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烟叶大羽羊齿(Gigantopteris nicotianaefolia Schenk)的标准产地和地模标本
    姚兆奇
    1983(1):1-8.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01
    [摘要](174) [HTML](0) [PDF 3.96 M](157)
    摘要:
    由于烟叶大羽羊齿的模式标本保存不佳,叶缘和叶脉特征不清楚,加之,长期来未找到标准产地,所以该种的范围,被一些古植物学者弄得模糊不清。本文主要根据采自标准产地——Lui-pa-kou的地模标本,并参照江苏句容的材料,对烟叶大羽羊齿重新进行研究。文中对该种的含义作了历史回顾,描述了采自标准产地的标本,并对该种的地质地理分布等问题作了简要讨论。野外工作中,得到湖南省140煤田地质勘探队的大力支持,胡树善工程师给了许多具体帮助,程正修和汪涛同志同到原始产地协助采集,笔者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文成后,承李星学教授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美国加州大学夏福(J.W.Schopf)教授修改外文;本所绘图室同志清绘图件,标本照相由胡尚卿同志完成,于此一并致谢。
    2  新疆库鲁克塔格早寒武世古杯类
    章森桂
    1983(1):9-19.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02
    [摘要](181) [HTML](0) [PDF 3.70 M](185)
    摘要:
    新疆库鲁克塔格早寒武世古杯类早经报道,可惜标本丢失,未经详细研究。作者于1978年,随新疆地质局前寒武纪地层专题研究组前往该区,在他们的大力协助下,于莫合尔山北坡采获早寒武世化石一批,其中除古杯类外,还有三叶虫、腹足类、单瓣类、腕足类、软舌螺等,本文着重报道古杯类和它的地质意义。一、化石层位本区寒武纪地层,历经Norin(1928—1932)、胡冰等(1959)、张日东等(1959)研究,下统称西大山组,命名地点即莫合尔山北面的西大山(插图1),化石有“三叶虫Palaeolenus、Redlichia
    3  新疆库鲁克塔格早寒武世西大山组的三叶虫
    朱兆玲,林焕令
    1983(1):21-29.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03
    [摘要](231) [HTML](0) [PDF 2.97 M](193)
    摘要:
    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寒武纪地层,早在1928—1932年间,诺林(E.Norin)曾作过不少工作,并将本区寒武系命名为“突尔沙克塔格建造”(E.Norin,1937),标准剖面地点在库鲁克塔格西部的突尔沙克塔格及却尔却克山一带。所采化石经丘迪生(G.T.Troedsson,1937)研究,判定动物群的时代为晚寒武世,其中以三叶虫为主。张日东、俞昌民等(1959)根据莫合尔山北坡所测的寒武系剖面,划分为三个统:即突尔沙克塔格统(上统)、莫合尔山统(中统)及西大山统(下统)。近年来,新疆地质局等单位组成的新疆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组,及章森桂、高振家(1981)根据莫合尔山北坡及西大山的下寒武统剖面,将原来的西大山组一分为二。下寒武统上部仍沿用“西大山组”一名,仅限于代表下寒武统上部的一套碳酸盐岩;而下寒武统下
    4  托莫特壳类(Tommotiid)在我国的发现
    袁克兴,章森桂
    1983(1):31-40.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04
    [摘要](327) [HTML](0) [PDF 2.76 M](170)
    摘要:
    在研究贵州的金沙古杯组合、川北的仙女洞古杯组合(均与凉水井古杯组合相当)的古杯类和酸处理标本过程中,发现共生有许多其它动物化石,如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单瓣类、腹足类、腕足类、海绵和一些分类位置不明的化石。其中,托莫特壳类(tommotiids)和弗米奇壳Fomitchella等,在我国尚未有正式报道。它们的被发现,对于解决我国与世界其他地区早寒武世早期地层的对比,提供了新的证据。 Tommotiid类分布范围不很广,最早发现于西伯利亚地台早寒武世托莫特阶(Tommotian)。其后,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和澳大利亚英格兰、中亚和蒙古等地也有发现。此类生物大部分生存于寒武纪最早期,少量可延续到中寒武世早期,中寒武世早期以后,迄无可靠的报道。
    5  吉林省延边地区白垩纪介形类
    勾韵娴
    1983(1):42-54.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05
    [摘要](282) [HTML](0) [PDF 3.05 M](172)
    摘要:
    吉林省东部延边地区延吉群,曾做过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目前对延吉群的划分及层序问题,意见尚不统一,共有3种观点(层序自下而上):1.大拉子组、龙井组(东北地区区域地层表,1978);2.铜佛寺组、龙井组、大拉子组(周志炎等,1980);3.铜佛寺组、大拉子组、龙井组(张川波,1980)。笔者拟通过延吉群介形类的研究,对延吉群各组的时代及层序问题进行探讨。 1962至1964年,我所周志炎、陈丕基等,曾先后三次和吉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共同组队,到延边地区进行重要剖面的观察,采获较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标本和样品。本文所研究的介形类,即此次采集样品中的一部分,经余幼玉等分析处理,陈德琼曾作初步鉴定。文中剖面
