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Eridites undulatum壳体微细构造
    张允白
    1998(4). DOI: 1 CSTR:
    [摘要](204)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利用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假直角石类Eriditesundulatum的体管沉积及气室沉积微细构造特征,体管沉积内部有机质层及矿物晶体层形态及厚度较稳定。气室沉积中有机质层及矿物晶体层形态及厚度变化大,晶体层内部具有柱状晶体。基于内部微细构造特征,推测体管沉积由软体上皮细胞直接分泌而成,气室沉积由体液渗透连接环在气室内表面上形成矿化基质后通过有机质层及矿物晶体层不断加积而成。另外,通过与石炭纪其它假直角石类内部沉积微细构造特征的比较,认为假直角石类内部沉积的微细构造特征不具有分类学意义。
    2  福建漳平栖霞组的
    张祖辉 洪祖寅
    1998(4). DOI: 1 CSTR:
    [摘要](172)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福建漳平早二叠世栖霞组出露较完整,类化石丰富,序列清楚,按岩性和化石群垂直分布,可分为3个岩性段和相应的3个类化石带,自下而上为Miselinaclaudiae带,Parafusulinamultiseptata带和Cancelinapreimigena带,后一带在福建尚属首次发现。
    3  桂西北早、中二叠世常么期和栖霞期类动物群
    周建平
    1998(4). DOI: 1 CSTR:
    [摘要](205)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桂西北早、中二叠世常么期和栖霞期类十分丰富,自下而上可建立5带4亚带:1)PamirinaSchwagerina带(Pamirinapulchrag亚带;Schwagerinacushmani亚带);2)Schwagerinaguembeli带;3)ChalaroschwagerinaRobustoschwagerina带(Chalaroschwagerinavulgaris亚带;Robustoschwagerinalonglinensis亚带);4)Brevaxinadyhrenfurthi带;5)Miselinaclaudiae带。并对研究区类动物群的特征,岩相和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
    4  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的稀有节肢动物
    侯先光 Berg. Ja
    1998(4):395-401. DOI: 1 CSTR:
    [摘要](277)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记述澄江动物群的3个新的节肢动物:Dongshania foliiforms gen.et sp.nov.,Pisinnocaris subconigera gen.et sp.nov.和Pseudoiulia cambriensis gen.et sp.nov.。标本采自云南澄江帽天山和小滥田剖面下寒武统筇竹寺组Eoredlichia带下部,3个新属种分别有1枚或2枚标本为代表。新属种拓宽了我们
    5  尖瓣单网羊齿的叶形和脉序
    姚兆奇 刘陆军
    1998(4):402-407. DOI: 1 CSTR:
    [摘要](201)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根据保存良好的化石材料,对Gigantonoclea acuminatiloba的叶结构、小羽片形态和脉序作了详细记述和讨论。该种的蕨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通常由5枚大型的小羽片构成,小羽片基部呈匙形,并非以往推测的楔形;叶缘在下部具粗锯齿,在中、上部具重锯齿;顶端急尖形,两侧的锯齿有时并不对称。对叶脉特征也作了详细记述,否定了关于此种网眼内有盲脉(游离脉)的记录。同时对有些具很特征的褶皱、被误定为C
    6  江西武宁晚奥陶世五峰期的叉笔石
    冯洪真 王海峰
    1998(4):408-426. DOI: 1 CSTR:
    [摘要](241)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首次系统描述了江西修水流域五峰期叉笔石9种和亚种。在对性状极性和性状状态分析的基础之上,运用最小进化单质法对该区五峰期叉笔石的分支图进行重建,揭示了叉笔石的亲近关系和进化水平;主要依据地层分布将分支图转化为系统树,探讨了叉笔石的演化关系。
    7  中国晚三叠世孢粉植物群地理分区
    尚玉珂
    1998(4):427-445. DOI: 1 CSTR:
    [摘要](228)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我国晚三叠世孢粉化石十分丰富,经研究划分为南北两个孢粉植物群地理区,南方孢粉植物群自上而下由3个组合带构成:1)Micrhystrdium-Zebrasporites组合带,2)Aratrisporites-Taeniaesporites组合带,3)Kyrtomisporis-Ovalipollis组合带;北方孢粉植物群由2个组合带构成:1)Duplexisporites-Parataeniaes
    8  宁夏六盘山盆地晚三叠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傅智雁 袁效奇
    1998(4):446-454. DOI: 1 CSTR:
    [摘要](228)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对宁夏六盘山盆地炭山、窑山及上流水等3条剖面中原划为中侏罗统延安组下部含煤地层的21块岩样进行了孢粉分析,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鉴定出76属144种,建立了Dictyophyllidites-Aratrisporites-Cycadopites组合。通过与国内外相关孢粉组合对比,认为该组合地质时代应属晚三叠世。首次以孢粉化石为依据,确认了六盘山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的存在。
