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秦岭东部寒武纪三叶虫的新发现
    Л.и.叶戈洛娃,项礼文
    1958(4):325-336. DOI: 10.19800/j.cnki.aps.1958.04.001 CSTR:
    [摘要](13) [HTML](0) [PDF 1018.71 K](288)
    摘要:
    中国寒武纪三叶虫分布颇为广泛,种类极其繁多,并经过很好的研究。寒武纪三叶虫的研究对中国古老地层的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最早开始研究三叶虫的中国古生物学家是孙云铸教授。他在1924和1935年发表了两本关于中国北部寒武纪三叶虫方面的巨大专刊,并在专刊中描述了许多新属和新种。孙云铸详细地研究了上寒武纪的地层,并划分出化石带。这种划分甚至在目前应用上也没有多大的改变。此外,有关动物化石羣以及在地层方面,他都提出过许多新的和有价值的见解。
    2  苏联石炭二迭纪的动物地理区
    B.乌斯特利茨基
    1958(4):337-358. DOI: 10.19800/j.cnki.aps.1958.04.002 CSTR:
    [摘要](16) [HTML](0) [PDF 1.55 M](390)
    摘要:
    最近二十年以来在苏联所进行的大规模地质测量工作提供了所有各系,特别是石炭和二迭系的大批古生物材料,到目前为止这些材料的整理和描述工作,还远未结束,对许多地区的动物羣还没有进行专门性的研究,但是对地层上最重要的动物门类已研究得相当详细。目前已经能够知道动物羣沿剖面分布的主要规律,并且能够划分出各个系和各个统甚至各个组和各个亚组的标准的动物羣组合。同时证明了,各邻近地区的同时代的动物羣并不是经常都相似的,但是有的时候虽然地区彼此相距很远,但动物羣却几乎是一样的。在苏联境内已经发现了一些古动物地理
    3  山西襄汾县丁村附近103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
    裴文中
    1958(4):359-374. DOI: 10.19800/j.cnki.aps.1958.04.003 CSTR:
    [摘要](9) [HTML](0) [PDF 1.74 M](314)
    摘要:
    地质说明在山西襄汾县丁村附近发掘旧石器的时候,在丁村附近许多地点发现了许多化石。其中90,91,92,93,94,96,97,98,99,100,102等11个地点都有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100地点更有三枚人类的牙齿发现,这许多化石和旧石器都是同一地质时代,已有综合报告发表(裴文中等,1958)。此外,在汾河西岸,与柴庄车站相对的第103地点,在已经有些胶
    4  江西乐平梓山煤系植物化石
    斯行健
    1958(4):375-390. DOI: 10.19800/j.cnki.aps.1958.04.004 CSTR:
    [摘要](8) [HTML](0) [PDF 3.63 M](332)
    摘要:
    自从1942年斯行健和陈国达的“江西Neuropteris gigantea Sternb.一属种子蕨的发现”一文发表以后,中国南部有威司发期(即中石炭纪陆相)地层及植物羣的分布的事实,引起地质学者的洼意。最近一、二十年来,这一种中石炭纪的最重要的标准化石,在江西梓山煤系的各发见地陆续有所发现(图1),而且保存得很为完善。其中最有价值的标本是最近几年中地质部常安之同志所采集的,除N.gigantea 外,还发现几种中石炭纪最重要
    5  浙西江山、常山一带宁国页岩中的攀合笔石
    穆恩之,李积金
    1958(4):391-428. DOI: 10.19800/j.cnki.aps.1958.04.005 CSTR:
    [摘要](15) [HTML](0) [PDF 4.04 M](249)
    摘要:
    一、引言本文所讨论的笔石材料,一大部分是卢衍豪、侯佑堂、张日东、刘第墉诸先生和笔者之一于1954年在浙西江山、常山一带下奥陶纪宁国页岩中采得的,一小部分是朱兆玲、钱义元二同志与笔者等于1956年在常山县大坞附近宁国页岩中采得的。共有攀合的笔石11属23种,分别属于三个科。其中有两个新属,11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
