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奥陶系的若干床板珊瑚化石
    林宝玉
    1983(5). DOI: 1 CSTR:
    [摘要](322) [HTML](0) [PDF 0.00 Byte](12)
    摘要:
    本文记述的床板珊瑚,主要是作者近年来研究北方奥陶纪地层时采集的,也有少量采自南方。多数属种采自陕西省北部的三道沟组,一个种采自河北的下马家沟组,大概是我国目前知道的最低的含珊瑚层位。三道沟组的珊瑚群,属种虽不太多,但数量丰富,达到造礁的程度,是我国古生代珊瑚的第一个造礁期。我国还没有关于下马家沟组和三道沟组(相当上马家沟组)珊瑚的研究报道。在这两个时期,生物群面貌属北方型,与西伯利亚、北美相似。对它
    2  赤山组及轮藻化石
    王振 袁佩鑫 赵正忠
    1983(5). DOI: 1 CSTR:
    [摘要](265)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一前言赤山组(原称赤山层)是以桔红色砂岩为标志的一套陆相碎屑岩系,得名于江苏句容赤山,典型剖面位于句容县城西南约13公里。自刘季辰、赵汝钧(1924)创名以来,已有近60年的调查史。因地表剖面多不完整,钻孔以岩屑录井为主,化石罕见,故长期以来,对赤山组的认识和应用均较混乱。本文试图在前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笔者的野外观察和对轮藻的研究,对赤山
    3  江西修水西坑组多鳃鱼目化石一新科
    潘江 王士涛
    1983(5). DOI: 1 CSTR:
    [摘要](209)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西坑组为江西区域地质调查队五十年代建立的地层名称,当时认为其时代为晚志留世,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现过化石。1976年该队在建组标准剖面——江西修水三都西坑发现了鱼类化石,经潘江鉴定为真盔甲鱼,因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重视。在江西地质局的大力协助下,于同年十一月夏蓓影、周殿超、朱正刚及潘江等,再次前往进行发掘,除真盔甲鱼目外,并发现本文记述的多鳃鱼目化石。无颌类化石产于西坑组下段的底部,计2属4种:Sinogaleaspis shankouensis Pan et Wang,
    4  安徽南部栖霞组的朱森珊瑚(Chusenophyllum)
    陈华成 严幼因 齐敦伦
    1983(5). DOI: 1 CSTR:
    [摘要](245)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本文描述的朱森珊瑚(Chusenophyllum),采自安徽南部栖霞组上部,数量虽不多,但产出的层位相当稳定,是识别栖霞组的化石标志之一。对确定栖霞组的生物地层层序、划分栖霞组与茅口组的分界,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对于认识栖霞组中四射珊瑚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安徽南部地区栖霞组剖面,以贵池灌口仰天堂、巢县平顶山二地最好,化石比较丰富,界线清楚,出露较完整。
    5  宁夏六盘山区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古植被、古气候的意义
    刘兆生
    1983(5). DOI: 1 CSTR:
    [摘要](240)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1977年,笔者和薛晓章与宁夏地质局第一地质队李景道,在六盘山地区,调查六盘山群。采集的样品中,分析出保存完美的孢子花粉。文中讨论了李洼峡组和乃家河组的孢粉组合特征确定了地层时代,为陕甘宁地区早白垩世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古生物证据。样品的分析处理是由赵鼎、黄凤宝进行的,毛继良摄影,闻美琴清绘图件,宋之琛给予认真的指导,对上述同志的辛勤劳动,笔者深表感谢。
    6  湖北“应山群”中发现古盘虫类(Eodiscid)
    孙振华
    1983(5). DOI: 1 CSTR:
    [摘要](214)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本文记述的古盘虫类,发现于原“应山群”轻微变质的岩石中,产于湖北省京山县三阳一坪坝地区以及安陆县雷公白兆山地区。这一带位于大洪山北翼的东部,为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的北侧。在地层分区上,产地应划归秦岭地层区最东部的随县小区。古盘虫类产于一套轻微变质的板岩、石灰岩、白云岩及硅质岩等组成的地层中。由于没有化石依据,前人仅参照岩性的变质程度以及地层所属区划,对此套地层于三阳一坪坝地区称作花山群六房咀板岩组,时代为元古代;于安陆雷公白兆山地区称作应山群,时代也为元古代。1976年发现古盘虫类
    7  江苏北部如东地区鹰粉类化石
    周山富 王连元
    1983(5). DOI: 1 CSTR:
