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记述了产于湘西泸溪特马豆克期锅塘组的刺尾虫类三叶虫Dichelepyge lata的个体发育过程。其最显著的变化有头鞍形状和比例的改变,头鞍沟、颈沟与背沟的分离.鞍前箍(parafrontalband)的出现与消失.胸部肋区和轴部比例宽度的改变,尾部的形状和比例的变更,尾边缘的出现和肋沟深度的增加,以及后侧刺的位置逐渐前移。组成成虫期个体的前8个体节(6个胸节和前2个尾节)极有可能在分节0期(measpid Degree 0)便已形成。从分节3期(meraspid Degree 3)起在带后侧刺的体节与轴后区(postaxial field)之间又发育出一个新的体节。过渡期尾部(transitory pygidium)在分节0期或分节1期发育出后侧刺.在分节4期又同时长出3对侧刺,其中最后一对侧刺与后侧刺一道形成成年期尾部的尾刺。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Q91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