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山西大同永定庄组植物化石
    厉宝贤,胡斌
    1984(2):135-147. DOI: 10.19800/j.cnki.aps.1984.02.001
    [摘要](8) [HTML](0) [PDF 7.30 M](155)
    摘要:
    大同永定庄组系指大同组之下的侏罗纪沉积。这组地层一度被误称为“怀仁群”,时代定为二叠—三叠纪。现在一般认为它属于早侏罗世。永定庄组的植物化石过去极少记载。近年来,不断有所发现,但迄今尚无正式描述报道。1981年,我们在观察大同煤峪口、七峰山大石头沟、口泉北沟和永定庄华严寺等中生代地层
    2  山东侏罗、白垩纪一些淡水双壳类
    陈金华
    1984(2):148-154. DOI: 10.19800/j.cnki.aps.1984.02.002
    [摘要](0) [HTML](0) [PDF 5.83 M](181)
    摘要:
    山东的侏罗-白垩系,在郯庐大断裂两侧有所不同,陈丕基等(1980)对此提出了新的划分对比意见: 鲁中:J3西洼组、蒙阴组(假整合),J1汶南组。胶东:K2王氏组,K1青山组、莱阳组。在以上地层,双壳类化石大多集中于蒙阴组、西洼组和王氏组,在莱阳组中、下部和顶部(或青山组底部)仅见少量。系统研究后,我们
    3  昆仑-阿尔金地区中奥陶世腕足类
    刘第墉,张梓歆,邸巧玲
    1984(2):155-169. DOI: 10.19800/j.cnki.aps.1984.02.003
    [摘要](8) [HTML](0) [PDF 8.37 M](170)
    摘要:
    1978年,新疆区调二地质大队,在西昆仑山叶城西南测制奥陶系剖面采集了腕足类、三叶虫、头足类、腹足类及层孔虫等,所在地层可与本区所称下奥陶统玛列兹肯群对比。1979年,新疆区调大队二和十一分队,在阿尔金山索尔库里北,详测了奥陶系玛列兹肯群剖面,也采集到大量腕足类、头足类、层孔虫、苔藓虫、三叶虫、笔石等。
    4  从江苏昆山中、晚寒武世三叶虫的发现,试论长江下游的生物分区
    钱义元,周泽民
    1984(2):170-184. DOI: 10.19800/j.cnki.aps.1984.02.004
    [摘要](0) [HTML](0) [PDF 7.70 M](144)
    摘要:
    昆山-苏州地区,以至整个太湖流域,除少数上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层外,多数地区为第四纪沉积覆盖。因此,冲积层之下任何一件古生物的获得,都是十分珍贵的。1972年12月,江苏煤田勘探公司,在昆山城西约800米的煤昆2井,深243米的岩心中首次发现TriplagnostusDorypyge两属三叶虫(卢衍豪鉴定)。以后
    5  湖南、广东一些二叠纪菊石
    郑灼官
    1984(2):185-195. DOI: 10.19800/j.cnki.aps.1984.02.005
    [摘要](0) [HTML](0) [PDF 6.47 M](139)
    摘要:
    本文描述的菊石产于湖南澧县、涟源、嘉禾、宜章及广东连县,计9属、10种,其中1新属、7新种;未予描述而仅附图影的3种,即cf.Altudoceras beedi (Plummer et Scott),cf.Planodiscoceras involutum Zhao,Liang et Zheng,Pseudogastrioceras guangxiense Zhao,Liang et Zheng。同时,阐述这些菊石在确定地层时代及对比方面的意义,和Meitianoceras meitianense gen.et sp.nov.的个体发育。
    6  山西太原组牙形刺的发现
    王志浩,李润兰
    1984(2):196-203. DOI: 10.19800/j.cnki.aps.1984.02.006
    [摘要](0) [HTML](0) [PDF 4.48 M](134)
    摘要:
    1980年4月,山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煤田勘探队,在太原西山七里沟、柳测沟,太原东山麻地沟,霍县寺庄,阳泉和顺南峪、水泉沟和朔县担水沟等地,测制了上石炭统太原组的7个剖面,并系统地采集了牙形刺样品。除朔县担水沟剖面未发现牙形刺外,在其它各剖面的样品中,都含有较丰富的牙形刺,共计3属、8种。根据牙形刺分析,山西太原组的层位,应属
    7  吉林敦化秋梨沟中新世植物群
    李浩敏,杨桂英
    1984(2):204-214. DOI: 10.19800/j.cnki.aps.1984.02.007
    [摘要](0) [HTML](0) [PDF 7.15 M](174)
    摘要:
    本文研究的部分植物化石,系本文作者之一于1962年,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县秋梨沟硅藻土矿的白色硅藻土层中采到的。1977年,吉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一分队,在开展《敦化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上述产地及与其相邻的高松树硅藻土矿层,亦采到一些保存较为完好的植物化石,一并描述于此。
