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贵州罗甸罗苏一带石炭系中间界线附近的䗴类
    芮琳
    1987(4):367-391. DOI: 10.19800/j.cnki.aps.1987.04.001 CSTR:
    [摘要](14) [HTML](0) [PDF 3.03 M](225)
    摘要:
    一、前言1983年,国际地科联石炭系分会批准了石炭系中间界线特别委员会推荐的确定石炭系中间界线的最终方案。方案规定下石炭统与上石炭统的国际界线应大致相当于菊石Eumorpho-ceras带演变到Homoceras带的转折期。鉴于Homoceras的地理分布相当局限,不能作为识别上、下石炭统全球界线的首要标准类群(Firstleading group);牙形刺Declinognathodus
    2  江苏大丰石炭纪及早二叠世栖霞期䗴类
    张遴信,李万英
    1987(4):392-410. DOI: 10.19800/j.cnki.aps.1987.04.002 CSTR:
    [摘要](8) [HTML](0) [PDF 3.09 M](199)
    摘要:
    本文研究的材料是地质矿产部华东石油地质局在江苏大丰地区一个钻井的岩芯中采集的。?化石样品有15个,经鉴定有11属38种,含?层位分别归于下石炭统和州组、上石炭统黄龙组及船山组、下二叠统栖霞组。栖霞组之上覆地层为浦口组,二者呈不整合接触,和州组之下为高骊山组,再下为金陵组。苏北平原在地层分区的归属上,属于华南地层区(张遴
    3  滇西北石炭系和二叠系牙形刺序列
    董致中,王成源,王志浩
    1987(4):411-419. DOI: 10.19800/j.cnki.aps.1987.04.003 CSTR:
    [摘要](4) [HTML](0) [PDF 2.18 M](247)
    摘要:
    本文论述了云南西北部宁蒗县石炭系、二叠系尖山营剖面的牙形刺研究成果。共划分出17牙形刺带。由于采样系统,牙形刺序列连续,而且与国内外的牙形刺带可以对比,为本区生物地层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学基础。尖山营剖面牙形刺众多,同时含有丰富的珊瑚、腕足类,?类、菊石等化石,是研究不同化石门类生物地层对比的理想剖面;此剖面的进一步工作,将为不同相区地层对比提供更为可贵的资料。值得注意的是,本区石炭系、二叠系的界线,尚待深入研究,二叠系的底界很可能
    4  河南省西北部本溪组植物群
    吴秀元,席运宏,阎国顺
    1987(4):420-434. DOI: 10.19800/j.cnki.aps.1987.04.004 CSTR:
    [摘要](23) [HTML](0) [PDF 4.29 M](229)
    摘要:
    前言华北本溪组的植物除司托克曼和马底幼(Stockmans F.et Mathieu,F.F.1939,1957)在其《中国开平煤田古生代植物群》一书中有所介绍外,单独报道本溪组植物群的论文很少,仅李星学(1957)描述和讨论了山东淄博煤田本溪组G层铝土矿的植物化石计5属5种,其中对Linopteris brongniartii Potoniè,Sigillaria?shan-tungensis Lee,Lepidodendron sp.(最后一种在《中国古生代植物》一书中改定新种Lepidode-ndron galeatum Gu et Zhi)的讨论较详。以往
    5  江苏句容泥盆-石炭纪大孢子的补充研究
    陈永祥,欧阳舒
    1987(4):435-448. DOI: 10.19800/j.cnki.aps.1987.04.005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3.71 M](230)
    摘要:
    江苏句容包1井五通组擂鼓台段上部几种大孢子的发现(李星学等,1984;陈永祥、欧阳舒,1985),引起了同行们的注意(Streel,1986;Fairon-Demaret,1986)。由于国际间泥盆-石炭系之交连续剖面上的孢子,特别是大孢子的记载并不多见,所以上述钻孔剖面值得作深入细致的研究。近两年来,我们对该钻孔以及五通组的龙潭标准剖面和孔山剖面陆续进行采样分析,结果又有重要的发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擂
    6  我国Sphenophyllum oblongifolium (Germ.et Kaulf.)Unger的异形叶性及生态
    张泓,沈光隆
    1987(4):449-455. DOI: 10.19800/j.cnki.aps.1987.04.006 CSTR:
    [摘要](7) [HTML](0) [PDF 1.94 M](226)
    摘要:
    一、前言椭圆楔叶(Sphenophyllum oblongifolium (Germ.et Kaulf.) Unger)是北半球石炭、二叠纪广泛分布的重要植物之一。它的叶为长楔形至长椭圆形,六枚组成一轮,呈三对型排列,上两对等大,向两侧伸展,下一对较小,沿轴下垂或斜伸;叶端平截,具细齿;叶脉二歧分叉,直达前缘齿内。这些特征是古植物学家所熟知的,并以此很容易与Sphenophyllum的其它各种相区别。自该种在我国正式描述(Halle,1927;斯行健,1934,1953,1954;Stockmans和Math-ieu,1939,1957;Asama,1970;黄本宏,1976,
    7  吉林磐石吉昌地区早石炭世植物研究初报
    张善桢,孙革,赵衍华
