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国志留系研究之今昔*
    戎嘉余,陈旭
    1990(4):385-401. DOI: 10.19800/j.cnki.aps.1990.04.001 CSTR:
    [摘要](19) [HTML](0) [PDF 1.57 M](234)
    摘要:
    一、前言一个半世纪前,两位英国先驱地质学家A.Sedgwick和R.Murchison(1835)分别创立了寒武系(Cambrian System)和志留系(Silurian System)两个系级单元。4年后,Murchison(1839)的“志留系”一书正式出版,距今恰好150年。为此,国际志留系分会和英国的有关学会在英国召开国际志留系大会,并组织野外旅行,考察英格兰和威尔士志留纪地层剖面。当年Murchison创立志留系的这些重要剖面,今日已成为国际志留系的统阶层型;Murchison在创立志留系后,直下威尔士西南角Pembroke郡的Marloos,研究该区沿海岸
    2  云南澄江下寒武统普通海绵化石—新属——Quadrolaminiella gen.nov.
    陈均远,侯先光,李国祥
    1990(4):402-414. DOI: 10.19800/j.cnki.aps.1990.04.002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6.60 M](242)
    摘要:
    前言早寒武世海绵在文献中虽屡有报道(Rigby, 1976, 1986),但多为分散式保存的骨针,关于海绵骨骼整体化石的报道则极鲜见(Walcott,1886, 1889; Rigby, 1987)。云南澄江是世界上迄今所发现的保存大量完整海绵骨骼化石和层位最低的唯一产地。澄江海绵化石群的研究为重建海绵类早期历史提供了新的较可靠的科学依据。长期以来人们根据早寒武世地层中所发现的大量海绵骨针均为四射类型的事实,推测这一时期的海绵分异度低,主要由六射海绵少数分子所组成,普通海绵极稀少,还未得到发展(Rigby,1976,1986)。澄江海绵化石群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与以上的推测恰恰相反,实际上,早寒武世筇竹寺期的海绵在演化上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普通海绵已高度分异并成为海绵类中最主要的优势生物类型。在分异度、物种结构、骨骼结构方式和复杂程度等方面均表现了筇竹寺期海绵动物群与中寒武世布尔吉斯海绵动物群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表明,海绵动物在早寒武世早期(筇竹寺期)已达到演化上的第一高峰,在其后筇竹寺期到布尔吉斯期将近3千万年的地质历程中处于缓慢的渐进式进化过程。
    3  香港坪洲岛若干白垩纪植物化石
    周志炎,李浩敏,曹正尧,钮柏燊
    1990(4):415-426. DOI: 10.19800/j.cnki.aps.1990.04.003 CSTR:
    [摘要](7) [HTML](0) [PDF 4.28 M](220)
    摘要:
    坪洲岛位于香港地区东北隅,大鹏湾内靠近深圳市下沙和大鹏一侧,其地理座标为北纬22°32′—33′,东经114°25′—27′。岛上出露一套以灰黑色板状泥岩为主的含化石碎屑岩层。据Williams(1943)的资料,在岛的西北部低潮时出露有约10m厚的砂质页岩和0.6m燧石砂岩,其上为广泛出露的厚达170m的黑色含钙质的粉砂岩和泥岩。由于此岛孤立地位于大鹏湾内,其岩层和邻近地区出露的沉积层之间的对比和相互关系均不可能确切知道。已知大鹏湾水下主要为红色砂、砾岩层,但它们与岛上岩层之间确切的关系也不清楚。到目前为止,确定这个岛上沉积岩层的时代的唯一手段是化石证据。自本世纪二十年代起Brock和Williams等先后采集了一些植物化石,经Seward鉴定,结果如下(Williams,
    4  弗拉斯期-法门期生物事件与大兴安岭晚泥盆世珊瑚化石*
    郭胜哲
    1990(4):427-446. DOI: 10.19800/j.cnki.aps.1990.04.004 CSTR:
    [摘要](15) [HTML](0) [PDF 4.08 M](220)
    摘要:
    事件地层学(Event Stratigraphy)的概念由英国学者D.V.Ager(1973)首先提出。它利用地质历史上稀有的、突发的短暂事件及其地层记录来划分对比地层,按照自然特征确定地层界线。我国学者对事件地层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徐道一于1980年和1982年首先提出了古生物绝灭与超新星爆发的关系并介绍了新灾变假说。近年来由杨遵仪教授主持的IGCP第203项目,对华南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已取得可喜成果。刘本培等(1986)从事件地层学角度探讨了东亚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吴思本于1984年和1986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多伦陨石坑的陨击事件。张勤文等于1984年对我国南方震旦-寒武系界线上的地质事件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对其它地层界线上的地质事件及生物事件研究甚少。
    5  天山南部早三叠世植物化石初步研究
    吴舜卿,周汉忠
    1990(4):447-459. DOI: 10.19800/j.cnki.aps.1990.04.005 CSTR:
    [摘要](20) [HTML](0) [PDF 4.01 M](188)
    摘要:
    在我国,有关早三叠世植物化石的正式报道还是近十年的事,本文是新疆早三叠世植物化石的首次报道,也是继山西沁水盆地(王立新、解志民和王自强,1978)及海南岛九曲江(周志炎、厉宝贤,1979)之后有关我国早三叠世植物化石的又一个记录。标本发现于西部边陲,由于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的差异,组成成分与前两个产地均不相同,植物种类丰富,有苔藓类?、有节类、真蕨类、种子蕨类、苏铁类、银杏类及松柏类等。既包括冈瓦那达穆达和潘切特植物群的分子,也含有与中亚马迪根植物群相同或相似的属种,西欧斑砂统和壳灰统及粘土煤层和芦草砂岩的一些属种,在这里也有产出。另外,在这个植物群中还见到我国南北晚三叠世植物群的一些属种。因此,新疆南部植物化石的发现,不仅为我国早三叠世植物群增添了新的内容,同
    6  朝鲜晚元古代生物地层新知
    尹磊明
    1990(4):460-466. DOI: 10.19800/j.cnki.aps.1990.04.006 CSTR:
    [摘要](19) [HTML](0) [PDF 2.25 M](173)
    摘要:
    作者于1985年实地考察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惠山地区和平壤以南地区元古代晚期和早寒武世沉积岩层,并获得了一些微体植物化石。尽管当前获得的化石材料不甚丰富,但为讨论朝鲜半岛北部前寒武纪岩层的地质时代以及与我国相当岩层的对比,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在朝鲜考察期间,我们得到朝鲜平城地质研究所的李明哲、吴在根等的热情接待和大力协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作者对我所唐天福、曹瑞骥、薛耀松给予的热情帮助,以及王兰、曹德辉、臧晓泉等在化石标本处理及绘图工作中的协助,一并致以谢忱!