    [摘要](192)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江苏北部如东地区并下泰州组下段地层中的鹰粉类化石,共描述4属18种,其中包括9个新种。笔者简略地探讨了此孢粉组合的时代,认为是晚白垩世晚期的马斯特里赫特期。劳斯(G.E.Rome)于1957年,在加拿大西部艾伯塔(Alberta)地区的晚白垩世地层中,首先发现了鹰粉类花粉的化石,并命名为鹰粉属Aquilapollenites Rouse。然后鹰粉类(Aquil-
    8  西秦岭早泥盆世的小咀贝类
    傅力浦
    1983(5). DOI: 1 CSTR:
    [摘要](168)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自1971年,西秦岭的下泥盆统确定后,关于地层概况(秦峰、甘一研,1976)和部分腕足类(佟正祥,1982)均有报道。产自本区的小咀贝13属24种,其中11种已收入《西北化石图册陕甘宁分册晚古生代部分》,因此,本文仅记述其余的9属13种,包括1新科10新种。西秦岭的下泥盆统西起碌曲,东至武都,岩相颇为稳定,均可大致对比,其中以西段甘肃迭部及四川若尔盖一带发育最好,生物群也最丰富,本文描述的标本,主要采自这一地段。
    9  广西南丹罗富等地下、中泥盆统介形类化石
    王尚启 张晓彬
    1983(5). DOI: 1 CSTR:
    [摘要](196)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一前言本文描述的标本采自南丹罗富剖面益兰组、塘丁组和塘乡组,少量采自南宁五象岭和崇左那艺的罗富组,计12属2亚属19种,包括1新属(Bisulcoentomozoe)7新种8未定种。在上述19种中,有12种属于足虫介超科(Entomozoacea),根据它们的地层分布特征,初步划分为2带和1组合,自下而上分别是:largiglobosa组合,tuberculata带和longisulcata带。表1中的praeerecta-suberecta组合和suberecta-subcircularis组合是在《广西及邻近地区中泥盆世晚
    10  辽宁北票组上含煤段孢粉组合
    吴洪章 张心丽
    1983(5). DOI: 1 CSTR:
    [摘要](205)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辽宁北票附近,中生代地层发育,系统完整,特征明显,化石丰富,东北各地以至东亚一带,常以本区为标准而进行对比。本世纪以来,中外学者频频来此调查,对北票组地质时代的意见基本一致,多据植物化石确认为早侏罗世。北票组分布于北票盆地的兴隆沟、冠山、台吉、三宝及朝阳盆地朱杖子一带。根据岩性和含煤性,分为上、下两段,二者为连续沉积。下含煤段为主要含煤地层,以黑、深灰、灰白色砂岩、砂页岩及页岩组成,夹少数砂砾岩及多层可采煤,总厚300—350米,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如
    11  浙江江山下奥陶统印渚埠组几个三叶虫化石
    韩乃仁
    1983(5). DOI: 1 CSTR:
    [摘要](304)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卢衍豪、穆恩之等(1955)把浙西江山、常山一带的奥陶系分为6个组,最下面的组是印渚埠组,用来代表盛莘夫(1934)的“印渚埠系”的上部,并指出原“印渚埠系”的下部为上寒武统。抚州地质专科学校师生于1965、1974年曾在江山黄泥岗村及江山城北4公里附近测制了两个剖面,采集一些三叶虫,有Geragnostus fengzuensis sp.nov.,Euloma changshanensis Lu,Szechuanclla sp.,Shumardia sp.,Hypermecaspis asiatica sp.nov.,Inkouia jiangshanensis sp.nov.,Symphysurus kientehensis(Sheng),Niobe huan-
    12  浙江慈溪长河地区一些下第三系非海相介形类
    郑淑英
    1983(5). DOI: 1 CSTR:
    [摘要](228)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本文研究的材料,系1978年笔者和钱泽书、廖莲华等,在浙江慈溪县长河地区的长14井岩芯中采到的,经过分析处理后,除介形类外,还含有轮藻及腹足类口盖碎片。经鉴定介形类共有11属29种,其中5新种和3未定种。浙江的下第三系在杭州湾南岸慈溪长河地区发育,化石较丰富,浙江石油队命名为长河组(1979年),并根据岩性,自上而下分为四4段。以长14井为例: 四段深度132.5米—172米,以棕色泥岩为主,夹砂岩及灰绿色钙质泥岩。产少量介形
    13  北祁连-走廊区早、中石炭世的窝木(Bothrodendron)
    王德旭 贺勃
    1983(5). DOI: 1 CSTR:
    [摘要](198)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窝木在我国发现较少,主要产于祁连山地区的早、中石炭世的地层(纳缪尔阶)。靖远磁窑大水沟的下石炭统臭牛沟组下部有可疑的窝木化石(可能为Cyclostigma)。大青山窝木化石(B.Kuianum Lee)出现在内蒙古大青山上石炭统太原群中部。在国外窝木属有10余种,最具代表性的是下中石炭统的B.minutifolium和B.punctatum。自从北祁连-走廊区建立了相当西欧的纳缪尔期的地层后,窝木几乎在所有纳缪尔期A段和C段地层中普遍存在,而且数量丰富。