    6  滇西二叠纪Shanita-Hemigordius(Hemigordiopsis)有孔虫动物群
    盛金章,何炎
    1983(1):55-59.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06
    [摘要](187) [HTML](0) [PDF 1.26 M](141)
    摘要:
    近几年来,在亚洲一些地区二叠系,发现了一个大型有孔虫Shanita,常与Hemigordius(Hemigordiopsis)伴生,组成特提斯海区二叠纪颇具特色的动物群,分布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形成了特定的生物地理区。本文主要记述这一动物群在我国滇西地区的发现及其纵横分布情况。本文材料系云南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云南省地质研究所等单位送来我所鉴定的,薄片、照相、绘图均由我所技术室承担,特此致谢。滇西潞西、腾冲、镇康一带二叠系较发育,由巨厚的白云质灰岩、灰岩及泥岩等组成,含有和中国南部其它地区(秦岭地区除外)不尽相同的有孔虫动物群。据云南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工作结果,此区二叠系自上而下,大致分层如下: 上覆地层:中三叠统或侏罗系
    7  藻类化石Nuia siberica在我国的发现
    黄志诚,边立曾
    1983(1):61-64.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07
    [摘要](229) [HTML](0) [PDF 1.61 M](132)
    摘要:
    1976年,南京大学地质系苏南碳酸盐岩专题队,测制了南京附近仑山、汤山、幕府山的奥陶系剖面。在下奥陶统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藻类Nuia siberica,这种化石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蒙南京大学生物系朱浩然教授,地质系俞剑华,张永辂副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穆西南同志的热情指导和帮助,徐富林同志清绘图件,于此表示感谢。 Nuia siberica是一种在奥陶系分布很广的微体化石。苏联学者赛依切夫和巴克洛夫斯卡娅早在1950年首次发现这类化石,鉴定为分类位置不明的粗枝藻科“Dasycladaceae incertae sedis”,1954年马斯洛夫和戈尔特同时分别描述了采自西伯利亚
    8  贵州中泥盆世四射珊瑚新属
    王治平
    1983(1):66-70.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08
    [摘要](227) [HTML](0) [PDF 1.52 M](144)
    摘要:
    前言 1963年夏,笔者曾于贵州独山江寨、普安罐子窑等地测制泥盆系剖面。所采珊瑚化石已作初步研究。现将其中两新属(六个新种)记述如下。独山江寨地区泥盆系发育良好,根据岩性、岩相及古生物特征,可将中泥盆统作如下划分
    9  甘肃北山地区志留—泥盆纪床板珊瑚的组合序列
    李耀西
    1983(1):71-80.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09
    [摘要](204) [HTML](0) [PDF 4.00 M](156)
    摘要:
    甘肃北山泛指河西走廊以北、弱水以西的广大地区,近年其东部额济纳旗已划归内蒙古管辖。70年代中叶,甘肃地质力学测量队在该区进行区调过程中,采集了大量志留一泥盆纪的床板珊瑚,数量甚多。该区为一片戈壁残山,地层零星出露,其地质时代只能靠化石组合特征来判断。经鉴定,床板珊瑚有几个组合,面貌截然不同,组合的地质时代又比较肯定,因而这些化石材料的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认识该区区域地层和在生物地理区系,均有所帮助。本文重点介绍各时代生物组合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与邻区同期生物群特征的对
    10  湖北房县灯影组西蒿坪段小壳化石
    钱逸,张师本
    1983(1):82-94.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10
    [摘要](199) [HTML](0) [PDF 4.85 M](167)
    摘要:
    湖北房县南部西蒿坪地区灯影组虽经许多地质单位工作,因一直未发现化石而全部置于震旦系。1980年,湖北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王寿琼等,首次发现了软舌螺和腕足类化石,并将灯影组顶部含化石层位单独分出,建立西蒿坪段,置于下寒武统最底部。翌年,笔者之一张师本对西蒿坪段进行了野外实地观测,并在两个剖面上逐层采集化石样品,经室内处理,获得了大量保存较好的软舌螺、单板类、腕足类、海绵、锥齿形类和多种分类位置不明的小壳化石。从总的面貌看,它与滇、川、黔和峡东等地区的梅树村阶动物群具有较大的差异,而与我国新疆乌什-柯坪-阿克苏地区肖尔布拉克组和苏联
    11  广西隆林马海早石炭世晚期两个新的三叶虫
    尹恭正
    1983(1):95-100.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11
    [摘要](188) [HTML](0) [PDF 1.51 M](157)
    摘要:
    1979年张明发等在广西隆林马海测制石炭系剖面时,于早石炭世晚期地层摆佐组中采得三叶虫标本两件,惠赠笔者鉴定,在此谨向张明发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标本修理后共得冠、尾部十余个。经研究,属砑头虫科,计2属、2种,均为新种,其中包括一新属新种,即Mahaiella eleganta gen.et sp.nov.和Paladin(Kaskia)? longlinensis sp.nov.。早石炭世的三叶虫在我国报道不多,到目前为止,只在云南、贵州和湖南发现了5属(或亚属)、7种,它们是:Archegonus(Waribole)ellipticus (Mansuy,1912),Cummingella? cognata (Reed,1927),Cyrtocymbole(Dushania)dusanensis
