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征稿简则
编委会
出版伦理指南
联系我们
版权许可声明
English
1986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贵州道真巴渔、湖北宜昌大中坝下志留统几丁虫化石
耿良玉
1986(2):117-128.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01
CSTR:
[摘要]
(
8
)
[HTML]
(
0
)
[PDF 3.25 M]
(
232
)
摘要:
一、前言我所胡兆珣及贵州108地质队龚联瓒于1983年夏,在贵州道真巴渔韩家店组采得若干下志留统笔石,据林尧坤、陈旭的意见,其层位相当于
Spirograptus turriculatus-Streptograptuscrispus
带。笔者在编号为2A-312-50F
0
的黄绿色泥岩中,分析出了保存完美、数量相当丰富的几丁虫化石。
导出
收藏
2
四川宝鼎龙硐晚三叠世的孢粉组合
雷作淇
1986(2):129-142.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02
CSTR:
[摘要]
(
10
)
[HTML]
(
0
)
[PDF 2.99 M]
(
221
)
摘要:
四川西南部金沙江上游的宝鼎地区,盛产晚三叠世植物群。徐仁等(1979)曾对其进行过详细研究,并有专著问世。但在这一丰富的植物化石群及其相关地层中,迄今未见有孢粉化石发现的报道。1974年,作者参加西南地区中生代地层踏勘队,曾在宝鼎地区的大平场、花山、施家垭口、龙树湾和龙硐等地观察了三叠系剖面(点),并采集了大量的孢粉样品,由于煤质变质较深,经
导出
收藏
3
中国古潜山原油藻类组合与油源研究
王开发,张玉兰,蒋辉,殷沫
1986(2):143-148.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03
CSTR:
[摘要]
(
3
)
[HTML]
(
0
)
[PDF 1.20 M]
(
219
)
摘要:
一、序言古潜山油藏是我国七十年代发现的重要油藏类型,其发现不仅开拓了我国新的找油领域,而且丰富了石油地质理论。我国古潜山油藏主要发现于渤海湾盆地,其储油岩系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等。其油源来自什么时代的生油岩,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它对勘探工作中寻找古潜山油藏的有利地带也有重要意义。
导出
收藏
4
浙江江山中奥陶统砚瓦山组三叶虫
林天瑞,韩乃仁
1986(2):149-154.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04
CSTR:
[摘要]
(
10
)
[HTML]
(
0
)
[PDF 3.40 M]
(
246
)
摘要:
砚瓦山系由刘季辰、赵亚曾(1927)建立,其时代定为中奥陶世。卢衍豪、穆恩之等(1955)修定了砚瓦山系含义,将其改为砚瓦山组,时代确定为中奥陶世晚期。文中所描述的标本,系笔者之一(韩乃仁)在江山黄泥岗村之南山及江山城北等地测制奥陶系剖面时采集的。砚瓦山组的岩性可分三部分:下部为绿灰色中厚层泥质瘤状石灰岩,厚11.6m;中部为紫红色泥质中厚层瘤状石灰岩,厚11m;上部为紫红色中厚层—薄层
导出
收藏
5
广西泥盆纪介形类 Rhomboentomozoinae
王尚启
1986(2):155-168.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05
CSTR:
[摘要]
(
11
)
[HTML]
(
0
)
[PDF 4.06 M]
(
229
)
摘要:
本文报道 Rhomboentomozoinae亚科4属,18种;即1种
Rhomboentomozoe
Pribyl,1951,1种
Pseudoentomozoe
Pribyl,1951,14种
Ungerella Livental
,1948和2种
Paraungerella
gen.nov.。这些属种分别被采集自广西玉林北均塘、崇左那艺、南宁五象岭、鹿寨寨沙、南丹罗富等地区泥盆纪南丹型地层。其中新属、新种和以前虽已报道,但本文作了更改的种给予了描述。文中还就上述属种的地层分布特征和其间的演化关系作了初步讨论。
导出
收藏
6
广西灵山陆屋下泥盆统及其腕足类
许汉奎,姚肇贵
1986(2):169-179.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06
CSTR:
[摘要]
(
10
)
[HTML]
(
0
)
[PDF 1.66 M]
(
244
)
摘要:
一、前言广西泥盆系分布广、岩性变化大,化石丰富。近年来在地层和古生物群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就腕足类的研究来说,多限于桂中和桂北地区,桂南地区目前报道甚少。广西崇左、灵山和玉林一线以南,泥盆系大都以漂浮相生物群为主,以页岩、泥岩和含竹节石灰岩为特征。位于灵山县城西面约35km的陆屋村(见插图1),泥盆系虽然出露不好,且化石稀少,但通过对这一地区泥盆系的岩性和
