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甘肃灵武渐新世哺乳类动物化石*
    杨钟健,周明镇
    1956(4):447-459. DOI: 10.19800/j.cnki.aps.1956.04.001 CSTR:
    [摘要](31) [HTML](0) [PDF 1.95 M](266)
    摘要:
    这里记述的几种哺乳动物化石是1955年西北地质局的一个工作队所采集的。发现地点在甘肃灵武县清水营。
    产出化石的地层根据标本看来是一种浅灰绿色的砂质泥灰土,含许多白云母碎片。泥灰土层中夹石膏脉,厚度可以到5厘米以上,有的贯穿和填充在化石骨胳内。
    2  新疆西北部准噶尔盆地中生代含油地层的植物群*
    斯行健
    1956(4):461-476. DOI: 10.19800/j.cnki.aps.1956.04.002 CSTR:
    [摘要](8) [HTML](0) [PDF 3.07 M](197)
    摘要:
    新疆西北部准噶尔盆地中生代的含油及含煤地层的植物化石,早于1911年为英国A.C.Seward 教授所研究,标本系苏联奥勃鲁契夫(Обручев)院士于1905—06年所采集的。发现地大都位在纬度85°北,经度45°。多数化石发现于Diam 河边的AK-djar地方。Seward 所宣布的化石名单如下
    3  华南新发现的巨猿牙齿化石*
    裴文中,吴汝康
    1956(4):477-490. DOI: 10.19800/j.cnki.aps.1956.04.003 CSTR:
    [摘要](5) [HTML](0) [PDF 2.18 M](272)
    摘要:
    1935年荷兰古生物学家孔尼华(G.H.R.von K(?)nigswald)在香港中药铺所购得的大量哺乳动物的牙齿化石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下右第三臼齿,认为是属于高等灵长类的一个新种新属,定名为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魏敦瑞最初(1937年)以为它是一种巨大的猩猩,但以后又根据孔尼华所购得的另外两个巨猿牙齿,进行研究后,于1945年发表论文,改变了他原先的意见,而认为巨猿具有明确的认的性质,主张改称为“巨人”(Gigantanthropus),并推论“巨人”是爪哇猿人和中国猿人的直接祖先。
    4  根据孢粉组合推论甘肃酒泉下惠回堡系底部的地质时代*
    徐仁,周和仪
    1956(4):491-507. DOI: 10.19800/j.cnki.aps.1956.04.004 CSTR:
    [摘要](5) [HTML](0) [PDF 1.67 M](264)
    摘要:
    近代古植物学的发展趋势和古植物学在总路线光辉照耀下的任务问题,徐仁同志已经在科学通报(1954年,第7号)中提出。他强调今日微古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性,并讨论今后微古植物学的研究方向以及孢子花粉的研究在我国经济建设上和文化建设上所起的作用。作者根据上述的精神,在本文中叙述甘肃下惠回堡系下部岩石中的孢子花粉分析结果,并就该岩层的孢子花粉组合来推论该系下部的地质时代和其古地理环境。
    5  根据孢粉组合推论甘肃酒泉下惠回堡系顶部的地质时代*
    徐仁,周和仪
    1956(4):509-524. DOI: 10.19800/j.cnki.aps.1956.04.005 CSTR:
    [摘要](5) [HTML](0) [PDF 1.35 M](256)
    摘要:
    作者曾由孢子花粉组合的研究推论酒泉下惠回堡系下部的地质时代和其古地理环境。本篇继续上文,对该系的顶部的孢粉组合、地质时代和古地理环境,作进一步的研究.