    14  秦岭地区中泥盆世早期一个腕足动物的新属
    张研
    1983(5). DOI: 1 CSTR:
    [摘要](181)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秦岭地区的泥盆系颇发育,化石丰富。1964年在东秦岭旬阳龙家河,发现腕足类的Parakarpinskia新属,后来在1978年于西秦岭下吾那东沟再次发现,两个化石点相距有500余公里(插图1)。两处的泥盆系岩性和生物群特征基本相似,都是滨海一浅海相沉积。新属产于西秦岭迭部下吾那东沟剖面(插图2)的11层,为中泥盆统鲁热组(D(1/2)l)的最底部,岩性是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夹黑色页片状粉砂岩或砂质页岩,底部为一层厚1.2米紫红色含铁钙质砂岩,厚10米,含腕足类Parakarpi-
    15  四川下二叠统腹足类一新属——异瘤螺属(Heteronodosus)
    潘云唐 张玉成
    1983(5). DOI: 1 CSTR:
    [摘要](190)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四川省煤田地质公司普查队一分队的同志,于1979年夏天测制四川珙县洛表地区二叠系剖面时,在下二叠统茅口组顶部,距顶界2米处发现一块大型平旋的化石,确定是腹足类全脐螺亚科(Euomphalinae)的一个新属。川煤普查队一分队的边全武等提供标本,转述野外地质情况;普查队杜明礼摄制照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余汶审阅文稿。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6  安徽省古生物学会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肖立功
    1983(5). DOI: 1 CSTR:
    [摘要](184)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安徽省古生物学会于1983年5月5日至7日在合肥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到会代表共74人,其中正式代表58人,列席代表4人,特邀代表及来宾12人。大会总结了安徽省古生物学会,自1979年4月6日成立到现在所做的工作,充分肯定了四年来的工作成绩和在推动安徽省古生物研究工作方面的贡献;同时在会上有20多位同志宣读了论文,进行了学术交流,并研究和讨论了与我省有关的地层和古生物等方面的问题。安徽省地跨南北相地层的过渡区,地层发育齐全,剖面连续完整,化石丰富,历来为国内同行所重视。特
    17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
    赵修祜
    1983(5). DOI: 1 CSTR:
    [摘要](240)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于五月廿四日至廿八日在西安召开。除台湾省暂缺代表、西藏自治区及天津市代表未到会外,来自全国廿七个省、市、自治区的地质、石油、煤炭、海洋系统、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古植物工作者102名以及6名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期间,陕西省科协毕定鄂副主席、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华寿俊院长,煤炭科学院地质勘探分院杨锡禄副院长,陕西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袁跃庭教授,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尹赞勋教授,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古生物协会理事周明镇教授,中国科学院南
    18  奥陶系的若干床板珊瑚化石
    林宝玉
    1983(5):487-491.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01 CSTR:
    [摘要](11) [HTML](0) [PDF 2.21 M](216)
    摘要:
    本文记述的床板珊瑚,主要是作者近年来研究北方奥陶纪地层时采集的,也有少量采自南方。多数属种采自陕西省北部的三道沟组,一个种采自河北的下马家沟组,大概是我国目前知道的最低的含珊瑚层位。三道沟组的珊瑚群,属种虽不太多,但数量丰富,达到造礁的程度,是我国古生代珊瑚的第一个造礁期。我国还没有关于下马家沟组和三道沟组(相当上马家沟组)珊瑚的研究报道。在这两个时期,生物群面貌属北方型,与西伯利亚、北美相似。对它
    19  赤山组及轮藻化石
    王振,袁佩鑫,赵正忠
