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拉萨附近晚安尼锡期Paraceratites trinodosus菊石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顾庆阁,何国雄,王义刚
    1980(5):343-356.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5.001
    [摘要](2) [HTML](0) [PDF 3.11 M](69)
    摘要:
    本文论述的中三叠世晚安尼锡期菊石群,产自西藏拉萨西北67公里,堆龙德庆县德庆区却桑温泉附近。该处出露一套下部由硅质岩、石灰岩,上部由中酸性火山熔岩夹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组成的地层,厚度大于1200米,由于缺乏化石依据,以往曾笼统地将其划归石炭一二叠系。1976年,西藏综合普查一分队在该区系统测制地层剖面,发现大量化石,认为该岩层皆属三叠系,自上而下划分为
    2  湘西南中生代含煤地层双壳类化石新材料
    陈金华,许玉明
    1980(5):357-366.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5.002
    [摘要](3) [HTML](0) [PDF 3.62 M](66)
    摘要:
    湘西南地区的中生代含煤地层和古生物的研究较少。近十年来,湖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第三勘探队在本区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系统的地层层序。197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曾组队前往零陵、祁阳、衡南、蓝山、宁远、江永、道县等地进行野外实地调查,采
    3  云南曲靖上志留统牙形刺
    王成源
    1980(5):369-378.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5.003
    [摘要](1) [HTML](0) [PDF 1.92 M](80)
    摘要:
    云南曲靖地区志留纪地层出露完好,层序清晰,化石丰富,是我国志留纪地层的重要标准剖面之一。该区地层,经多次的研究,早已搞清了地层层序,但在时代划分和对比上,至今仍未统一。我所志留纪地层队沿用了丁文江、王曰伦(1936、1937)对本区的地层的命名,自下而上为关底组、妙高组和玉龙寺组。研究材料是我国志留纪牙形刺的首次报道。自Walliser(1964)对欧洲卡尼克阿尔卑斯地区志留纪牙形刺的系统研究之后,牙形刺在志留纪地层划分和对比上的标准性,就仅次于笔石。
    4  华中-西南区早寒武世古杯化石
    袁克兴,章森桂
    1980(5):380-391.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5.004
    [摘要](0) [HTML](0) [PDF 3.97 M](68)
    摘要:
    我国早寒武世古杯化石过去研究甚少,先后由丁道衡、计荣森、王钰等进行过研究,积累了不少资料。那时认为古杯仅有一个层位。1965年在四川城口地区进行早古生代地层研究时,发现该区有三个古杯组合的层位。七十年代初开始对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地层进行系统研究以来,古杯动物群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对古杯动物群的序列、分布及其特征的认识都有了新的进展。华中-西南区早寒武世古杯共有四个层位,最古老的属于筇竹寺阶,为筇竹寺古杯组合,属种数量少,分布不广,个体小,构造简单,
    5  从层孔虫化石论述鄂西南、黔东北早志留世地层
    杨敬之,董得源
    1980(5):393-404.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5.005
    [摘要](0) [HTML](0) [PDF 4.54 M](90)
    摘要:
    过去一般都认为以页岩为主的龙马溪组属早志留世与兰多维列期相当;罗惹坪组(或石牛栏组)以灰岩为主,代表中志留世与温洛克期对比;纱帽组以砂岩、页岩为主,属晚志留世,相当于罗德洛期。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本区无晚志留世的沉积,中志留世的地层也发育不全;而且岩相变化很大,以碳酸盐岩的出现就作为中志留世沉积的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是不合适的。本区介壳相沉积与笔石相沉积,在横向上是互相变换互为消长的。标准地点的罗惹坪组和石牛栏组的全部以及纱帽组,韩家店组的大部均为早志留世的沉积。本区的分层系统自下而上:下志留统为龙马溪组、香树园组、雷家屯组、马脚冲组、溶溪组;中志留统为秀山组、回星哨组。
    6  青海泽库中新世植物群
    郭双兴
    1980(5):406-411.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5.006
    [摘要](1) [HTML](0) [PDF 1.35 M](62)
    摘要:
    本文研究的植物化石产自青海泽库中新统的砂质泥岩夹油页岩层中。经鉴定有11属12种,包括4新种。该地层剖面自上而下层序如下:上覆地层第四系~~~~不整合~~~~上第三系中新统3.深灰色粉砂质泥岩夹油页岩、芒硝及石膏。产植物化石。78.18米2.棕红色及绿色粉砂质泥岩、裂隙中含纤维质石膏。268.28米1.紫红色砾岩。厚度不明。~~~~~不整合~~~~~下伏地层白垩系紫红色砂砾岩、夹紫绿色玄武岩。植物群组合特征:本文研究的植物化石,除常绿的裸子植物Taxus qinghaiensis sp.nov.
