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广西、贵州的Zelia及其地层分布
    周建平 杨湘宁
    1996(5). DOI: 1
    [摘要](249)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标本采自广西宜山、天等和贵州独山、紫云等地的早二叠世地层中。Zellia富集于层面,大多和Pseudoschwagerina,Sphaeroschwagerina,Robustoschwagerina共生,在确定石炭二叠系界线时具有一定的地层意义。现对Zelia的属征加以阐述、讨论和归并,并对其地理地层分布作一简介
    2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六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纪要
    1996(5). DOI: 1
    [摘要](274)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六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纪要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六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于1996年5月6日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逸夫楼举行,出席会议的常务理事有项礼文、殷鸿福、安泰庠、邢裕盛、王建华、吴浩若、赵喜进、穆西南,《古生物学报》常务副主编王俊庚和学会...
    3  腕足类学科组学术会议将在浙赣常山、玉山召开
    南腕
    1996(5). DOI: 1
    [摘要](223)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腕足类学科组学术会议将在浙赣常山、玉山召开中国古生物学会腕足动物学科组联合笔石学科组、头足类学科组、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及江苏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将于1996年10月中旬在常山县和玉山县联合召开浙西、赣东早古生代地层古生物现场学术讨论会,会后...
    4  Levitusia(腕足类)在广西桂林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廖卓庭 李镇梁
    1996(5):511-527. DOI: 1
    [摘要](180)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Levitusia的形态构造特殊,是欧洲和中亚地区下石炭统韦宪阶下部常见属。此属在我国广西桂林大塘阶下部尚属首次发现。本文详细讨论了该属的形态构造、亲缘关系、地理、地层分布以及古生态特征,指出Levitusia不仅因具有基本稳定的产出层位和短促的地质时限而为欧亚地区同期地层的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又因Levitusia化石群主要发现于碳酸盐岩台地的边缘或台盆交接的斜坡相带,且从未在凝聚沉积、库尔
    5  Rhaphidopteris一新种及其分类位置的探讨
    章伯乐 周志炎
    1996(5):528-543. DOI: 1
    [摘要](204)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河南义马中侏罗世义马组所产Rhaphidopteris cornuta sp.nov.以其叶下部规则地两歧分叉一次,两个分枝歧轴式多次分枝成三次羽状,脉间具树脂体、气孔器主要分布于下表皮等和我别于该属的其它已知种。文中对Rhaphidopteris属的含义作了详细讨论,并对某些种的归属提出修改意见。Rhaphidopteris属历来被归于种子蕨纲,但某些种具有多次两歧分叉的叶形和叶片含有溶生树脂体
    6  东秦岭中部晚奥陶世腕足类
    许汉奎
    1996(5):544-574. DOI: 1
    [摘要](161)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报道东秦岭中部晚奥陶世腕足类19属20种,其中4新种。该区晚奥陶世腕足类与浙赣、陕甘宁及青海等地区同属华南-华北腕足动物地理区。此区与北欧区比较接近,它可能与哈萨克地区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腕足动物地理区,或为北欧区的一个亚区。它与准噶尔-兴安区明显不同,后者属北美区。
    7  贵州代化西部大标关纳缪尔晚期三叶虫
    袁金良
    1996(5):575-590. DOI: 1
    [摘要](204)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记述贵州代化西部大标关纳缪尔晚期地层(滑石板组)中的砑头虫科、短额虫科和菲利普虫科三叶虫5属(亚属)、4种和2未定种,其中有1新亚属:Microphillipsia,3新种(新亚种):Microphillipsia cylindrica,Neogriffithides daihuaensis和Weania librovitchi qiannanensis。
    8  陕西紫阳早奥陶世权河口组的笔石
    傅力浦
    1996(5):591-599. DOI: 1
    [摘要](282) [HTML](0) [PDF 0.00 Byte](19)
    摘要:
    记述了紫阳皮家坝权河口组笔石7属(亚属)12种,分出2个笔石带,下部T.approximatus带笔石群为世界型,上部D.filiformis带笔石群为华中-西南型。
    9  广西,贵州的Zellia及其地层分布
    周建平 杨湘宁
    1996(5):600-606. DOI: 1
    [摘要](242)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标本采自广西宜山、天等和贵州独山、紫云等地的早二叠世地层中。Zellia富集于层面,大多和Pseudoschwagerina,Sphaeroschwagerina,Robustoschwagerina共生,在确定石炭-二叠系界线时具有一定的地层意义。现对Zellia的属征加以阐述、讨论和归并,并对其地理地层分布作一简介。
    10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动物群保存环境初探
    张正华 沈建伟
    1996(5):607-622. DOI: 1
    [摘要](261)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以多种方法和分析成果论证台江县革东的凯里组形成于水深90-200m,属温暖、透光、水深较大、沉积速率较高的陆棚环境,海底表面处于氧化还原界面附近,该环境较有利于生物繁衍。通过对多门类化石保存特征分析,近似地恢复生物群,划分出4个埋藏相和6个埋藏亚相。凯里动物群的保存条件可归结为:生物原生活于陆棚泥表面或水中,因陆棚水体能量较海底表面接近氧化-还原界面,内栖生物少,生物扰动及食腐行为很少发生,防止埋
    11  贵州台江中,下寒武统界线剖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朱立军 赵元龙
    1996(5):623-630. DOI: 1
    [摘要](209)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对贵州台江中、下寒武统界线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微量元素丰度与比值沿剖面变化的规律性及剖面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剖面地层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和沉积环境分析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