    1983(5):493-503.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02 CSTR:
    [摘要](12) [HTML](0) [PDF 2.55 M](228)
    摘要:
    一前言赤山组(原称赤山层)是以桔红色砂岩为标志的一套陆相碎屑岩系,得名于江苏句容赤山,典型剖面位于句容县城西南约13公里。自刘季辰、赵汝钧(1924)创名以来,已有近60年的调查史。因地表剖面多不完整,钻孔以岩屑录井为主,化石罕见,故长期以来,对赤山组的认识和应用均较混乱。本文试图在前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笔者的野外观察和对轮藻的研究,对赤山
    20  江西修水西坑组多鳃鱼目化石一新科
    潘江,王士涛
    1983(5):505-509.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03 CSTR:
    [摘要](14) [HTML](0) [PDF 1.31 M](215)
    摘要:
    西坑组为江西区域地质调查队五十年代建立的地层名称,当时认为其时代为晚志留世,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现过化石。1976年该队在建组标准剖面——江西修水三都西坑发现了鱼类化石,经潘江鉴定为真盔甲鱼,因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重视。在江西地质局的大力协助下,于同年十一月夏蓓影、周殿超、朱正刚及潘江等,再次前往进行发掘,除真盔甲鱼目外,并发现本文记述的多鳃鱼目化石。无颌类化石产于西坑组下段的底部,计2属4种:Sinogaleaspis shankouensis Pan et Wang,
    21  安徽南部栖霞组的朱森珊瑚(Chusenophyllum)
    陈华成,严幼因,齐敦伦
    1983(5):510-516.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04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2.43 M](242)
    摘要:
    本文描述的朱森珊瑚(Chusenophyllum),采自安徽南部栖霞组上部,数量虽不多,但产出的层位相当稳定,是识别栖霞组的化石标志之一。对确定栖霞组的生物地层层序、划分栖霞组与茅口组的分界,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对于认识栖霞组中四射珊瑚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安徽南部地区栖霞组剖面,以贵池灌口仰天堂、巢县平顶山二地最好,化石比较丰富,界线清楚,出露较完整。
    22  宁夏六盘山区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古植被、古气候的意义
    刘兆生
    1983(5):517-525.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05 CSTR:
    [摘要](13) [HTML](0) [PDF 2.41 M](242)
    摘要:
    1977年,笔者和薛晓章与宁夏地质局第一地质队李景道,在六盘山地区,调查六盘山群。采集的样品中,分析出保存完美的孢子花粉。文中讨论了李洼峡组和乃家河组的孢粉组合特征确定了地层时代,为陕甘宁地区早白垩世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古生物证据。样品的分析处理是由赵鼎、黄凤宝进行的,毛继良摄影,闻美琴清绘图件,宋之琛给予认真的指导,对上述同志的辛勤劳动,笔者深表感谢。
    23  湖北“应山群”中发现古盘虫类(Eodiscid)
    孙振华
    1983(5):527-530.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06 CSTR:
    [摘要](8) [HTML](0) [PDF 1.26 M](265)
    摘要:
    本文记述的古盘虫类,发现于原“应山群”轻微变质的岩石中,产于湖北省京山县三阳一坪坝地区以及安陆县雷公白兆山地区。这一带位于大洪山北翼的东部,为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的北侧。在地层分区上,产地应划归秦岭地层区最东部的随县小区。古盘虫类产于一套轻微变质的板岩、石灰岩、白云岩及硅质岩等组成的地层中。由于没有化石依据,前人仅参照岩性的变质程度以及地层所属区划,对此套地层于三阳一坪坝地区称作花山群六房咀板岩组,时代为元古代;于安陆雷公白兆山地区称作应山群,时代也为元古代。1976年发现古盘虫类
    24  江苏北部如东地区鹰粉类化石
    周山富,王连元
    1983(5):531-540.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07 CSTR:
    [摘要](9) [HTML](0) [PDF 2.66 M](284)
    摘要:
    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江苏北部如东地区并下泰州组下段地层中的鹰粉类化石,共描述4属18种,其中包括9个新种。笔者简略地探讨了此孢粉组合的时代,认为是晚白垩世晚期的马斯特里赫特期。劳斯(G.E.Rome)于1957年,在加拿大西部艾伯塔(Alberta)地区的晚白垩世地层中,首先发现了鹰粉类花粉的化石,并命名为鹰粉属Aquilapollenites Rouse。然后鹰粉类(Aquil-
    25  西秦岭早泥盆世的小咀贝类
    傅力浦
    1983(5):542-550.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08 CSTR:
    [摘要](13) [HTML](0) [PDF 2.04 M](280)
    摘要:
    自1971年,西秦岭的下泥盆统确定后,关于地层概况(秦峰、甘一研,1976)和部分腕足类(佟正祥,1982)均有报道。产自本区的小咀贝13属24种,其中11种已收入《西北化石图册陕甘宁分册晚古生代部分》,因此,本文仅记述其余的9属13种,包括1新科10新种。西秦岭的下泥盆统西起碌曲,东至武都,岩相颇为稳定,均可大致对比,其中以西段甘肃迭部及四川若尔盖一带发育最好,生物群也最丰富,本文描述的标本,主要采自这一地段。
    26  广西南丹罗富等地下、中泥盆统介形类化石
    王尚启,张晓彬
    1983(5):551-562.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09 CSTR:
    [摘要](11) [HTML](0) [PDF 3.80 M](260)
    摘要:
    一前言本文描述的标本采自南丹罗富剖面益兰组、塘丁组和塘乡组,少量采自南宁五象岭和崇左那艺的罗富组,计12属2亚属19种,包括1新属(Bisulcoentomozoe)7新种8未定种。在上述19种中,有12种属于足虫介超科(Entomozoacea),根据它们的地层分布特征,初步划分为2带和1组合,自下而上分别是:largiglobosa组合,tuberculata带和longisulcata带。表1中的praeerecta-suberecta组合和suberecta-subcircularis组合是在《广西及邻近地区中泥盆世晚
    27  辽宁北票组上含煤段孢粉组合
    吴洪章,张心丽
    1983(5):564-569.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10 CSTR:
    [摘要](17) [HTML](0) [PDF 2.41 M](240)
    摘要:
    辽宁北票附近,中生代地层发育,系统完整,特征明显,化石丰富,东北各地以至东亚一带,常以本区为标准而进行对比。本世纪以来,中外学者频频来此调查,对北票组地质时代的意见基本一致,多据植物化石确认为早侏罗世。北票组分布于北票盆地的兴隆沟、冠山、台吉、三宝及朝阳盆地朱杖子一带。根据岩性和含煤性,分为上、下两段,二者为连续沉积。下含煤段为主要含煤地层,以黑、深灰、灰白色砂岩、砂页岩及页岩组成,夹少数砂砾岩及多层可采煤,总厚300—350米,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如
    28  浙江江山下奥陶统印渚埠组几个三叶虫化石
    韩乃仁
    1983(5):571-576.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11 CSTR:
    [摘要](29) [HTML](0) [PDF 2.62 M](270)
    摘要:
    卢衍豪、穆恩之等(1955)把浙西江山、常山一带的奥陶系分为6个组,最下面的组是印渚埠组,用来代表盛莘夫(1934)的“印渚埠系”的上部,并指出原“印渚埠系”的下部为上寒武统。抚州地质专科学校师生于1965、1974年曾在江山黄泥岗村及江山城北4公里附近测制了两个剖面,采集一些三叶虫,有Geragnostus fengzuensis sp.nov.,Euloma changshanensis Lu,Szechuanclla sp.,Shumardia sp.,Hypermecaspis asiatica sp.nov.,Inkouia jiangshanensis sp.nov.,Symphysurus kientehensis(Sheng),Niobe huan-
    29  浙江慈溪长河地区一些下第三系非海相介形类
    郑淑英
    1983(5):577-581.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12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2.90 M](216)
    摘要:
    本文研究的材料,系1978年笔者和钱泽书、廖莲华等,在浙江慈溪县长河地区的长14井岩芯中采到的,经过分析处理后,除介形类外,还含有轮藻及腹足类口盖碎片。经鉴定介形类共有11属29种,其中5新种和3未定种。浙江的下第三系在杭州湾南岸慈溪长河地区发育,化石较丰富,浙江石油队命名为长河组(1979年),并根据岩性,自上而下分为四4段。以长14井为例: 四段深度132.5米—172米,以棕色泥岩为主,夹砂岩及灰绿色钙质泥岩。产少量介形
    30  北祁连-走廊区早、中石炭世的窝木(Bothrodendron)
    王德旭,贺勃
