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银杏型胚珠器官的异时发育起源
    周志炎
    1994(2):131-139. DOI: 10.19800/j.cnki.aps.1994.02.001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861.98 K](213)
    摘要:
    比较中侏罗世以来银杏属各种的胚珠器官,显示除了胚珠大小外,它们在形态上并不构成明显的年代梯变。中侏罗世出现的义马银杏型(Ginkgo yimaensis)的胚珠器官具有分别单独着生在珠柄上的2—4个胚珠,不同于(现生)银杏型的胚珠器官仅有1个直接生在总柄上的能育胚珠,但和现生银杏胚珠器官发育阶段产生的某些畸型(通常不育)却形态相同。推测银杏型胚珠器官是由义马银杏型胚珠器官在k型选择压力下,胚珠不断增大,最终导致胚珠数目减少、珠柄消失而形成的,并且是属于异时发育(heterochrony)中过型形成(或作超越形成peramorphosis,以超期发生hypermorphosis为主)起源。目前已知最早的银杏型胚珠器官化石见于古新世的铁线蕨型银杏(Ginkgo adiantoides)。此种的叶部化石曾被记载于中生代晚期,因而银杏型胚珠器官很可能在第三纪以前即已出现。
    2  云南曲靖翠峰山剖面中的分形类leperditiids及其地层意义
    王尚启,刘正明
    1994(2):140-155. DOI: 10.19800/j.cnki.aps.1994.02.002 CSTR:
    [摘要](11) [HTML](0) [PDF 1.49 M](193)
    摘要:
    描述介形类豆石介类(leperditiids)13种和瘤石介类(beyrichiids)2种,其中包括1新种。除1种产自云南宁菠昔腊坪油果木外,其余均产自曲靖翠峰山剖面下西山村组和西冲组。据已初步掌握的华南地块泥盆纪更石介类的演化规律,推测下西山村组的地质时代可能属早泥盆世洛赫柯夫期(Lochkovian),西冲组下段可能属艾菲尔期(Eifelian),而百冲组中段则大致可与吉维特阶(Givetian)对比。同时指出“Leperditiagenerosa Jiang的产出层位可能是中泥盆统,而不是下二叠统。建议将志留系与泥盆系界线暂置于玉龙寺组与下西山村组之间。
    3  英国早石炭世大网叶肢介科一新属
    沈炎彬
    1994(2):156-164. DOI: 10.19800/j.cnki.aps.1994.02.003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775.21 K](186)
    摘要:
    描述了采自英国伯维克郡下石炭统水泥石群(社内阶)叶肢介一新局──Longestheria gen.nov.。据壳瓣生长带上发育大网状纹饰构造,归属于Loxomegaglyptidae科,从而使该科的地质历程从晚二叠世,一直追溯到早石炭世早期。讨论了新属与该科其它属之间的形态特征联系。认为化石为原地埋藏,含叶肢介岩层属非海相沉积。
    4  Robustoschwagerina立体标本研究
    姜衍文,韩乃仁,周又敏
    1994(2):165-171. DOI: 10.19800/j.cnki.aps.1994.02.004 CSTR:
    [摘要](7) [HTML](0) [PDF 916.11 K](198)
    摘要:
    立体标本采自陕西镇安西口上石炭统北羊山石灰岩中部。研究中发现:中部壳圈隔壁底部的微皱不只限于侧坡,可一直达到中部;中部壳圈隔壁沟间隔均匀,外部壳圈隔壁沟间隔有疏有密;在脐部可见隔壁褶皱及尖灭,以及迅速扩大的隔壁沟间隔。
    5  岩溶洞穴叠层石
    王福星,曹建华,江利登,黄俊发,黄基富
    1994(2):172-179. DOI: 10.19800/j.cnki.aps.1994.02.005 CSTR:
    [摘要](4) [HTML](0) [PDF 857.26 K](215)
    摘要:
    岩溶洞穴叠层石系藻类等生物在洞穴弱光带富含钙质的岩溶水中,通过粘结捕获或同化作用沉淀碳酸盐而形成。洞穴叠层石均显示双层叠置构造,即背光浅色层和向光深色层,并由细密纹层组成。向光深色层疏松多孔,表面粗糙可见生物体;背光浅色层致密,表面光滑。因生长微环境的变化,其形态可分为3类:倾斜型、直立型和坝型。
    6  鄂尔多斯地台南缘中奥陶统树形笔石群
    林尧坤
    1994(2):180-199. DOI: 10.19800/j.cnki.aps.1994.02.006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1.97 M](209)
    摘要:
    鄂尔多斯地台南缘(陕西中部耀县、陇县4个地点)中奥陶统树形笔石,是一个新发现的区域性较强的底栖为主的树形笔石动物群,包括Dendroidea目中的Dictyonema,Dendrograptus,Ptilograptus,Acanthogmptus,Thallograptus,Medusaegmptus属和Tuboidea目中的Galeograptus属等2目7属15种(含6新种)。共生的双笔石类表明其层位应分别归属江期(相当Caradocian中晚期)Orthogmptus longithecalis带(耀县地区)或Climacogmptus geniculatus带(陇县地区)。
