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辽宁本溪新厂期早期的树形笔石
    赵祥麟
    1983(4). DOI: 1 CSTR:
    [摘要](192)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前言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寒武系顶部及奥陶系底部,都发现了新的化石层位,修正了一些长期沿用的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与重视。为此,笔者重新整理我院保存的本溪新厂期早期的树形笔石,这些材料不仅具有底栖树形笔石的一些罕见类型,同时也为厘定我国华北地区奥陶系的底界提供一些资料。
    2  论十字珊瑚科(Stauriidae)的分类和演化
    何心一 李志明
    1983(4). DOI: 1 CSTR:
    [摘要](177)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前言十字珊瑚科(Stauriidae)是我国志留系最常见的珊瑚群之一,种类很多,分布广泛。除东北、内蒙古地区尚未发现外,其它各大区均有产出。主要产于华中西南区早志留世晚期,石牛栏组下段及其相当层位,中志留世秀山组(或宁强组)只有少数属种,晚志留世的尚无报道。
    3  江苏昆山寒武纪三叶虫的发现
    林天瑞 林焕令 周天荣
    1983(4). DOI: 1 CSTR:
    [摘要](212)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继江苏煤炭勘探队在昆山县城附近钻孔中,首次发现中寒武世三叶虫(Triplagnostus,Dorypyge)之后,江苏省第六普查勘探大队于1978年11月,又在昆山县玉山镇西北1,000米马鞍山脚下昆_1钻井中,采获大量中、晚寒武世三叶虫。经笔者研究结果,计有21属,27种及2个未定的属种,其中新属2个,新种10个,未
    4  藏北安多一带晚侏罗世层孔虫的新材料
    董得源 汪明洲
    1983(4). DOI: 1 CSTR:
    [摘要](186)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西藏北部侏罗系发育,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间有海陆交互相沉积,厚度可达数千米,是研究我国侏罗系的重要地区之一。藏北侏罗系的层孔虫较为丰富,董得源(1981,121页)曾研究本区范围内东巧附近和双湖地区鱼尾湖一带的晚侏罗世层孔虫6属、14种。此外,杨敬之、王成源(1975,71页)描述
    5  南京钟山中三叠统黄马青组的轮藻化石
    黄仁金
    1983(4). DOI: 1 CSTR:
    [摘要](214)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前言本文研究的材料,系笔者采自南京钟山中三叠统,剖面是黄马青组的标准地点。自1928年谢家荣创名“黄马青页岩”以来,曾先后使用过“黄马青系”、“黄马青群”、“黄马青组”等名称,但其含义各不相同。本文所称黄马青组,是指吴其切等(1980)《南京附近黄马青群的进一步划分和地质时代的研究》一文中图6剖面的
    6  甘肃靖远地区石炭系靖远组的牙形剌
    王志浩 王成源
    1983(4). DOI: 1 CSTR:
    [摘要](256)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1977年,梁希洛同志向笔者提供了一批甘肃地质局综合研究队寄来的菊石标本的围岩,供笔者分析牙形刺。样品分别采自甘肃省靖远县黑山、上磁、福禄村和营盘水的靖远组。
    7  吉林双阳大酱缸晚三叠世植物
    孙革 赵衍华 李春田
    1983(4). DOI: 1 CSTR:
    [摘要](270)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本文记述的植物化石,产于吉林省双阳县上三叠统大酱缸组。该组出露于双阳县烧锅公社大酱缸、小石棚一带,呈东西向展布(插图1),是一套河湖沼泽相沉积的碎屑岩。主要岩性为:灰黑—灰色粉砂质板岩、粉砂岩,夹灰绿色凝灰质砾岩、凝灰岩及黄绿色砂砾岩等,局部夹煤层,厚1,439米。由于岩石普遍轻微变质,以往误认为是早二叠世地层。
    8  青海侏罗-白垩纪的一些叶肢介
    王思恩
    1983(4). DOI: 1 CSTR:
    [摘要](246)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本文研究的叶肢介是笔者和李友桂同志,于1974年赴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民和盆地,调查侏罗纪、白垩纪地层时采集的,部分标本是青海石油管理局地质研究所杨藩同志,和地质部第一石油普查大队魏真鑫、何卓生同志赠送的。在野外工作中,得到石油局地研所的大力支持,并
    9  我国东部新生界环纹藻化石研究
    王开发 韩信斌
    1983(4). DOI: 1 CSTR:
    [摘要](180)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环纹藻化石在我国东部新生界有着广泛分布,是一种具有指相意义的藻体.它最早为Wollf(1934)在研究德国的上新世褐煤时所发现,称为Sporites circulus。Rossignol(1962)命名的Concentricystes rubinus,与Wolff(1934)所描述的Sporites circulus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Thiergart和Frantz(1962)在Rossignol的
    10  湖北宜昌黄花场奥陶系庙坡组的腕足类化石
    常美丽
    1983(4). DOI: 1 CSTR:
    [摘要](270)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宜昌地区庙坡组的笔石和三叶虫等,研究较详,对腕足动物的材料,尚无全面的研究与报道。关于奥陶系二分这一问题,庙坡组的腕足动物群也是重要佐证之一。笔者于1978、1979年,参加三峡地区奥陶纪地层研究工作,较详细地收集了该区庙坡组的腕足类化石。经鉴定有18属、25种,其中9新种、4未定种。
