    4  刺尾虫科三叶虫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袁金良 尹恭正
    1999(2):168-182. DOI: 1 CSTR:
    [摘要](295)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根据贵州东部晚寒武世早期地层内获得的刺尾虫科三叶虫新材料,论述了具有尾侧刺和不具尾侧刺的此类三叶虫共同起源于褶颊虫目的Mapaniidae,以及它们的早期演化,此外,还描述了此类三叶虫1新亚属、2新种和2新亚种及其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一些变异,对于正确认识寒武纪三叶虫的分类,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5  黑龙江省东部虎林盆地欧特里夫-巴列姆期沟鞭藻类
    何承全 万传彪 杨明杰
    1999(2):183-202. DOI: 1 CSTR:
    [摘要](244)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对首次发现于黑龙江虎林县东北部H87-3孔龙爪沟群的海相沟鞭藻类进行了初步研究,沟鞭藻组合包括12属20余种,其中描述和照相9属17种,包含4新种。根据全球分布的一些重要种的地质历程,认为以Oligosphaeridium属占优势和丰富或较丰富的Odontochitina operculata,Gardodinium trobeculosum,Circulodinium attadalicum,P
    6  西南极乔治王岛早第三纪遗迹化石
    杨式溥 沈炎彬
    1999(2):203-217. DOI: 1 CSTR:
    [摘要](246)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南极乔治王岛始新统化石山组含多种类型遗迹化石,常与鸟类足迹相伴产出。记述的1新遗迹属及所属的5新遗迹种,从遗迹化石形态两侧对称,纵向延伸,缺乏疣足及其它附肢构造等特征看,推测造迹者为软体蠕虫类,很可能属于寡毛纲的动物。这些化石反映了浅水河湖的沉积环境。
    7  论实轴型中柱皱纹珊瑚的分类
    林英铴 刘鹏举
    1999(2):218-227. DOI: 1 CSTR:
    [摘要](320)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具实轴型中柱的皱纹珊瑚的分类位置至今尚未取得统一。这类珊瑚的轴部由纤状组织构成,它不同于复中柱或皱形复中柱,它的形成与主隔壁,对隔壁或一级隔壁内端没有关系,是皱纹珊瑚中一类独立发育的轴部构造。具实轴型中柱的珊瑚可以独立建立新目,称Cyathaxoniida ord.nov.。按照组成实轴的纤状组织类型和实轴形态,可以划分为3科,即Cyathax-oniidae edwards et Haime,1
    8  川西晚三叠世深水复理石相藻管迹组合的比较遗迹学研究
    阴家润 姚化舟 裴树文
    1999(2):228-237. DOI: 1 CSTR:
    [摘要](291)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四川西部白玉地区上三叠统以Phycosiphon为优势属的深水得理石遗迹相,与菲律宾苏禄海的现代浊积序列中Phycosiphon遗迹群落特征最为相似,显示了构造活动带深海环境的贫氧和高沉积速率的特点。这些Phycosiphon遗迹化石因沉积速率差异而有A、B,C,D4种不同的形态特征,其中Phycosiphon A型是后浊积遗迹相,代表相对高沉积速率,PhycosiphonD和C型是前浊积遗迹相,
    9  四川峨眉寒武纪早期的CHANCELLORIIDS
    李国祥
    1999(2):238-247. DOI: 1 CSTR:
    [摘要](305)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四川峨眉麦地坪剖面下寒武统麦地坪组上段chancelloriids类骨片化石丰富,皆以磷质内核方式保存,其中首次发现具有两个中央射管的chancelloriids骨片。对Chancelloriairregularius Qian,sp.,Allonnia sp.进行了详细描述,在内核标本表面,骨片的基面上首次发现了保存极好的网状微细构造,对这一微细构造解决尚有困难,但有可能为骨片原始壳体结构的内端
    10  内蒙古准格尔旗对臼沟本溪组及腕足动物群落
    曾勇 屈永华 蔡成军
    1999(2):248-254. DOI: 1 CSTR:
    [摘要](271)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介绍了内蒙古准格尔旗对臼沟本溪组含腕足动物地层,对该地区本溪组腕足动物群和性质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识别腕足动物群落的基础上,从种的分异度,种的相对丰度,群落空间分布与能量分配等角度探讨了该腕足动物群落的一些结构模式,指出Echinocochus elegans-Ohoristites weiningensis腕足动物群落已基本属于演替阶段中的顶极群落。
    11  黄海辐射沙洲颗石的分布及海底沉积性质的研究
    邹欣庆 施丙文 许叶华 李海宇
    1999(2):255-259. DOI: 1 CSTR:
    [摘要](280)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以工作区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区为例,探讨了颗石的滨浅海环境中的标准分布,并以这种标准分布模式为基础,通过工作区采集的大量样品,得出该海区各主要潮流深槽及沙脊的沉积特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