    1987(4):456-463. DOI: 10.19800/j.cnki.aps.1987.04.007 CSTR:
    [摘要](16) [HTML](0) [PDF 1.87 M](248)
    摘要:
    一、前言吉昌地区早石炭世植物产于吉林省磐石县西北——吉昌地区官帽屯、冰窖山、腰沟屯及鹿圈屯等地的下石炭统鹿圈屯组,一套受轻微变质的深灰一灰黑色粉砂岩中。产地的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5°31′,北纬43°14′(插图1)。1976—1977年,吉林省地质局区调大队四分队在开展《辽源市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了此批植物化石,并在吉昌官帽屯一胜利屯一带测制了地层剖面,采集了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图2)。根据该队地质报告的记述,此区鹿圈屯组的地层层序为:上覆地层:中石炭统磨盘山组
    8  PRELIMINARY NOTE ON PRESENCE OF EARLY CARBONIFEROUS FLORULE FROM JILIN
    Zhang Shanzhen,Sun Ge,Zhao Yanhua
    1987(4):464-469. DOI: 10.19800/j.cnki.aps.1987.04.008 CSTR:
    [摘要](18) [HTML](0) [PDF 406.84 K](271)
    摘要: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recordthe discovery of Early Carboniferous plants of An-gara floral aspects from Jilin province,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ts geological and phytogeographi-cal bearings.The material was gathered by thegeologists of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Gesources,Jilin fromthe Lower Carboniferous Lujuantun Formation inPanshi District,Jilin Province(about 43°14′N Lat.and 125°31′E Long.)(Text fig.l)during geologicalmapping.The Lujuantun Formation,a set of darkgray to black,slightly metamorphic siltstone seriessome 500 m in thickness,is overlain by the UpperCarboniferous Mopanshan Formation.Here pub-lished is the stratigraphical sequence of a sectionof the Lujuantun Formation in descending orderfor reference.Overlying Mopanshan Formation(C2m)
    9  湘中地区晚石炭世四射珊瑚
    王治平
    1987(4):470-485. DOI: 10.19800/j.cnki.aps.1987.04.009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2.19 M](239)
    摘要:
    一、前言湘中地区晚石炭世地层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岩性单一,主要含?类和珊瑚化石。1932年,田奇、王晓青在湖南湘乡命名为壶天灰岩,1962年,杨敬之在总结中国石炭系时改称为壶天群。下部为白色或灰白色灰岩和白云质灰岩,次生角砾构造发育,化石稀少,产FusulinaFusulinella等?类化石,属原中石炭统,称黄龙组。上部为灰色或深灰色厚层状灰岩,含TriticitesPseudoschwagerina等?类及珊瑚
    10  东昆仑山西段 Lytvolasma 动物群的发现
    赵嘉明,周光第
    1987(4):486-491. DOI: 10.19800/j.cnki.aps.1987.04.010 CSTR:
    [摘要](12) [HTML](0) [PDF 1.03 M](206)
    摘要:
    本文报道的珊瑚材料,由青海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晚古生代课题组,采于青海西部东昆仑山西段柴达木盆地的西南缘,即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巴克台沟,位东经92°50′,纬度36°80′处。这个珊瑚群全由单体类型组成,有Plerample-xus,Wannerophyllum、Lytvolasma、Lophophylli-dium,TimorphyllumStereostylus;它们保存在一套约130m厚的深灰色泥质、白云质灰岩
    11  湖南新邵早石炭世岩关阶一个新的三叶虫及其卷曲
    刘义仁
    1987(4):492-496. DOI: 10.19800/j.cnki.aps.1987.04.011 CSTR:
