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纪念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孙云铸教授
    王钰,王鸿祯
    1980(2):63-67.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2.001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504.38 K](185)
    摘要:
    孙云铸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是我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又是我国老一辈的影响深远的地质教育家。他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和亲切的回忆,谨以这一期学报敬献给他,作为纪念。孙云铸教授是江苏省高邮县人,1895年生。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7年在德国哈勒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自1920年起,他就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1927年起任
    2  广东开恩地区下侏罗统菊石群的研究
    孙云铸,朱广明,刘桂芳,盛怀斌
    1980(2):68-76.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2.002 CSTR:
    [摘要](6) [HTML](0) [PDF 2.56 M](254)
    摘要:
    一、前言广东海相下侏罗统(里阿斯统)的发现和建立,在华南区中生代地史上具有崭新的意义。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孙云铸等曾在1960年《南岭粤中里阿斯统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一文中总结了。对该区早侏罗世金鸡煤系(金鸡群)的时代、沉积和对比,从各方面做了一些论述,同时从菊石群、沉积旋回及地壳运动的研究,把开恩地区金鸡、圣堂和水楼三个地方的早侏罗世地层(金鸡
    3  环叶菊石科的起源、分类及演化
    赵金科
    1980(2):79-90.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2.003 CSTR:
    [摘要](8) [HTML](0) [PDF 1.64 M](296)
    摘要:
    引言环叶菊石科是二叠纪的一种壳表光滑、呈球状或亚球状、具包卷类型的菊石。就其壳形及纹饰而言,科内各属种间并无明显的差异,它们主要的特征是具齿菊石式或亚菊石式的多叶型缝合线。由于它们易于辨认且演化迅速,因此,它们不仅是二叠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一种标准化石,而且也是研究生物演化的一个良好材料。基于上述原因,在古生物学文献中经常
    4  河北围场淡水鲎虫化石的发现——兼论科、亚科、属的分类问题
    杨遵仪,洪友崇
    1980(2):91-98.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2.004 CSTR:
    [摘要](13) [HTML](0) [PDF 3.15 M](226)
    摘要:
    河北围场新拨盆地上侏罗统大北沟组淡水鲎虫化石,是河北省地质局区测二队和冶金部606队于1 977年首次发现。翌年,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与区测二队再次进行详细的采集,又在同一层的其他两处发现同类的化石,共采集160余块标本,其中有不少标本保存完好,为分类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淡水鲎虫化石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古生物学的空白门类。这些鲎虫,具有叶状附肢的原始性状,又兼有近代鲎虫的面貌,属进化过渡类型。因此,在分类上应有它
    5  中国西南地区的仿无洞贝(Atrypoidea)及其地层意义
    王钰,戎嘉余,杨学长
    1980(2):100-116.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2.005 CSTR:
    [摘要](11) [HTML](0) [PDF 3.76 M](251)
    摘要:
    仿无洞贝(Atrypoidea Mitchell et Dun,1920=Atrypella Kozlowski,1929)属于光滑的无洞贝族,广泛分布于中、上志留统。过去,它多见于大洋洲、北美洲和欧洲,中亚亦有报道。近年,在我国也发现不少产Atrypoidea 的地点。除西南地区外,还有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新疆天山地区库车县、和静县,四川西部二郎山和西北部若尔盖以及甘肃迭部等地。对西南地区产Atrypoidea.地层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认识。盛怀斌(1975,页75)研究四川
    6  浙西寒武—奥陶系的分界及所含三叶虫
    卢衍豪,林焕令
    1980(2):118-134.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2.006 CSTR:
    [摘要](16) [HTML](0) [PDF 4.20 M](347)
    摘要:
    浙西地区是东南区系江南一西北亚区上寒武统上部西阳山组及下奥陶统下部印渚埠组的标准地点。寒武系与奥陶系呈整合接触,界线上下的岩层连续沉积,岩性逐渐过渡,为灰黑色钙质页岩夹黑灰色薄层致密灰岩、瘤状灰岩及泥灰岩。所含的三叶虫化石大多沿层面分布,大小分选不显,常见保存较完整的个体标本,一般不见水流冲涮的迹象。根据岩性和化石埋葬的产状分析,反映了海水较深的还原或次还原条
    7  中国志留纪四射珊瑚组合中一些属的讨论
    王鸿祯,何心一
    1980(2):136-142.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2.007 CSTR:
    [摘要](12) [HTML](0) [PDF 1.61 M](249)
    摘要:
    前言中国晚奥陶世至志留纪的四射珊瑚十分丰富,近十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先后组织编写了各地区地层古生物图册和地层表,并作了断代地层的初步总结。作者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过去有关志留纪四射珊瑚的研究资料,提出中国晚奥陶世后期至志留纪的7个四射珊瑚组合,自上而下为
    8  中国笔石的研究
    穆恩之
    1980(2):143-151.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2.008 CSTR:
    [摘要](15) [HTML](0) [PDF 843.35 K](217)
    摘要:
    一、前言中国笔石的研究是二十年代开始的。已故孙云铸教授是中国研究笔石的第一人,早在1924年他首先描述了山东寒武系的一种笔石。我国笔石的系统研究工作是三十年代开始的,孙云铸教授于1931年发表了《中国含笔石地层》,1933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笔石专著《中国奥陶纪及志留纪笔石》,这也是中国的第一部笔石专著。在这本专著里,描述了甘肃、内蒙古、湖北、江西、江苏等省的笔石。同年,张席裎教授报道了广东连滩笔石页岩的发现。翌年,许杰教授(1934)的笔石专著《长江下游之笔石化
    9  新疆喀什盆地早第三纪有孔虫
    郝诒纯,曾学鲁
    1980(2):152-167.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2.009 CSTR:
    [摘要](19) [HTML](0) [PDF 2.99 M](232)
    摘要:
    新疆喀什盆地自晚白垩世到晚第三纪早期发育了海相到海陆过渡相的地层,含有丰富的各类动物化石。是我国研究晚白垩世到第三纪海相沉积的重要地区之一。前人在本区作过不少生物地层工作,但报道甚少。本文仅对喀什西部乌恰县巴什布拉克及克孜洛依两地早第三纪有孔虫发育情况作一报道。一、地层简介上覆地层上第三系克孜洛依组-----平行不整合-----上始新一渐新统巴什布拉克组紫红、砖红色泥岩为主,夹灰
    10  西南地区奥陶纪珠角石类的新材料
    杨绳武
    1980(2):170-173. DOI: 10.19800/j.cnki.aps.1980.02.010 CSTR:
    [摘要](14) [HTML](0) [PDF 1.06 M](250)
    摘要:
    贵州、四川和云南一带奥陶纪地层分布广泛,含有丰富的笔石、三叶虫、头足类和腕足类等化石,其中头足类以内角石类和直角石类十分繁盛为主要特征。珠角石类则十分稀少。瑞德(Reed,1917)曾将云南施甸的一块标本鉴定为珠角石Actinoceras cf.bigsbyi Bronn.由于标本保存很差,是否确属珠角石,尚有存疑。俞建章、郭鸿俊(1951)曾记述过四川酉阳一种Ormoceras suanpanoides(Grabau),但层位不十分肯定。陈均远(1974)发表了贵州湄潭等地一个珠角石新属种Meitanoceras subglobosum,嗣后,笔者(1978)也描述了一个新种Meitanoceraszhenganense。此外,在中南地区奥陶纪地层中也有极个别珠角石类的发现,如湖北兴山县产有Armenoceras coulingi(Grabau)。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