    12  辽河下游平原渐新世BOHAISPIRIDAE的发展
    黄虑生
    1983(1):101-110.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12
    [摘要](181) [HTML](0) [PDF 2.57 M](172)
    摘要:
    渤海螺科(Bohaispiridae)是以圆锥形至塔锥形的壳体,圆形的壳口,具假脐、脐腔,脐缘被一条脐脊围绕为特征。渤海螺科的属种,目前仅见于渤海沿岸地区,至少有7属(和亚属)、37种(和亲近种)。其中在辽河下游平原就有7属(和亚属)、32种(和亲近种),约占本区早第三纪腹足类种数的六分之一。渤海螺科的分子自沙河街组三段上部开始出现,一直延续至东营组二段,东营组一段及其以上地层尚未发现。渤海螺科属种繁多,演化迅速。因此,研究该科的演化和地理分布,对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沉积盆地的历史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根据螺塔高度与壳口高度之比,渤海螺科
    13  桨肋虫的卷曲
    韩乃仁
    1983(1):113-117.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13
    [摘要](167) [HTML](0) [PDF 2.29 M](157)
    摘要:
    桨肋虫(Remopleurides Portlock,1843)是奥陶纪常见的三叶虫。(1974)统计过桨肋虫的种,大部分产于中、上奥陶统。绝大部分的描述,都是根据分散的头部、胸部和尾部。 Whittington(1950)曾详细地描述了桨肋虫的各种构造。(1961)描述了 Remopleurides pisiformis的卷曲标本,但胸后部及尾节保存不好。(1975)描述了一些保存零散的标本。一些国家的学者研究了不少酸解泡出的标本(如Webby,1973;Bergstrom,1973;Chatterton and Ludvigsen,1976),虽然保存完整的很少,但对头部腹边缘、颊角腹边缘、肋腹边缘和尾腹边缘的构造,基本上已经清楚。Bergstrom(1973)在论三叶虫形态、生活及分类时,专门讨论了桨肋虫的卷曲,但所用标本卷曲不完善。Beoep(1948)描述了哈萨克斯坦
    14  内蒙古额济纳旗发现的一种泥盆纪菊石
    张研,阮亦萍
    1983(1):119-121. DOI: 10.19800/j.cnki.aps.1983.01.014
    [摘要](176) [HTML](0) [PDF 368.91 K](97)
    摘要:
    1977和1978年,宁夏地质局综合研究队和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部分同志,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丹吉林沙漠北缘的珠斯楞海尔罕一带,调查古生代地层时,在珠斯楞海尔罕峰之北西五公里的Ⅷ-Ⅷ’剖面的珠斯楞组底部,采得数枚菊石标本,经笔者鉴定为Anarcestes (Anarcestes) praecursor Frech*。Ⅷ—Ⅷ’剖面珠斯楞组下部的岩性如下: 珠斯楞组(下部) 3.灰色薄层粗粒含绢云母钙质砂岩夹薄层细砾岩,产牙形刺Pandorinella steinhornensis cf.steinhornensis Ziegler,及腕足类、三叶虫、腹足类和双壳类等化石 12米 2.灰色中薄层含绢云母钙质粗砂岩与细砾岩互层,产菊石.Anarcestes(Anarcestes)Praecursor Frech,及鹦鹉螺类、腕足类、三叶虫、腹足类、双壳类、苔藓虫和鱼类碎片 8米 1.灰色厚层砾岩,灰岩砾石中含志留纪四射珊瑚
    15  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珊瑚学科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在福州召开
    1983(1):122-122. DOI: 1
    [摘要](248) [HTML](0) [PDF 153.24 K](122)
    摘要:
    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珊瑚学科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于1982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福州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共75名,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生产、教学各条战线,代表着近50个单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石油部以及高等院校等。这次大会是我国珊瑚研究工作者的一次空前的盛会,它标志着我国珊瑚研究工作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幕式由全国珊瑚学科组筹备组副组长林宝玉同志主持,并报告了珊瑚学科组成立筹备经过。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珊瑚学科筹备组组长王鸿祯教授致开幕词。福建省地质局,福州大学等领导同志参加了大会并讲了话。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秘书长陈丕基同志代表中国古生物学会向大会宣读了贺信。福建地质学会也给大会发来了贺信。老一辈研究珊瑚专家尹赞勋教授,乐森(王寻)教授,曾鼎乾高级工程师给大会发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