导出
收藏
7
吉林伊通桃山早志留世奥氏笔石和螺旋笔石
刘渭洲
1986(2):180-187.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07
CSTR:
[摘要]
(
9
)
[HTML]
(
0
)
[PDF 3.89 M]
(
232
)
摘要:
本文所研究的材料是由我队古生物专题小组于1978年先后采自吉林省伊通县景家台公社与莫里青公社交界处的桃山东南坡下志留统桃山组。伊通县位于天山-内蒙古-东北北部海槽的东南缘。在地质构造上,处于天山-兴安地层区,吉林-延边分区,吉林小区境内。桃山组为深海—较深海相滞流还原环境下的产物,含有十分丰富、保存较佳的笔石、且笔石序列清楚。本文所研究的
Oktavites
与
Spirograptus
两属,在我国东北北部槽区属首次描述。它们特
导出
收藏
8
辽宁西部奥陶纪鹦鹉螺新材料
王敏成
1986(2):188-193.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08
CSTR:
[摘要]
(
12
)
[HTML]
(
0
)
[PDF 1.85 M]
(
250
)
摘要:
1980年9月,笔者与张维芳、高复函等对辽宁西部朝阳、锦西等地的奥陶纪地层进行了观察并测制了剖面,采集了一些鹦鹉螺化石。经鉴定,计有10属、14种,其中6新种。产出地点、层位如下: 朝阳董家店剖面(亮甲山组)JP11:
Ma
-
导出
收藏
9
桂北兴安早石炭世洪波特珊瑚
张家志
1986(2):194-200.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09
CSTR:
[摘要]
(
7
)
[HTML]
(
0
)
[PDF 3.00 M]
(
225
)
摘要:
1981年3月,笔者及王琼芬同志在广西兴安县界首(插图1)下石炭统岩关阶上段上部发现
Humboldtia
,经笔者鉴定为
Humboldtia guangxiensis
sp.nov.,后又相继发现三个新种:
H.xinganensis
sp.nov.,
H. jieshoensis
sp. nov.,
H.longiseptata
sp. nov.。与其共生的化石较丰富,通过对共生动物群的初步研究认为:四个新种产于岩关阶上段P
seudouralinia
带的上部,相当于欧洲C
1
亚带,时代属杜内晚期。
导出
收藏
10
福建白垩纪孢粉组合与地层对比
郑芬,黎文本
1986(2):201-210.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10
CSTR:
[摘要]
(
7
)
[HTML]
(
0
)
[PDF 845.50 K]
(
217
)
摘要:
福建省境内的晚中生代陆相地层是一套以红色岩层为主的杂色岩系,间含大量的火山碎屑岩或火山岩,分布广泛,厚度巨大。自1930年王绍文建立白垩系官寨红砂岩和上侏罗统严坊凝灰岩层以来,省内外地质工作者对这一岩系曾先后做过大量的调查,但由于对其中化石研究不足,分层和对比一直比较混乱。1976年,福建区域地质测量队地层编表组曾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分层方案,已于1979年正式刊行。1979年,王梦洲
*
在宁化禾口盆地建立禾口组,并置其于石帽山组与沙县组之间,但在同一本
导出
收藏
11
河南南召发现“热河动物群”
曹美珍,林启彬,陈金华,张俊峰
1986(2):211-214.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11
CSTR:
[摘要]
(
16
)
[HTML]
(
0
)
[PDF 1.30 M]
(
223
)
摘要:
在河南省南部南召县城以西22km马市坪地区,发育一套灰绿、黄绿色砂泥岩,厚1200余米,地质工作者曾多次在此考察并获大量动物化石。有人根据一些门类化石鉴定,确认这套地层属于上三叠统(《中南地区古生物图册》,1977;张仁杰,1979);此后这一时代意见被应用于区域地层划分对比中,影响颇大。但在核对资料中,我们发现区元任曾记录本区产有三尾类蜉蝣昆虫化石,这是我国北方及东部广泛分布的“热河动物群”分子,属侏罗纪晚期;此外,
导出
收藏
12
鄂西晚三叠世植物化石的两个新种
孟繁松
1986(2):215-218.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12
CSTR:
[摘要]
(
5
)
[HTML]
(
0
)
[PDF 2.29 M]
(
206
)
摘要:
近几年来笔者在研究鄂西中生代含煤地层过程中,于远安、南漳一带的九里岗组中采获数块颇有意义的植物化石,与此同时,湖北区调队陈公信等同志在荆门一带的相当层位中也发现一块同类标本,经研究它们应代表两个新种:
Scoresbya integrifolia
sp.nov.和
Xinganphyllum
?
