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南丹相泥盆系中的翼口蛤类
    方宗杰,丁伟明
    1993(1):1-12.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1.001
    [摘要](5) [HTML](0) [PDF 1.44 M](84)
    摘要:
    系统描述了湖南泥盆系的翼口蛤类标本,共5种(或亚种),其中1新种.并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材料作了系统整理和厘订,指出耳部特征在此类标本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据此提出新的分类方案,建立1新亚科 Pterochaeniinae(subfam. nov.)和1新亚属 Pterochaenia (Clarkea)(subgen. nov.).为便于鉴定,还编制了检索表.
    2  四川江油马鞍塘地区晚三叠世双壳类动物群
    芶宗海
    1993(1):13-30.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1.002
    [摘要](4) [HTML](0) [PDF 3.16 M](85)
    摘要:
    简述了4个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及沉积环境,描述了双壳类2新属(Sichuatrigonia, Pseudoburmesia)和11新种(包括新亚种).
    3  浙西富阳西湖组泥盆-石炭系过渡层孢子组合
    何圣策,欧阳舒
    1993(1):31-48.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1.003
    [摘要](8) [HTML](0) [PDF 3.40 M](85)
    摘要:
    根据首次从富阳西湖组发现的孢子及其垂直分布特征,划分出下段 LH 组合和上段 DP 组合,分别归入晚泥盆世法门晚期(斯图年期)和早石炭世早期(杜内早期),即泥盆-石炭系界线通过西湖组内部,与江苏五通组类似.
    4  苏北盆地阜宁群孢粉
    钱泽书,郑亚惠,宋之琛
    1993(1):49-63.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1.004
    [摘要](7) [HTML](0) [PDF 3.29 M](92)
    摘要:
    通过大量材料的研究,将阜宁群由原来划分的3个孢粉组合(宋之琛等,1981),进一步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和4个孢粉亚组合,由下而上为:1) Ulmipollenites-Ephedripites-Classopollis 组合;2) Pentapollenites-Rhoipites-Ephedripites-Cedripites 组合,本组合可分两个亚组合,即 Ephedripites-Romeinipollenites 亚组合和 Cedripites-Parcisporites 亚组合;3) Polypodiaceoisporites-Proteacidites?-Pinaceae 组合,本组合也可分两个亚组合,即 Taxodiaceaepollenites 高含量亚组合和 Polypodiaceoispor ites-Proteacidites? 亚组合.阐述了各组合、亚组合特征及其与下伏地层的孢粉组合之区别,还讨论了阜宁群的时代归属.
    5  滇西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苔藓虫
    陆麟黄
    1993(1):64-81.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1.005
    [摘要](6) [HTML](0) [PDF 3.91 M](91)
    摘要:
    滇西晚石炭世 Triticites 带的苔藓虫,产于施甸的10种,内含1新种,群体形状单一,生活于温暖、清洁、高能、面向外海的硬基底浅海区;产于腾冲的只有1种,是低能深水特提斯区分子.早二叠世苔藓虫12种,内含1新种,产耿马永德组 Polydiexodina 带之下,系特提斯区分子,据对其中的3层苔藓虫的硬体类型及标本数量分析,耿马含苔藓虫地层代表一个海侵过程.
    6  新疆若羌石灰华中的植物化石及古环境*
    郭双兴,顾澄皋
    1993(1):82-87.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1.006
    [摘要](15) [HTML](0) [PDF 1.09 M](96)
    摘要:
    研究的植物叶化石产自新疆中昆仑山若羌县阿其克库勒湖北岸4600多米山坡的上新统至下更新统的石灰华中,绝大多数化石为 Salix ruoqiangensis sp. nov.,此外还有松、榆、胡桃、桦、柳及草本植物花粉,它们代表温带落叶阔叶林,与当地现代植被迥然不同,表明自化石沉积时起,昆仑山又上升1500-2000m
    7  内蒙古桌子山地区中奥陶世公乌素组的遗迹化石及遗迹相
    李日辉
    1993(1):88-104.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1.007
    [摘要](5) [HTML](0) [PDF 4.32 M](80)
    摘要:
    内蒙古桌子山地区中奥陶统公乌素组遗迹化石十分丰富.本文共鉴定、描述14个遗迹属、17个遗迹种,其中1新遗迹属——Biscopulatichnus、4新遗种和6未定种.并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4个遗迹组合,自下而上的顺序是:1. Taenidium-Phycodes 组合;2. Volkichnium 组合;3. Helminthopsis 组合;4. Granularia-Circulichnus 组合,大致相当于 Seilacher (1967) 的 Zoophycos 遗迹相,反映出公乌素组沉积期,水体较深且宁静、缺氧、有机质含量高,推测应为大陆斜坡环境.
    8  贵州独山早石炭世上司组海参化石
    张金鉴
    1993(1):105-114.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1.008
    [摘要](16) [HTML](0) [PDF 2.12 M](78)
    摘要:
    从贵州独山早石炭世上司组海参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讨论海参集合体的特点及其意义,海参化石组合特征,并与国内外石炭系海参进行对比,同时描述了上司组海参化石8属12种,包括5新种.
    9  山西柳林石炭一二叠系孢粉的发现——兼论炭化孢粉的研究
    朱怀诚
    1993(1):115-122.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1.009
    [摘要](9) [HTML](0) [PDF 1.79 M](118)
    摘要:
    以山西柳林两块有机质已炭化的孢粉样品为例,讨论了该类型样品从浸解提取、鉴定到时代确定的全部过程.
    10  再论假裸枝叠层石科*
    邱树玉,梁玉左
    1993(1):123-128. DOI: 10.19800/j.cnki.aps.1993.01.010
    [摘要](15) [HTML](0) [PDF 615.60 K](107)
    摘要:
    概要地介绍了假裸枝科叠层石的特征、分布时限、分类系统、研究方法和形成环境.提出该科叠层石有可能作为我国中元古代乃至蓟县系叠层石标志的意见.
    11  第二届"全国花粉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花宣
    1993(1):128-128.
    [摘要](7) [HTML](0) [PDF 102.50 K](78)
    摘要:
    孢粉学分会下属的"全国花粉资源开发与利用"联络组于1992年8月25日-28日在西安举行第二届“全国花粉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会议由西安花粉研究所舒仲所长主持,联络组组长同济大学花粉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王开发教授致开幕词,陕西省、西安市科委、科协的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并讲话.全国各地科研、教学和企业的40个单位4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为"花粉与人类健康".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