    7  陕西南郑、湖南桃源早奥陶世的两种海林檎化石
    夏树芳,周小平,孙红兵
    1990(4):467-471. DOI: 10.19800/j.cnki.aps.1990.04.007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1.23 M](235)
    摘要:
    前言海林檎纲(Cystoidea)属棘皮动物门,硬体由腕、萼、茎三部分组成。萼部常保存为化石,其形态呈梨形、椭球形或球形,外表由数目不等和形状不定的萼板缝合而成,其腹面具口、肛门、水孔、生殖孔等构造,成为鉴定特征的主要标志。这类动物化石发现于北美、欧洲、亚洲奥陶纪至泥盆纪地层中,尤以奥陶系最多。我国以前仅在云南、贵州奥陶系中发现,有过正式报道(Reed, 1917; Sun Y.C.,1937)。
    8  福建宁化禾口盆地早白垩世禾口组的褶珠蚌化石——兼论Plicatounionidae的分类
    沙金庚
    1990(4):472-489. DOI: 10.19800/j.cnki.aps.1990.04.008 CSTR:
    [摘要](12) [HTML](0) [PDF 5.36 M](282)
    摘要:
    前言福建宁化禾口盆地位于我国东部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中段或新华夏构造带的西南段。其四周多被断层所隔,成一狭长的断陷盆地,长近40km,最宽约10km,整个盆地均由坂头组、禾口组、沙县组和赤石组组成,前三组中含有丰富的动物和植物化石(福建省区测队,1972;福建省石油地质队地层古生物组,1979;王国平,1984;曹美珍,1986)。1980年,笔者在禾口盆地的
    9  南京附近下蜀黄土内腹足类化石的氨基酸外消旋年代测定
    王金权,李立文
    1990(4):490-498. DOI: 10.19800/j.cnki.aps.1990.04.009 CSTR:
    [摘要](6) [HTML](0) [PDF 697.25 K](211)
    摘要:
    一、引言自Bada, Wehmiller和Hare等首先使用氨基酸外消旋反应测定贝壳化石年龄以来,随着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的改进,这一方法得到了较快发展和应用,为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还有可能为较老地层的划分对比及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证据。因此,氨基酸外消旋年龄测试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自1979年Bada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讲授“贝壳化石的氨基酸外消旋年龄测定”以后,刘德明等(1987)较成功地进行了福建沿海全新世贝壳沉积物的氨基酸外消旋年代测定。本文报道的是南京附近三山矶下蜀黄土内腹足类化石的氨基酸外消旋年代测定,以及氨基酸组份含量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承唐天福教授审阅文稿并提出宝贵建议,臧晓泉绘制图表,笔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二、基本原理
    10  特征形状分析方法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杨湘宁
    1990(4):499-506. DOI: 10.19800/j.cnki.aps.1990.04.010 CSTR:
    [摘要](18) [HTML](0) [PDF 633.57 K](223)
    摘要:
    一、前言1983年,美国古生物学家G. P. Lohmann发明了“特征形状分析”(eigenshape analysis)方法,用其分析、对比浮游有孔虫不同居群的形态,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Lohmann, 1983;Malmgren, Berggen and Lohmann, 1984)。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从一个物种的一批标本中计算、重建出一批“特征形状”(eigenshape)来代表这批标本(或一个居群)的形状特征。通过对不同居群的“第一特征形状”(first eigenshape)的对比,可以发现不同居群的生物个体在形状上的主要差异。但是,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不同居群间的形态差异时,必须借助文字来描述它们的特征形状之间的差异,且无法定量地表示出,这些差异的大小,这就给进一步分析、利用形态对比的结果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一缺陷,笔者和S.M.Stanley在研究北美新第三纪海相双壳类的演化模式的过程中,提出了用“不重合面积百分比”(percentage of nonoVerlap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