grandifolium
sp. nov. o
导出
收藏
13
贵州福泉牛蹄塘组最古老的双壳类化石
舒德干
1986(2):219-222.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13
CSTR:
[摘要]
(
7
)
[HTML]
(
0
)
[PDF 807.28 K]
(
160
)
摘要:
一九七九年,我们在测制贵州福泉桅杆坪下寒武统剖面时,于牛蹄塘组采得一块标本,上面共有4个大小不等的双壳类化石,其中2个个体较大的成体保存相当完好。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标本,无论在壳形、生长线还是在铰齿等构造方面,与在湖北天河板组发现的咸丰蛤都十分相似;尤其是在成体壳前方的片状齿及齿槽构造,跟湖北的标本相似。因而,这次发现,对于进一步探讨这个谱系的起源、演化、古地理分布和迁移,以及古生态特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导出
收藏
14
Chiropteris kawasakii
Kon'no在华北上石盒子组的发现
王仁农
1986(2):223-225.
DOI:
10.19800/j.cnki.aps.1986.02.014
CSTR:
[摘要]
(
4
)
[HTML]
(
0
)
[PDF 1.19 M]
(
233
)
摘要:
一、概述
Chiropteris
一属的化石以叶部呈掌状,并具网状脉为主要特征,最早为Kurr发表于Bronn(1858)的论三叠纪动、植物化石一文中,当时并无属征随之发表。后来Schenk(1862,1864)重新研究这些标本时,结合补充材料,指出:其模式种,
Ch.digitata
Kurr的叶部每一裂片均有主脉——尽管不甚明显。这些主脉不仅在他们的图影上未能清晰地显示,而且甚至Schenk本人到1890年时,还有“
Chiropteris
的
导出
收藏
15
古植物学会中、新生代植物及相关地层学术讨论会在宜昌召开
梅盛吴
1986(2):226-226.
CSTR:
[摘要]
(
6
)
[HTML]
(
0
)
[PDF 161.13 K]
(
185
)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所属古植物学会于1985年10月16日至21日在宜昌地矿所召开了中、新生代植物及相关地层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地质、煤炭、科研、高等院校和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古植物学者及相关地层工作者64人,特邀代表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于16日上午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副理事长周志炎主持了会议,理事长李星学致了开幕词。当地的领导也到会祝贺。宜昌电视台、宜昌日报社都派记者与会并报道了会议开幕式。
导出
收藏
16
南方白垩系会议在浙江召开
石鼓
1986(2):226-227.
CSTR:
[摘要]
(
16
)
[HTML]
(
0
)
[PDF 227.97 K]
(
177
)
摘要:
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南方白垩系及其含油气远景学术讨论会”(简称南方白垩系会议),于1985年10月11—24日在浙江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卢衍豪,常务理事顾知微、吴望始(秘书长)、项礼文,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田在艺(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关士聪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石油、地质、煤炭、化工、冶金、科研、教学、博物馆系统的54个单位126名代表。会议还邀请了日本千叶大学名誉教授前田四郎和美国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