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探宝藏足迹遍西南 育英才桃李满天下——庆祝乐森(王寻)教授从事地质科学及教育工作六十年
    于洸
    1983(3). DOI: 1
    [摘要](418)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乐森(王寻)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中国古生物学会创始会员和名誉理事,现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乐森(王寻)教授从事地质科学和教育事业已经六十年了,今年又恰是他八十五寿辰。几十年来,他把全部精力贡献于我国的地
    2  辽宁太子河流域上寒武统长山阶化石新分带及其对比
    卢衍豪 钱义元
    1983(3). DOI: 1
    [摘要](177)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上寒武统长山阶(或“长山层”、“长山组”),自1924年孙云铸教授命名以来,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标准地点在河北省开平县赵各庄的长山沟。其中所含三叶虫经孙氏研究,发表于当年的《中国古生物志》。1935年,孙氏进一步研究长山阶化石的新材料之后,在长山阶中,除采用了在辽宁五湖嘴(Kobayashi,1933)所建立的Chuangia batia和Kaolishania pustulosa两个化石带之外,在两带之间,增补了Changshaniaconica一个化石带。从此以后,这三个化石带在我国华北及东北南部的广大地区,使用了将近半个世纪,成为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地层分层和对比的依据。
    3  NEW ZONAT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UPPER CAMBRIAN CHANGSHANIAN STAGE IN NORTH CHINA
    1983(3). DOI: 1
    [摘要](249)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Through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Changshanian trilobites collected from the Taizihe Valley of Liaoning by the Taizihe stratigraphical team (Wang et al., 1954), from the Qingshuihe region of Nei Monggol by F. H. Chia and Q. L. Kao in 1952, and from the Kushan and Tai'an areas of Shandong by Lu and Dong (1953). 12 new genera and 17 new species are identified (pls. I—III), and six faunal zones and two subzones are established. They are as follows in descending order: VI. Zone with Acanthometopus obesus gen. et sp. nov. (P1. III, figs. 1—4):
    4  江苏南京附近栖霞组的多壁珊瑚类(Polythecalids)
    吴望始 赵嘉明
    1983(3). DOI: 1
    [摘要](211)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多壁珊瑚(Polythecalis)是我国南方早二叠世早期栖霞组的常见化石之一,富集于栖霞组的中、上部。它的地理分布广泛,层位稳定,早在30年代初期,已被作为栖霞组上部的带化石(黄汲清,1932)。目前,在我国已描述的多壁珊瑚有29种,它们的构造形态,如外壁(Epitheca)的性质、床板的结构等差别较大,统称为多壁珊瑚类(Polythecalids)。 Polythecalis除产在我国南部栖霞组以外,还见于奥地利、土耳其、伊拉克、伊朗、苏门答腊、越南及日本等地。从Pseudoschwagerna带至Yabeina带都有分布(Minato et Kato,1965)。
    5  辽宁太子河流域上寒武统树形笔石
    林尧坤
    1983(3). DOI: 1
