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川黔晚奥陶世三叶虫的研究并讨论上奥陶统的上下界线问题
    盛莘夫
    1964(4):537-571. DOI: 10.19800/j.cnki.aps.1964.04.001
    [摘要](1) [HTML](0) [PDF 3.97 M](59)
    摘要:
    一、引言本文所研究的材料,主要系1958年本院地层古生物室诸同志和作者在四川东南部(秀山、酉阳)及贵州东北部(松桃、德江、印江)所采集,同时为了讨论华南上奥陶统的上、下界线,也包括湖北三峡、陕南梁山及川北、云南等处一些材料。晚奥陶世三叶虫化石包括4目、12科、13属与16种:属于Agnostida 目者一种;属于Ptychoparida 目者4科4种;属于Phacopida 目者6科9种;属于Lichida 目者2种,但因标本不全,未能详细鉴定。华南三叶虫,与欧洲的种群相同或相近,其中有些属也发现于北美。
    2  贵州西部拟拱箕贝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侯鸿飞,徐桂荣
    1964(4):572-592. DOI: 10.19800/j.cnki.aps.1964.04.002
    [摘要](2) [HTML](0) [PDF 3.77 M](61)
    摘要:
    我国泥盆纪地层研究最早始自贵州,丁文江等对该区泥盆系的分层,在华南泥盆系分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贵州泥盆纪生物群却研究得很差,许多重要的门类如腕足类、珊瑚尚缺乏系统描述。在地层方面,对于海相中泥盆世早期沉积的特征、分布一直不清楚,至于贵州西部泥盆系的发育情况更无正式报导。1959年以来,地质部第四普查大队对贵州境内的泥盆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很多新动物羣,并确立了一些新地层单元。本文所描述的这批重要化石,即由第四普查大队金晓华、刘朝安等最早发现,继由北京地质学院实习队和笔者等,分别于1960—
    3  四川西部二郎山一带中泥盆世早期的床板珊瑚
    池永一
    1964(4):593-621. DOI: 10.19800/j.cnki.aps.1964.04.003
    [摘要](0) [HTML](0) [PDF 6.80 M](89)
    摘要:
    1956年以来,四川省各地质队在二郎山一带,采集了大量的中泥盆世早期的床板珊瑚,经笔者初步研究,计有8属,13种,其中新种5,新变种1,未定种2。在进行整理工作时,承俞建章教授和盛莘夫先生的鼓励,并详细审阅文稿,提出宝贵意见,笔者谨致以衷心的感谢。此外,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磨片室磨制薄片,吴留生同志摄制图片,本所张志诚同志修改俄文,笔者对以上各位以及惠赠标本的各位地质人员,在此一并致谢。
    4  河北昌平灰岩组内的三叶虫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项礼文,郭振明
    1964(4):622-627. DOI: 10.19800/j.cnki.aps.1964.04.004
    [摘要](1) [HTML](0) [PDF 886.99 K](62)
    摘要:
    1935年张文佑教授在河北昌平一带进行地质调查时,在以往所谓“景儿峪灰岩”的上部发现了三叶虫化石,因此张氏将这一部分灰岩创名为昌平灰岩。昌平灰岩中三叶虫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它涉及华北震旦系和寒武系的界线问题,可惜张氏所采到的化石未曾正式描述发表,而且这批标本已经遗失。为了进一步确定昌平灰岩的时代及其对比问题,1963年5月笔者在高振西教授领导下前往标准地点昌平城北约一公里龙山进行详细化石的采集工作,在昌平灰岩下部,即以往张氏发现化石的同一层位中,找到三叶虫Palaeolenus fengyangensis Chu 和Redlichia sp.。
    5  浙江安吉下志留统中的几种笔石
    杨达铨
    1964(4):628-637. DOI: 10.19800/j.cnki.aps.1964.04.005
    [摘要](1) [HTML](0) [PDF 1002.72 K](85)
    摘要:
    1962年,梁文平、鞠天吟和笔者在浙江省安吉县黄墅地区测制剖面时,系统采集了下志留统下部的笔石。据所测剖面,含笔石的地层共厚122米,获得化石21层。从这些笔石化石的鉴定结果看来,这一段地层可以分为两个笔石带,即下部的44.5米为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 带,上部的77.5米为Akidograptus ascensus 带。这两个笔石带所含种羣如下
    6  浙江宁国页岩中一个新的多枝笔石
    赵裕亭
    1964(4):638-647. DOI: 10.19800/j.cnki.aps.1964.04.006
    [摘要](0) [HTML](0) [PDF 1.92 M](61)
    摘要:
    本文所描述的新笔石——浙江三叉笔石(Tridensigraptus zhejiangensis gen.et sp.nov.),是笔者于1963年5月在浙西杜泽附近的下奥陶统宁国页岩Didymograptus hirundo带中采集的。共有三块标本,其中一块较为完整,都保存为压平的薄膜,一般枝的背面向上,腹面向下,只在个别枝上出露胞管,可以看出是属于均分笔石式(Dichograptid type)。这种笔石的形体大,平伸生长。其侧枝的高度发育和沿主枝对称排列的形状,给人以整齐美观的印象。这种侧枝高度发育和对称生长形式的下奥陶统多枝笔石,还是第一次发现,其分枝的芽生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阐明。
    7  异羊齿(Alloiopteris)在中国的发现
    赵修祜
    1964(4):648-648. DOI: 10.19800/j.cnki.aps.1964.04.007
    [摘要](0) [HTML](0) [PDF 231.27 K](44)
    摘要:
    异羊齿(Alloiopteris Potonié,有人亦称之为Saccopteris Stur)这一属植物距今一世纪前就已在欧洲被发现,后经许多古植物学家研究,它的整个面貌已知道得比较清楚。这一个属在东亚的有关文献中尚无记载,故当前在我国发现的材料,虽属破碎,也值得作一简单报导。当前材料系产于甘肃红水县中石炭世的羊虎沟羣中,与它共生的植物有:Neuropteris Kaipingiana Sze,Palaeoweichsclia?yuani Sze,Cordaites principalis(Germ.),Rhodea sp.,Linopteris sp.等。
    8  对希尔(D.Hill)的“八射和床板珊瑚、床板和四射珊瑚、四射和六射珊瑚之间可能的中间类型”一文的评介
    何心一
    1964(4):649-650. DOI: 10.19800/j.cnki.aps.1964.04.008
    [摘要](0) [HTML](0) [PDF 242.31 K](37)
    摘要:
    1960年,国际地质学会召开的二十一届会议,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论文,其中国际古生物协会论文集第22卷上,有澳大利亚著名的古生物学家D.Hill 发表的、讨论各类珊瑚之间可能的中间类型一篇论文,是值得有关方面重视的。对过去许多学者在珊瑚分类演化方面长期争论的一些问题以及仍须深入研究的课题,著者均提出新的见解,同时对问题的阐述也较深入有力。现将该文所述几个主要问题简介如下: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古生代床板珊瑚总的特征,并说明了D.Hill 和E.C.Stumm(1956)关于床板珊瑚目的分类(分为6个科)和该目所包含的定义,同时对八射珊瑚亚纲的特征,也有严格的限定,因此使以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