    6  南京方山中新世哺乳类动物化石的发现*
    周明镇,胡长康
    1956(4):525-533. DOI: 10.19800/j.cnki.aps.1956.04.006 CSTR:
    [摘要](21) [HTML](0) [PDF 1.14 M](290)
    摘要:
    最近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的几位教师和同学在南京东南江宁县属的方山采集了一个哺乳动物化石的标本。这是一种Anchitherium 属马类的右下颌骨水平枝的中间一段,保存有3个完整的牙齿(P3-M1)。
    Anchitherium 是中新世典型的全北区的属类。中新统的地层在我国知道得很少,尤其在南方及长江流域过去还没有发现过含中新世化石的地层;因此,这个标本在方山的发现就有很大的地层和古生物学上的意义。原标本是在方山山麓一个沟里拾到的,但是根据采集地点的位置观察,无疑是从旁边坡上地层里冲出来的。含化石地层的层位是方山玄武下面洞玄观层上部的粗砂层。
    7  浙江西部奥陶纪介形类*
    侯祐堂
    1956(4):535-597. DOI: 10.19800/j.cnki.aps.1956.04.007 CSTR:
    [摘要](6) [HTML](0) [PDF 5.33 M](190)
    摘要:
    浙江西部的地质在1927年曾经刘季辰、赵亚曾二先生调查,1951年盛莘夫先生也曾前往工作。他们的工作多着重地质和矿产的调查,对地层和古生物方面的材料收集的较少,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此区地层古生物的分布情况,1954年夏,张日东、刘第墉同笔者在卢衍豪和穆恩之二先生的领导下,前往浙江西部江山及常山一带工作,其主要目的是详细采集化石,研究这一区域的地层,以便和邻近的其他地区比较。本文所描述的介形类就是这一次在江山县城附近奥陶纪地层中所采得。
    8  甘肃酒泉盆地西北部志留纪珊瑚化石*
    俞昌民
    1956(4):599-620. DOI: 10.19800/j.cnki.aps.1956.04.008 CSTR:
    [摘要](7) [HTML](0) [PDF 2.70 M](316)
    摘要:
    1955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穆恩之教授及李积金同志等至甘肃西北部酒泉盆地研究地层,在南山系中采集了一些令人异常注意的珊瑚化石,并惠赠作者予以鉴定。由于对南山系中珊瑚化石以往知道得很少,因此将这些经鉴定过的化石标本作一简单的描述和报导还是完全有其必要的。
    南山及其邻区的地质,曾经中外许多地质学家进行过详细的研究,但是由于变质程度很深,化石稀少,南山系的地质时代及其上下界限很久未得解决。就作者目前所知已故计荣森先生曾经描述过南山系顶部石灰岩中采得的二块床板珊瑚化石,但因标本保存并不好,且已遭受变质,故未能鉴定种名,其时代也只能粗略地暂定为下石炭前纪(PreDinantian)或泥盆纪。
    9  贵阳附近志留纪化石的新资料*
    秦洪宾
    1956(4):621-639. DOI: 10.19800/j.cnki.aps.1956.04.009 CSTR:
    [摘要](16) [HTML](0) [PDF 3.05 M](315)
    摘要:
    1954年的暑期,重庆大学地质系三年级学生在乐森璕教授、秦洪宾、谭光弼助教领导下在贵阳附近进行地质实习。其中有一天(8月15日)到达了贵阳城东7公里的打鱼寨。在那里河边出现倾角很陡,富含蛇螺(Ophileta)的中奥陶纪石灰岩。1944年乐森璕教授曾命其名为“团坡系”。它的走向和倾角与其上的志留纪的完全不同,虽然露头情形不好,可以确定其为断层接触无疑。其上的志留纪地层在高岭坡一带富含化石。本文研究的新资料全部是在那里采集的。本文之作,主要是由吾师乐森璕教授的指导和鼓励,笔者于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10  甘肃东部下石炭纪植物群*
    张善桢
    1956(4):641-646. DOI: 10.19800/j.cnki.aps.1956.04.010 CSTR:
    [摘要](12) [HTML](0) [PDF 1.06 M](241)
    摘要:
    本文所描述的材料,系石油工业部地质调查队最近采集的。标本产于甘肃东部中卫及景泰二县之间,详细地层状况,我们还不明白,但根据其产有Sphenopteris(Rho-dea?)sp.,Triphyllopteris collumbiana Schimper 和Cardiopteridium spetsbergenseNathorst 等植物的事实,我们相信这一个含植物化石的地层是属于下石炭纪的。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