    [摘要](217)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1979年秋,笔者作为华北地层队成员和其他同志一起,在辽宁辽阳五顶山和本溪田师付腰堡附近,上寒武统凤山组燕州层,采得不少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 Mu和其它属、种的笔石。这个笔石群都是上寒武统凤山组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带的分子。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系穆恩之于1953年创名,产地为辽宁辽阳五顶山上寒武统凤山组,和三叶虫Quadraticephalus共生,根据穆的意见,此一笔石带包括在三叶虫Quadraticephalus带中。
    6  新疆巴里坤地区志留纪的大型图瓦贝组合
    张梓歆 戎嘉余 邸巧玲
    1983(3). DOI: 1
    [摘要](275)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一、前言巴里坤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处中、蒙边境,地层区划上,属于天山-兴安区北天山分区的博格多山小区,与东准噶尔分区的北塔山小区毗邻,地质和地理位置均很重要(插图1)。
    7  云南泥盆纪笔石
    倪寓南 焦世鼎
    1983(3). DOI: 1
    [摘要](243)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云南泥盆纪含笔石地层,分布在西部丽江、保山、施甸一带和南部绿春、墨江、普洱、澜沧一带。笔者论及的笔石标本,主要产自丽江鸣音(?)肯村和墨江大中寨,少数笔石标本采自施甸向阳寺和保山杨柳。其中一部份笔石标本(ACJ)是笔者之一倪寓南参加采集的;墨江笔石标本(1084)是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吴其切赠送的;其余笔石标本(Lj、BS、5685)均是云南省区测队同志采集的。所有这些笔石标本的时代都是早泥盆世布拉格期。文成后,穆恩之
    8  广西南丹罗富上泥盆统底部珠胚类竹节石群的发现
    穆道成 阮亦萍
    1983(3). DOI: 1
    [摘要](243)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前言广西南丹罗富的泥盆系,是我国海相南丹型泥盆纪地层的典型剖面。1978年前,笔者等曾多次赴该地进行野外观察和采集化石,并就所产竹节石进行了系统描述,在此基础上,对下、中泥盆统竹节石带的序列,作了修订和补充(见正在印刷中的笔者另一文《广西南丹罗富泥盆纪竹节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第18号)。当时,由于上泥盆统响水洞组底部,未见任何标准属种,仅据罗富组上部的泥岩,渐变为响水洞组的硅质岩,而暂以Viria-
    9  江西玉山下奥陶统宁国组底部工字笔石带的笔石
    陈旭 杨达铨 韩乃仁 李罗照
    1983(3). DOI: 1
    [摘要](229)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关于我国下奥陶统的工字笔石带(Tetragraptus(Etagraptus)approximatus zone)的笔石早有报道(李积金、陈旭,1962;陈旭、韩乃仁,1964;肖承协等,1975;许杰等,1979;陈旭等,1981)。这个笔石带在国内牵涉到宁国组的底界,在国外牵涉到Arenig和Tremadoc的分界,地层意义较大。本文记述的这个笔石带的笔石,均产自江西玉山县牟家坞,部分标本系笔者之一(韩乃仁)于1960年采集的,其它系另三位作者于1979年采集的,共计5属(或亚属)、12
    10  广东白垩纪叶肢介及红层的初步研究
    张韦 陈丕基
    1983(3). DOI: 1
    [摘要](157)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广东省出露或经工程揭露的白垩纪红层,是主要含铜砂岩及石膏矿发育的地层组段.自六十年代以来,不少地质工作者先后在灯塔、兴宁、三水等盆地做过地层及古生物研究,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动植物化石。其中,吴其切、周国强、陈挺光等人1962—1964年间首先在高鹤那水和罗定三家店附近发现了叶肢介化石。后来,广东735地质队对那水铜田含叶肢介的“百足山群”及邻近有关地层又做了进一步的工作
    11  赣南小江边灰岩的腕足类及其时代的讨论
    胡世忠
    1983(3). DOI: 1
    [摘要](255)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一前言赣南地区栖霞组与茅口组或鸣山组之间,普遍发育一套具黑色炭质、钙质页岩夹透镜状灰岩的地层,一般称为小江边灰岩。这段地层被命名(王竹泉,1920)以来,其所含主要化石群并未进行系统研究,因而,其时代是栖霞期,还是茅口期,颇有争议。甚至有的地质学者认为它的原来涵义不清,建议废弃。为此,作者近年来整理了江西省地质局区调队,历年采集的
    12  论我国新发现的中三叠世叶虾类——扬子叶虾(Yangzicaris gen.nov.)