    9  福建漳平栖霞组的Ting
    张祖辉 洪祖寅
    1998(4):455-466. DOI: 1 CSTR:
    [摘要](245)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福建漳平早二叠世栖霞组出露较完整,Ting类化石丰富,序列清楚,按岩性和化石群垂直分布,可分为3个岩性段和相应的3个Ting类化石带,自下而上为Misellina claudiae带,Parafusulina multiseptata带和Cancellina preimigena带,后一带在福建尚属首次发现。
    10  桂西北早,中二叠世常么期和栖霞期Ting类动物群
    周建平
    1998(4):467-476. DOI: 1 CSTR:
    [摘要](206)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桂西北早、中二叠世常么期和栖霞期Ting类十分丰富,自下而上可建立5带4亚带:1)Pamirina-Schwagerina带(Pamirina pulichrag亚带;Schwagerina cushmani亚带);2)Schwagerina guembeli带;3)Chalaroschwagerina-Robustoschwagerina带(Chalaroschwagerina vulgaris
    11  内蒙古桌子山地区早,中奥陶世腹足类化石新材料
    席与华
    1998(4):477-488. DOI: 1 CSTR:
    [摘要](241)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描述内蒙古桌子山地区早、中奥陶世腹足类16属18种,其中3新种:Euconia zhuozishanensis sp.nov.,Holopea nodilirata sp.nov.,Hormotoma gongwusuensis sp.nov.。根据残留于腹足类壳体表面的沉积及生物成因的痕迹,推测含腹足类地层沉积时环境较为动荡,是深水环境中的局部浅水环境。
    12  贺兰山北段呼鲁斯太石炭纪羊虎沟组的牙形刺
    符俊辉 于芬玲
    1998(4):489-495. DOI: 1 CSTR:
    [摘要](348)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首次报道呼鲁斯太晚石炭世羊虎沟组的牙形刺4属9种。根据化石组合面貌,自上而下可建立两个组合,即:Streptognathodus parvu-Idiognathodus magnificu组合和Neognathodus bassleri-Idiognathodus delicatus组合,其时代为晚石炭世维斯发期和晚纳缪尔期。为本区石炭纪地层划分对比及盆地格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13  Eridites undulatum同体微细构造
    张允白
    1998(4):496-502. DOI: 1 CSTR:
    [摘要](234)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利用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假直角石类Eridites undulatum的体管沉积及气室沉积微细构造特征,体管沉积内部有机质层及矿物晶体层形态及厚度较稳定。气室沉积中有机质层及矿物晶体层形态及厚度变化大,晶体层内部具有柱状晶体。基于内部微细构造特征,推测体管沉积由软体上皮细胞直接分泌而成,气室沉积由体液渗透连接环在气室内表面上形成矿化基质后通过有机质层及矿物晶体层不断加积而成。另外,通过
    14  苏北辐射沙洲沿岸有孔虫埋葬群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朱晓东 施丙文
    1998(4):503-512. DOI: 1 CSTR:
    [摘要](240)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经3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有孔虫定量分析,表明苏北辐射沙洲沿岸潮滩的有孔虫为混合埋葬群,由原地生活分子和外海的异地分子混合而成。其特点是分异度偏高,丰度变化大,壳径偏小,壳体机械破坏较明显,富含壳径细小的浮游有孔虫。这些特点反映出埋葬群在形成过程中辐射沙洲区强大潮流的搬运作用,在搬运、沉积和埋葬过程中有孔虫壳体经受机械分选和破坏作用。埋葬群与生态环境因素和埋葬环境因素均有密切关系。
    15  中国南方二叠纪海绵礁的成礁模式
    陆廷清 范嘉松
    1998(4):513-516. DOI: 1 CSTR:
    [摘要](360)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广泛发育于我国南方碳酸盐岩台地区的二叠纪生物礁,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海绵生物礁。从该地区二叠纪海绵生物礁的内部成礁因素分析,即从主要造礁生物-钙质海绵和钙质藻类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埋藏和保存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华南二叠纪海绵生物礁主要是由于其主要造礁生物钙质海绵和钙质藻类独特的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征以及它们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此模式与其它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礁的成礁模式明显不同。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