    1983(5):583-586.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13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1.35 M](229)
    摘要:
    窝木在我国发现较少,主要产于祁连山地区的早、中石炭世的地层(纳缪尔阶)。靖远磁窑大水沟的下石炭统臭牛沟组下部有可疑的窝木化石(可能为Cyclostigma)。大青山窝木化石(B.Kuianum Lee)出现在内蒙古大青山上石炭统太原群中部。在国外窝木属有10余种,最具代表性的是下中石炭统的B.minutifoliumB.punctatum。自从北祁连-走廊区建立了相当西欧的纳缪尔期的地层后,窝木几乎在所有纳缪尔期A段和C段地层中普遍存在,而且数量丰富。
    31  秦岭地区中泥盆世早期一个腕足动物的新属
    张研
    1983(5):587-592.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14 CSTR:
    [摘要](9) [HTML](0) [PDF 1.36 M](248)
    摘要:
    秦岭地区的泥盆系颇发育,化石丰富。1964年在东秦岭旬阳龙家河,发现腕足类的Parakarpinskia新属,后来在1978年于西秦岭下吾那东沟再次发现,两个化石点相距有500余公里(插图1)。两处的泥盆系岩性和生物群特征基本相似,都是滨海一浅海相沉积。新属产于西秦岭迭部下吾那东沟剖面(插图2)的11层,为中泥盆统鲁热组(D(1/2)l)的最底部,岩性是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夹黑色页片状粉砂岩或砂质页岩,底部为一层厚1.2米紫红色含铁钙质砂岩,厚10米,含腕足类Parakarpi-
    32  四川下二叠统腹足类一新属——异瘤螺属(Heteronodosus)
    潘云唐,张玉成
    1983(5):593-595.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5.015 CSTR:
    [摘要](13) [HTML](0) [PDF 1.05 M](228)
    摘要:
    四川省煤田地质公司普查队一分队的同志,于1979年夏天测制四川珙县洛表地区二叠系剖面时,在下二叠统茅口组顶部,距顶界2米处发现一块大型平旋的化石,确定是腹足类全脐螺亚科(Euomphalinae)的一个新属。川煤普查队一分队的边全武等提供标本,转述野外地质情况;普查队杜明礼摄制照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余汶审阅文稿。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33  安徽省古生物学会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肖立功
    1983(5):596-596. CSTR:
    [摘要](8) [HTML](0) [PDF 150.36 K](171)
    摘要:
    安徽省古生物学会于1983年5月5日至7日在合肥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到会代表共74人,其中正式代表58人,列席代表4人,特邀代表及来宾12人。大会总结了安徽省古生物学会,自1979年4月6日成立到现在所做的工作,充分肯定了四年来的工作成绩和在推动安徽省古生物研究工作方面的贡献;同时在会上有20多位同志宣读了论文,进行了学术交流,并研究和讨论了与我省有关的地层和古生物等方面的问题。安徽省地跨南北相地层的过渡区,地层发育齐全,剖面连续完整,化石丰富,历来为国内同行所重视。特
    34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
    赵修祜
    1983(5):596-596. CSTR:
    [摘要](13) [HTML](0) [PDF 150.37 K](97)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于五月廿四日至廿八日在西安召开。除台湾省暂缺代表、西藏自治区及天津市代表未到会外,来自全国廿七个省、市、自治区的地质、石油、煤炭、海洋系统、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自然博物馆等单位的古植物工作者102名以及6名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期间,陕西省科协毕定鄂副主席、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华寿俊院长,煤炭科学院地质勘探分院杨锡禄副院长,陕西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袁跃庭教授,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尹赞勋教授,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古生物协会理事周明镇教授,中国科学院南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