    沈炎彬
    1983(3). DOI: 1
    [摘要](172)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叶虾类(Phyllocarids)是一类重要的软甲动物(malacostracans),以头胸甲前端有一个能活动的、关节似的匙形额板(rostral plate)为特征,头胸甲包裹胸部及部分腹节,胸肢双叉型,形如叶状,尾叉一般长刺状。叶虾类是海生生物,生活方式多样,有的头胸甲较厚,披以瘤刺,在浅海营底栖游泳或钻泥,如Aristozoe;有的头胸甲较薄,能在远海营浮游生活,常发现于笔
    13  西藏康马地区晚三叠世的双壳类
    陈金华 杨胜秋
    1983(3). DOI: 1
    [摘要](181)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西藏自治区康马县涅如河附近,发育一套中生代地层,厚约15,000余米,主要为砂板岩;中、下部产Indopecten和Monotis等,相当于聂拉木地区土隆群的上组上部和吉隆地区的吉隆群(文世宣等,1976),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中、上部化石甚少,时代不明.新属Eleganuculana gen.nov.与Indopecten和Cassianella等共生。
    14  准襀翅目(昆虫纲)的新属种
    洪友崇
    1983(3). DOI: 1
    [摘要](196)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准(礻责)翅目昆虫繁盛于古生代和中生代早、中期。国际上对这类化石研究较早,发表论文较多,如Handlirsch(1904,1906,1911,1925),Sdlards(1909),Pruvost(1912),Martynov(1928,1930,1936,1937,1940),M.Zalessky(1929),G.Zalessky(1939,1951,1955),Carpenter(1949,1950),Sharov(1961,1962)等,其中较为重要的著作为Sharov(1962)对准(礻责)翅目昆虫所作的系统性总结。我国对准(礻责)翅目昆虫的研究较迟,这次发现的标本,属、种虽少,但说明了不仅我国古生代地层含有丰富的准(礻责)翅目化石,而且中生代地层也有该目化
    15  西藏三叠纪双壳类的分布和区系
    陈楚震
    1983(3). DOI: 1
    [摘要](155)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西藏自治区的三叠系十分发育,分别属于浅水碎屑岩相、浅水碳酸盐岩相和深水放射虫硅质岩相;产双壳类十分丰富,据近年研究结果(文世宣等,1976;张作铭等,1979;陈楚震,1982),已知有100个属和亚属,约329个种和亚种(包括比较种等),以晚三叠世的种类最多,约占三分之二强。最常见和重要的,是Pectinacea,Pteriacea,Limacea,Myophoriidae,Trigoniidae,
    16  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举行雨花台组时代问题现场讨论会
    冬涛声
    1983(3). DOI: 1
    [摘要](229)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1982年11月16日至10日,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了雨花台组时代问题现场讨论会。出席会议的除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会员代表40人外,还有江苏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及第四纪地质专业组40余人及南京大学地质系、地理系师生10余人列席会议并参加野外地质旅行。安徽省古生物学会、安徽省区调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穆恩之在开幕词中指
    17  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举行古生物摄影技术经验交流会
    冬涛声
    1983(3). DOI: 1
    [摘要](228)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为交流古生物摄影技术经验,推动和促进古生物摄影技术水平的提高,1982年12月8日至11日,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在无锡召开了古生物摄影技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专职和兼职摄影技术人员来自江苏省地质、煤炭、石油、院校及科学院5个系统的10多个单位,共40多人。正在南京等地出差的贵州108地质队、内蒙古第一区调队和福州大学矿冶系的3位古生物摄影技术人员列席了会议。参加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二届四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的学会正、副理事长及理事、干事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理事长盛金章致开
    18  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有孔虫专业学术讨论会在厦门召开
    1983(3). DOI: 1
    [摘要](220)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1982年11月1—5日在厦门召开了有孔虫专业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地质、石油、海洋、科研及院校等系统的80余名微体古生物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并提交论文和摘要59篇。在简短的开幕式后,会议进行了学术报告和讨论。盛金章教授等12位同志在大会上宣讲了论文。曾去国外学习和工作的同志,对国外有孔虫的研究动态作了介绍。这些报告都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小会学术交流活动分三个组进行:
    19  中国孢粉学会晚古生代、中生代孢粉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
    南谷生
    1983(3). DOI: 1
    [摘要](194)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由中国孢粉学会主持召开的“晚古生代、中生代孢粉学术会议”于1982年11月30日—12月4日在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石油、地质、煤炭、科学院和有关院校等80多个单位的孢粉工作者,13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摘要76篇,全文6篇。大会一天,宣读论文12篇,其余在分组会
    20  中国古生物学会头足类学科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在无锡召开
    1983(3). DOI: 1
    [摘要](185)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头足类学科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自4月5日至9日在江苏无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科研、地质、煤炭、冶金和大专院校等近50个单位从事头足类研究工作的六十余位会员。这是我国头足类研究工作者空前的盛会,它标志着我国头足类研究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开幕式由中南矿冶学院区元任教授主持,头足类学科筹
    21  探宝藏足迹遍西南育英才桃李满天下——庆祝乐森璕教授从事地质科学及教育工作六十年
    于洸
    1983(3):231-234.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01
    [摘要](2) [HTML](0) [PDF 740.45 K](65)
    摘要:
    乐森璕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中国古生物学会创始会员和名誉理事,现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乐森璕教授从事地质科学和教育事业已经六十年了,今年又恰是他八十五寿辰。几十年来,他把全部精力贡献于我国的地
    22  辽宁太子河流域上寒武统长山阶化石新分带及其对比
    卢衍豪,钱义元
    1983(3):235-246.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02
    [摘要](1) [HTML](0) [PDF 4.14 M](89)
    摘要:
    上寒武统长山阶(或“长山层”、“长山组”),自1924年孙云铸教授命名以来,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标准地点在河北省开平县赵各庄的长山沟。其中所含三叶虫经孙氏研究,发表于当年的《中国古生物志》。1935年,孙氏进一步研究长山阶化石的新材料之后,在长山阶中,除采用了在辽宁五湖嘴(Kobayashi,1933)所建立的Chuangia batiaKaolishania pustulosa两个化石带之外,在两带之间,增补了Changshaniaconica一个化石带。从此以后,这三个化石带在我国华北及东北南部的广大地区,使用了将近半个世纪,成为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地层分层和对比的依据。
    23  NEW ZONAT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UPPER CAMBRIAN CHANGSHANIAN STAGE IN NORTH CHINA
    1983(3):247-254.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03
    [摘要](2) [HTML](0) [PDF 3.53 M](97)
    摘要:
    Through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Changshanian trilobites collected from the Taizihe Valley of Liaoning by the Taizihe stratigraphical team (Wang et al., 1954), from the Qingshuihe region of Nei Monggol by F. H. Chia and Q. L. Kao in 1952, and from the Kushan and Tai’an areas of Shandong by Lu and Dong (1953). 12 new genera and 17 new species are identified (pls. I—III), and six faunal zones and two subzones are established. They are as follows in descending order: VI. Zone with Acanthometopus obesus gen. et sp. nov. (P1. III, figs. 1—4)
    24  江苏南京附近栖霞组的多壁珊瑚类(Polythecalids)
    吴望始,赵嘉明
    1983(3):255-261.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04
    [摘要](2) [HTML](0) [PDF 3.70 M](136)
    摘要:
    多壁珊瑚(Polythecalis)是我国南方早二叠世早期栖霞组的常见化石之一,富集于栖霞组的中、上部。它的地理分布广泛,层位稳定,早在30年代初期,已被作为栖霞组上部的带化石(黄汲清,1932)。目前,在我国已描述的多壁珊瑚有29种,它们的构造形态,如外壁(Epitheca)的性质、床板的结构等差别较大,统称为多壁珊瑚类(Polythecalids)。 Polythecalis除产在我国南部栖霞组以外,还见于奥地利、土耳其、伊拉克、伊朗、苏门答腊、越南及日本等地。从Pseudoschwagerna带至Yabeina带都有分布(Minato et Kato,1965)。