    11  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中的腹足类化石
    王惠基
    1983(4). DOI: 1 CSTR:
    [摘要](301)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本文所描述的腹足类,一部分是黄宝玉同志1978年采自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堆积,另一部分是笔者于同年去该地观察地层时所收集。在洞穴中腹足类化石呈成层堆积在黄灰色泥岩中,厚达40—50公分,上覆有80公分厚的层状
    12  中国古生物学会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京召开
    钟古声
    1983(4). DOI: 1 CSTR:
    [摘要](194)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于5月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理事长尹赞勋,副理事长杨遵仪、周明镇、穆恩之,常务理事王鸿祯、杨敬之、李星学、郝诒纯,副秘书长胡长康、项礼文、陈丕基、吴浩若、李凤麟。学会干事王俊庚和朱志康列席了会议。会议由穆恩之副理事长主持,副秘书长陈丕基传达了中国科协学会部有关指示精神,汇报了兄弟学会选举工作的经验。通过认真讨论,会议决
    13  乐森(王寻)教授从事地质科学和教育工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
    钟古声
    1983(4). DOI: 1 CSTR:
    [摘要](233)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乐森(王寻)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中国古生物学会创始会员和名誉理事,现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今年适逢乐森(王寻)教授八十五寿辰,为祝贺他从事地质科学和教育工作六十年,中国古生物学会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联合在北京大学举行学术讨论会,会议从5月8日到10日,参加会议的有乐森(王寻)教授的好友、同事和学生共600多人。
    14  辽宁本溪新厂期早期的树形笔石
    赵祥麟
    1983(4):369-385.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4.001 CSTR:
    [摘要](5) [HTML](0) [PDF 5.03 M](218)
    摘要:
    前言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寒武系顶部及奥陶系底部,都发现了新的化石层位,修正了一些长期沿用的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与重视。为此,笔者重新整理我院保存的本溪新厂期早期的树形笔石,这些材料不仅具有底栖树形笔石的一些罕见类型,同时也为厘定我国华北地区奥陶系的底界提供一些资料。
    15  论十字珊瑚科(Stauriidae)的分类和演化
    何心一,李志明
    1983(4):388-397.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4.002 CSTR:
    [摘要](6) [HTML](0) [PDF 2.57 M](249)
    摘要:
    前言十字珊瑚科(Stauriidae)是我国志留系最常见的珊瑚群之一,种类很多,分布广泛。除东北、内蒙古地区尚未发现外,其它各大区均有产出。主要产于华中西南区早志留世晚期,石牛栏组下段及其相当层位,中志留世秀山组(或宁强组)只有少数属种,晚志留世的尚无报道。
    16  江苏昆山寒武纪三叶虫的发现
    林天瑞,林焕令,周天荣
    1983(4):399-409.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4.003 CSTR:
    [摘要](5) [HTML](0) [PDF 3.92 M](244)
    摘要:
    继江苏煤炭勘探队在昆山县城附近钻孔中,首次发现中寒武世三叶虫(Triplagnostus,Dorypyge)之后,江苏省第六普查勘探大队于1978年11月,又在昆山县玉山镇西北1,000米马鞍山脚下昆1钻井中,采获大量中、晚寒武世三叶虫。经笔者研究结果,计有21属,27种及2个未定的属种,其中新属2个,新种10个,未
    17  藏北安多一带晚侏罗世层孔虫的新材料
    董得源,汪明洲
    1983(4):413-427. CSTR:
    [摘要](8) [HTML](0) [PDF 5.35 M](239)
    摘要:
    西藏北部侏罗系发育,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间有海陆交互相沉积,厚度可达数千米,是研究我国侏罗系的重要地区之一。藏北侏罗系的层孔虫较为丰富,董得源(1981,121页)曾研究本区范围内东巧附近和双湖地区鱼尾湖一带的晚侏罗世层孔虫6属、14种。此外,杨敬之、王成源(1975,71页)描述
    18  南京钟山中三叠统黄马青组的轮藻化石
    黄仁金
    1983(4):429-435.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4.005 CSTR:
    [摘要](11) [HTML](0) [PDF 2.62 M](206)
    摘要:
    前言本文研究的材料,系笔者采自南京钟山中三叠统,剖面是黄马青组的标准地点。自1928年谢家荣创名“黄马青页岩”以来,曾先后使用过“黄马青系”、“黄马青群”、“黄马青组”等名称,但其含义各不相同。本文所称黄马青组,是指吴其切等(1980)《南京附近黄马青群的进一步划分和地质时代的研究》一文中图6剖面的
    19  甘肃靖远地区石炭系靖远组的牙形剌
