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论晚二叠世的“克氏蛤”
    方宗杰
    1993(6):653-661.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6.001 CSTR:
    [摘要](17) [HTML](0) [PDF 1.16 M](222)
    摘要:
    系统评述了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晚二叠世克氏蛤类标本,并描述采自贵州、云南、藏东的有关化石1属3种,其中1新属1新种.右壳足丝凹口特征在克氏蛤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晚二叠世的Claraioides gen.nov.以足丝凹口内端明显向腹方或后腹方扩展膨大成足丝凹湾而不同于早三叠世的Claraia.后者似由前者演化而来,它们在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发生替代,可能与古生代末的绝灭事件相关.
    2  中生代的虻类(昆虫纲)*
    张俊峰,张生,李莲英
    1993(6):662-672.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6.002 CSTR:
    [摘要](17) [HTML](0) [PDF 1.32 M](217)
    摘要:
    记述山东莱阳上侏罗统莱阳组昆虫化石2新属2新种.分别隶属于Solvidae科和Rhagionidae科.这些虻类化石在我国中生代晚期地层中尚属首次发现,其中Solvidae科种类也是首次在世界中生代晚期地层中发现.文中对有关的古生态、昆虫与植物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同时,对我国已记录的中生代的虻类化石在分类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某些新的见解.
    3  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区全新世有孔虫
    孙息春
    1993(6):673-684.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6.003 CSTR:
    [摘要](21) [HTML](0) [PDF 3.38 M](244)
    摘要:
    对海南岛鹿回头小东海和三亚湾珊瑚礁区底质中的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共获得有孔虫40属90种,其中包括3新种4未定种.小东海有孔虫壳体一般较坚固,大有孔虫占绝对优势;三亚湾有孔虫壳体易破碎,大有孔虫相对贫乏.水动力状况及盐度差异是造成两地有孔虫不同的主要原因.磨蚀试验表明,有孔虫壳体形态结构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4  䗴类旋壁超微构造的研究——以麦䗴型旋壁为例*
    郑洪,杨湘宁
    1993(6):685-692.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6.004 CSTR:
    [摘要](44) [HTML](0) [PDF 2.07 M](224)
    摘要:
    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表明?类的旋壁属于钙质微粒壳类型,对它们的电镜观察揭示了组成旋壁的晶粒的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对具有致密层和蜂巢层型两层式旋壁的Triticites的电镜研究表明:其致密层由近等轴晶无定向排列而成;蜂巢层由短柱状晶定向排列组成板状复合体,进而组合成管状孔,镶嵌在不定向排列的近等轴品基质中构成.Pseudofusulina的致密层也由近等轴晶不定向排列构成,蜂巢层由粗柱晶定向排列组成纤状复合体,进而形成管状孔,镶嵌在近等轴晶基质中.
    5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7次学术年会在承德召开
    1993(6):692-692. CSTR:
    [摘要](13) [HTML](0) [PDF 111.92 K](180)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7次学术年会于1993年4月25日-30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生产、教学和科研系统216名代表,提交论文135篇,近50名代表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报告的内容有关于南京汤山古人类化石的重要发现和"澄江动物群"的最新发现,也有关于古生态、古气候和古地理方面的重要成果,还有相当部分内容涉及到新技术、新方法在我国古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这些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赞扬.
    6  广西宜山地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珊瑚
    丁蕴杰,许寿永
    1993(6):693-707.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6.005 CSTR:
    [摘要](11) [HTML](0) [PDF 2.33 M](245)
    摘要:
    广西宜山地区上二石炭统与下二叠统界线附近的珊瑚由下而上可划分为5个组合:(1)Paracarruthersella-Carinthiaphyllum carnicum(Pa-Ca)组合带,(2)Pseudocarniaphyllum-pseudoza-hrentoidesmapingensis-Antheria polygonalis(Ps-Pm-A)组合带,(3)Chusenophyllum-Polvthecalisnephelophylloides-Nephelophyllum yunnanense(Ch-Pn-N)组合带,(4)Szechuanophyllum-Polythecalispulchra(Sz-Pp)组合带,(5)Yatsengia ishanensis-Wentzellophyllum kueichozoense(Y-Wk)组合带.提出本区以Ch-Pn-N组合带的开始作为下二叠统的底界.文末记述珊瑚化石13新种.
    7  湘中锡矿山弗拉期晚期腕足动物一新属
    马学平
    1993(6):716-724.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6.006 CSTR:
    [摘要](13) [HTML](0) [PDF 1.06 M](191)
    摘要:
    描述产于锡矿山弗拉期晚期腕足动物Trigomirhynchiidae的一个新属——Hunanotoechia,包括2新种:H.tieni sp.nov.和H.elongata sp.nov..该属在弗拉阶顶部绝灭.
