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一种木化石Phoroxglon scalariformeSze的构造及其亲缘关系
    斯行健
    1954(4):347-354. DOI: 10.19800/j.cnki.aps.1954.04.001 CSTR:
    [摘要](7) [HTML](0) [PDF 4.11 M](285)
    摘要:
    1951年本文作者曾描述采自北满鸡西县之城子河的一种奇异的木化石,因其次生木质部的构造的特殊,作者当时曾为此种木化石创立一新的属名Phoroxy-lon。1953年秦鼐同志复在热河瓦房子矿山小西山山脊最西的山头白垩纪地层中采得同样木化石。热河的标本共直经宽约15厘米,全系次生木质都所组成(本文图版Ⅰ,图1)。视其外表形态确和松柏类的木化石毫无异致,经磨片研究知热河
    2  四川宜宾的一种新蜥脚类
    杨钟健
    1954(4):355-369. DOI: 10.19800/j.cnki.aps.1954.04.002 CSTR:
    [摘要](8) [HTML](0) [PDF 1.59 M](322)
    摘要:
    一.绪言1952年四川川南区宜塘公路民工巩路指挥部在修巩公路的时候,于宜宾县马门溪附近的侏羅纪地层中,发现了大批脊椎动物化石。这个发见很快的就反映到宜宾人民文化馆,得到有关人的注意,并且很正确的认为可能是恐龙化石,有学术上的价值。宜宾人民文化馆把这发现通知地质部,经过联系之后,先寄来一个爪骨,经作者断定为恐龙的骨骼,于是就决定把全部材料运京研究。宜宾人民文化馆很小心的把全部材料予以包装,运到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经过好几月之久,这批材料已修理完毕,有可能加以研究。这就是这篇报告所根据的材料。全部材料都是零散的,也没有其他任何记录。但由于化石保存得相当的好,所以大部材料修理得很好,证明为一蜥脚类骨骼之一部分。计能够辨别的为14个
    3  山东莱阳蛋化石
    杨钟健
    1954(4):371-388. DOI: 10.19800/j.cnki.aps.1954.04.003 CSTR:
    [摘要](6) [HTML](0) [PDF 3.44 M](370)
    摘要:
    一.绪言山东莱阳产恐龙及其他爬行动物化石,是很早就知道的事情。尤其是王氏系中(将军顶)产有此较完整的镡氏龙(Wiman,1929),也有龟化石,可惜后者不能鉴定(Wiman,1929)。这些材料都是谭锡畴等在1923年前後采集的(镡锡畴,
    4  山东莱阳化石蛋殼的微细构造
    周明镇
    1954(4):389-394. DOI: 10.19800/j.cnki.aps.1954.04.004 CSTR:
    [摘要](11) [HTML](0) [PDF 900.14 K](380)
    摘要:
    1950年,前山东大学地质矿物系的野外实习队,曾在膠东莱阳县城西南的金刚口及赵疃两地分别找到了白垩纪后期的恐龙化石及蛋化石,发现的材料不多,已由著者作初步研究,并有报告发表。1951年夏,前新生代及脊椎古生物学研究室(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继山东大学发现之后,又去该区
    5  山东莱阳白恶纪后期龟类化石
    周明镇
    1954(4):395-408. DOI: 10.19800/j.cnki.aps.1954.04.005 CSTR:
    [摘要](16) [HTML](0) [PDF 2.14 M](348)
    摘要:
    一.绪言本文记述的两种白垩纪龟类化石,是1951年前新生代及脊椎古生物研究室在山东莱阳采集的大批脊椎动物化石中的一部分,系刘东生与王存义两同志在莱阳的陡山及金刚口两处所发现。金刚口发现的仅一片肋甲;陡山的包括一异常完整的龟类甲壳与另一个体的一部分甲壳,前者为我国至目前为止所发现的中生代龟类化石中最完整的标本,在地层与地理分布上都有相当意义。
    6  崮山统两个新属三叶虫
    卢衍豪
    1954(4):409-438. DOI: 10.19800/j.cnki.aps.1954.04.006 CSTR:
    [摘要](10) [HTML](0) [PDF 2.42 M](332)
    摘要:
    在东亚寒武纪动物群中。崮山统三叶虫动物群的区域性最为显著。这个三叶虫群含有Homagnostus,Pseudagnostus,Drepanura,Stephanocare,Blackwelderia,Shantungia,Dorypygella,Liostracina,Lorenzella 等重要属群,其中绝大部分的属群,就目前所知,都没有在东亚以外的世界其他各处的寒武纪地层里发现。就生物群的特性与血亲关系上来看,这一动物群也很难找到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寒武纪动物群彼此间有任何可靠联系,特别是Blackwelderia,Shantungia,Dorypy-gella,Liostracina 和Lorenzella 几个属,完全是属于东亚型式,仅有极少数属
    7  甘肃东部五村堡层中Zamiophyllum的发现
    李星学
    1954(4):439-446. DOI: 10.19800/j.cnki.aps.1954.04.007 CSTR:
    [摘要](13) [HTML](0) [PDF 1.14 M](291)
    摘要:
    本文所介绍的植物化石是一种地理分布很广、地层上的分布则只限於下白垩纪的一种标准化石。它最先发现於欧洲下白垩纪的瓦尔登期(Wealden)的地层中,后来在北美的波托马居(Potomac Formation)及日本的领石统中都有大量发现。此化石除在日本有唯一的例外,一度见於略低的手取统(上侏罗纪)外,其余各处都是出现於下白垩纪的地层中,并且一向被认为是下白垩纪瓦尔登期植物群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份子之一.此种化石过去在中国从无报道,所以此次的发现无论就它的地理分布和封於决定所在地层的时代来说,都是颇有意义的.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