    王志浩,王成源
    1983(4):437-445.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4.006 CSTR:
    [摘要](8) [HTML](0) [PDF 2.30 M](249)
    摘要:
    1977年,梁希洛同志向笔者提供了一批甘肃地质局综合研究队寄来的菊石标本的围岩,供笔者分析牙形刺。样品分别采自甘肃省靖远县黑山、上磁、福禄村和营盘水的靖远组。
    20  吉林双阳大酱缸晚三叠世植物
    孙革,赵衍华,李春田
    1983(4):447-459.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4.007 CSTR:
    [摘要](8) [HTML](0) [PDF 3.72 M](190)
    摘要:
    本文记述的植物化石,产于吉林省双阳县上三叠统大酱缸组。该组出露于双阳县烧锅公社大酱缸、小石棚一带,呈东西向展布(插图1),是一套河湖沼泽相沉积的碎屑岩。主要岩性为:灰黑—灰色粉砂质板岩、粉砂岩,夹灰绿色凝灰质砾岩、凝灰岩及黄绿色砂砾岩等,局部夹煤层,厚1,439米。由于岩石普遍轻微变质,以往误认为是早二叠世地层。
    21  青海侏罗-白垩纪的一些叶肢介
    王思恩
    1983(4):460-466.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4.008 CSTR:
    [摘要](12) [HTML](0) [PDF 3.70 M](285)
    摘要:
    本文研究的叶肢介是笔者和李友桂同志,于1974年赴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民和盆地,调查侏罗纪、白垩纪地层时采集的,部分标本是青海石油管理局地质研究所杨藩同志,和地质部第一石油普查大队魏真鑫、何卓生同志赠送的。在野外工作中,得到石油局地研所的大力支持,并
    22  我国东部新生界环纹藻化石研究
    王开发,韩信斌
    1983(4):468-472.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4.009 CSTR:
    [摘要](11) [HTML](0) [PDF 1.80 M](254)
    摘要:
    环纹藻化石在我国东部新生界有着广泛分布,是一种具有指相意义的藻体.它最早为Wollf(1934)在研究德国的上新世褐煤时所发现,称为Sporites circulus。Rossignol(1962)命名的Concentricystes rubinus,与Wolff(1934)所描述的Sporites circulus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Thiergart和Frantz(1962)在Rossignol的
    23  湖北宜昌黄花场奥陶系庙坡组的腕足类化石
    常美丽
    1983(4):474-481.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4.010 CSTR:
    [摘要](11) [HTML](0) [PDF 1.71 M](215)
    摘要:
    宜昌地区庙坡组的笔石和三叶虫等,研究较详,对腕足动物的材料,尚无全面的研究与报道。关于奥陶系二分这一问题,庙坡组的腕足动物群也是重要佐证之一。笔者于1978、1979年,参加三峡地区奥陶纪地层研究工作,较详细地收集了该区庙坡组的腕足类化石。经鉴定有18属、25种,其中9新种、4未定种。
    24  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中的腹足类化石
    王惠基
    1983(4):483-485.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4.011 CSTR:
    [摘要](9) [HTML](0) [PDF 911.28 K](286)
    摘要:
    本文所描述的腹足类,一部分是黄宝玉同志1978年采自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堆积,另一部分是笔者于同年去该地观察地层时所收集。在洞穴中腹足类化石呈成层堆积在黄灰色泥岩中,厚达40—50公分,上覆有80公分厚的层状
    25  中国古生物学会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京召开
    钟古声
    1983(4):486-486. CSTR:
    [摘要](5) [HTML](0) [PDF 116.33 K](172)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于5月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理事长尹赞勋,副理事长杨遵仪、周明镇、穆恩之,常务理事王鸿祯、杨敬之、李星学、郝诒纯,副秘书长胡长康、项礼文、陈丕基、吴浩若、李凤麟。学会干事王俊庚和朱志康列席了会议。会议由穆恩之副理事长主持,副秘书长陈丕基传达了中国科协学会部有关指示精神,汇报了兄弟学会选举工作的经验。通过认真讨论,会议决
    26  乐森璕教授从事地质科学和教育工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
    钟古声
    1983(4):486-486. CSTR:
    [摘要](14) [HTML](0) [PDF 116.33 K](168)
    摘要:
    乐森璕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中国古生物学会创始会员和名誉理事,现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今年适逢乐森璕教授八十五寿辰,为祝贺他从事地质科学和教育工作六十年,中国古生物学会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联合在北京大学举行学术讨论会,会议从5月8日到10日,参加会议的有乐森璕教授的好友、同事和学生共600多人。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