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苏皖象山群下部一些本内苏铁目化石的表皮构造研究
    曹正尧
    1998(3). DOI: 1 CSTR:
    [摘要](134)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报道象山群下部的本内苏铁植物5属6种:Tyrmiasusongensissp.nov.,Pterophylumsp.1,P.sp.2,Anomozamitesquadratussp.nov.,OtozamiteshsiangchiensisSze,Nilsoniopterisvitata(Brongn.)Florin,对其表皮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分布于苏皖沿江地区早中侏罗世的象山群,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但保存有炭质薄膜可资内部构造研究的标本尚属首次发现。
    2  南极乔治王岛燕鸥湖A孔晚第四纪生物群及其环境分析
    沈炎彬 陈肖柏
    1998(3):261-268. DOI: 1 CSTR:
    [摘要](260)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南极乔治王岛燕鸥湖A孔深7.76m,其中第四纪沉积厚7.34m,含多门类淡水及海生生物,尤以硅藻植物特别丰富,自下而上可分为9个组合。各个生物群的存在,显示了燕鸥湖经历了冰缘洼地-海陆过渡-海相-湖泊沉积的变化发展过程。
    3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奥陶纪上丘里塔格群三叶虫
    周志毅 周天荣
    1998(3):269-282. DOI: 1 CSTR:
    [摘要](219)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首镒记述了塔里木盆地西缘上丘里塔格群特马豆克晚期-阿仑尼克中期三叶虫3属4种,它们是深沟虫类Akjsuaspis aksuensis gen.et sp.nov.栉虫类Megalaspides angustus sp.nov.和M.sp。,以及1个属种不能确定的带针虫类。
    4  苏皖象山群下部一些本内苏铁目铁化石的表皮构造研究
    曹正尧
    1998(3):283-294. DOI: 1 CSTR:
    [摘要](404)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报道象山群下部的本内苏铁植物5属6种:Tyrmia susongensis sp nov.Pterophyllum sp.1,P.SP.2,Anomozamites quadratus sp.nov.,Otozamites hsiangchiensis Sze,Nilsoniopteris vittata Florin,对其表皮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5  广西德保地区中泥盆世早期的腕足动物
    陈秀琴 许汉奎
    1998(3):295-304. DOI: 1 CSTR:
    [摘要](254)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描述了广西德保西北约9km处的马隘乡上敏村附近泥岩中的腕足动物化石,共有5属3种2未定种:Costanoplia faceta Xu,Dawlmanellopsis minor sp.nov.Cryptatrypa?sp.,Plectospira?sp.,Havlicekella?debaoensis sp.nov.。以往,据泥岩上,下的灰岩中所含牙形刺和竹节石,把这段地层的时代定为早泥盆世晚期。
    6  珠江三角洲全新世硅藻
    汪桂荣
    1998(3):305-325. DOI: 1 CSTR:
    [摘要](241)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通过对采自江门市附近的两个钻孔46个样品的分析,共检出硅藻41属,150种,其中含6新种,2新变种。着重描述了新种一些国内首次或很少报道的种类。并且根据硅藻组合讨论了研究区的环境变化。
    7  南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中的分子化石
    谢树成 周修高
    1998(3):326-332. DOI: 1 CSTR:
    [摘要](324)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热液型金属矿床生物成矿作用研究的关键在于检测成矿流体中的有机质,尤其是其中的分子化石。以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为例,重点研究了成矿流体遗留下来的最直接的样品-有机包裹体中的分子化石。
    8  甘肃花海盆地早白垩世的介形类
    符俊辉 袁凤钿
    1998(3):333-338. DOI: 1 CSTR:
    [摘要](295)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详细研究了首次发现于甘肃花海盆地截大板沟下白垩统下沟组的介形类化石。根据它们的组合面貌及其在国内外分布的主要层位,认为原划归为上侏罗统,并含有丰富介形类和轮藻化石的这套地层应属下白垩统下统下沟组,其时代为早白垩世Brremian期。
    9  河北阳原和蔚县中侏罗世双壳类化石的新发现
    王璞 庞其清
    1998(3):339-343. DOI: 1 CSTR:
    [摘要](252)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描述了采自河北阳原和蔚县的双壳类化石2新种,根据共生的动物群的讨论,化石所在地层的时代为中侏罗世。
    10  内蒙古桌子山区域奥陶纪头足类化石新材料
    郭殿勇
    1998(3):344-353. DOI: 1 CSTR:
    [摘要](288)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内蒙古桌子山区域下奥陶统三道坎组和桌子山组含有丰富的头足类化石。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头足类的系统演化,地层分布进行了分析。描述了9属16种。
    11  江苏下扬子区笔石反射率研究
    祝幼华 杨晓清
    1998(3):354-358. DOI: 1 CSTR:
    [摘要](402)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通过对江苏下扬子地区笔石反射率的研究,发现随埋深增加笔石反射率增高,并建立了笔石反射率与牙形刺色变指标的对应关系,又以牙形刺色变指标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桥梁”,进一步建立了笔以射率与镜质体反率的对应关系,从而为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评价提供一项新的可靠的评价指标。
    12  澳大利亚泥盆纪皱纹珊瑚生物地层及生物地理研究展望
    甄勇毅
    1998(3):359-379. DOI: 1 CSTR:
    [摘要](236)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通过对澳大利亚泥盆纪皱纹珊瑚属级分布的分析,认为泥盆纪珊瑚在该区经历了两大繁盛期,尤以Lochkovian-Emsian最盛,有大量新属产生,内板珊瑚和菲力甫珊瑚科分子要Pragian期开始出现,绳珊瑚科的分子也在Emsian大量出现,这些分子继而通过洋流逐渐扩散到华南及老世界域其他省区。
    13  松花江生物群与东北白垩系地层序列
    陈丕基 施泽龙
    1998(3):380-385. DOI: 1 CSTR:
    [摘要](258)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松花江生物群与东北白垩系地层序列陈丕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施泽龙叶宁叶得泉(大庆石油管理局黑龙江大庆市163712)关键词松花江生物群地层序列白垩系“松花江生物群”一名系小林贞一等(Kobayashietal.,1942...
    14  Remopleurides nasutus Lu的新认识
    袁文伟 周志毅
    1998(3):386-386. DOI: 1 CSTR:
    [摘要](288)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RemopleuridesnasutusLu的新认识袁文伟周志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关键词三叶虫新属Hexacopyge奥陶纪卢衍豪1957年建立了桨肋虫类三叶虫的一个新种,RemopleuridesnasutusLu...
    15  中国叠层石新属(群)索引
    邱树玉 梁玉左
    1998(3):387-394. DOI: 1 CSTR:
    [摘要](261)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索引材料取自1962-1994年期间在国内外各种期刊和专著上公开发表过的叠层石文献资料,共录中国学者所创立的叠层石新属131个,其中元古宙为122个,古生代为6个,中生代为3个,为了统一描述规范,统一对叠层石性状在分类中作用的认识,招集整理中国学者建立的叠层新属,建立中国叠层石数据库,提出了第一批中国叠层石属的索引名单。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