    8  试论织金壳科Zhijinitidae的构造、亲缘、分类及其地层意义
    钱逸,尹恭正
    1984(2):215-223. DOI: 10.19800/j.cnki.aps.1984.02.008
    [摘要](3) [HTML](0) [PDF 5.17 M](134)
    摘要:
    本文叙述了贵州织金、新疆乌什两地区,早寒武世梅树村阶和筇竹寺阶的Zhijinitidae科的3个属Zhijinites Qian 1978,Cambroclavus Mambetov 1979,Parazhijinites gen.et sp.nov.和7个种 Zhijinites longistriatus Qian,Z.minutus Qian,Z.panduriformis sp.nov.,Z.cordiformis sp.nov.,Z.triangularis sp.nov.,Cambroclavus paradoxus sp.nov.,Parazhijinites quizhouensis gen.et sp.nov.的形态特征和应使用的构造术
    9  华南浮游相区早石炭世早期牙形刺分带和泥盆系、石炭系的分界
    王成源,殷保安
    1984(2):224-238. DOI: 10.19800/j.cnki.aps.1984.02.009
    [摘要](7) [HTML](0) [PDF 9.05 M](151)
    摘要:
    自1979年第9届国际石炭纪会议提出泥盆系石炭系的分界,以牙形刺praesulcata-sulcata为生物地层标准后;国际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工作组,对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层型作了大量工作,但至今还没发现一个可以作为界线层型的剖面(Paproth,Streel,1982),因为欧洲的所有剖面都缺少praesulcata-sulcata的连续关系。因此,对中国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的研究,不仅对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或许我们可以提供较为理想的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层型剖面。
    10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鹦鹉螺
    郑灼官
    1984(2):239-253. DOI: 10.19800/j.cnki.aps.1984.02.010
    [摘要](4) [HTML](0) [PDF 9.60 M](148)
    摘要:
    黔西晚二叠世鹦鹉螺化石,以往甚少正式报道。笔者将近年来所得标本研究,报道于下。黔西晚二叠世早期乐平(或称龙潭)阶的鹦鹉螺化石比较贫乏,本文所描述的仅二种,其中Lopingoceras sp.产于安顺轿子山龙潭阶顶部,其外形与盐岭齐德鲁组(Chhidru Formation),旧称上长身贝灰岩(Upper Productus Limestone)的“Orthoceras cyclophorum Waagen”相似,但后者壳表横环和缝合线倾斜方向相反,这一未定种与苏联阿美尼亚卓勒法地区上二叠统卓
    11  地质时期中出现的直系渐变和间断平衡
    J.G.约翰逊
    1984(2):254-255. DOI: 10.19800/j.cnki.aps.1984.02.011
    [摘要](4) [HTML](0) [PDF 1008.04 K](149)
    摘要:
    “宏观进化以间断方式,还是以渐变方式出现,多少是凭经验决定的。毫无疑问,这两种方式在进化中都有表现,问题就在于它们相对的重要性和鉴别确定这种或那种方式的因素了”(Stebbins & Ayala,1981)。不同的地质环境,促成进化的不同速率和方式,现用10种设想表示这一假说。具有明显不同的生境和生活方式、十分常见并为人熟知的泥盆纪腕足类和牙形刺,可用作这一假说的例证。
    12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尹赞勋同志逝世
    1984(2):256-256. DOI: 10.19800/j.cnki.aps.1984.02.012
    [摘要](7) [HTML](0) [PDF 477.10 K](127)
    摘要:
    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尹赞勋同志,因患急性红白血病,医治无效,于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七日上午九时三十分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二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