    6  柴达木盆地第三纪沉积中的孢粉组合及其在地质学上的意义
    徐仁,宋之琛,周和仪
    1958(4):429-440. DOI: 10.19800/j.cnki.aps.1958.04.006 CSTR:
    [摘要](8) [HTML](0) [PDF 2.33 M](367)
    摘要:
    柴达木盆地,现以富有石油资源闻名于世。但在解放前,人们并不知道该地有油。在过去一方面由于长期的反动统治及该地偏居一隅,交通不便,迄未对该地进行过地质调查,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脑海中浸染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唯心学说见解,误认为石油系由海产动物遗体分解而成,在陆相沉积中不产石油,以致盆地中的石油宝藏,一直无人知晓。四年前石油工业部组织了地质普查队,深入盆地,进行调查,为时不久,即发现油苗于第三系地层中。以后于1956年由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石油工业部合组综合研究队前往研究地质。1956—1957年间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分别派遣石油普查大队,到该地进行大规模的普查勘探,找出许多储油构造,并于第三纪地层中勘探出油。从此柴达木盆地就以富有第三系油田而见闻于世。
    7  湖北宜昌三峡区中志留纪罗惹坪世(Wenlockian)的地层和古生态初步研究
    洪友崇
    1958(4):441-452. DOI: 10.19800/j.cnki.aps.1958.04.007 CSTR:
    [摘要](8) [HTML](0) [PDF 1.78 M](302)
    摘要:
    一、引言湖北宜昌三峡志留纪地层最初经维理士(B.willis)定为新滩系。1924年又经李四光、赵亚曾研究,并将该区志留纪地层划分为上、下两层:上为新滩页岩,下为龙马页岩、均定为下志留纪。次年,谢家荣、赵亚曾又在三峡区罗惹坪进行地层研究,并将志留系分为三层:上为纱帽层,中为罗惹坪层,下为龙马页岩,皆定为下志留纪。除李、赵首次在新滩龙
    8  辽宁本溪上寒武纪——新三叶虫的个体发育
    钱义元
    1958(4):453-478. DOI: 10.19800/j.cnki.aps.1958.04.008 CSTR:
    [摘要](14) [HTML](0) [PDF 1.93 M](329)
    摘要:
    动物学者和古生物学者对于三叶虫的个体发育一向极为重视。第一,因为三叶虫是地质史上发生最早的高等无脊椎动物,它的个体发育对于其它高等无脊椎动物,特别是甲壳类的发生和演化有重大关系。第二,是三叶虫的个体发育对于三叶虫的自然分类和系统演化都能提供极为宝贵的资料。近十几年来各国研究三叶虫的学者对于个体发育极为注意。中国是产三叶虫最多的国家之一,不但其地理分布极为广泛,整个古生代海相地层中也都有这类动物的出现,尤其是在寒武纪和奥陶纪,其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实属罕见。同时中国三叶虫动物羣并兼有世界各地几个重要类型,因此三叶虫幼虫在中国的发现,应该值得重视。
    9  秦岭东段下石炭纪管状珊瑚化石的新资料
    林宝玉
    1958(4):479-490. DOI: 10.19800/j.cnki.aps.1958.04.009 CSTR:
    [摘要](12) [HTML](0) [PDF 2.33 M](250)
    摘要:
    1956年8月我所中苏合作古生物组项礼文等在苏联三叶虫专家叶戈洛娃的领导下到秦岭中苏合作秦岭地质测量大队工作,并在河南淅川县下石炭纪地层中采集了大量管状珊瑚化石。与这些管状珊瑚化石一起采到的还有Kueichoup-hyllum sinense Yü,Kueichouphyllum sp.,Yuanophyllum sp.,Arachnolasma sp.等,其地层时代当属下石炭纪维宪统。一年来作者在整理这项材料时,发现很多新的种属,其中包括一个新属和三个新种,并系首次发现。因此,提前给予描述和发表,希望对今后秦岭地区地质测量的开展可起一定的作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