    [摘要](9) [HTML](0) [PDF 1012.54 K](200)
    摘要:
    本文研究的三叶虫,属砑头虫科(Proeti-dae)。砑头虫类是三叶虫中的一个大类。有意义的是,当三叶虫在晚古生代渐趋消失时,砑头虫类则恰是一个兴旺时期,而且分布广泛,因此是地层(特别是石炭系)对比中的重要标准化石。在欧洲,有许多学者专门从事砑头虫的研究,论著颇多。过去,我国在这方面采集少,因此起步较晚。从我国各地的陆续报道(各大区古生物图册)中看,砑头虫类三叶虫在我国石炭纪地层中含量亦相当丰富。
    12  似乌鲁希腾贝(Urushtenoidea)一些构造及生活习性
    曾庆銮
    1987(4):497-503. DOI: 10.19800/j.cnki.aps.1987.04.012 CSTR:
    [摘要](15) [HTML](0) [PDF 1.73 M](216)
    摘要:
    似乌鲁希腾贝(Urushtenoidea)是金玉玕、胡世忠(1978)以江西永新下二叠统小江边组、安徽铜陵下二叠统孤峰组所产的Urushteniachaoi Ching(1963)为模式种建立的一个属。该属分布较广泛,地质历程较短,是较有地层意义的化石。同时,它对生活环境以及生物分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笔者从Urushtenoidea的一些硅质标本中获得较好的壳饰特征以及背、腹内的一些构造,在以往许多古生物工作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属的一些重要特征进行一
    13  中国古生物学会召开第四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1987(4):504-504.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151.98 K](170)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四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于1987年2月25日在江苏苏州东山举行。出席会议的常务理事有卢衍豪、周明镇、穆恩之、郝诒纯、吴望始、安泰庠、李传夔、李星学、张日东、张弥曼、项礼文、杨敬之、顾知微。常务理事王鸿祯、俞剑华因病因事请假。副秘书长金玉玕、赵喜进、李凤麟列席了会议。理事长卢衍豪主持了会议,秘书长吴望始汇报了学会1986年的工作和1987年的工作计划。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了学会的1986年工作总结和1987年工作
    14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生物学基础理论丛书》和《古生物学专著丛书》编委会召开第三次会议
    1987(4):504-504. CSTR:
    [摘要](7) [HTML](0) [PDF 151.73 K](108)
    摘要:
    科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古生物学基础理论丛书》和《古生物学专著丛书》编委会于1987年2月24日在江苏苏州东山举行了第三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卢衍豪、穆恩之、郝诒纯、杨敬之、李星学、顾知微、侯祐堂、俞昌民、俞剑华、孙艾玲、项礼文、翟人杰、盛金章(特邀),金玉玕(特邀)和科学出版社李增全、苏宗伟、张汝玫、胡晓春等同志。主编卢衍豪教授主持了会议,他再次强调了这两套丛书出版的重要意义,希望各位专家献计献策,积极
    15  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苏州召开第三次会议
    李积金
    1987(4):505-505. CSTR:
    [摘要](7) [HTML](0) [PDF 166.05 K](165)
    摘要:
    1987年2月28日—3月2日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苏州东山地质疗养院召开第三次会议,出席会议的委员有周明镇、李星学、张日东、项礼文、胡长康、李积金、张璐瑾、赵修祜、赵喜进和顾问委员穆恩之等10人,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吴凤鸣和办公室的邬江同志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明镇教授、副主任委员李星学教授主持。这次会议的主要
    16  庆贺李星学教授七十寿辰学术报告会在宁举行
    钟固兵
    1987(4):505-506. CSTR:
    [摘要](11) [HTML](0) [PDF 218.74 K](165)
    摘要:
    李星学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古生物学报主编,古植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古植物学会的前中国地区代表,国际地科联石炭纪地层委员会分会、冈瓦纳地层委员会分会委员,国际植物命名委员会化石植物分会委员。为庆贺李星学教授70寿辰和从事地质古生物工作50周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