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生物复苏——大绝灭后生物演化历史的第一幕*
    戎嘉余,方宗杰,陈旭,陈金华,廖卫华,孙东立,詹仁斌,沈建伟,童金南
    1996(3):259-271. DOI: 10.19800/j.cnki.aps.1996.03.001
    [摘要](0) [HTML](0) [PDF 601.38 K](54)
    摘要:
    生命史是一部生物界短期、快速剧变与长期、慢速稳定相互交替的历史。大绝灭(即集群绝灭)事件反映了全球环境的大突变,点断了地质历史中的生命记录及其发展历程,预示着生物界的演化出现了最有意义的飞跃。近年来尝试研究大绝灭后全球生物界的残存-复苏及其基本型式,并探索复苏的控制因素,标志着地质科学中一个重心的转移(即从大绝灭转向其后的生物残存与复苏的研究)。生物复苏揭示了大绝灭后生物演化历史的第一幕,其研究的重要意义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想。这一热门的前沿领域需要进行高分辨率的年代地层学和科学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并从分析各种级别的分类单元入手,在深入研究居群生物学、群落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3个层次的基础上,阐明大绝灭后新生态系建立的背景、过程与特点。笔者强调以显生宙各大绝灭后复苏研究为依据,纵向对比历次大绝灭后生物残存与复苏的时限、型式、环境及其控制因素,是复苏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以古生代3次大绝灭为例,初步探讨其后生物残存-复苏-辐射的基本特征。华南是全球古生代3次大绝灭后复苏研究最理想的地区之一;深入研讨华南的材料,将提供涉及全球范围的关键性的研究成果
    2  新疆晚三叠世哈萨克虫动物群的进一步研究
    陈丕基,K.G.McKenzie,周汉忠
    1996(3):272-291. DOI: 10.19800/j.cnki.aps.1996.03.002
    [摘要](0) [HTML](0) [PDF 700.60 K](57)
    摘要:
    新疆上三叠统黄山街组的哈萨克虫是一种已经绝灭了的淡水甲壳类,它与背甲目的淡水鲎虫是形态相似、关系密切、平行演化的两个枝系,但地质和地理分布远比后者短和局限,在划分和对比有关陆相地层上十分有意义。过去国内外学者曾对它进行过多次研究,但对化石本身一些结构构造和形态功能的了解还不十分清楚,甚或有错误。本文所研究的材料采自吐鲁番、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270块标本上有400多个体,近半数保存有软体印模,有些标本连胸肢上透明的扇叶的轮廓也由刚毛的痕模压印了出来,有些标本上还保存有卵粒、食物团、才由肛门排出的粪便以及刚刚孵化出来的幼仔等,精美绝伦,堪称化石矿珍藏。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发现哈萨克虫有一对远远分开的眼睛长在唇瓣后侧前额的外缘,背器官下方的圆形凸起不是“一双愈合的复眼”,而与颚间片上的构造有关;除第二触角外还有第一触角,比前者略短;11对胸肢的最后两对稍有变化,其前端的3个内肢退化成2个,修正了过去对每个胸肢结构构造认识上的错误,找到了鳃副叶与扇叶的正确位置。记述了淡水鲎虫与哈萨克虫的区别,阐明了后者的生活习性,并对其个体发育、筋肉系统、血液与脱氧的关系、生存古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探索
    3  西南地区假希瓦格  类地层分布规律的研究
    杨湘宁,周建平,冯蘅
    1996(3):303-321. DOI: 10.19800/j.cnki.aps.1996.03.003
    [摘要](0) [HTML](0) [PDF 671.48 K](61)
    摘要:
    采用“图式对比”方法对西南地区假希瓦格类109种(亚种)的地层分布进行了研究,计算了这些种(亚种)的区域性地层分布延限,论述了该地假希瓦格类的地层分布规律,并根据其主要属种的地层分布初步建立了西南地区马平阶的“复合标准剖面”。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有关剖面马平阶底、顶界线的类生物地层对比存在较大的误差。建议以贵州紫云扁平剖面作为我国马平阶的层型剖面
    4  西藏阿里地区二叠纪双壳类化石
    方宗杰,宗海
    1996(3):322-330. DOI: 10.19800/j.cnki.aps.1996.03.004
    [摘要](0) [HTML](0) [PDF 437.18 K](63)
    摘要:
    系统描述西藏阿里地区早二叠世双壳类化石4属4种(包括1新种),其中Atomodesma动物群在我国尚属首次正式描述,它的发现证实了本区应属狭义的边缘冈瓦纳生物地理区。Guizhoup ecten广见于二叠纪时的温带—热带海域,应属广温型分子。大量事实证明,海扇类在晚古生代冷-凉或温水型动物群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分异度的变化与温度(纬度)之间不存在特别的关系。不同海扇类对古纬度的指示意义是不同的
    5  广西六景和刘家早泥盆世介形类中华豆石介族*
    王尚启
    1996(3):331-348. DOI: 10.19800/j.cnki.aps.1996.03.005
    [摘要](0) [HTML](0) [PDF 615.43 K](49)
    摘要:
    报道广西六景和隆安刘家早泥盆世中华豆石介族1属、1亚属和20种,其中包括9新种和7未定种。根据统计,莲花山组的中华豆石介族下垂“V”字型肌痕与闭壳肌痕的垂直高度之比值约为0.70,而那高岭组的中华豆石介族下垂“V”字型肌痕与闭壳肌痕的垂直高度之比值约为0.74。通过对中华豆石介族,特别是肌痕的研究认为,莲花山组可与云南曲靖西屯组对比,归晚洛霍柯夫期
    6  吉林南部早奥陶世珠角石类
    朱茂炎,李学森
    1996(3):349-365. DOI: 10.19800/j.cnki.aps.1996.03.006
    [摘要](1) [HTML](0) [PDF 647.54 K](94)
    摘要:
    系统描述吉林南部早奥陶世珠角石类6科12属15种,其中包括2新属4新种和4未定种。详细讨论并明确了Tunkuskoceras Zhuravleva和Paratunkuskoceras gen.nov.,Pararmenoceras Shimizu et Obata和Parormoceras Shimizuet Obata的特征及其相互区别。对珠角石类的隔壁颈类型做了新的划分,提出了6种类型10种形态的隔壁颈。根据体管内管道系统不同保存方式的分析研究,否认弧形(arched)管道的存在,指出珠角石类体管内可能只有4种类型的管道系统
    7  滇西施甸中泥盆世地层及腕足动物群
    姜建军
    1996(3):366-379. DOI: 10.19800/j.cnki.aps.1996.03.007
    [摘要](0) [HTML](0) [PDF 598.17 K](65)
    摘要:
    对滇西施甸县何元寨组腕足类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地质时代属于中泥盆世。根据腕足类个体生态和岩相等研究结果,识别了同时异地两个腕足类群落,它们分别是施甸何元寨Atrypa-Gypidula-Schizophoria群落和施甸由旺Athyrisina-Athyris群落,前者生活于水深30m淤泥质底;后者生活在水深30—60m淤泥质底。与邻区贵州、广西和湖南同期腕足类对比结果说明,滇西腕足类缺乏上述地区土著性分子,这证实滇西与扬子地块之间在中泥盆世有一大洋隔离;但两者共有一些特提斯海分子,又说明两者共同接受了西特提斯海水的侵入,水域是相通的
    8  距离计算法在化石群对比中的运用
    邹欣庆,郝诒纯,葛晨东,许叶华
    1996(3):380-387. DOI: 10.19800/j.cnki.aps.1996.03.008
    [摘要](0) [HTML](0) [PDF 368.37 K](38)
    摘要:
    分析前人的几种化石群对比方法,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经过改进后的距离计算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1)采用半定量取值法,准确地反映出化石群对比思想;2)在进行世界范围对比时,采用对地方性分子逐步加权的方法,以降低世界性分子在对比过程中所产生的干扰。另外,还选取了全球12个赛诺曼期的钙质超微化石群,运用距离计算法进行对比,进而推测了当时全球表层洋流的格局
    9  评《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期地层和生物群》
    杨式溥
    1996(3):388-388. DOI: 10.19800/j.cnki.aps.1996.03.009
    [摘要](0) [HTML](0) [PDF 125.18 K](40)
    摘要:
    评《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期地层和生物群》由李星学、吴秀元、沈光隆、梁希洛、朱怀诚、佟再三和李兰撰写的《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期地层和生物群》一书,已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附有精美的化石图版110幅),是一本富有学术参考价值的专著.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