    7  闽东南中新统佛昙群层序及孢粉组合*
    郑亚惠,王文轩
    1994(2):200-216. DOI: 10.19800/j.cnki.aps.1994.02.007 CSTR:
    [摘要](4) [HTML](0) [PDF 1.35 M](234)
    摘要:
    福建上第三系佛昙群,除见于闽东南沿海一带的漳浦县及龙海县等地外,也出露于闽西的明溪县及宁化县等地。据孢粉资料,结合岩性特征及地层关系,本区佛昙群可以分出3个沉积层和3个玄武岩层。孢粗分析材料采自第2、第3沉积层。由下而上可划分出两个孢粉组合和两个孢粉亚组合:1)Quercoidites-Liquidambaopollenites-Dacrydiumidites组合,产于第2沉积层,本孢粉组合可进一步划分出2个孢粉亚组合,即下部的Quecoidites-Eupteleapites亚组合和上部的Polypodiaceaesporites-Celtispollenites亚组合,2)Symplocoipollenites-Liquidambarpollenites组合,产于第3沉积层。据孢粉组合及亚组合特征,认为其地质时代为中新世,可能为中中新世至晚中新世。
    8  广西兴安早石炭世晚期三叶虫新资料
    李酉兴,袁金良
    1994(2):217-228. DOI: 10.19800/j.cnki.aps.1994.02.008 CSTR:
    [摘要](11) [HTML](0) [PDF 1002.76 K](211)
    摘要:
    记述了产于广西兴安早石炭世晚期大塘阶双切尾虫亚科的1新亚属—PaladinSinopaladin)subgen.nov.及其3新种:P.S.guibeiensis sp.nov,P.S.subcylindricus sp.nov,P.S.xinganensis sp.nov.。
    9  山东莱阳晚侏罗世原始蠼螋化石(昆虫纲)的发现及其意义*
    张俊峰
    1994(2):229-245. DOI: 10.19800/j.cnki.aps.1994.02.009 CSTR:
    [摘要](7) [HTML](0) [PDF 1.17 M](164)
    摘要:
    描述了中国山东莱阳晚侏罗世的蠼螋化石3新种2新属,分别隶属于2亚目1新科和1现生科。这些标本是中国已知的最古老的蠼螋化石,具有许多原始特征,在昆虫纲革翅目的系统发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0  记述新疆准噶尔志留系Rhizophyllum一新种*
    李社高,廖卫华
    1994(2):246-248. DOI: 10.19800/j.cnki.aps.1994.02.010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407.75 K](235)
    摘要:
    描述了产自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志留系(Wenlock)中根珊瑚的一新种Rhizophyllum junggarense sp.nov.。共生的还有四射珊瑚、床板珊瑚和腕足类化石,它们保存在沙尔布尔组的褐红色钙铁质砂岩夹灰色灰岩中。
    11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非洲叶肢介科两新属
    崔同翠
    1994(2):249-258. DOI: 10.19800/j.cnki.aps.1994.02.011 CSTR:
    [摘要](25) [HTML](0) [PDF 1.06 M](232)
    摘要:
    描述了在松辽盆地西部泰康、富拉尔基、齐齐哈尔一带晚白垩世嫩江组发现的非洲叶肢介科2新属(Jintengestheria gen.nov.,Fulaerjiella gen.nov)6新种,讨论了非洲叶肢介科的演化。
    12  云南墨江晚三叠世 Burmesia 一新种
    李云
    1994(2):259-261. DOI: 10.19800/j.cnki.aps.1994.02.012 CSTR:
    [摘要](35) [HTML](0) [PDF 329.34 K](213)
    摘要:
    云南墨江孟弄晚三叠世路马组中发现的墨江缅甸蛤(Burmesia mojiangensis sp.nov.),以其壳面装饰前部的反N字形斜褶脊,同已发表的缅甸蛤各种相区别,从而丰富了缅甸蛤的内容。
    13  微体古生物学发展的新成果──介绍《下扬子地区牙形刺》
    张汝玫
    1994(2):262-262. DOI: 10.19800/j.cnki.aps.1994.02.013 CSTR:
    [摘要](15) [HTML](0) [PDF 133.35 K](262)
    摘要:
    微体古生物学发展的新成果──介绍《下扬子地区牙形刺》由王成源教授主编,丁连生、段金英等十几位作者共同撰写的《下扬子地区牙形刺》一书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下扬子地区牙形刺化石的全面系统的总结。书中收集了下扬子地区76条剖面、7840个牙形刺样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