    8  鄂东南地区下侏罗统武昌组的双壳类化石
    王璞
    1993(6):725-739.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6.007 CSTR:
    [摘要](9) [HTML](0) [PDF 1.86 M](217)
    摘要:
    湖北蒲圻车埠和大冶金山店下侏罗统武昌组的双壳类化石可划分为2个组合:武昌组中部Qiyangia-Apseudocardinia组合和武昌组上部Hubeiconcha-Kija(Wuchangella)组合.前者时代为早侏罗世中晚期;后者暂归于早侏罗世最晚期.文中描述2新属1新亚属以及15新种.
    9  内蒙古清水河晚寒武世崮山期三叶虫
    张进林,周聘渭
    1993(6):740-746.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6.008 CSTR:
    [摘要](15) [HTML](0) [PDF 1.07 M](217)
    摘要:
    记述内蒙古清水河刘家窑上寒武统崮山组中下部灰色中-薄层含鲕粒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夹竹叶状灰岩中的三叶虫化石10种,其中3新种(包括1新亚种),分属于7属4科.
    10  四川华蓥山地区长兴期腕足动物
    曾勇
    1993(6):747-759.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6.009 CSTR:
    [摘要](6) [HTML](0) [PDF 1.64 M](190)
    摘要:
    四川华蓥山地区二叠纪长兴期地层中共采获腕足动物90种44属,其中10新种,1新亚种.根据这些丰富的化石材料,文章分析了该区长兴期腕足动物群的性质面貌,并与国内同期灰岩相腕足动物群进行了对比.同时对本区长兴期腕足动物的古生态进行了初步探讨,识别出两个腕足动物群落,即Acosarina-Araxathyis群落和Pertgeyerella群落.
    11  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煤核中的科达植物雌性生殖器官
    王士俊,田宝霖
    1993(6):760-764.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6.010 CSTR:
    [摘要](8) [HTML](0) [PDF 2.45 M](271)
    摘要:
    报道了首次发现于我国的3种石化科达植物雌性生殖器官Coradianthus sinensis sp.nov., C.xishanensis sp. nov.和C. sp., 描述了它们的内部解剖构造特征,并与欧美植物区的雌性石化科达穗进行厂比较.这些化石均产于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上部7号煤层煤核中.
    12  贵州盘县新塘晚石炭世的四射珊瑚
    李昌全,赵嘉明
    1993(6):765-772.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6.011 CSTR:
    [摘要](12) [HTML](0) [PDF 1.26 M](183)
    摘要:
    文章通过贵州盘县新塘原下二叠统下部紫松阶珊瑚化石的分析,将该地层划归上石炭统上部.描述上石炭统威宁阶、过岩阶和紫松阶的四射珊瑚6属7种,其中5新种.通过对这些珊瑚的形态构造进行了剖析,略述了该地区在晚石炭世的环境特征.
    13  论化石氨基酸外消旋比率与纬度的梯度相关关系
    王金权
    1993(6):773-779.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6.012 CSTR:
    [摘要](14) [HTML](0) [PDF 518.69 K](217)
    摘要:
    成岩温度史不相同的剖面中,标本的氨基酸外消旋比率不可能直接进行对比.为了便于磺向对比,根据氨基酸外消旋动力学原理,对长白山孤山屯、陕西洛川、南京三山矶和福建占雷头4个剖面中贝壳化石及沉积物的异亮氨酸D/L比率进行了外推对比,发现同时代的跨纬度剖面中标本的氨基酸D/L.比率与其纬度的梯度成负相关关系.当前研究有可能为氨基酸外消旋比率的横向对比,跨纬度的不同区域的古温度、古生态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4  安徽宿县夹沟寒武-奥陶系界线附近生物群演变及地球化学特征
    方一亭,沈渭洲
    1993(6):780-787.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6.013 CSTR:
    [摘要](15) [HTML](0) [PDF 663.04 K](184)
    摘要:
    对宿县夹沟地区跨寒武系与奥陶系的三山子组的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寒武-奥陶系界线附近有δ13C和δ18O的负异常,亲铁元素、亲铜元素的正异常.这些异常与生物群面貌的变化在时间上是同步的.据此认为研究区在寒武纪末可能存在灾变事件.同时,考虑到寒武纪末和奥陶纪初生物群面貌的重大差异.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认为寒武纪末期可能存在全球性的重大地质事件.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