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皖南地区震旦系蓝田组是新元古代冰期后形成的岩石地层,它的中下段以黑色页岩沉积为主,上段为白云质灰岩。黑色页岩段的分析结果表明:底部有机碳同位素数值较低(8^13Corg平均值为-31.9‰),总有机碳(TOC)和总有机氮(TON)含量处于较低值;在底部之上,有机碳同位素数值缓慢升高(从靠近底部的-32.6‰升至顶部的-28.3‰),而TOC和TON含量分别可达17.7%和2.7‰。这一分析结果应归于冰后期在缺氧条件下大量有机质埋藏所致。可以推测,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元古代全球性大冰期结束后气候变化和生物演化规律:冰期结束之后,海洋中的低等浮游藻类的底栖藻类在温暖气候条件下得以繁盛,伴随着这些还原性有机碳的沉积并大量进入岩石圈中,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进入大气圈,可能正是由于有机碳的沉积导致的氧气含量升高促使了真核多细胞生物在此之后得到了大发展。蓝田组上段白云质灰岩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碳同位素和无机碳同位素分别呈现出较强的负漂移(8^13Corg:-26.8‰— -35.3‰;8^13Ccarb:-8.5‰— -10.2‰),而总有机碳(TOC)含量呈现明显降低趋势。这一变化趋势可能主要归之于沉积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可以推测,随着新元古代全球性大冰期结束后气候变暖,海洋藻类大量繁殖,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O2,海水中O2/CO2比值上升,海洋沉积环境由缺氧逐渐向富氧条件转化。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Q911.631
[基金项目]
973科技部项目 (G2 0 0 0 0 7770 1),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 ( 2 0 0 3CB71680 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ZCX2 116)资助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