    7  山东聊城、河北临西三叠纪轮藻化石
    赵志清,施彩鸾,赵健,冯英起
    1980(5):412-414.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5.007
    [摘要](0) [HTML](0) [PDF 644.05 K](66)
    摘要:
    山东聊城地区井下三叠纪地层比河北临西地区井下的三叠纪地层发育完全,我们称它为聊城组。现将该组主要岩性及所含轮藻化石自上而下叙述如下:上覆地层——上第三系馆陶组~~~~~不整合~~~~~中三叠统聊城组上段:紫红色、棕红色泥岩与灰质砂岩、粉砂岩、少量含砾砂岩,呈不等厚互层。在泥岩中产轮藻:Stenochara donetziana Saidako-vsky,S.yuananensis Lu,S.sp.,Cuneatocharaacuminata Saidakovsky,Stellatochara hoellvic-ensis Horn af Rantzien 约618米下段:暗紫色泥岩与灰白色、浅棕色硅质砂岩互层,下部砂岩增多。在暗紫色泥岩中产轮藻:Stellatochara hoellvicensis Horn afRantzien,S.lipatovae(Saidakovsky)Kozur et
    8  关于平衡多态
    耿良玉
    1980(5):416-420.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5.008
    [摘要](0) [HTML](0) [PDF 456.28 K](73)
    摘要:
    同种异形在介形类中是常见现象,外界因素(如盐度)导致的异形现象除外,内在因素导致的也许可以分为三类,亦即发育异形、两性异形及平衡多态。发育异形指的是,幼体和成体形态不一(图1)。两性异形指的是,雌体和雄体形态有别(图2)。这两种类型乃是熟知现象,
    9  陕西耀县桃启坡组一个腹足类化石新属(Yaoxianospira)
    陈润业
    1980(5):421-422.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5.009
    [摘要](4) [HTML](0) [PDF 811.55 K](65)
    摘要:
    当前描述的腹足类化石采自陕西耀县桃启坡组,标本产于两层石灰岩间的钙质砂岩中,仅一块标本,保存了两个比较完好的个体。标本存放在西北大学地质系。描述新腹足目Caenogastropoda Cox,1959曲线螺超科Loxonematacea Koken,1889假横肋螺科Pseudozygopleuridae,Knight,1930耀县螺(新属)Yaoxianospira(gen.nov.)模式种Yaoxianospira yaoxianensis(gen.et.sp.nov.)特征螺壳中等大小,右旋壳,高锥形,至少由九个螺环组成;侧边直,缝合线深,螺环低,高约为宽的二分之一;壳口亚卵圆形,外唇上呈“V”字形凹曲;壳底凸,光滑,无脐,与侧面以一粗的旋向脊分界;螺环具粗的横脊,其宽约为其间隙宽度的二分之一,从上部缝合线至下部缝合线都很发育,无凹曲显示;旋向线极细,但十分清楚,其数目甚多,在横脊及其间隙均有分布。比较新属与半轭螺属的织轭螺亚属Hemizyga(Plocezyga)很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新属螺环低而宽,壳底无旋向线,壳底与螺壳侧面以一粗的旋向脊分界,螺环侧面的旋向线数目多。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