    25  辽宁太子河流域上寒武统树形笔石
    林尧坤
    1983(3):262-277.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05
    [摘要](2) [HTML](0) [PDF 3.97 M](100)
    摘要:
    1979年秋,笔者作为华北地层队成员和其他同志一起,在辽宁辽阳五顶山和本溪田师付腰堡附近,上寒武统凤山组燕州层,采得不少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 Mu和其它属、种的笔石。这个笔石群都是上寒武统凤山组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带的分子。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系穆恩之于1953年创名,产地为辽宁辽阳五顶山上寒武统凤山组,和三叶虫Quadraticephalus共生,根据穆的意见,此一笔石带包括在三叶虫Quadraticephalus带中。
    26  新疆巴里坤地区志留纪的大型图瓦贝组合
    张梓歆,戎嘉余,邸巧玲
    1983(3):278-294.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06
    [摘要](1) [HTML](0) [PDF 3.85 M](76)
    摘要:
    一、前言巴里坤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处中、蒙边境,地层区划上,属于天山-兴安区北天山分区的博格多山小区,与东准噶尔分区的北塔山小区毗邻,地质和地理位置均很重要(插图1)。
    27  云南泥盆纪笔石
    倪寓南,焦世鼎
    1983(3):295-307.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07
    [摘要](2) [HTML](0) [PDF 3.92 M](75)
    摘要:
    云南泥盆纪含笔石地层,分布在西部丽江、保山、施甸一带和南部绿春、墨江、普洱、澜沧一带。笔者论及的笔石标本,主要产自丽江鸣音湅肯村和墨江大中寨,少数笔石标本采自施甸向阳寺和保山杨柳。其中一部份笔石标本(ACJ)是笔者之一倪寓南参加采集的;墨江笔石标本(1084)是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吴其切赠送的;其余笔石标本(Lj、BS、5685)均是云南省区测队同志采集的。所有这些笔石标本的时代都是早泥盆世布拉格期。文成后,穆恩之
    28  广西南丹罗富上泥盆统底部珠胚类竹节石群的发现
    穆道成,阮亦萍
    1983(3):308-323.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08
    [摘要](2) [HTML](0) [PDF 4.90 M](101)
    摘要:
    前言广西南丹罗富的泥盆系,是我国海相南丹型泥盆纪地层的典型剖面。1978年前,笔者等曾多次赴该地进行野外观察和采集化石,并就所产竹节石进行了系统描述,在此基础上,对下、中泥盆统竹节石带的序列,作了修订和补充(见正在印刷中的笔者另一文《广西南丹罗富泥盆纪竹节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第18号)。当时,由于上泥盆统响水洞组底部,未见任何标准属种,仅据罗富组上部的泥岩,渐变为响水洞组的硅质岩,而暂以Viria-
    29  江西玉山下奥陶统宁国组底部工字笔石带的笔石
    陈旭,杨达铨,韩乃仁,李罗照
    1983(3):324-330.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09
    [摘要](2) [HTML](0) [PDF 1.68 M](67)
    摘要:
    关于我国下奥陶统的工字笔石带(Tetragraptus(Etagraptus)approximatus zone)的笔石早有报道(李积金、陈旭,1962;陈旭、韩乃仁,1964;肖承协等,1975;许杰等,1979;陈旭等,1981)。这个笔石带在国内牵涉到宁国组的底界,在国外牵涉到Arenig和Tremadoc的分界,地层意义较大。本文记述的这个笔石带的笔石,均产自江西玉山县牟家坞,部分标本系笔者之一(韩乃仁)于1960年采集的,其它系另三位作者于1979年采集的,共计5属(或亚属)、12
    30  广东白垩纪叶肢介及红层的初步研究
    张韦,陈丕基
    1983(3):331-337.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10
    [摘要](2) [HTML](0) [PDF 1.58 M](69)
    摘要:
    广东省出露或经工程揭露的白垩纪红层,是主要含铜砂岩及石膏矿发育的地层组段.自六十年代以来,不少地质工作者先后在灯塔、兴宁、三水等盆地做过地层及古生物研究,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动植物化石。其中,吴其切、周国强、陈挺光等人1962—1964年间首先在高鹤那水和罗定三家店附近发现了叶肢介化石。后来,广东735地质队对那水铜田含叶肢介的“百足山群”及邻近有关地层又做了进一步的工作
    31  赣南小江边灰岩的腕足类及其时代的讨论
    胡世忠
    1983(3):338-345.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11
    [摘要](3) [HTML](0) [PDF 2.99 M](59)
    摘要:
    一前言赣南地区栖霞组与茅口组或鸣山组之间,普遍发育一套具黑色炭质、钙质页岩夹透镜状灰岩的地层,一般称为小江边灰岩。这段地层被命名(王竹泉,1920)以来,其所含主要化石群并未进行系统研究,因而,其时代是栖霞期,还是茅口期,颇有争议。甚至有的地质学者认为它的原来涵义不清,建议废弃。为此,作者近年来整理了江西省地质局区调队,历年采集的
    32  论我国新发现的中三叠世叶虾类——扬子叶虾(Yangzicaris gen.nov.)
