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征稿简则
编委会
出版伦理指南
联系我们
版权许可声明
English
1996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青海中东部布青山群孢粉组合及其时代
冀六祥 欧阳舒
1996(1):1-25.
DOI:
1
[摘要]
(
16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
)
摘要:
布青山群原划归“下二叠统”。从青海中东部阿尼玛卿山一带(玛多县、久治县)布青山群砂岩和板岩岩层中发现大量孢粉化石,计孢子花粉43属78种(包括7新种),疑源类8属10种。组合以Limatulasporites-Lundbladispora-Cycadopites-Veryhachium较多为特征,其中主要属种在国内外均为早三叠世代表分子,故布青山群砂岩、板岩层的时代应订正为早三叠世。
导出
收藏
2
中国奥陶纪牙形刺分区和生物地层
王志浩 伯.
,
SM
1996(1):26-59.
DOI:
1
[摘要]
(
18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
)
摘要:
根据牙形刺动物群的性质和分布,中国奥陶纪牙形刺在Tremadoc以后可以明显区分为两大地理区,即华南区和华北区。华南区的牙形刺动物群几乎与北大西洋型的牙形刺动物群完全一致,属冷水型动物群。华北区的牙形刺动物群与北美中大陆区的牙形刺动物群较为接近,但有自己的地方型特征,属暖水动物群。总结了两个不同地理区的牙形刺生物地层,并较详细地进行了不同区的国内外对比。
导出
收藏
3
新疆北部早,中侏罗世的几种苔类植物
吴向午
1996(1):60-71.
DOI:
1
[摘要]
(
17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
)
摘要:
记述新疆北部侏罗纪4种苔类植物,即:产自阜康县水磨河中侏罗世头屯河组的Hepaticites lui sp.nov.;克拉玛依市吐孜阿克内沟早侏罗世八道湾组上段的Hepaticites xinjiangensis sp.nov.;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煤矿中侏罗世头屯河组的Hepaticites yaoi sp.nov.;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煤矿中侏罗世西山窑组的Metzgerites bar
导出
收藏
4
西藏南部普普嘎剖面托尔阶和阿连阶的菊石
阴家润 张启华
1996(1):72-79.
DOI:
1
[摘要]
(
18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
)
摘要:
西藏南部聂拉木县土隆村以北的普普嘎剖面产出丰富的下株罗统菊石类化石。剖面上部的砂岩和灰岩中产出托尔阶和阿连阶的菊石,它们是Polyplectus discoides(Zieten),Grammoceras striatulum(Sowerby),Phymatoceras robustum Hyatt,Bouleiceras?sp.,Dumortieria?sp.,Leioceras sp.,Cyl
导出
收藏
5
论Stylostrotion及其分类位置
林英铴 黄柱熙
1996(1):80-87.
DOI:
1
[摘要]
(
16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6
)
摘要:
Stylostrotion不具中轴结构,不与Siphonodendron同类,故对属的定义作了修订。Styolstrotion是一类典型的皱纹珊瑚,更不同于异珊瑚类,因此不能同意Fedorowski的分类。新属Xinglangophyllum发现于贵州独山星朗的下石炭统上司组,内部构造似Stylostrotion,但缺失二级隔壁及以单体产出。此外,俞建章描述的?Thysanophyllum sp.
导出
收藏
6
新疆博乐早,中侏罗世火山沉积岩中的孢粉组合
刘兆生 孙立广
1996(1):88-98.
DOI:
1
[摘要]
(
19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
)
摘要:
研究的孢粉样品采自新疆博乐市保尔德苏河口东侧剖面,并发现孢粉化石36属51种。该孢粉组合以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占70.2%-96.8%),其中以Quadraeculina,Pseudopicea,Alisporites,Pteruchipollenites等的含量较高;蕨类植物孢子较少(占3.2%-24.4%),主要有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Neoraistricki
导出
收藏
7
对滇东南早泥盆世Stachyophyton yunnanense Geng的再研究
王怿 蔡重阳
1996(1):99-108.
DOI:
1
[摘要]
(
18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
)
摘要:
详细研究了滇东南早泥盆世坡松冲组中的Stachyophyton yunnanense Geng,对其主轴和侧枝的外部形态特征作了进一步的描述,首次报道了主轴的解剖构造,并对其复原图做了修正。根据研究结果,认为Stachyophyton为分类位置不明的一大类,可能与石松类的关系比较密切。
导出
收藏
8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奥陶纪裸河组三叶虫
赵达
1996(1):109-122.
DOI:
1
[摘要]
(
17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
)
摘要:
三叶虫采自黑龙江省小兴安岭西北部奥陶系裸河组,主要有Phillipsinella,Platylichas,Whittingtonia,Staurocephalus,Hadromeros,Encrinuriodes,Sphaerexochus,Lonchodomas,Calyptaulax,Parabarrandia,Octaillenus等。组合面貌具有强烈的欧洲色彩,与欧洲卡拉道克期晚期和阿什极
导出
收藏
9
广西横县六景民塘组Treptichnus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周志澄
1996(1):123-128.
DOI:
1
[摘要]
(
17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
)
摘要:
详细描述了广西横县六景民塘组的Treptichnus pollardi遗迹化石的特点,根据T.pollardi产出层位的地质背景、宿主灰岩的碳酸盐微相特点及其遗迹化石本身特点,对照国外相同遗迹化石的沉积条件,指出六景民塘组的T.pollardi形成于生物礁的较深部位,以短期的、周期性的风暴作用和以悬浮的粘土和泥晶碳酸盐的缓慢沉积作用为主。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