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一代地学宗师 千古国际友人——纪念葛利普教授逝世50周年
    安太庠
    1997(4). DOI: 1
    [摘要](252)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一代地学宗师千古国际友人———纪念葛利普教授逝世50周年安太庠(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100871)作者原为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96年6月10日不幸因病逝世。本文是作者生前在“纪念葛利普教授逝世50周年大会”(1996,北京)...
    2  中国地质学人的良师益友——纪念葛利普教授逝世50周年
    王鸿祯
    1997(4). DOI: 1
    [摘要](160)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中国地质学人的良师益友———纪念葛利普教授逝世50周年王鸿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葛利普是本世纪前半期世界最有名的地质学家之一。他学术造诣既深且广,学术思想开拓创新。一生活动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自1890年至1920年,他在北美从事地...
    3  华夏植物群的起源,演替与分布
    李星学
    1997(4):411-422. DOI: 1
    [摘要](201)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对华夏植物群起源新观点作了补充论述,植物群的演替与分布也作了概要综述。还以附表显示晚古生代全球有关植物群地理区划及可能的渊源关系。
    4  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及其全球层型剖面点(GSSP)在中国的确立
    陈旭 Mitc. CE
    1997(4):423-431. DOI: 1
    [摘要](186)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1991年以本文著者等组成的国际工作组,开展了旨在全球范围内确立Undulograptus austrodentatus带之底作为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之底的研究。浙江常山黄泥塘剖面被提名为候选界线层型剖面,达瑞威尔阶的底以Undulograptus austodentatus和Arienigraptus zhejiangensis首次出现为难,这两个种分别代表达瑞威尔阶底闻的带和亚带化石。这一地区宁
    5  黔东北早志留世四射珊瑚新资料
    何心一 陈建强
    1997(4):432-445. DOI: 1
    [摘要](161)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描述黔东北地区早志留世香树园组和雷家屯组四射珊瑚11属12种,其中1新属,7新种,它们是:Shiqianophyllum breviseptatum gen.et sp.nov.,Brachyelasma shiqianense sp.nov.,Crassilasma leijiatunense sp.nov.,Tunguselasma guizhouense sp.nov.,Briantelas
    6  Maikottia属骨骼微细构造及其分类
    陈建强
    1997(4):446-452. DOI: 1
    [摘要](203)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Maikottia Laurusevich,1967属是泡沫珊瑚目中较特殊的类型,呈多角块状复体。经电镜研究表明,其骨骼微细构造以晶片型层状骨骼为主,隔壁刺由复式杆晶榍组成,层状骨骼包绕隔壁刺,在隔壁刺内包绕和联结单杆晶榍。体壁和横板均由层状骨骼组成。本属的纤状骨骼属较原始简单类型-晶粒和短轴晶柱,它组成复式杆晶榍内单杆晶榍的轴带,并呈分散状排列。根据该属为泡沫珊瑚类型隔壁及复式杆晶榍,将其归入泡
    7  海南岛南岸全新世海相贝类及其气候特征
    杨守仁
    1997(4):453-472. DOI: 1
    [摘要](146)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海南岛南岸中全新世海相软体动物共有67属116种,简要描述其中26属32种。根据海南岛南岸海滩岩及其贝类(67属116种)的研究和14C测年数据、氧稳定同位素值,认为该区在中全新世(距今5180±190至3333±114年)期间处于热带气候带,并有相对冷暖变化的阶段性波动;在距今3333±114年,似乎出现降温征兆。
    8  中国的棘鱼鳍刺化石
    刘时藩
    1997(4):473-484. DOI: 1
    [摘要](284)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简要回顾了中国棘鱼鳍刺化石的研究历史,着重记述了最近采自湖南澧县山门纱帽组的棘鱼鳍刺化石,包括Hunanacanthus gen.nov.,Eosinacanthus gen.nov.,Sinacanthus和Neosinacanthus。总的看来,山门的棘鱼化石群和曾祥渊记述过的湘西大庸溶溪组的棘鱼化石群近似。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志留纪棘鱼刺体演变趋势和有关生物地层学问题,认为志留纪先后有过两
    9  青海贵德盆地万秀群中段的介形类
    孙元林
    1997(4):485-493. DOI: 1
    [摘要](166)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描述青海贵德盆地万秀群中段的介形类5属14种,其中Cypridea wanxiuensis为新种。这些介形类代表了典型的早白垩世组合。结合孢粉分析结果在该地区存在典型热河动物群分子(如Eosestheria cf.persculpta,E.spp.,Diestheria sp.和Ephemeropso trisetalis等),认为万秀群中段含介表类层段的地质时代大体相当于白垩纪早期的Berris
    10  贵州台江八郎下,中寒武统界线及三叶虫动物群
    袁金良 赵元龙
    1997(4):494-524. DOI: 1
    [摘要](239)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详细记述了贵州台江八郎下、中寒武统界线剖面及所含三叶虫动物群,提出了在过渡区划分下、中寒武统界线新定义:即从三叶虫Lancastria向Oryctocephalus(或Oryctocephalina)的连续演化系列中,以Oryctocephalus(或Oryctocephalina)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寒武纪的开始。在描述的28属(亚属)36种(未定种)三叶虫中,共有7新属(亚属)17新种。
    11  湖南铺头泥盆纪生物礁的对比研究
    柳祖汉 杨孟达
    1997(4):525-536. DOI: 1
    [摘要](178)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铺头礁发育在中泥盆统棋子桥组,礁露头多处,曾被认为是一个丘礁群。通过两个相距很近的礁组合剖面的对比研究和岩相古地理分析,以及对礁体的长距离追索,认为铺头一带先后发育有层状礁和堤礁。在一定条件下,堤礁的上部向台地外侧伸展,这一部分可被断层切割,保存在台盆相沉积中。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