    沈炎彬
    1983(3):346-354.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12
    [摘要](1) [HTML](0) [PDF 3.44 M](66)
    摘要:
    叶虾类(Phyllocarids)是一类重要的软甲动物(malacostracans),以头胸甲前端有一个能活动的、关节似的匙形额板(rostral plate)为特征,头胸甲包裹胸部及部分腹节,胸肢双叉型,形如叶状,尾叉一般长刺状。叶虾类是海生生物,生活方式多样,有的头胸甲较厚,披以瘤刺,在浅海营底栖游泳或钻泥,如Aristozoe;有的头胸甲较薄,能在远海营浮游生活,常发现于笔
    33  西藏康马地区晚三叠世的双壳类
    陈金华,杨胜秋
    1983(3):355-358.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13
    [摘要](2) [HTML](0) [PDF 1.09 M](69)
    摘要:
    西藏自治区康马县涅如河附近,发育一套中生代地层,厚约15,000余米,主要为砂板岩;中、下部产IndopectenMonotis等,相当于聂拉木地区土隆群的上组上部和吉隆地区的吉隆群(文世宣等,1976),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中、上部化石甚少,时代不明.新属Eleganuculana gen.nov.与IndopectenCassianella等共生。
    34  准襀翅目(昆虫纲)的新属种
    洪友崇
    1983(3):359-362.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14
    [摘要](1) [HTML](0) [PDF 1.32 M](71)
    摘要:
    准襀翅目昆虫繁盛于古生代和中生代早、中期。国际上对这类化石研究较早,发表论文较多,如Handlirsch(1904,1906,1911,1925),Sdlards(1909),Pruvost(1912),Martynov(1928,1930,1936,1937,1940),M.Zalessky(1929),G.Zalessky(1939,1951,1955),Carpenter(1949,1950),Sharov(1961,1962)等,其中较为重要的著作为Sharov(1962)对准襀翅目昆虫所作的系统性总结。我国对准襀翅目昆虫的研究较迟,这次发现的标本,属、种虽少,但说明了不仅我国古生代地层含有丰富的准襀翅目化石,而且中生代地层也有该目化
    35  西藏三叠纪双壳类的分布和区系
    陈楚震
    1983(3):363-365.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3.015
    [摘要](2) [HTML](0) [PDF 350.79 K](50)
    摘要:
    西藏自治区的三叠系十分发育,分别属于浅水碎屑岩相、浅水碳酸盐岩相和深水放射虫硅质岩相;产双壳类十分丰富,据近年研究结果(文世宣等,1976;张作铭等,1979;陈楚震,1982),已知有100个属和亚属,约329个种和亚种(包括比较种等),以晚三叠世的种类最多,约占三分之二强。最常见和重要的,是Pectinacea,Pteriacea,Limacea,Myophoriidae,Trigoniidae,
    36  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举行雨花台组时代问题现场讨论会
    冬涛声
    1983(3):366-366.
    [摘要](3) [HTML](0) [PDF 162.19 K](55)
    摘要:
    1982年11月16日至10日,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了雨花台组时代问题现场讨论会。出席会议的除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会员代表40人外,还有江苏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及第四纪地质专业组40余人及南京大学地质系、地理系师生10余人列席会议并参加野外地质旅行。安徽省古生物学会、安徽省区调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穆恩之在开幕词中指
    37  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举行古生物摄影技术经验交流会
    冬涛声
    1983(3):366-367.
    [摘要](2) [HTML](0) [PDF 280.65 K](50)
    摘要:
    为交流古生物摄影技术经验,推动和促进古生物摄影技术水平的提高,1982年12月8日至11日,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在无锡召开了古生物摄影技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专职和兼职摄影技术人员来自江苏省地质、煤炭、石油、院校及科学院5个系统的10多个单位,共40多人。正在南京等地出差的贵州108地质队、内蒙古第一区调队和福州大学矿冶系的3位古生物摄影技术人员列席了会议。参加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二届四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的学会正、副理事长及理事、干事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理事长盛金章致开
    38  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有孔虫专业学术讨论会在厦门召开
    1983(3):367-367.
    [摘要](3) [HTML](0) [PDF 167.64 K](49)
    摘要:
    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1982年11月1—5日在厦门召开了有孔虫专业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地质、石油、海洋、科研及院校等系统的80余名微体古生物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并提交论文和59篇。在简短的开幕式后,会议进行了学术报告和讨论。盛金章教授等12位同志在大会上宣讲了论文。曾去国外学习和工作的同志,对国外有孔虫的研究动态作了介绍。这些报告都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小会学术交流活动分三个组进行
    39  中国孢粉学会晚古生代、中生代孢粉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
    南谷生
    1983(3):367-367.
    [摘要](1) [HTML](0) [PDF 167.64 K](58)
    摘要:
    由中国孢粉学会主持召开的“晚古生代、中生代孢粉学术会议”于1982年11月30日—12月4日在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石油、地质、煤炭、科学院和有关院校等80多个单位的孢粉工作者,13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6篇,全文6篇。大会一天,宣读论文12篇,其余在分组会
    40  中国古生物学会头足类学科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在无锡召开
    1983(3):368-368.
    [摘要](7) [HTML](0) [PDF 137.65 K](49)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头足类学科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自4月5日至9日在江苏无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科研、地质、煤炭、冶金和大专院校等近50个单位从事头足类研究工作的六十余位会员。这是我国头足类研究工作者空前的盛会,它标志着我国头足类研究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开幕式由中南矿冶学院区元任教授主持,头足类学科筹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